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货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74888发布日期:2021-03-16 22:41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货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智能零售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货柜。



背景技术:

随着仓储/零售柜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仓储/零售柜应运而生。仓储/零售柜中一般的取货过程为: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系统发出取货指令,货柜内部的取货机构根据取货指令移动至相应的位置,并将对应的货物移动至取货机构,再由取货机构将货物运送至取货口处,用户在取货口处拿取货物。

现有技术中,在取货机构的入货口两侧和底部两侧安装几对独立的传感器,对进入取货机构并落入取货机构底部的货物进行检测,由于传感器单独接线、传感器数量少、传感器安装不均匀,可能会导致小尺寸货物检测不准或者无法检测,导致卡货或紧邻的货物一起推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货柜,以满足小尺寸货物取货,避免卡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货柜,包括:

仓体以及位于所述仓体内部后侧的货架,所述货架用于存放货物;

货道机构,位于所述货架上;用于将所述货物从所述货架上推出;

移动机构,位于所述仓体内部的前侧;

货斗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货斗机构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货斗机构用于承载从所述货架上推出的货物;

所述货斗机构包括第一光幕传感器和第二光幕传感器;所述第一光幕传感器位于所述货斗机构的入货口处,用于检测货物是否到达所述货斗机构的入货口;所述第二光幕传感器位于所述货斗机构靠近底部的区域,用于检测所述货斗机构的底部是否有货物。

可选地,所述第一光幕传感器包括第一发光板和第一接收板;

所述第一发光板位于所述货斗机构的第一侧面靠近入货口一侧,所述第一接收板位于所述货斗机构的第二侧面靠近所述入货口一侧,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发光板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单元;所述第一接收板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传感器单元。

可选地,所述第一光幕传感器还包括第一微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包括第一输出端和多个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收板的传感器单元的输出端一一对应且电连接,用于接收第一信号;

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用于将多个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类型不同;

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第二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光幕传感器还包括第一收发器;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一收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收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发送第三信号;所述第一收发器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发送的第一收发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收发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收发控制信号传输所述第二信号或者所述第三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与所述第三信号的类型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二光幕传感器包括第二发光板和第二接收板;

所述第二发光板位于所述货斗机构的第一侧面靠近底部一侧,所述第二接收板位于所述货斗机构的第二侧面靠近所述底部一侧,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发光板包括沿第三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单元;所述第二接收板包括沿所述三方向排列的多个传感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形成的平面与所述第三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二光幕传感器还包括第二微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包括第三输出端和多个第三输入端,所述第三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接收板的传感器单元的输出端一一对应且电连接,用于接收第四信号;

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用于将多个所述第四信号转换为第五信号,所述第四信号和所述第五信号的类型不同;

所述第三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第五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光幕传感器还包括第二收发器;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还包括第四输入端和第四输出端;

所述第二收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收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发送第六信号;所述第二收发器的控制端与所述第四输出端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发送的第二收发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收发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收发控制信号传输所述第五信号或者所述第六信号,所述第五信号与所述第六信号的类型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二光幕传感器的多个所述发光单元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二光幕传感器的多个所述传感器单元等间距分布。

可选地,该智能货柜还包括控制板;

所述控制板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光幕传感器的连接端口电连接,所述控制板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光幕传感器的连接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货斗机构还包括底部输送机构;

所述底部输送机构包括主动轴、从动轴、轴承座、皮带、涡轮、蜗杆和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轴通过所述轴承座固定于所述货斗机构的两侧,所述从动轴通过所述轴承座固定于所述货斗机构的两侧,所述皮带连接所述从动轴和所述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涡轮固定连接,所述涡轮与所述蜗杆的一端啮合,所述蜗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蜗杆、所述涡轮、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带动所述皮带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皮带上的货物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货柜,通过将货斗机构活动连接于移动机构,移动机构能够带动货斗机构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以使货斗机构与货道结构对位;通过货道机构设置于货架上,将货物从货架上推出,从货架上推出的货物移动至货斗机构,货斗机构包括第一光幕传感器和第二光幕传感器,第一光幕传感器位于货斗机构的入货口处,从而能够检测到货物是否到达货斗机构的入货口,进入货斗机构的货物会掉落至货斗机构的底部,第二光幕传感器位于货斗机构靠近底部的区域货斗机构,能够检测货斗机构的底部是否有货物,当货物已到达货斗机构的入货口,且掉落至货斗机构的底部,货道结构停止推送货物,准备下一次推送货物,货斗机构将底部的货物移动至出货口处,以使智能货柜实现自动取货。当推出的货物为小尺寸货物时,可能会出现货物已进入货斗机构但是未被检测到,货物会卡在货斗机构和货架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光幕传感器设置于货斗机构的入货口处,第一光幕传感器与货架的距离更近,因此能够检测到货架上的小尺寸货物,即能够检测到进入货斗机构的小尺寸货物,满足小尺寸货物取货,避免卡货。此外,由于光幕传感器为一种带线一体结构,因此布线简单、方面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描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显然,所介绍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所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的附图,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货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货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光幕传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发光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光幕传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感器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光幕传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发光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二光幕传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传感器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货柜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货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货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货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智能货柜100包括:

