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测温门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06231发布日期:2022-01-08 01:5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脸识别测温门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测温门禁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园区和楼宇等出入口防控带来很大的压力。常见的测温手段是疫情防控人员通过手持测温枪等设备对出入口通行人员的额部或腕部进行测温,这种测温手段人力成本高且测温效率低。
3.近来出现了不少非接触式的测温门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体温检测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接触式检测的交叉感染风险。然而,现有的测温门禁系统,还无法对通行人员体温测量的同时,远距离对通行人员的身份进行准确认证。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测温门禁装置,该门禁测温装置的部分补光灯倾斜安装,从而红外光能够以最佳角度投射于人脸表面,并反射更多的红外光被红外摄像头捕获,实现远距离的活体人脸识别,可以同时进行通行人员身份认证和高精度体温测量,适应于多种应用场景。
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人脸识别测温门禁装置,包括门禁一体机、测温模组和测温模组安装板,测温模组通过测温模组安装板设置于门禁一体机上;
6.门禁一体机包括补光灯模组和双目摄像头模组,补光灯模组包括安装在补光灯安装底板上的多颗红外灯,红外灯均靠近于双目摄像头模组,其中位于补光灯安装底板上端的红外灯与补光灯安装底板之间呈第一预设夹角,第一预设夹角使位于补光灯安装底板上端的红外灯向下倾斜,而位于补光灯安装底板下端的红外灯与补光灯安装底板之间呈第二预设夹角,第二预设夹角使位于补光灯安装底板下端的红外灯向上倾斜。
7.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补光灯模组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补光灯和第二补光灯,第一补光灯和第二补光灯分别设置于双目摄像头模组的两侧。
8.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补光灯和第二补光灯均包括至少一颗白光灯和多颗红外灯,白光灯和多颗红外灯安装在补光灯安装底板上。
9.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门禁一体机还包括显示屏盖板、显示屏及主板支架,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盖板内部;白光灯靠近于主板支架的边缘。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1.1、补光灯的红外灯安装合理、红外光发射距离远,其中4颗红外灯中顶端和底端的两个红外灯各呈现一定的倾角(
±
15
°
),使其以最佳的角度投射于人脸表面,反射更多的红外光被双目摄像头模组中的红外摄像头捕获,实现最远2m之外识别活体人脸,效率高且准确度高;
12.2、在正常无人状态下,补光灯和显示屏默认关闭和熄屏,只有在屏幕前出现人脸时才会点亮补光灯和显示屏,具有功耗低、光污染少的特点,降低功耗90%以上;
13.3、测温模组安装板为独立设计,结构简单,易于拆卸和安装,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外置测温模块进行安装,克服了现有人脸识别机种类繁多、添加测温模块时硬件改动大的缺点与不足;且后板为独立设计,结构简单,易于拆卸和安装,针对门禁一体机适用于在不同场景进行安装;
14.4、显示屏分辨率高(800*1280)、监控视场角范围广,可以实现多个人脸同时识别,极大的提升人员通行效率;外置测温模块测温精度高,误差小于0.3摄氏度。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人脸识别测温门禁装置的正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人脸识别测温门禁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人脸识别测温门禁装置的后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补光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为:1-显示屏盖板、2-屏幕防尘棉、3-显示屏、4-主板支架、5-喇叭、6-1-第一补光灯、6-2-第二补光灯、7-双目摄像头模组、8-测温模组、9-测温模组安装板、10-防水胶圈、11-后板、12-天线板、13-摄像头遮光棉、14-主控板、15-麦克风、16-机壳边框、17-刷卡模块、18-报警开关、19-挂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人脸识别测温门禁装置,该门禁测温装置可以进行通行人员身份认证和高精度体温测量,适应于多种应用场景。
