自动售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5701发布日期:2020-05-15 16:1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自动售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贩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售货机。



背景技术:

自动售货机(vendingmachine,vem),是一种能根据投入的钱币、刷卡支付或数字支付而自动付货的机器,是商业自动化的常用设备,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能节省人力、方便交易。

存储输送单元是自动售货机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决定货物最终交付到用户手中的执行机构,目前大部分自动售货机的存储输送单元都是采用电动机构推送的,尤其以螺旋机构为主,其工作原理是将物品放置在螺旋之间,付货时通过电机驱动螺旋机构旋转将最外边的物品推出。

如果将螺旋机构的长度设置过长,每个螺旋机构上放置物品过多,则会影响螺旋机构的运转,容易出现物品卡住的情况,为此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自动售货机,螺旋机构都是从里面朝向外面设置的,这种设置方式长度较短,每个螺旋机构上放置的物品数量不多,备货周期频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储货容积大的自动售货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自动售货机,包括:

柜体,其设有内部空间以及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内部空间的门;

若干上下层叠设置的存储单元,其设有用于放置待售物的货道,货道一端设有出口,货道沿其出口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柜体下部设有连通各货道出口的取货口;

分货单元,设于货道的出口处,包括间隔设置且受控地阻挡待售物的第一分料装置和第二分料装置,第一分料装置和第二分料装置之间形成待售分隔区,第一分料装置打开时货道内的待售物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待售分隔区,第二分料装置打开时待售分隔区内的待售物从货道出口落下到达取货口;

控制模块,控制上述第一分料装置和第二分料装置的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售货机,存储单元采用第一分料装置和第二分料装置代替螺旋分料结构,通过控制第一分料装置打开和关闭实现一个单位的待售物预先进入待售分隔区,通过控制第二分料装置的打开和关闭实现待售分隔区的待售物的交付,不会出现卡住的情况;由于货道上可以紧凑地放置待售物,使得每个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大;可以防止待售物被刮花。通过将货道设计成沿其出口一侧向下倾斜,这样可以利用圆柱状待售物自身重力生产的分力作为推力,巧妙地利用了待售物的重力势能,简化了存储单元的结构,降低了物料成本。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料装置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挡板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插入或退出货道,所述第二分料装置包括第二挡板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二挡板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插入或退出货道。通过控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插入或退出货道,筛分待售物进入待售分隔区和交付,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由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各只接触一次待售物,从而避免卡住和刮花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货道下侧,货道底壁对应第一挡板设有第一槽体,第一挡板活动地安装在第一槽体内,第一挡板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从第一槽体插入或退出货道,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货道下侧,货道对应第二挡板设有第二槽体,第二挡板活动地安装在第二槽体内,第二挡板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从第二槽体插入或退出货道。通过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导引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确保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运动顺畅,进一步避免卡住的发生。

优选的,第一挡板与货道底壁之间设有使第一挡板向下复位退出货道的第一弹性装置,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水平推顶部,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轮和第一弧形偏心轮,第一驱动轮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一弧形偏心轮与第一驱动轮偏心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第一驱动轮带动第一弧形偏心轮旋转,第一弧形偏心轮自低部至高部与第一水平推顶部配合推顶第一挡板插入货道,以及自高部至低部与第一水平推顶部配合释放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在第一弹性装置的作用下退出货道;第二挡板与货道底壁之间设有使第二挡板向下复位退出货道的第二弹性装置,第二挡板上设有第二水平推顶部,第二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二驱动轮和第二弧形偏心轮,第二驱动轮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二弧形偏心轮与第二驱动轮偏心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第二驱动轮带动第二弧形偏心轮旋转,第二弧形偏心轮自低部至高部与第二水平推顶部配合推顶第二挡板插入货道,以及自高部至低部与第二水平推顶部配合释放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在第二弹性装置的作用下退出货道。

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利用第一驱动轮和第一弧形偏心轮来驱动向上插入货道,利用弹性装置的复位力向下移动退出货道,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优选的,待售分隔区底壁设有检测物体的感触装置,感触装置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待售分隔区内有待售物时触发所述感触装置,当感触装置没有检测到待售物时,第一分料装置工作向待售分隔区送入待售物。通过感触装置来检测待售分隔区内的货物,以为第一分料装置提供控制信号。