仓体110以及位于仓体110内部后侧的货架120,货架120用于存放货物。

货道机构130,位于货架120上;用于将货物从货架120上推出。

移动机构140,位于仓体110内部的前侧。

货斗机构150,活动连接于移动机构140,移动机构140用于带动货斗机构150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货斗机构150用于承载从货架120上推出的货物。

货斗机构150包括第一光幕传感器160和第二光幕传感器170;第一光幕传感器160位于货斗机构150的入货口处,用于检测货物是否到达货斗机构150的入货口;第二光幕传感器170位于货斗机构150靠近底部的区域,用于检测货斗机构150的底部是否有货物。

具体的,如图1所示,智能货柜100包括主柜和副柜(图中左侧为主柜,右侧为副柜),主柜和副柜均包括仓体110,人机交互系统设置于主柜外侧,由安卓工控机、触摸液晶屏、摄像头、喇叭、扫描器和取货口等组成,通过触控液晶屏控制内部机构实现存取货等功能。货架120位于仓体110内部的后侧,用于存放货物;货道机构130位于货架120上,用于将货物从货架120上推出;移动机构140位于仓体110内部的前侧,移动机构140可以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例如移动机构140可以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移动,货斗机构150活动连接于移动机构140。下面示例性说明移动机构140的具体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说明,相同结构沿用上述附图标记,如图3所示,移动机构140的底部与仓体110固定连接,移动机构140的顶部的导向板144固定于仓体110,并通过导向滚轮141沿仓体110的顶部滚动;移动机构140包括竖直移动机构142和水平移动机构143,竖直移动机构142固定于水平移动机构143,水平移动机构143可以带动竖直移动机构142做水平运动;货斗机构150通过滑块及导轨活动连接于竖直移动机构142,货斗机构150可沿竖直移动机构142做竖直方向运动,因此,移动机构140可以带动货斗机构150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当收到取货指令时,竖直移动机构142和水平移动机构143带动货斗机构150移动到相应的货道机构120,货斗机构150和货道机构120进行对位后,货道机构120将货物推出掉落到货斗机构150的底部,之后,竖直移动机构142和水平移动机构143带动货斗机构150移动到出货口,用户可从出货口将货物取出。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货斗机构150包括货斗外框151、两个侧板152、两套取货动力机构153和出货口自动门154,两个侧板152分别固定于货斗外框151内部的左、右两侧;左侧的取货动力机构153固定连接于左侧的侧板152上,当需要取货架左侧货物时,左侧的取货动力机构153通过齿轮与左侧的货道机构120的齿轮啮合传输动力,推动货物进入货斗机构150内;右侧的取货动力机构153固定连接于右侧的侧板152上,当需要取货架右侧货物时,右侧的取货动力机构153通过齿轮与右侧的货道机构120的齿轮啮合传输动力,推动货物进入货斗机构150内。货斗机构150还包括第一光幕传感器160和第二光幕传感器170,第一光幕传感器160固定于侧板152且位于货斗机构150的入货口处,第二光幕传感器170固定于侧板152且位于货斗机构150靠近底部的区域,当货架上的货物被推送至货斗机构150的入货口时,第一光幕传感器160接收到信号,货道机构120继续推送货架上的货物直至货物掉落至检测货斗机构150的底部,第二光幕传感器170接收到信号。此时,取货动力机构153的驱动电机停止,停止推送动作,然后驱动电机反转,以使取货动力机构153缩回,待推送下一个货物;货斗机构150底部的货物完全被移动至货斗机构150的内部。