22.实施例
23.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测温门禁装置,该人脸识别测温门禁装置包括门禁一体机、测温模组8、测温模组安装板9。其中,门禁一体机主要包括显示屏盖板1、屏幕防尘棉2、显示屏3、主板支架4、喇叭5、补光灯模组、双目摄像头模组7、防水胶圈10、后板11、天线板12、主控板14、麦克风15、机壳边框16、刷卡模块17、报警开关18、挂板19;补光灯模组包括第一补光灯6-1和第二补光灯6-2。
24.门禁一体机可拆卸连接于墙壁或支架上,通过挂板19与墙壁或支架相连,将人脸识别测温门禁装置安装于园区出入口等实际场景。
25.显示屏3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盖板1内部,处于所述显示屏盖板1正面中间位置,主要用于显示实时监控图像、人脸识别结果、测温结果。优选地,显示屏3分辨率为800*1280,监控视场角范围广,可以实现多个人脸同时识别显示。
26.喇叭5设置于所述双目摄像头模组7正上方,用于播报人脸识别及温测量结果。
27.第一补光灯6-1和第二补光灯6-2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至少1颗白光灯和多颗红外灯,白光灯和多颗红外灯安装在补光灯安装底板上,所述第一补光灯6-1和第二补光灯6-2分别设置于所述双目摄像头模组7的两侧;其中第一补光灯6-1和第二补光灯6-2的红外灯
均靠近于双目摄像头模组7的一侧,白光灯靠近于主板支架4的边缘一侧;红外灯主要发射红外光,用于辅助摄像头模组7对红外图像采集。以第一补光灯6-1为例进行说明,红外灯设有4颗,其4颗红外灯中位于补光灯安装底板上端的红外灯6-1b与补光灯安装底板的夹角6-1a为15
°
,使位于上端的红外灯6-1b向下倾斜,而位于补光灯安装底板下端的红外灯6-1c与补光灯安装底板的夹角6-1d也为15
°
,使位于下端的红外灯6-1c向上倾斜,使第一补光灯以最佳的角度投射红外光到人脸上,反射更多的红外光被双目摄像头模组中的红外摄像头捕获,实现最远2m之外识别活体人脸;白光灯主要发射白色可见光,用于辅助摄像头模组对环境光线较暗场景的图像采集。
28.补光灯和显示屏3在正常无人通过状态下默认关闭和熄屏,只有在屏幕前出现人脸时才会点亮补光灯和屏幕,具有功耗低、光污染少的特点,降低功耗90%以上。
29.双目摄像头模组7设置于所述主板支架4的正面顶部中心位置,主要包括双目摄像头模组电路板、可见光摄像镜头和红外摄像镜头,用于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
30.主控板14安装于所述主板支架4内侧,所述主控板14上设有对整机控制的主控芯片、存储芯片、电源管理电路、网络通信电路以及其它外设接口(以上芯片和电路图中均未标示);所述主控板14的主控芯片主要运行人脸识别算法以及门禁管理应用功能,以及对外设的控制。
31.刷卡模块17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盖板1的正面底部中心位置,用于门禁卡、身份证等卡设备的识别。
32.报警开关18设置于后板11的底部,主要用于防拆报警。
33.测温模组8设置于门禁一体机顶部和门禁一体机连接,通过测温模组安装板9安装于所述后板11的顶部,为外置型测温模组,用于对所述双目摄像头模组7所采集到的人脸的额部进行精确体温测量。测温模组安装板9为独立设计,结构简单,易于拆卸和安装,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外置测温模块进行安装,可以克服现有人脸识别机种类繁多,添加测温模块硬件改动大的缺点与不足。
34.当进行人脸识别和测温时,通过提取人脸关键点信息获取人脸额部最佳测温区域,同时通过获取人脸区域大小和位置判定人脸和镜头的距离提醒人员靠近或退后以获取最佳测温结果,可以实现对出入口通行人员的精确测温;当进行人脸识别时,通过双目活体检测方案可以精确的对人脸图片等进行防伪。
35.本实用新型的人脸识别测温门禁装置通过无接触、高效率、高准确率的方式进行人脸身份识别和测温,使具有权限且体温正常的人员快速通行,对无权限或体温异常的人员会发出异常告警,方便园区的出入口管控和疫情防控。进一步,人脸识别测温门禁装置还可以实现刷卡、身份证人证核验等功能。
36.人脸识别测温门禁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园区出入口门禁控制和考勤、车站人证核验等应用场景,具有应用范围广、测温精度高等特点。
37.本实用新型人脸识别测温门禁装置,通过双目摄像头模组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光图像,实现人脸活体检测和人脸身份识别。同时,通过识别人脸尺寸和人员额部位置,启用外置测温模块对人员额部进行体温的精确测量,能够实现对出入口行人的有效管控和记录。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人员身份进行人证核验以及门禁卡身份验证。
38.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
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