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38682发布日期:2021-08-20 16:54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门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rfid射频技术及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门禁系统根据输入设备识别原理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刷卡门禁系统、生物识别门禁系统、新型门禁系统。

1、刷卡门禁系统:根据卡片的种类可以分为接触卡门禁系统(磁条卡、条码卡)和非接触卡(又叫感应卡、射频卡)门禁系统。接触卡门禁系统由于接触使的卡片容易磨损且信息易复制、易因外界磁场干扰使卡片失效,使用的场景已经越来越少了,一般只在和银行卡(磁条卡)有关的场合被使用。非接触卡使用时无需与读卡设备接触,具有使用方便、耐用性强、性价比高、读取速度快、卡片信息难以复制、安全性高等优势,是当前门禁系统的主流。

2、生物识别门禁系统:通过验证人体生物特征的方式识别身份的门禁系统。常见的生物特征有:指纹(手指表层的指纹信息,每个人的指纹纹路特征存在差异性)、掌型(每个人的手掌的骨骼形状存在差异性)、面部识别(每个人的五官特征和位置不同)、虹膜(每个人的视网膜通过光学扫描存在差异性)、指静脉(每个人手指静脉的形状及分布不同)等。

优点:无需携带卡片等介质,从识别的角度来说安全性极好,重复的几率少,不容易被复制。

缺点:成本高。识别率不高,对环境要求高,对使用者要求高(比如指纹不能划伤,眼不能红肿出血,脸上不能有伤,或胡子的多少),使用不方便(比如虹膜型的和面部识别型的,安装高度位置一定了,但使用者的身高却各不相同),由于生物识别需要比对很多参数特征,比对速度慢,不利于人员人数过多的场合。人体的生物特征会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容易产生拒识率,例如:指纹由于季节和干湿度不同而不同,掌型和人像由于年龄的增长而改变,虹膜由于眼部患病而改变等,明明是这个人,但是他的生物特征变了,生物识别门禁系统会认为不是本人。

3、新型门禁系统:近年新出的以二维码作为身份的识别载体的门禁系统。将传统的卡片信息编码成一个二维码图形,并通过短信、彩信的方式发送保存到手机上或直接打印出来,使用时,通过专用的读码设备对二维码图进行识读验证,通过判断二维码信息和身份证信息的合法性来管控人员进出。

优点:无需携带卡片介质,成本低、易于制作、构造简单、灵活实用,常用于临时权限管理,例如:临时访客登记、预约。

缺点:二维码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但这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通过二维码能够获得更多信息的同时,也有可能因为这个小小的二维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现在火车票上都已经有了可以储存个人信息的二维码,而在不久前,就发生过因为车票随意丢弃,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获取乘客信息进行非法活动的新闻。

在数据传输方面,现在市面比较关注的应用于门禁系统的无线方式有以下几种:微功率无线485方案:传输距离在几百米以内,虽然成本较低,因为微功率的无线传输国家没有太大的政策限制,使用也比较泛滥,遥控器防盗器等等很多设备都采用了微功率的方案,使得某个区域容易收到其他信号的干扰很多而通讯不稳定,由于传输距离太短不容易在大型项目上应用。无线数传电台(中大功率无线485)方案:传输距离可以达几公里。受无线电管理的国家政策制约,如果合法使用,需要缴纳高昂的年费,用于门禁成本太高。如果不合法使用,容易被查处和罚款,并会被勒令停止使用。短信方式:传输数据量小,容易丢失,通讯不稳定,实时性也不好,gprs和cdma:只要手机信号覆盖到的地方就可以联网,信号还比较稳定,但是由于其要缴纳年费,而且接入设备较贵,从一千多元到数千元不等。一般只适合移动和联通自己使用,其他用户多半用不起。短距离传输,无线跳转方式:用支持100米(空旷距离。有墙的障碍距离会大幅度缩水)芯片设计,控制器即是收发设备,又是向下一台设备发送数据的中转设备。这个方案无法解决跨度较大的无线传输,门和门之间距离超过100米就不行了(如果有墙更短),如果一台控制器出问题,则会影响到整个网络的通讯,而查找故障时相当不方便。频繁地信号中转使得通讯的稳定性堪忧。无线路由器方案:采用tcp控制器,无线路由器和无线接收设备,成本只有数百元,但是2.4g的传输距离虽然比较稳定,但是传输距离很短,空旷距离最大100米,如果有墙,则缩短得很厉害,所以这个方案也没有太大实用价值。

