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77929发布日期:2022-09-21 00:0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工厂车辆进出门禁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涉及车辆运输的相关业务越来越重要,而此类信息或者没有系统支撑,或者相对独立,不利于数据共享和信息追踪,出现了车辆作弊、物资偷盗等违法行为,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在射频技术(rfid)越来越普及的前提下,为了提高企业车辆进出管理水平,目前大多通过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来进行管理,以使得厂区车辆进出有序。
3.现有的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为司机携带rfid信息卡进/出厂区,通过rfid读卡器读取rfid信息卡并验证,验证通过后控制电动道闸,使得电动道闸抬起栏杆允许车辆进/出,但是现有的rfid读卡器一般置于电动道闸上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外界灰尘或其他因素(例如鸟类等)的影响,影响rfid读卡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稳定性,同时rfid读卡器一般对应司机车辆的驾驶位置,司机从rfid读卡器侧边进行扫卡,但是部分车辆过高,导致司机无法从侧边通过rfid读卡器扫卡,影响了车辆正常进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包括:管控中心以及与所述管控中心连接的入口控制模块、监控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和出口控制模块,所述入口控制模块和出口控制模块均连接有电动道闸和rfid读卡器,所述监控模块连接摄像头装置、报警装置以及语音提示装置,两组所述电动道闸分别设置在支撑箱的两侧,两组所述电动道闸相互错开,所述摄像头装置、报警装置以及语音提示装置均设置在电动道闸上,所述rfid读卡器通过自开合保护组件设置在支撑箱邻近电动道闸的一侧外壁上,其中,所述自开合保护组件包括:
6.顶部以及外侧均为中空的保护壳,所述支撑箱侧壁顶部开设有与保护壳适配的安装口;
7.分别贴合在所述保护壳外侧用于遮挡保护壳外侧的两组封板一,所述安装口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供封板一外端穿入的延伸口二;
8.分别贴合在所述保护壳顶部用于遮挡保护壳顶部的两组封板二,所述安装口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供封板二外端穿入的延伸口一;
9.活动设置在所述保护壳内用于安装所述rfid读卡器的伸缩式承接件;
10.以及设置在所述保护壳内用于带动伸缩式承接件移动并控制两组封板一开合的
水平移动式驱动件。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平移动式驱动件包括:
12.分别固定在所述保护壳两侧内壁外端的两组限位座;
13.通过轴体转动设置在所述限位座内的驱动齿轮,所述封板一靠近保护壳的一侧嵌设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齿条;
14.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座内的旋转设备,旋转设备的输出端与驱动齿轮轴心的轴体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
1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平移动式驱动件还包括:
16.分别竖向转动设置在所述保护壳内腔靠近支撑箱中心一侧的两组随动轴,所述随动轴与保护壳的内壁连接处设置有弹性复位件;
17.分别卷绕在所述随动轴外壁顶部以及外壁底部的两组拉绳,所述拉绳具有一个活动端,所述拉绳的活动端活动贯穿伸缩式承接件后与驱动齿轮轴心处的轴体外壁连接;
18.固定套设在所述拉绳外壁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可拆卸固定在水平移动式驱动件靠近支撑箱中心的一侧。
1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伸缩式承接件包括:
20.滑动设置在所述保护壳内且置于限位座和随动轴之间的承接板,所述连接块与承接板可拆卸固定,所述承接板的外侧开设有凹口;
21.滑动设置在凹口内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通过侧壁的滑块与凹口内壁开设的竖向滑槽配合滑动连接,所述rfid读卡器设置在活动板的外侧;
22.以及嵌设在所述承接板底部且置于凹口下方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柱一端,螺柱另一端延伸至凹口内并螺纹旋入活动板底部开设的螺纹盲孔内。