优选的,还包括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第一挡板插入货道时触发第一微动开关,第二挡板插入货道时触发第二微动开关。通过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的触发来控制驱动电机的工作,当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被触发时,对应的驱动电机停止工作,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保持关闭货道,当感触装置没有检测到待售物时,只有在第二微动开关被触发的情况下,第一分料装置才可工作,避免在第二挡板打开时,第一挡板打开。

优选的,所述门设于柜体前侧,所述柜体前侧对应门设有柜口,所述柜口的宽度大于存储单元两端之间的水平距离,各存储单元通过滑轨装置与柜体连接,所述门在完全打开状态下,所述存储单元可向柜口一侧拉出。通过以上结构,在需要补货时,可以在门打开后将存储单元拉出补货,操作便捷。

优选的,所述门包括左右对开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第一门体宽度为第二门体宽度的2-4倍,所述第一门体上设有第一显示屏,第一显示屏的面积占第一门体面积的50%以上,第一门体上设有第二显示屏,第一门体下部设有取货口,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显示屏为大屏幕,可以用于展示待售物,第二显示屏为小屏幕,可以用作交付窗口。

优选的,每个存储单元并列设有2个以上的货道,每个货道的出口处均设有所述分货单元。这样,可以提升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

优选的,所述存储单元上侧设有螺旋机构存储输送单元。螺旋机构存储输送单元可以用于销售非圆形的物品,如纸巾,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门打开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右侧面爆炸图

图7是图6中的c部放大图

图8是图6中的d部放大图

图9是图6中的e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面爆炸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后侧面爆炸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存储单元的立体图,图中m为待售物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存储单元爆炸图,图中m为待售物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单个存储单元的爆炸图,图中m为待售物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单个存储单元的剖视,图中m为待售物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单个存储单元的纵剖视图(不带待售物)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单个存储单元的横剖视图1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单个存储单元的横剖视图2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单个存储单元(不带分货单元)的立体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分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分料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分料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图4,图12至图15,自动售货机,包括:柜体1,若干存储单元t,分货单元s和控制模块(未示出),柜体1设有内部空间100以及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内部空间100的门101,各存储单元t上下层叠设置,存储单元t设有用于放置待售物m的货道t0,货道t0一端设有出口t01,货道t0沿其出口t01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柜体1下部设有连通各货道出口t01的取货口103;分货单元s设于货道t0的出口t01处,包括间隔设置且受控地阻挡待售物m的第一分料装置s1和第二分料装置s2,第一分料装置s1和第二分料装置s2之间形成待售分隔区s0,第一分料装置s1打开时货道t0内的待售物m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待售分隔区s0,第二分料装置s2打开时待售分隔区s0内的待售物m从货道出口t01落下到达取货口103;控制模块控制上述第一分料装置s1和第二分料装置s2的工作。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用户选择待售物m并支付费用,第二分料装置s2打开货道t0,售分隔区s0内的待售物m从货道出口t01落下到达取货口103完成交付;然后在第二分料装置s1关闭货道t0,第二分料装置s2打开货道t0,待售物m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待售分隔区s0,第一分料装置s1重新关闭货道t0,阻挡未进入售分隔区s0内的其他待售物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售货机,存储单元t采用第一分料装置s1和第二分料装置s2代替螺旋分料结构,通过控制第一分料装置s1打开和关闭实现一个单位的待售物m预先进入待售分隔区s0,通过控制第二分料装置s2的打开和关闭实现待售分隔区s0的待售物m的交付,不会出现卡住的情况;由于货道t0上可以紧凑地放置待售物m,使得每个存储单元t的存储容量大;可以防止待售物m被刮花。通过将货道t0设计成沿其出口t01一侧向下倾斜,这样可以利用圆柱状待售物m自身重力生产的分力作为推力,巧妙地利用了待售物m的重力势能,简化了存储单元t的结构,降低了物料成本。

参见图14至图2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料装置s1包括第一挡板s11和第一驱动机构s12,第一挡板s11由第一驱动机构s12驱动插入或退出货道t0,所述第二分料装置s2包括第二挡板s21和第二驱动机构s22,第二挡板s22由第二驱动机构s21驱动插入或退出货道t0。通过控制第一挡板s11和第二挡板插入或退出货道t0,筛分待售物m进入待售分隔区s0和交付,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由于第一挡板s11和第二挡板s21各只接触一次待售物,从而避免卡住和刮花的情况发生。