现有技术中,当货架上的货物尺寸较小时,货道机构在推送该货物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货物已进入货斗机构并掉落至货斗机构的底部,但未被检测到,此时会认为货斗机构内不存在货物,货斗机构不会带动货物完全移动至货斗机构的内部,货物会卡在货斗机构和货架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光幕传感器160设置于货斗机构150入货口处,使得第一光幕传感器160更靠近货架以及货物,在推送小尺寸的货物时,一旦货物靠近移动方向的一侧进入货斗机构150的内部,就会被第一光幕传感器160检测到,因此能够检测到货架上的小尺寸货物,即能够检测到进入货斗机构的小尺寸货物,进而当第二光幕传感器170检测到有货物掉落至货斗机构150的底部,以使货物移动至货斗机构150出货口,从而满足小尺寸货物取货,避免卡货。此外,由于光幕传感器为一种带线一体结构,因此布线简单、方面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货柜,通过将货斗机构活动连接于移动机构,移动机构能够带动货斗机构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以使货斗机构与货道结构对位;通过货道机构设置于货架上,将货物从货架上推出,从货架上推出的货物移动至货斗机构,货斗机构包括第一光幕传感器和第二光幕传感器,第一光幕传感器位于货斗机构的入货口处,从而能够检测到货物是否到达货斗机构的入货口,进入货斗机构的货物会掉落至货斗机构的底部,第二光幕传感器位于货斗机构靠近底部的区域货斗机构,能够检测货斗机构的底部是否有货物,当货物已到达货斗机构的入货口,且掉落至货斗机构的底部,货道结构停止推送货物,准备下一次推送货物,货斗机构将底部的货物移动至出货口处,以使智能货柜实现自动取货。当推出的货物为小尺寸货物时,可能会出现货物已进入货斗机构但是未被检测到,货物会卡在货斗机构和货架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光幕传感器设置于货斗机构的入货口处,第一光幕传感器与货架的距离更近,因此能够检测到货架上的小尺寸货物,即能够检测到进入货斗机构的小尺寸货物,满足小尺寸货物取货,避免卡货。此外,由于光幕传感器为一种带线一体结构,因此布线简单、方面安装。

可选地,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光幕传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光幕传感器160包括第一发光板161和第一接收板162。

其中,第一发光板161位于货斗机构150的第一侧面靠近入口一侧,第一接收板位于货斗机构150的第二侧面靠近入口一侧,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设置;第一发光板161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单元1611;第一接收板162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传感器单元1621。

示例性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发光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和图5所示,第一方向为y方向,第二方向为x方向,第一发光板161位于货斗机构150的左侧面靠近入货口一侧,第一发光板161靠近货斗机构150底部一侧的边缘位于货斗机构150底部所在平面内,第一发光板161沿y方向延伸,第一发光板161背离货斗机构150底部一侧的边缘位于货斗机构150顶部所在平面内;发光单元1611的直径为3mm,多个发光单元1611沿y方向排列。例如,第一发光板161包括12个并联的发光单元1611,每个发光单元1611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源的负极电连接。

第一接收板162位于货斗机构150的右侧面靠近入货口一侧,第一接收板162靠近货斗机构150底部一侧的边缘位于货斗机构150底部所在平面内,第一接收板162沿y方向延伸,第一接收板162背离货斗机构150底部一侧的边缘位于货斗机构150顶部所在平面内;第一接收板162包括多个传感器单元1621,且传感器单元1621的直径为3mm,多个传感器单元1621沿y方向排列。例如,第一接收板162包括12个并联的传感器单元162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光幕传感器160的发光单元1611的间距较小,形成一个面光源,传感器单元1621的间距较小,增加了接收视场覆盖的区域,因而能够提高货物的检出率,避免出现因漏检导致的卡货问题。

可选地,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光幕传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一光幕传感器160还包括第一微控制单元163;第一微控制单元163包括第一输出端tr1和多个第一输入端re1,第一输入端re1与第一接收板162的传感器单元1621的输出端一一对应且电连接,用于接收第一信号。

其中,第一微控制单元163用于将多个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类型不同;第一输出端tr1用于输出第二信号。

示例性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感器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传感器单元1621包括第一光电三极管t1和第一导通三极管t2,第一光电二极管t1的第一端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第一导通三极管t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光电三极管t1的第二端与第一导通三极管t2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导通三极管t2的第二端接地,当有光线入射至第一光电三极管t1时,第一光电三极管t1导通,进而导通第一导通三极管t2,从而在第一导通三极管t2的第二端产生第一信号,即传感器单元1621的输出端输出第一信号。