2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口靠近支撑箱中心的一侧内壁开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内中部设置有驱动两组封板二移动的双向伸缩设备,所述封板二的顶部和封板一的外侧均嵌设有检测传感器,所述封板一上的检测传感器电连接旋转设备以及定时装置,所述封板二上的检测传感器电连接驱动装置、双向伸缩设备以及定时装置,所述定时装置设置在承接板内侧。
24.进一步改进在于,凹口一侧的竖向滑槽顶部内壁设置有关闭部,所述关闭部电连接驱动装置,凹口底部内壁一侧嵌设有与所述活动板配合的复位部,所述复位部电连接双向伸缩设备。
2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rfid读卡器包括设置在活动板外侧的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顶部和外侧的两组rfid读卡区。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公开有一种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
27.本技术方案通过将rfid读卡器置于自开合保护组件内,在不使用时,rfid读卡器置于保护壳、封板一和封板二围成的腔体内,不会受到外界灰尘等影响,提高rfid读卡器使用时的稳定性,而司机在进行扫卡时,只需靠近相应的检测传感器,两组封板一/两组封板二打开,并且rfid读卡器自动从保护壳内移动出以便司机进行扫卡,同时配合定时装置,使得rfid读卡器在后续自动复位进入保护壳内,且两组封板一/两组封板二关闭继续为rfid读卡器提供防护,无需人工控制,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同时延长rfid读卡器的使用寿命,通过封板一上的检测传感器可使得封板一打开,并且伸缩式承接件带动rfid读卡器水
平向外以便司机从侧边进行扫卡,通过封板二上的检测传感器可使得封板二打开,并且驱动装置带动rfid读卡器竖直向上,司机无法从侧边扫卡时可通过从顶部进行扫卡进/出,提高rfid读卡器的适用性,保证该管理系统管理车辆时车辆进出的通畅性。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原理图;
29.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中电动道闸结构立体图;
30.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中支撑箱结构立体图;
31.图4为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中自开合保护组件结构立体图;
32.图5为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中保护壳结构立体图;
33.图6为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中伸缩式承接件结构立体图;
34.图7为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中水平移动式驱动件结构立体图。
35.图中:1、管控中心;2、入口控制模块;3、用户管理模块;4、出口控制模块;5、监控模块;6、电动道闸;7、rfid读卡器;71、主体;72、rfid读卡区;8、支撑箱;81、安装口;82、延伸口一;83、延伸口二;84、装配槽;9、自开合保护组件;91、保护壳;92、封板一;93、封板二;94、检测传感器;95、伸缩式承接件;951、承接板;952、活动板;953、定时装置;954、驱动装置;955、复位部;956、关闭部;96、水平移动式驱动件;961、限位座;962、拉绳;963、齿轮组;964、连接块;965、随动轴;966、驱动齿轮;97、双向伸缩设备;10、语音提示装置;11、报警装置;12、摄像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7.实施例1
38.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包括管控中心1、入口控制模块2、用户管理模块3、出口控制模块4、监控模块5、电动道闸6、rfid读卡器7、语音提示装置10、报警装置11以及摄像头装置12;
39.其中,管控中心1电连接入口控制模块2、用户管理模块3、出口控制模块4、监控模块5,入口控制模块2和出口控制模块4均电连接一组电动道闸6以及rfid读卡器7,监控模块5电连接语音提示装置10、报警装置11以及摄像头装置12,用户管理模块3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另做详述;
40.进一步的,用于进行入口控制的电动道闸6以及用于进行出口控制的电动道闸6均设置在支撑箱8上,如附图2所示,两组电动道闸6分别设置在支撑箱8的左右侧,并且前后错开,以便车辆在进入或出去前先经过rfid读卡器7;
41.可以选择的是,语音提示装置10可采用本领域应用广泛的功放设备,报警装置11
可采用本领域应用广泛的警报灯,摄像头装置12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另做详述,语音提示装置10、报警装置11和摄像头装置12均可设置在电动道闸6上(图中未示出);
42.该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43.司机领取专用的rfid信息卡驾驶车辆进入,通过对应的rfid读卡器7检测rfid信息卡并开始读卡验证,若是有效卡,则控制对应的电动道闸6抬起栏杆允许车辆进入,若是无效卡,则禁止通行;同理,完成运输任务后车辆驶入到出口,司机携带rfid信息卡离开时,通过对应的rfid读卡器7检测rfid信息卡并开始读卡验证,若是有效卡,则控制对应的电动道闸6抬起栏杆允许车辆进入,若是无效卡,则禁止通行;
