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90880发布日期:2021-01-01 13:35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政务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深化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落地,目前全国很多地方已建设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机构,旨在提高行政效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政务服务平台。但是在运行机制、业务办理、政务效率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办事难、办事慢、多次跑、往返跑。伴随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助服务设备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针对目前政务办理的困境,引入智能政务终端,取代传统的人工服务模式,通过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可实现政务办理智能化、自助化、高效化。促进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真正达到数据多传输、群众少跑路的效果,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在智能政务终端的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技术水平、需求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大多终端设备仅有一种业务功能,如单一的制卡设备,单一的签注设备,此类设备一般体积大,占地面积大,运输移动困难,也存在功能复杂,操作难度高,维护成本高等缺点。

2、若将制卡、签注功能集于一机,则体积更为巨大,功耗大,投入成本大,对于一些部署环境有限,经济预算一般,业务量稳定的地区难以大面积推广大型自助设备。

3、终端设备的适用性不强,仅面向单独的业务功能。各警务部门信息不共享,业务办理需跑多个部门,不能一次性办理,办理流程繁琐,耗时长,常需要申请人往返多次办理业务,不能同时适用多种业务,难以适应各地多样的业务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设备,体积小、质量轻、可部署性强、投入成本低、功能强大、维护简便、操作容易,有效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提高服务满意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设备,包括外壳支架组件及设置于所述外壳支架组件内的发卡机构、识别换向机构、翻转机构、运输机构、可擦写卡类签注机、工控单元、彩色再转印智能卡打印机、覆膜机、显示控制单元及主控制单元,所述发卡机构、识别换向机构、翻转机构、运输机构、可擦写卡类签注机、工控单元、彩色再转印智能卡打印机、覆膜机及显示控制单元均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壳支架组件上设置有卡箱维护窗口、箱盖扣手、强制退证开关、进出卡口、批量制卡取卡口、指示灯条、操作屏、覆膜机维护门及彩色再转印智能卡打印机维护门,所述卡箱维护窗口及箱盖扣手均设置于所述外壳支架组件的上端,所述强制退证开关、进出卡口、批量制卡取卡口、指示灯条及操作屏均设置于所述外壳支架组件的前端,所述覆膜机维护门及彩色再转印智能卡打印机维护门均设置于所述外壳支架组件的右侧;所述外壳支架组件上还设置有设备开关电源接口、设备接地接口、usb接口、网线接口、散热风扇及侧维护门,所述设备开关电源接口、设备接地接口、usb接口、网线接口及散热风扇均设置于所述外壳支架组件的后端,所述侧维护门设置于外壳支架组件的左侧。

优选地,所述进出卡口及批量制卡取卡口均与所述运输机构连接,所述强制退证开关、指示灯条及操作屏均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设备开关电源接口、usb接口、网线接口及散热风扇均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运输机构分别与所述发卡机构、识别换向机构、翻转机构、可擦写卡类签注机、彩色再转印智能卡打印机及覆膜机连接;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及主控制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外壳支架组件的内侧前端,所述识别换向机构、发卡机构及覆膜机均由左往右依次设置于显示控制单元的后方,所述工控单元、翻转机构、可擦写卡类签注机及彩色再转印智能卡打印机均由左往右依次设置于运输机构的后方。

优选地,所述发卡机构上设置有卡槽及卡箱,所述卡槽底部设置有刮卡传动装置,所述卡槽侧面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刮卡传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同步带、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二同步带、第一导向轴、第二导向轴、刮刀座、刮刀、弹性单元及转轴,所述第一同步带分别与驱动电机及第一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二同步带连接,所述刮刀座固定设置在第二同步带上,所述刮刀座分别与刮刀、第一导向轴、第二导向轴、弹性单元及转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运输机构包括左支架、右支架、第三导向轴、第四导向轴、驱动单元、第三同步带、小车组件及检测单元,所述第三导向轴及第四导向轴均分别与左支架及右支架连接,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左支架的右侧,所述第三同步带与驱动单元连接,所述小车组件固定设置在第三同步带上,所述检测单元固定设置在同步带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识别换向机构包括支架、前动力轮、后动力轮、侧动力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电磁铁、批量发放箱、ocr模组、换向块及非接触模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片,所述第一电机通过同步带分别与前动力轮及后动力轮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侧动力轮连接,所述ocr模组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批量发放箱的右侧壁外侧,所述换向块轴端与电磁铁连接,所述非接触模组设置在换向块上。