参见图14至图18,存储单元t包括货道底壁t02,隔板t03,两个隔板t03和货道底壁t02围成的空间为所述货道t0。进一步的,第一驱动机构s12安装在货道t0下侧,货道底壁t02对应第一挡板s11设有第一槽体s110,第一挡板s11活动地安装在第一槽体s110内,第一挡板s11由第一驱动机构s12驱动从第一槽体s110插入或退出货道t0,第二驱动机构s21安装在货道t0下侧,货道底壁t02对应第二挡板s21设有第二槽体s220,第二挡板s22活动地安装在第二槽体s220内,第二挡板s21由第二驱动机构s22驱动从第二槽体s220插入或退出货道t0。通过第一槽体s110和第二槽体s220导引第一挡板s11和第二挡板s21,确保第一挡板s11和第二挡板s21运动顺畅,进一步避免卡住的发生。

参见图15至图22,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挡板s11与货道底壁t02之间设有使第一挡板s11向下复位退出货道t0的第一弹性装置s13,第一挡板s11上设有第一轮槽s10,第一轮槽s101上侧设有第一水平推顶部s101,第一驱动机构s12包括驱动电机s121,第一驱动轮s122和第一弧形偏心轮s123,第一驱动轮s122与驱动电机s121输出轴连接,第一弧形偏心轮s123与第一驱动轮s122偏心连接,驱动电机s121驱动第一驱动轮s122带动第一弧形偏心轮s123旋转,第一弧形偏心轮s123自低部至高部与第一水平推顶部s101配合推顶第一挡板s11插入货道t0,以及自高部至低部与第一水平推顶部s101配合释放第一挡板s11,第一挡板s11在第一弹性装置s13的作用下退出货道t0,实现第一分料装置s1打开;第二挡板s21与货道底壁之间设有使第二挡板s21向下复位退出货道的第二弹性装置s23,第二挡板s21上设有第二轮槽s20,第二轮槽s20上侧第二水平推顶部s201,第二驱动机构s22包括驱动电机s221,第二驱动轮s222和第二弧形偏心轮s223,第二驱动轮s222与驱动电机s221输出轴连接,第二弧形偏心轮s223与第二驱动轮s222偏心连接,驱动电机s221驱动第二驱动轮s222带动第二弧形偏心轮s223旋转,第二弧形偏心轮s223自低部至高部与第二水平推顶部s201配合推顶第二挡板s21插入货道t0,以及自高部至低部与第二水平推顶部s201配合释放第二挡板s21,第二挡板s21在第二弹性装置s23的作用下退出货道t0。第一挡板s11和第二挡板s21利用第一驱动轮s122和第一弧形偏心轮s123来驱动向上插入货道t0,利用弹性装置s12和s23的复位力向下移动退出货道t0,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控制模块控制驱动电机s121和驱动电机s221的方案为现有的控制方案。

参见图17,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装置s13和第二弹性装置s23为弹簧,第一挡板s11侧部设有第一驱动连接座s14,第一驱动连接座s14上设有与第一弹性装置s13内孔适配的凸座s141,凸座s141下侧设有限位台阶,凸座s141中部设有连通其上侧和下侧的第一滑孔s140,第一驱动连接座s14通过穿过第一滑孔s140的第一导杆s15连接在货道底壁t02下侧,第一导杆s15的上端与货道底壁t02连接,第一弹性装置s13套设在凸座s141上,其上端抵顶在货道底壁t02下侧,其下端抵顶在凸座s141下侧的限位台阶上;第一导杆s15的下端可设置阻挡结构,以防止凸座s141脱离第一导杆s15的下端。

第二挡板s21侧部设有第二驱动连接座s24,第二驱动连接座s24上设有与第二弹性装置s23内孔适配的凸座s241,凸座s241下侧设有限位台阶,第一导杆s15座中部设有连通其上侧和下侧的第二滑孔s240,第二驱动连接座s24通过穿过第二滑孔s240的第二导杆s25连接在货道底壁t02下侧,第二导杆s25的上端与货道底壁t02连接,第二弹性装置s23套设在凸座s241上,其上端抵顶在货道底壁t02下侧,其下端抵顶在凸座s241下侧的限位台阶上;第二导杆s25的下端可设置阻挡结构,以防止凸座s241脱离第二导杆s25的下端。

为了方便第一导杆s15和第二导杆s25与货道底壁t02连接,货道底壁t02上分别设有连接孔t021,通过从连接孔t021上穿下的螺钉将第一导杆s15和第二导杆s25与货道底壁t02连接。