第一微控制单元163接收多个第一信号,并将多个第一信号转换成与第一信号类型不同的第二信号,例如,第二信号可以为rs485通信信号,能够确保第一接收板161的传感器单元1621与其他设备的正常通信,即确保第一光幕传感器160与其他设备的正常通信,扩大了第一光幕传感器160的适用范围。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6,第一光幕传感器160还包括第一收发器164;第一微控制单元163还包括第二输入端re2和第二输出端tr2。

其中,第一收发器164的输入端di1与第一输出端tr1电连接;第一收发器164的输出端ro1与第二输入端re2电连接,用于向第一微控制单元163发送第三信号;第一收发器164的控制端en1与第二输出端tr2电连接,用于接收第一微控制单元163发送的第一收发控制信号;第一收发器164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收发控制信号传输第二信号或者第三信号,第二信号与第三信号的类型相同。

具体的,第一微控制单元163向第一收发器164传输第一收发控制信号,第一收发控制信号用于确定第一收发器164是接收第一微控制单元163发送的第二信号还是向第一微控制单元163发送第三信号。例如,第一收发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一收发器164接收第一微控制单元163发送的第二信号,第一收发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第一收发器164向第一微控制单元163发送第三信号。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第一收发器164包括两个控制端en1,其中一个用于控制第一收发器164是否接收第一微控制单元163发送的第二信号,另一个用于控制第一收发器164是否向第一微控制单元163发送第三信号。第二信号的最终接收主体与第三信号的发出主体为同一设备,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的类型相同,能够实现第一光幕传感器与该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

可选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光幕传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第二光幕传感器170包括第二发光板171和第二接收板172。

其中,第二发光板171位于货斗机构150的第一侧面靠近底部一侧,第二接收板172位于货斗机构150的第二侧面靠近底部一侧,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设置;第二发光板171包括沿第三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单元1711;第二接收板172包括沿第三方向排列的多个传感器单元1721;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形成的平面与第三方向垂直。

示例性的,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发光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结合图8和图9所示,第一方向为y方向,第二方向为x方向,第三方向为z方向,第二发光板171位于货斗机构150的左侧面靠近底部一侧,第二发光板171靠近货斗机构150入货口一侧的边缘位于第一发光板161背离货斗机构150入货口一侧,第二发光板171背离货斗机构150入货口一侧的边缘位于货斗机构150背部所在平面内,第二发光板171沿z方向延伸;发光单元1711的直径为3mm,多个发光单元1711沿z方向排列。例如,第二发光板171包括12个并联的发光单元1711,每个发光单元1711包括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电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源的负极电连接。

第二接收板172位于货斗机构150的右侧面靠近底部一侧,第二接收板172靠近货斗机构150入货口一侧的边缘位于第一接收板162背离货斗机构150入货口一侧,第二接收板172沿z方向延伸,第二接收板172背离货斗机构150入货口一侧的边缘位于货斗机构150背部所在平面内;第二接收板172包括多个传感器单元1721,且传感器单元1721的直径为3mm,多个传感器单元1721沿z方向排列。例如,第二接收板172包括12个并联的传感器单元172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货物从货斗机构150的入货口进入,沿z方向移动至货斗机构150的出货口,第二光幕传感器170的发光单元1711的间距较小,形成一个面光源,传感器单元1721的间距较小,增加了接收视场覆盖的区域,因此,货物在移动过程中,第二光幕传感器170能够全程检测到货物是否存在以及货物的位置,能够提高货物的检出率,避免出现因漏检导致的卡货问题;此外还可以将货物运送至靠近货斗机构150出货口的位置,方便取货。

可选地,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二光幕传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第二光幕传感器170还包括第二微控制单元173;第二微控制单元173包括第三输出端tr3和多个第三输入端re3,第三输入端re3与第二接收板172的传感器单元1721的输出端一一对应且电连接,用于接收第四信号。

其中,第二微控制单元173用于将多个第四信号转换为第五信号,第四信号和第五信号的类型不同;第三输出端tr3用于输出第五信号。

示例性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传感器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传感器单元1721包括第二光电三极管t3和第二导通三极管t4,第二光电二极管t3的第一端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第二导通三极管t4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光电三极管t3的第二端与第二导通三极管t4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导通三极管t4的第二端接地,当有光线入射至第二光电三极管t3时,第二光电三极管t3导通,进而导通第二导通三极管t4,从而在第二导通三极管t4的第二端产生第一信号,即传感器单元1721的输出端输出第四信号。

