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人脸识别翼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68163发布日期:2021-06-22 15:3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智能人脸识别翼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行通道管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翼闸。



背景技术:

人行通道闸机,是一种通道阻挡装置,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其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可用于各种收费、门禁场等入口通道处。

然而,目前现有的人行通道闸机大多采用刷卡的识别方式进行控制通行,需要用手拿着通行卡片去刷卡,通行速度较慢,且如果通行卡忘带或者丢失,就没有了通行权限,而且通行卡容易被盗刷,存在安全隐患,给用户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翼闸,旨在解决现有的人行通道闸机采用刷卡的识别方式进行控制通行,通行速度较慢,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人脸识别翼闸,包括机箱、读卡器以及人脸识别组件,所述机箱设有5个,所述机箱平行间隔设置,两相邻所述机箱之间形成一人行通道,所述机箱内设有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机箱的两侧壁分别可转动开合的设有一门翼挡板,所述门翼挡板分别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读卡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机箱的上端壁的两端,所述人脸识别组件分别竖直的设置于所述机箱的上端壁的两端,且所述读卡器和人脸识别组件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人脸识别组件包括壳体、支撑杆、触摸显示屏、双目摄像头模组以及红外led灯,所述支撑杆分别竖直的设置于所述机箱的上端壁的两端,所述壳体的背侧壁的下端部通过一短杆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触摸显示屏嵌设于所述壳体的前端部,所述双目摄像头模组设置于所述触摸显示屏的上方,所述红外led灯分别设置于所述双目摄像头模组的两侧,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主控芯片以及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的存储模块,且所述触摸显示屏、双目摄像头模组以及红外led灯均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芯片采用rk3288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人脸识别组件还包括led补光灯,所述led补光灯设置于所述双目摄像头模组的上方,且所述led补光灯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和支撑杆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形成。

进一步地,还包括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分别相对的设置于所述机箱的侧壁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且所述红外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机箱的上端壁的中间分别凹设有多个透音孔,所述扬声器分别位于所述透音孔的下方设置,且所述扬声器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通行状态led指示灯,所述通行状态led指示灯分别设置于所述机箱的两端壁上,且所述通行状态led指示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门翼挡板采用透明亚克力材质形成。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机箱平行间隔设置,两相邻机箱之间形成一人行通道,机箱内设有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驱动电机,机箱的两侧壁分别可转动开合的设有一门翼挡板,门翼挡板分别与驱动电机连接,读卡器分别设置于机箱的上端壁的两端,人脸识别组件分别竖直的设置于机箱的上端壁的两端,且读卡器和人脸识别组件均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从而使得翼闸除了可通过刷卡进出之外,还可通过双目摄像头模组对通行人员进行远距离非接触式抓拍人脸,主控芯片内置的人脸识别算法程序自动将抓拍的人脸与数据库里预先存储的人脸数据进行分析比对,验证其身份,当身份验证通过后,并发送相应的指令至翼闸内的控制器,控制器发指令至驱动电机,驱动门翼挡板自动打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通过人脸识别验证身份的无感通行,通行速度快,提高了通行效率,提升了用户体验,有效解决传统通道闸机刷卡麻烦,卡片容易丢失和被盗刷、高峰期容易拥堵排队的问题,同时,可将人脸数据通过触摸显示屏显示,并将数据存储下来,便于日后查看通行记录,双目摄像头模组可适应各复杂光线场景下使用,适应性广,且结构简单,防护等级高,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翼闸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翼闸的人脸识别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翼闸。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智能人脸识别翼闸,包括机箱100、读卡器200以及人脸识别组件300,所述机箱100设有5个,所述机箱100平行间隔设置,两相邻所述机箱100之间形成一人行通道,所述机箱100内设有控制器(未图示)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驱动电机(未图示),所述机箱100的两侧壁分别可转动开合的设有一门翼挡板101,所述门翼挡板101分别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读卡器200分别设置于所述机箱100的上端壁的两端,所述人脸识别组件300分别竖直的设置于所述机箱100的上端壁的两端,且所述读卡器200和人脸识别组件300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人脸识别组件300包括壳体301、支撑杆302、触摸显示屏303、双目摄像头模组304以及红外led灯305,所述支撑杆302分别竖直的设置于所述机箱100的上端壁的两端,所述壳体301的背侧壁的下端部通过一短杆与所述支撑杆302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触摸显示屏303嵌设于所述壳体301的前端部,所述双目摄像头模组304设置于所述触摸显示屏303的上方,所述红外led灯305分别设置于所述双目摄像头模组304的两侧,所述壳体301内设置有主控芯片以及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的存储模块(未图示),且所述触摸显示屏303、双目摄像头模组304以及红外led灯305均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主控芯片采用rk3288芯片。

具体地,所述人脸识别组件还包括led补光灯306,所述led补光灯306设置于所述双目摄像头模组304的上方,且所述led补光灯306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壳体301和支撑杆302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形成。

具体地,还包括红外传感器102,所述红外传感器102分别相对的设置于所述机箱100的侧壁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且所述红外传感器10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具体地,还包括扬声器(未图示),所述机箱100的上端壁的中间分别凹设有多个透音孔103,所述扬声器分别位于所述透音孔103的下方设置,且所述扬声器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具体地,还包括通行状态led指示灯104,所述通行状态led指示灯104分别设置于所述机箱100的两端壁上,且所述通行状态led指示灯104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机箱100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形成。

具体地,所述门翼挡板101采用透明亚克力材质形成。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通过机箱平行间隔设置,两相邻机箱之间形成一人行通道,机箱内设有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驱动电机,机箱的两侧壁分别可转动开合的设有一门翼挡板,门翼挡板分别与驱动电机连接,读卡器分别设置于机箱的上端壁的两端,人脸识别组件分别竖直的设置于机箱的上端壁的两端,且读卡器和人脸识别组件均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从而使得翼闸除了可通过刷卡进出之外,还可通过双目摄像头模组对通行人员进行远距离非接触式抓拍人脸,主控芯片内置的人脸识别算法程序自动将抓拍的人脸与数据库里预先存储的人脸数据进行分析比对,验证其身份,当身份验证通过后,并发送相应的指令至翼闸内的控制器,控制器发指令至驱动电机,驱动门翼挡板自动打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通过人脸识别验证身份的无感通行,通行速度快,提高了通行效率,提升了用户体验,有效解决传统通道闸机刷卡麻烦,卡片容易丢失和被盗刷、高峰期容易拥堵排队的问题,同时,可将人脸数据通过触摸显示屏显示,并将数据存储下来,便于日后查看通行记录,双目摄像头模组可适应各复杂光线场景下使用,适应性广,且结构简单,防护等级高,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