现市场上主流的门禁系统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缺陷,比如利用rfid射频技术的刷卡门禁系统,需要卡片介质,易被复制,安全性差;又如利用生物技术的生物识别门禁系统,虽然安全性好,重复几率少,不易被复制,但成本高、识别率低、对环境要求和对使用者要求高;再如利用二维码作为身份识别载体的门禁系统,虽然成本低、易制作、但因二维码信息量大,容易泄露个人信息,存在安全隐患。另外传输方式上,有线传输时的需要布线组网、工程量大、施工繁琐;无线传输时的通讯距离短、通讯不稳定、无线频率的政策限制等

综上,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门禁系统采用有线部署的工程量大且复杂度高;

2、门禁系统采用无线部署无线距离短且对环境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门禁系统采用有线部署的工程量大且复杂度高;采用无线部署无线距离短且对环境要求高的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包括:室外单元机、加密装置、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云服务器、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户内机和智能终端;

所述室外单元机包括第一音视频采集装置和第一音视频播放装置,所述智能终端用于安装用户端app;所述室外单元机与所述云服务器双向连通,所述智能终端和所述云服务器双向连通,所述户内机与所述云服务器双向连通,所述户内机包括第二音视频采集装置和第二音视频播放装置,所述加密装置用于对所述室外单元机和所述云服务器之间、所述智能终端和所述云服务器之间以及所述户内机和所述云服务器之间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优选的,所述室外单元机是身份验证装置。

优选的,所述身份验证装置包括呼叫对讲装置、人脸识别装置、密码输入装置、二维码识别装置和蓝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的,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还包括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

优选的,所述定位模块包括北斗定位模块和/或gps定位模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包括4g通信模块和/或gprs通信模块和/或5g通信模块和/或nb-iot通信模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包括4g通信模块和/或gprs通信模块和/或5g通信模块和/或nb-iot通信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由云服务器、室外单元机、加密装置、户内机、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智能终端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等模块构成,通过加密装置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安全性好,云服务器作为云端大脑,可以提高门禁的可识别率,功能丰富多元,通过智能终端安装的用户端app可以实时远程管理,实现人与空间、设备的高效互联。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标:

1、室外单元机;2、加密装置;3、第一无线通讯模块;4、云服务器;5、第二无线通讯模块;6、户内机;7、智能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参见图1至图2,一种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包括:室外单元机1、加密装置2、第一无线通讯模块3、云服务器4、第二无线通讯模块5、户内机6和智能终端7;

室外单元机1包括第一音视频采集装置和第一音视频播放装置,智能终端7用于安装用户端app;室外单元机1与云服务器4双向连通,智能终端7和云服务器4双向连通,户内机6与云服务器4双向连通,户内机6包括第二音视频采集装置和第二音视频播放装置,加密装置2用于对室外单元机1和云服务器之间、智能终端7和云服务器4之间以及户内机6和云服务器4之间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室外单元机1可以产生开门呼叫信息,开门呼叫信息包括第一音视频流媒体;第一音视频流媒体包括第一音视频采集装置采集的访客或者业主等想要通过门禁的用户的音视频信息;

加密装置2用于对开门呼叫信息进行加密;作为一个示例,加密装置2为硬件加密狗;

第一无线通讯模块3用于将加密后的开门呼叫信息传输至云服务器4;

云服务器4处理开门呼叫信息并将开门呼叫信息转发给相应的户内机6和智能终端7的用户端app;云服务器4中能够安装有用于加密和解密的软件,解密软件对加密后的第一音视频流媒体进行解密,解密后再进行处理,比如,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识别第一音视频流媒体中的音频信息,判断出待呼叫的户号和业主,或者采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第一音视频流媒体中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识别,判断出待呼叫的户号和业主;

户内机6和智能终端7用于接收和播放第一音视频流媒体,并向云服务器4回传应答信号,应答信号包括第二音视频流媒体;应答信号包括户内机6和智能终端7同意与室外单元机1建立通信连接后,自动向云服务器4回传的信号,该信号用于表征室外单元机1和户内机6之间的通信链路可以接通。