参见图5至图20,在一种实施例中,待售分隔区s0底壁t02设有检测物体的感触装置sk1,感触装置sk1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待售分隔区s0内有待售物m时触发所述感触装置sk1,当感触装置sk1没有检测到待售物m时,第一分料装置s1打开货道t0工作向待售分隔区s0送入待售物m。通过感触装置sk1来检测待售分隔区s0内的货物,以为第一分料装置s1提供控制信号。感触装置sk1的一种实施方式为微动开关,待售分隔区s0底壁t02上设有检测孔s01,微动开关安装在检测孔s01下侧,微动开关的触片通过检测孔s01延伸至待售分隔区s0,当待售分隔区s0内有待售物m,待售物m抵压触发微动开关,当检测待售分隔区s0没有待售物m,微动开关不被触发。还包括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一微动开关s31和第二微动开关s32,第一挡板s11插入货道t0时触发第一微动开关s31,第二挡板s21插入货道t0时触发第二微动开关s32。通过第一微动开关s31和第二微动开关s32的触发来控制驱动电机s121和s221的工作,当第一微动开关s31、第二微动开关s32被触发时,对应的驱动电机s121和s221停止工作,使第一挡板s11和第二挡板s21保持关闭货道,当感触装置sk1没有检测到待售物m时,只有在第二微动开关s32被触发的情况下,第一分料装置s1才可工作,避免在第二挡板s21打开时,第一挡板s11打开。

参见图20,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微动开关s31触片朝上地安装在第一挡板s11侧部,当第一挡板s11插入货道t0时,触片抵压到货道t0底壁t02触发第一微动开关s31;第二微动开关s32触片朝上地安装在第一挡板s21侧部,当第二挡板s21插入货道t0时,触片抵压到货道t0底壁t02触发第二微动开关s32。

参见图4、图5,图12至图15,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门101设于柜体1前侧,所述柜体101前侧对应门设有柜口1010,所述柜口1010的宽度大于存储单元t两端之间的水平距离,各存储单元t通过滑轨装置sl与柜体1连接,所述门101在完全打开状态下,所述存储单元t可向柜口1010一侧拉出。通过以上结构,在需要补货时,可以在门101打开后将存储单元t拉出补货,操作便捷。

参见图12和图13,存储单元t出口端外侧设有货架2,货架2包括竖向设置的两条支架201,以及横向间隔连接于两条支架201之间对应各存储单元t出口端的横梁202,相邻的两条横梁202之间形成货架出货口200,货架2与柜体1内壁之间设有连通货架出货口200和取货口103的出货通道102,各存储单元t出口端通过滑轨装置sl与横梁202连接。

参见图1和图4,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门101包括左右对开的第一门体101a和第二门体101b,第一门体101a宽度为第二门体101b宽度的2-4倍,第一门体101a上设有第一显示屏1041,第一显示屏1041的面积占第一门体101a面积的50%以上,第二门体101b上设有第二显示屏1042,取货口103设于第二显示屏1042下方,第一显示屏1041为大屏幕,可以用于展示待售物,第二显示屏1042为小屏幕,可以用作支付窗口。

参见图14至图17,在一种实施例中,每个存储单元t并列设有2个以上的货道t0,每个货道t0的出口处均设有所述分货单元s。这样,可以提升存储单元t的存储容量。

参见图12和图13,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单元t上侧设有螺旋机构存储输送单元t’。螺旋机构存储输送单元t’可以用于销售非圆形的物品,如纸巾,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螺旋机构存储输送单元t’采用现有的技术方案,其包括货道,安装在货道内的螺旋输送器,以及驱动螺旋输送器旋转的电机,待售品放置在螺旋之间,付货时通过电机驱动螺旋机构旋转将最外边的物品推出。

参见图12和图13,在一种实施例中,货架2顶部设有顶部支架203,螺旋机构存储输送单元t’通过滑轨装置sl安装在顶部支架203上,以方便螺旋机构存储输送单元t’可以拉出柜口1010补货,螺旋机构存储输送单元t’的出口与出货通道102连通。