优选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上支架、下支架、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翻转装置、第二驱动电机、转轮、第三驱动电机及链带,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翻转装置、第二驱动电机及转轮均设置在上支架上,所述转轮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轴与翻转装置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及链带均设置在下支架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系统,包括设备系统及与所述设备系统连接的管理系统,所述设备系统包括:应用层,由前端应用组成,作为数据的输入输出交互;接口层,用于对业务逻辑进行处理,对外提供接口服务;资源层,由第一操作系统、设备模块、控制单元及设备硬件组成;服务层,用于将资源层的设备模块封装成服务模式;所述管理系统,由业务管理系统、服务接口、数据库、第二操作系统及服务器组成,用于提供管理接口服务、记录业务数据、存放操作日志、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管理设备注册及授权登录账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服务方法,包括签注流程及制卡流程,所述签注流程包括:通过触控交互屏选择签注擦写业务或证卡制作业务,控制动力轮将证卡吸入;控制非接触读写模组读取证件信息;判断证卡是否符合签注条件,若否,则控制动力轮将证卡吐出,若是,则控制ocr机构识别证卡的卡面朝向;控制运输机构将证卡传至翻转机构;选择直接擦写打印机类型或具有方向识别擦写打印机类型;在直接擦写打印机类型中,判断证卡朝向是否符合打印模式,若是,则控制擦写签注机直接擦写,若否,则控制翻转机构将证卡翻转180度或360度,再控制擦写签注机直接擦写;擦写完成后原路返回ocr机构;在具有方向识别擦写打印机类型中,判断证卡正反朝向是否符合打印模式,若否,则控制翻转机构将证卡垂直翻转180度,若是,则判断证卡左右方向,若为正向,则控制擦写签注机顺序擦写,若为反向,则控制擦写签注机逆向倒序擦写,并在擦写完成后原路返回ocr机构;控制ocr机构拍摄校验打印信息,并判断校验是否通过,若否,则重新擦写并在擦写完成后原路返回ocr机构,若是,则控制非接触读写模组写入证件信息,并控制动力轮将证卡吐出;所述制卡流程包括:通过触控交互屏选择签注擦写业务或证卡制作业务;控制运输机构到发卡机构取白卡;传输所述白卡至ocr识别换向机构,并判断证卡正反朝向是否符合打印模式,若是,则送入控制擦写打印机擦写,若否,则控制翻转机构翻转至正确面再送入控制擦写打印机擦写;擦写完成后原路返回ocr机构;控制ocr机构拍摄校验打印信息,并判断校验是否通过,若否,则重新擦写,若是,则控制非接触读写模组写入证件信息,并控制动力轮将证卡退回运输机构;传输证卡至彩色再转印打印机;控制运输机构取打印完成的证卡;传输证卡至覆膜机;控制运输机构取覆膜完成的证卡;传至ocr机构拍摄校验打印信息,并判断校验是否通过,若否,则作为废卡回收,若是,则判断是否批量打印,若否,则控制动力轮将证卡吐至进出卡口,若是,则控制换向块将证卡吐至批量制卡口,并判断是否打印完成,若否,则重新执行控制运输机构到发卡机构取白卡,若是,则结束制卡流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设备采用桌面式设计,设备向小型化、一体化、内部模组国产化方向设计,体积小、质量轻、可部署性强、投入成本低、功能强大、维护简便、操作容易,有效提供业务办理效率,提高服务满意度;可实现现有卡片改签注或新卡制证,并可实现单卡制证或者批量制证;集成了工控控制单元,可由上层控制自动完成制证任务,或操作人员控制操作屏独立完成制卡任务;具备少卡提醒加卡,无卡报警的功能,批量制证时设备无需人员值守;自适应强,按需配置业务功能,可定制各类业务系,适用于各类政务服务厅、办证机构、证卡发行单位等,可广泛应用于公安、交通、金融、商务多个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设备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设备的另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设备中发卡机构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设备中发卡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设备中运输机构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设备中识别换向机构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设备中翻转机构的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服务方法中签注流程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服务方法中制卡流程的流程图;