第二无线通讯模块5用于将应答信号传输至室外单元机1;

室外单元机1用于接收和播放第二音视频流媒体。通过第一音视频播放装置进行播放该第二音视频流媒体。第二音视频流媒体包括第二音视频采集装置采集的用户的音视频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室外单元机1是身份验证装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身份验证装置包括呼叫对讲装置、人脸识别装置、密码输入装置、二维码识别装置和蓝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还包括定位模块,定位模块连接至第一无线通讯模块3,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定位模块包括北斗定位模块和/或gps定位模块。

针对一些大型厂区具有多个门禁,且各个门禁分布在不同区域,且彼此之间距离较远的场景,定位模块可以生成门禁所在地的位置信息,第一无线通讯模块3将该位置信息上传云服务器,其他设备(比如户内机或者智能终端)访问该云服务器能够获得门禁位置信息,便于快速定位访客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讯模块3包括4g通信模块和/或gprs通信模块和/或5g通信模块和/或nb-iot通信模块。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无线通讯模块5包括4g通信模块和/或gprs通信模块和/或5g通信模块和/或nb-iot通信模块。

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的工作过程介绍如下:业主或访客在室外单元机1上可以选择开门方式,这里,开门方式可以是利用呼叫对讲机进行呼叫对讲、利用人脸识别装置进行人脸识别、通过密码输入装置(比如密码机械按键键盘)输入临时密码、或者通过二维码识别装置扫描二维码、或者直接通过蓝牙连接输入蓝牙连接密码进行验证等方式进行开门呼叫。

下面以用户(访客或者业主)选择呼叫对讲为例,对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

1.选择呼叫对讲时:

(1)业主或访客或其他想要通过门禁的用户(以下简称访客)按下室外单元机1上的呼叫对讲机上的户号后,选择拨号;

(2)室外单元机1上自动生成包含音视频流媒体的呼叫信息后,利用硬件加密狗进行加密;

第一音视频采集装置采集访客的音频数据或者音视频数据以生成包含音视频流媒体的呼叫信息,即第一音视频流媒体;

(3)室外单元机1通过无线通讯将呼叫信息上传到云端大脑;

这里,结合上述示例所描述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即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或者nb-iot通信模块可以实现无线通讯,云端大脑也就是上述云服务器4,云服务器4承载了中枢处理功能,就像人的大脑一样,因此能够叫做云端大脑。

(4)由云端大脑根据呼叫信息判断户号和业主;

(5)云端大脑将呼叫信息转发给相应户号的户内机6和业主app;

云端大脑即云服务器4中能够设有人工智能算法,利用该人工智能算法对接收到的第一音视频流媒体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比如能够根据第一音视频流媒体判断呼叫信息中包含的户号信息和业主信息(比如业主姓名或者业主编码),并将第一音视频流媒体加密后传输至对应的户号的户内机6或者智能终端7即可;

(6)户内机6或业主app打开接听后,在户内机6上和业主app上播放来自室外单元机1的第一音视频流媒体;户主可以通过第二音视频播放装置直观看到访客的音视频信息;

(7)同时户内机6或业主app将应答流媒体通过无线通讯回送给云端大脑。

(8)再由云端大脑传送给相应室外单元机1。

(9)在室外单元机1上播放来自户内机6或业主app的应答流媒体,实现室外单元机1与户内机6或业主app之间的双向实时可视对讲。

业主app也就是上述用户端app,物业也能够安装物业app,应答流媒体包括应答信号和第二音视频流媒体,户主接通后,可以回传应答信号给云服务器4,同时,第二音视频采集装置采集的门禁系统的授权者(比如业主)的音视频信息(即第二音视频流媒体)加密后通过第二无线通讯模块5、云服务器4传输至室外机单元,经过加密装置对其进行解密后,第二音视频播放装置进行播放。

作为另外一个示例,访客选择人脸识别时:

(1)室外单元机1安装后正式启用之前,首先从云端大脑下载本单元内的所有业主的人脸识别库存储在本地;

(2)室外单元机1正式启用后,正常运行中,若云端大脑有业主人脸识别库更新,则会自动更新室外单元机1内存储的人脸识别库;

(3)室外单元机1正式启用后,正常运行中,业主通过人脸识别开门时,室外单元机1自动摄像并按照人脸识别算法进行识别,成功识别后自动开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