参见图1至图11,在一种实施列中,还包括上卡座k1和下卡座k2,第一夹板g1和第二夹板g2;上卡座k1和下卡座k2上下相对地设于柜体1右侧面的上边沿和下边沿,上卡座k1和下卡座k2相对的一侧设有卡槽k0,上卡座k1和下卡座k2的一端分别设有卡槽入口k10和k20;第一夹板g1和第二夹板g2的尺寸相适配,两者的高度与上卡座k1和下卡座k2的卡槽k0之间的高度相适配,第一夹板g1和第二夹板g2之间形成夹设海报的夹层,第一夹板g1和第二夹板g2通过槽入口k10和k20可拆卸地装配在上卡座k1和下卡座k2之间,位于外侧的第一夹板g1由透明材料制成。安装海报时,将第一夹板g1和第二夹板g2从卡槽k0中拉出,将海报夹设在第一夹板g1和第二夹板g2之间,然后整体插入卡槽k0内完成装配,由于第一夹板g1由透明材料制成,因此可以透过第一夹板g1看出海报的内容。拆卸海报时,将第一夹板g1、海报和第二夹板g2向外拉出,拆除海即可;将第一夹板g1、海报和第二夹板g2向外拉出的方式以下几种:第一种,通过用手按住第一夹板g1往外拉出,然后将海报拆除,再用手按住第二夹板g1往外拉出;第二种,通过吸盘吸住第一夹板g1往外拉出,然后将海报拆除,再用吸盘吸住第二夹板g1往外拉出;第三种,可利用连接件将第一夹板g1、海报和第二夹板g2固定在一起,一起往外拉出。

通过在柜体1侧面设置上下卡槽,海报通过第一夹板g1和第二夹板g2夹设后可拆卸插入上下卡槽k10和k20内进行固定,第一夹板g1由透明材料制成,不影响海报的展示,更换海报时将第一夹板g1和第二夹板g2从卡槽k10和k20内拉出夹设新的海报即可,这种安装和更换海报的方式,不需要粘贴剂,操作方便快捷,而且第一夹板g1和第二夹板g2对海报有保护作用,不容易褐色。优选的,第二夹板g2也由透明材料制成。

参见图7,在一种实施例中,上卡座k1包括顶壁k101和设于顶壁k101两侧向下延伸的第一侧挡部k102,两个第一侧挡部k102与顶壁k101之间形成上卡座k1的卡槽,下卡座k2包括底壁k201和设于底壁k201两侧向上延伸的第二侧挡部k202,两个第二侧挡部k202与底壁k201之间形成下卡座k2的卡槽。由于上卡座k1两侧设有第一侧挡部k102,下卡座k2两侧设有第二侧挡部k202,第二夹板g2就不会接触到柜体1侧面,装拆顺畅,避免柜体1侧面对第二夹板g2的移动产生干涉。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未示出),上卡座包括顶壁和设于顶壁外侧向下延伸的第一侧挡部,第一侧挡部、顶壁和柜体侧面之间形成上卡座的卡槽,下卡座包括底壁和设于底壁外侧向上延伸的第二侧挡部,第二侧挡部、底壁和柜体侧面之间形成下卡座的卡槽。虽然内侧没有设置第一侧挡部,但只要确保柜体侧面的平整度,也是不影响第二夹板的装拆的。

参见图6至图9,在一种实施例中,上卡座k1和下卡座k2另一端之间设有侧卡座k3,侧卡座k3设有朝向内侧的侧卡槽k30,第一夹板g1和第二夹板g2装配到卡槽k0时,侧边卡入侧卡槽k30内。侧卡槽k30对第一夹板g1和第二夹板g2起到限位作用,方便第一夹板g1和第二夹板g2装配时判断安装位置,同时可以隐藏第一夹板g1、第二夹板g2和海报的边沿,提高美观性。

参见图6至图9,在一种实施例中,侧卡座k3包括侧壁k301和设于侧壁k301两侧向内延伸的第三侧挡壁k302,两个第三侧挡壁k302与侧壁k301之间形成侧卡槽k30。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为(未示出),侧卡座包括侧壁和设于侧壁外侧向内延伸的第三侧挡壁,第三侧挡壁、侧壁以及柜体侧面之间形成侧卡槽。

参见图9,在一种实施例中,侧卡座k3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卡座k1和下卡座k2的端部连接,侧卡槽k30下端和下端分别与上卡座k1和下卡座k2的卡槽k0连接。这样可以隐藏第一夹板g1和第二夹板g2的边角。

参见图9,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三侧挡壁k30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一侧挡壁k102和第二侧挡壁k202的端部通过斜角对接。通过斜角对接可以使第三侧挡壁k302与第一侧挡壁k102和第二侧挡壁k202的连接部更美观。

参见图10和图11,在一种实施例中,柜体1左侧面、右侧面和后侧面均设有上卡座k1、下卡座k2和侧卡座k3,以及配设有第一夹板g1和第二夹板g2。这样柜体1有三个海报展示面,增加了投放广告的位置。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