图中,1-外壳支架组件、2-发卡机构、3-识别换向机构、4-翻转机构、5-运输机构、6-可擦写卡类签注机、7-工控单元、8-彩色再转印智能卡打印机、9-覆膜机、10-显示控制单元、11-主控制单元、21-卡槽、22-卡箱、23-刮卡传动装置、24-检测装置、231-驱动电机、232-第一同步带、233-第一转动轴、234-第二转动轴、235-第二同步带、236-第一导向轴、237-第二导向轴、238-刮刀座、239-刮刀、2310-弹性单元、2311-转轴、31-支架、32-限位片、33-前动力轮、34-后动力轮、35-侧动力轮、36-第一电机、37-第二电机、38-电磁铁、39-批量发放箱、310-ocr模组、311-换向块、312-非接触模组、41-上支架、42-下支架、43-第一驱动电机、44-驱动轴、45-翻转装置、46-第二驱动电机、47-转轮、48-第三驱动电机、49-链带、51-左支架、52-右支架、53-第三导向轴、54-第四导向轴、55-驱动单元、56-第三同步带、57-小车组件、58-检测单元、101-卡箱维护窗口、102-箱盖扣手、103-强制退证开关、104-进出卡口、105-批量制卡取卡口、106-指示灯条、107-操作屏、108-覆膜机维护门、109-彩色再转印智能卡打印机维护门、110-设备开关电源接口、111-设备接地接口、112-usb接口、113-网线接口、114-散热风扇、115-侧维护门、116-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9所示,该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设备包括外壳支架组件1及设置于该外壳支架组件1内的发卡机构2、识别换向机构3、翻转机构4、运输机构5、可擦写卡类签注机6、工控单元7、彩色再转印智能卡打印机8、覆膜机9、显示控制单元10及主控制单元11,该发卡机构2、识别换向机构3、翻转机构4、运输机构5、可擦写卡类签注机6、工控单元7、彩色再转印智能卡打印机8、覆膜机9及显示控制单元10均与该主控制单元11电连接。可以理解的,该外壳支架组件1上设置有卡箱维护窗口101、箱盖扣手102、强制退证开关103、进出卡口104、批量制卡取卡口105、指示灯条106、操作屏107、覆膜机维护门108及彩色再转印智能卡打印机维护门109,该卡箱维护窗口101及箱盖扣手102均设置于该外壳支架组件1的上端,该强制退证开关103、进出卡口104、批量制卡取卡口105、指示灯条106及操作屏107均设置于该外壳支架组件1的前端,该覆膜机维护门108及彩色再转印智能卡打印机维护门109均设置于该外壳支架组件1的右侧;该外壳支架组件1上还设置有设备开关电源接口110、设备接地接口111、usb接口112、网线接口113、散热风扇114及侧维护门115,该设备开关电源接口110、设备接地接口111、usb接口112、网线接口113及散热风扇114均设置于该外壳支架组件1的后端,该侧维护门115设置于外壳支架组件1的左侧。可以理解的,外壳支架组件1用于支撑、安装各机构、组件;发卡机构2用于存放已预制或空白的卡,并按需依次刮出卡片116;运输机构5用于将卡片116运到各个模组;可擦写卡类打印机采用热敏技术直接在可擦写材料上打印内容或者擦除原有内容并打印新内容;工控单元7:工控主板是主要用于工业电脑来帮助处理工业类的项目的专用型工业电脑;彩色再转印智能卡打印机8可按需求打印卡片116表面信息;覆膜机9用于已打印好信息的卡片116上表面覆一层防伪膜;识别换向机构3采用摄像头检查卡片116表面的字符,用字符识别方法将形状翻译成计算机文字的过程采用非接触式读卡器对卡片116芯片信息有效读取或写入;翻转机构4用于卡片116正、反面翻面;主控制单元11与设备各模块电连接,用于控制整个设备各动作。