第二微控制单元173接收多个第四信号,并将多个第四信号转换成与第四信号类型不同的第五信号,例如,第五信号可以为rs485通信信号,能够确保第二接收板172的传感器单元1721与其他设备的正常通信,即确保第二光幕传感器170与其他设备的正常通信,扩大了第二光幕传感器170的适用范围。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10,第二光幕传感器170还包括第二收发器174;第二微控制单元173还包括第四输入端re4和第四输出端tr4。

其中,第二收发器174的输入端di2与第三输出端tr3电连接;第二收发器174的输出端ro2与第四输入端re4电连接,用于向第二微控制单元173发送第六信号;第二收发器174的控制端en2与第四输出端tr4电连接,用于接收第二微控制单元173发送的第二收发控制信号;第二收发器174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收发控制信号传输第五信号或者第六信号,第五信号与第六信号的类型相同。

具体的,第二微控制单元173向第二收发器174传输第二收发控制信号,第二收发控制信号用于确定第二收发器174是接收第二微控制单元173发送的第五信号还是向第二微控制单元173发送第六信号。例如,第二收发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二收发器174接收第二微控制单元173发送的第五信号,第二收发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第二收发器174向第二微控制单元173发送第六信号。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第二收发器174包括两个控制端en2,其中一个用于控制第二收发器174是否接收第二微控制单元173发送的第五信号,另一个用于控制第二收发器174是否向第二微控制单元173发送第六信号。第五信号的最终接收主体与第六信号的发出主体为同一设备,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的类型相同,能够实现第二光幕传感器与该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8,第二光幕传感器170的多个发光单元1711等间距分布,第二光幕传感器170的多个传感器单元1721等间距分布。

具体的,如图8所示,沿z方向,发光单元1711和传感器单元1721等间距分布,例如相邻的发光单元1711之间的距离为15mm,相邻的传感器单元1721之间的距离为15mm。能够均匀分配每个发光单元1711照射的视场范围以及每个传感器单元1721接收到视场范围,使得货物在货斗机构的底部移动的过程中,货物全程处于发光单元1711以及传感器单元1721的视场范围内,提高货物的检出率,同时避免设置过多的发光单元1711以及传感器单元1721,进而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可选地,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货柜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还包括控制板180;控制板180的第一端口与第一光幕传感器160的连接端口电连接,控制板180的第二端口与第二光幕传感器170的连接端口电连接,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电连接。

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第一光幕传感器160的连接端口与控制板180的rs485通信的第一端口电连接,第一光幕传感器160与控制板180通过rs485通信协议进行通信;第二光幕传感器170的连接端口与控制板180的rs485通信的第二端口电连接,第二光幕传感器170与控制板180通过rs485通信协议进行通信;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接于同一rs485总线。第一光幕传感器160和第二光幕传感器170通过同一总线与控制板180通信,能够减少控制板180的线路数量。

可选地,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货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13,货斗机构150还包括底部输送机构190。

底部输送机构190包括主动轴191、从动轴192、轴承座193、皮带194、涡轮195、蜗杆196和驱动电机197;主动轴191通过轴承座193固定于货斗机构150的两侧,从动轴192通过轴承座192固定于货斗机构150的两侧,皮带194连接从动轴192和主动轴191,主动轴191的一端与涡轮195固定连接,涡轮195与蜗杆196的一端啮合,蜗杆196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197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97通过蜗杆196、涡轮195、主动轴191和从动轴192带动皮带194移动,从而带动皮带194上的货物进行移动。

当货物掉落至货斗机构150的底部,即货物掉落至皮带194上,第二光幕传感器接收到信号,控制板根据信号发出驱动信号,驱动电机197进行转动,通过蜗杆196、涡轮195、主动轴191和从动轴192带动皮带194移动,进而带动皮带194上的货物向出货口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根据第二光幕传感器中接收到信号的传感器单元的位置,能够确定货物的具体位置,当最靠近出货口的传感器单元检测到货物信号则停止驱动信号的输出,以使货物移动至出货口,方面用户取货。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的各种明显变化、重新调整及替代均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