可以理解的,该外壳支架组件1包括上下相对箱体、箱盖,箱盖可开合,以及焊接或者螺钉固定在箱体的安装支架;发卡机构2包含卡座和置于其上的卡箱22,卡箱22内可存放一定数量的已预制或者空白卡;卡座可以将卡箱22垂直放置,并且可以将卡箱22最底部的卡刮出,送到运输组件的小车组件57上;运输机构5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右支架52,并固定在左右支架52的第三导向轴53及第四导向轴54,小车组件57可沿着第三导向轴53、第四导向轴54左右移动;可擦写卡类签注机6包括采用热敏技术在可擦写材料上直接打印内容或者擦除原有内容并打印新内容;工控单元7中工控主板是主要用于工业电脑来帮助处理工业类的项目的专用型主板;彩色再转印智能卡打印机8包括对卡片116表面进行打印文字或图片等信息;覆膜机9包括对已经完成打印卡片116上表面覆膜;识别换向机构3为ocr识别机构,包括了两端可进出卡,ocr模组310可对卡片116进行正反面识别,卡片116回收等功能;翻转机构4对已经ocr识别的卡进行正、反面翻转;显示控制单元10包括触摸显示屏,可实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并对设备进行输入控制;主控制单元11与各模组进行电连接,对各模组进行控制和反馈。

具体地,该进出卡口104及批量制卡取卡口105均与该运输机构5连接,该强制退证开关103、指示灯条106及操作屏107均与该主控制单元11电连接;该设备开关电源接口110、usb接口112、网线接口113及散热风扇114均与该主控制单元11电连接,设备接地接口111接地。

可以理解的,设备正面设置触控操作屏107作为交互操作界面控制业务的进行,集成文字、图片提示用户操作设备,或进行设备初始化管理。设置进卡/出卡口进行证卡的签注插入、打印输出、单证制卡输出,如进行批量制卡,则证卡批量输出至“批量制卡取卡口105”。强制退证开关103设置于进卡/出卡后上则进行强制退卡。设备的上部和右侧是内部模块的维护操作门。左边是侧维护门115:维护内部模块时候使用,正面中部是散热风扇114,用于内部散热,特别是签注模块、主控板、工控机等核心模块的散热。设置电源接口,接入220v50hz交流电,设置设备开关进行电源接头/关闭。设置usb串口和rj45网络接口,实现本地或远程对设备的控制,usb串口常用于本地主机控制,设备安全管理。网络接口实现以太网连接,进行远程系统控制,数据传输及业务管理功能。

具体地,该运输机构5分别与该发卡机构2、识别换向机构3、翻转机构4、可擦写卡类签注机6、彩色再转印智能卡打印机8及覆膜机9连接;该显示控制单元10及主控制单元11均设置于该外壳支架组件1的内侧前端,该识别换向机构3、发卡机构2及覆膜机9均由左往右依次设置于显示控制单元10的后方,该工控单元7、翻转机构4、可擦写卡类签注机6及彩色再转印智能卡打印机8均由左往右依次设置于运输机构5的后方。

具体地,该发卡机构2上设置有卡槽21及卡箱22,该卡槽21底部设置有刮卡传动装置23,该卡槽21侧面设置有检测装置24,该刮卡传动装置23包括驱动电机231、第一同步带232、第一转动轴233、第二转动轴234、第二同步带235、第一导向轴236、第二导向轴237、刮刀座238、刮刀239、弹性单元2310及转轴2311,该第一同步带232分别与驱动电机231及第一转动轴233连接,该第一转动轴233与第二同步带235连接,该刮刀座238固定设置在第二同步带235上,该刮刀座238分别与刮刀239、第一导向轴236、第二导向轴237、弹性单元2310及转轴2311连接。可以理解的,卡槽21为四个面相对设置,中间为一凹槽可放置卡箱22,卡槽21凹槽底部为刮卡传动装置23,置于卡槽21侧面为检测装置24。卡箱22内可放置一定数量的用于制证的卡片116,机械锁设于卡箱22顶部,卡箱22前端底部为机械闸门,卡箱22单独放置时该闸门自动关闭,可以防止卡箱22内的卡片116取出,该卡箱22具有一定的防盗、防卡片116遗失的功能。当卡箱22置于卡槽21凹槽内底部时,卡槽21内的机械钥匙即可将卡箱22的闸门打开,卡箱22内最底部的卡片116可以从机械闸门缝隙被刮出。置于卡槽21侧壁的几组检测装置24是由光电传感单元实现,可实现对卡箱22是否存在,卡箱22内卡片116少预警,卡箱22内部无卡报警,刮刀在原始位置,刮刀刮卡推出位置等的检测功能。驱动电机231带动第一同步带232驱动第一转动轴233旋转,第二同步带235跟随第一转动轴233一起运动,刮刀座238固定在第二同步带235上,因此刮刀座238沿着第一导向轴236和第二导向轴237前后移动。刮刀座238在下图位置时为初始位,当其沿着导向轴向左移动一定位移时,刮刀凹槽顶住卡箱22底部的第一张卡的右侧面,刮刀继续左移即推动卡片116向左移动,即可把卡片116从卡箱22内推出,当刮刀左移到第一转动轴233时,卡片116被完全刮出卡箱22。刮刀座238右移返回初始位时,卡箱22内部的卡会对刮刀有个向左的力,刮刀沿着转轴2311向左低头,即刮刀不会对卡箱22内部卡顶起,当刮刀右移到初始位时,刮刀在弹性单元2310的作用下抬头,又可重复下一次刮卡动作。

具体地,该运输机构5包括左支架51、右支架52、第三导向轴53、第四导向轴54、驱动单元55、第三同步带56、小车组件57及检测单元58,该第三导向轴53及第四导向轴54均分别与左支架51及右支架52连接,该驱动单元55设置于左支架51的右侧,该第三同步带56与驱动单元55连接,该小车组件57固定设置在第三同步带56上,该检测单元58固定设置在同步带的下方。可以理解的,左右相对设置的左支架51和右支架52,第三导向轴53和第四导向轴54分别置于左右支架52间,驱动单元55置于左支架51侧,驱动单元55驱动第三同步带56在左右支架52间转动,小车组件57固定在同步带上,因此小车组件57可沿着第三导向轴53、第四导向轴54左右移动,检测单元58可以检测小车左右移动的位置。任一卡片116可以从小车组件57前后端吸进或退出,并且卡片116也可以暂存在小车内部。

具体地,该识别换向机构3包括支架31、前动力轮33、后动力轮34、侧动力轮35、第一电机36、第二电机37、电磁铁38、批量发放箱39、ocr模组310、换向块311及非接触模组312,该支架31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片32,该第一电机36通过同步带分别与前动力轮33及后动力轮34连接,该第二电机37与侧动力轮35连接,该ocr模组310设置在支架31上,该电磁铁38设置在批量发放箱39的右侧壁外侧,该换向块311轴端与电磁铁38连接,该非接触模组312设置在换向块311上。可以理解的,左右相对设置的支架31。若干个限位片32固定于左右支架31前、后端形成一个通道可供卡片116前后移动。第一电机36通过同步带将动力分别传递给前动力轮33和后动力轮34,电机37将动力分别传递给两个并排设置的侧动力轮35,卡片116在前后动力轮34以及侧动力轮35的作用下在通道内前后移动。当卡片116完全由侧动力轮35夹持时此时卡片116脱离了前后动力轮34的夹持,卡片116表面完全裸露,设置于在左右支架31上方的ocr模组310可以对卡片116上表面信息进行识别。电磁铁38设置于右侧壁外侧,换向块311轴端与电磁铁38连接,一般情况下换向块311如下图所示前端在限位片32下端对卡片116无作用。设置于在换向块311上表面的非接触模组312可以对卡片116芯片进行rfid技术电读写。当电磁铁38带动换向块311沿着转轴2311向上旋转一定角度后,换向块311的尾端高过限位片32,此时从右侧进入的卡片116在换向块311的作用下会向下掉入到批量发放箱39里面自由层叠,卡片116进入回收箱后电磁铁38再次将换向块311打回原位,工作人员可以从设备外部取卡口取出卡片116。卡片116一般分正、反两面,两面显示信息不同,如港澳通行证正面为图片和个人信息,反面为签注和二维码等信息,所以卡片116打印前需要cor识别正反面,如果ocr识别到卡片116所需打印面不正确,则通过翻转模块,将卡片116正反面旋转180度即可。

具体地,该翻转机构4包括上支架41、下支架42、第一驱动电机43、驱动轴44、翻转装置45、第二驱动电机46、转轮47、第三驱动电机48及链带49,该上支架41与下支架42固定连接,该第一驱动电机43、驱动轴44、翻转装置45、第二驱动电机46及转轮47均设置在上支架41上,该转轮47与第一驱动电机43连接,该驱动轴44与翻转装置45连接,该第三驱动电机48及链带49均设置在下支架42上。可以理解的,翻转机构4具有证卡翻转的功能,对不符合擦写模块擦写方位的卡面进行翻转操作,由上支架41和下支架42固定。通过第二驱动电机46驱动转轮47转动来吸入卡片116,以及送出卡片116。经识别换向机构3识别卡面方向后,系统判断是否需要上下翻转卡面,无需翻转直接送出卡片116。否则由第一驱动电机43驱动链带49带动驱动轴44,从而驱动翻转装置45进行翻转,实现180度的垂直翻转,使卡面符合擦写打印机的打印面向。亦可采用双旋转机构装置,在下支架42增加第三驱动电机48和驱动链带49,从而驱动整个上支架41的前后转动,结合上支架41内部的垂直翻转功能,整体上实现前后180度水平翻转和上下180度垂直翻转功能,使适配打印面向和方位有严格限制的擦写打印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翻转机构4及可擦写卡类签注机6转成的签注翻转模块,实现任意卡面方向和前后方向插入证卡,均能实现正确擦写签注。

具体地,图10为本实用新型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系统的结构框图,结合图1-10可知,该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系统包括设备系统及与该设备系统连接的管理系统,该设备系统包括:应用层,由前端应用组成,作为数据的输入输出交互;接口层,用于对业务逻辑进行处理,对外提供接口服务;资源层,由第一操作系统、设备模块、控制单元及设备硬件组成;服务层,用于将资源层的设备模块封装成服务模式;该管理系统,由业务管理系统、服务接口、数据库、第二操作系统及服务器组成,用于提供管理接口服务、记录业务数据、存放操作日志、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管理设备注册及授权登录账户。可以理解的,该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系统在硬件上设计出支持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地方居住证、学生证、金融卡多类型证卡的制作和签注功能。在设备系统逻辑上分为应用层、接口层、服务层、资源层。应用层由前端应用组成,作为数据的输入输出交互,接口层对业务逻辑进行处理,对外提供接口服务,服务层将资源层的设备模块封装成服务模式,使前端专注于本层开发,提高开发效率。业务管理系统提供管理接口服务,记录业务数据,存放操作日志,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管理设备注册,授权登录账户,集成制证业务、签注业务系统实现服务功能。制证业务及签注业务通过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通过软件定义功能,系统定义业务,实现按需定制,有效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面。

具体地,图11为本实用新型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服务方法中签注流程的流程图,结合图1-12可知,该桌面式多业务自助制证签注服务方法包括签注流程及制卡流程,该签注流程包括:通过触控交互屏选择签注擦写业务或证卡制作业务,控制动力轮将证卡吸入;控制非接触读写模组读取证件信息;判断证卡是否符合签注条件,若否,则控制动力轮将证卡吐出,若是,则控制ocr机构识别证卡的卡面朝向;控制运输机构5将证卡传至翻转机构4;选择直接擦写打印机类型或具有方向识别擦写打印机类型;在直接擦写打印机类型中,判断证卡朝向是否符合打印模式,若是,则控制擦写签注机直接擦写,若否,则控制翻转机构4将证卡翻转180度或360度,再控制擦写签注机直接擦写;擦写完成后原路返回ocr机构;在具有方向识别擦写打印机类型中,判断证卡正反朝向是否符合打印模式,若否,则控制翻转机构4将证卡垂直翻转180度,若是,则判断证卡左右方向,若为正向,则控制擦写签注机顺序擦写,若为反向,则控制擦写签注机逆向倒序擦写,并在擦写完成后原路返回ocr机构;控制ocr机构拍摄校验打印信息,并判断校验是否通过,若否,则重新擦写并在擦写完成后原路返回ocr机构,若是,则控制非接触读写模组写入证件信息,并控制动力轮将证卡吐出;该制卡流程包括:通过触控交互屏选择签注擦写业务或证卡制作业务;控制运输机构5到发卡机构2取白卡;传输该白卡至ocr识别换向机构3,并判断证卡正反朝向是否符合打印模式,若是,则送入控制擦写打印机擦写,若否,则控制翻转机构4翻转至正确面再送入控制擦写打印机擦写;擦写完成后原路返回ocr机构;控制ocr机构拍摄校验打印信息,并判断校验是否通过,若否,则重新擦写,若是,则控制非接触读写模组写入证件信息,并控制动力轮将证卡退回运输机构5;传输证卡至彩色再转印打印机;控制运输机构5取打印完成的证卡;传输证卡至覆膜机9;控制运输机构5取覆膜完成的证卡;传至ocr机构拍摄校验打印信息,并判断校验是否通过,若否,则作为废卡吐出,若是,则判断是否批量打印,若否,则控制动力轮将证卡吐至进出卡口104,若是,则控制换向块311将证卡吐至批量制卡口,并判断是否打印完成,若否,则重新执行控制运输机构5到发卡机构2取白卡,若是,则结束制卡流程。

可以理解的,需改签注卡片116从设备左前端的入卡口插入,ocr识别换向机构3将卡片116吸入,进行ocr识别卡片116正反面和卡芯片电读写等操作。此时分两种情况,当卡片116签注面朝下,则卡片116由小车送入翻转模块旋转180度,改为卡片116签注面朝上;然后再和ocr识别到卡片116签注面朝上一样,由运输机构5将卡运输到擦写模块,工作人员通过显示控制单元10操作设备对卡片116的签注信息进行可重复擦写的高品质打印;打印完后再由运输模块将卡片116送回到ocr识别及换向通道内,ocr模块对卡片116打印信息进行识别确认,非接触式读卡器再次对卡片116芯片信息进行芯片校验,确认校验成功后对卡片116拍照存留并从入卡口退出返回给办证人员。新卡按需要从发卡机构2刮出送到运输机构5上,运输机构5带着卡移动到左侧,把卡送入ocr识别及换向通道,进行ocr识别卡片116正反面和电写入等操作。同样此时分两种情况,当卡片116正面朝上,则卡片116由运输机构5送入翻转模块旋转180度,改为背面朝上;然后再和ocr识别到卡片116背面朝上一样,由运输机构5将卡运输到擦写模块,对卡片116背面的签注信息进行可重复擦写的高品质打印;打印完后再由小车将卡片116送回到ocr识别及换向通道内,对卡片116背面打印信息进行ocr识别确认,确认ok控制非接读写模组写入证件信息,卡片116被退回小车,由小车带着卡片116向右移到彩色再转印智能卡打印机8入口处,卡片116被送入该打印机。打印机对卡片116正面图片和文字信息进行打印,打印完后由小车将卡片116送入覆膜机9,对卡片116正面覆膜,该覆膜旧版激光防伪和保护卡片116被磨损等功能。覆膜后的卡片116由小车送到ocr识别及换向通道,进行ocr识别卡片116正面打印信息,确认ok后直接由入卡口退出,或者退到批量发放箱39内。

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构造独特,1、可单张制卡或批量制卡,批量制卡设置换向块311将卡导入批量制卡取卡口105;2、并列式设置2个卡箱22,可分别放置不同类型卡片116,卡箱维护窗口101设置于箱盖顶部,方便卡箱22加换卡,并且方便区分管理员和操作员;3、操作屏107可以向上打开一定角度,方便办证人员站立或坐凳子操作;4、实现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各地居住证、学生证多种证卡的制作、签注功能;5、软件系统定义业务功能,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按需设计设备的业务功能,以满足不同领域,不同机构,不同地区的业务选择。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