44.管控中心1可实时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同时当车辆无法通过行时,可通过语音提示装置10以及报警装置11进行提醒。
45.当然该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也不局限于上述提出的结构,在此不另做详述。
46.请参阅附图3,支撑箱8固定在待管控车辆进出的位置,在支撑箱8的侧壁且邻近电动道闸6的位置开设安装口81,该安装口81用于装配自开合保护组件9,通过自开合保护组件9在rfid读卡器7不使用时为其提供防护,同时从附图3可看出,在安装口81的前后侧内壁顶部均开设有横向的延伸口一82,在安装口81的前后侧内壁外端均开设有竖向的延伸口二83,延伸口一82和延伸口二83均与安装口81相连通,用于封板一92和封板二93进出,在安装口81靠近支撑箱8中心的一侧内壁顶部开设有纵向的装配槽84,用于装配下文会详细说明的双向伸缩设备97;
47.rfid读卡器7在实际情况中为两组,一组用于控制厂内出口的电动道闸6,另一组用于控制厂内进口的电动道闸6,因此,rfid读卡器7设置在主箱侧壁邻近电动道闸6的位置,为了避免rfid读卡器7在不使用时受到外界灰尘等影响,rfid读卡器7通过自开合保护组件9设置在安装口81内部。
48.实施例2
49.请参阅图2-5,自开合保护组件9包括:保护壳91、封板一92、封板二93、检测传感器94、伸缩式承接件95以及水平移动式驱动件96;
50.其中,保护壳91为rfid读卡器7提供防护,从附图5可看出,保护壳91的顶部以及外侧均为中空,用于配合封板一92和封板二93;
51.封板一92以及封板二93均为两组,两组封板一92用于封堵保护壳91的外侧,两组封板二93用于封堵保护壳91的顶部;
52.需要说明的是,封板一92的前后长度大于保护壳91前后长度的二分之一,从附图2和图4可看出,两组封板一92的一端相贴合,另一端置于延伸口二83内,在两组封板一92相互远离移动时,封板一92可在延伸口二83内移动,同理,两组封板二93一端相贴合,另一端置于延伸口一82内;
53.两组封板一92中的其中一组封板一92外侧以及两组封板二93中的其中一组封板二93顶部均嵌设检测传感器94,检测传感器94可优先采用距离传感器,管理人员可预先设定距离传感器的预设值,例如,司机可将rfid信息卡靠近封板一92处的检测传感器94,当二者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值时,两组封板一92会相互远离以便司机通过rfid读卡器7进行读卡,如果司机驾驶的车辆较高无法靠近封板一92处的检测传感器94时,可靠近封板二93顶
部的检测传感器94,使得两组封板二93相互远离以便司机通过rfid读卡器7进行读卡;
54.两组封板一92的开合通过水平移动式驱动件96控制,两组封板二93的开合由固定在装配槽84内的双向伸缩设备97驱动,具体的,两组封板二93内侧相靠近一端均固定与双向伸缩设备97输出端连接的凸块,该双向伸缩设备97包括双向微型电液推缸或双向伸缩设备97等,置于封板二93顶部的检测传感器94电连接双向伸缩设备97,用于控制双向伸缩设备97带动两组封板二93相互远离至指定位置。
55.实施例3
56.请参阅图5-7,伸缩式承接件95包括:承接板951、活动板952以及驱动装置954;
57.其中,在初始状态时,承接板951滑动置于保护壳91内靠支撑箱8中心的位置,承接板951的顶部开设有凹口,以便容纳活动板952,并且活动板952可采用其前后侧外壁底部的滑块与凹口内壁开设的竖向滑槽配合以便活动板952相对于承接板951进行上下移动;
58.驱动装置954嵌设在承接板951且置于凹口下方的位置,驱动装置954优先采用微型伺服电机,在承接板951上带有安装驱动装置954的通口,驱动装置954的输出端连接螺柱底端,螺柱的顶部延伸至凹口内并螺纹插设于活动板952底部开设的螺纹盲孔内(图中未示出),驱动装置954带动螺柱旋转,通过螺柱和螺纹盲孔的配合使得活动板952相对于承接板951向上/向下移动;
59.从附图5看出,rfid读卡器7设置在活动板952外侧,rfid读卡器7包括主体71以及设置在rfid读卡器7外侧以及rfid读卡器7顶部用于读取rfid信息卡的rfid读卡区72,当然rfid读卡器7也不限于上述结构;
60.需要说明的是,封板二93上的检测传感器94也电连接驱动装置954,检测传感器94可控制驱动装置954向一个方向旋转(例如顺时针旋转),以使得螺柱带动活动板952向上移动,而在其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两组封板二93已经打开,此时以便司机通过顶部的rfid读卡区72读取rfid信息卡;
61.更进一步的,伸缩式承接件95还包括:定时装置953、关闭部956以及复位部955;
62.其中,定时装置953属于现有技术,包括定时器,该定时装置953用于与封板一92以及封板二93上的检测传感器94电连接,还与驱动装置954以及水平移动式驱动件96中的旋转设备电连接,管理人员可设定定时装置953的时间,例如设定时间为1min,以封板二93上的检测传感器94为例,当封板二93上的检测传感器94检测达到预设值时,使得双向伸缩设备97和驱动装置954打开,并且使得定时装置953开始计时,在1min后,定时装置953控制驱动装置954反向转动使得活动板952向下复位;
63.关闭部956设置在承接板951一侧竖向滑槽的顶部内壁,该关闭部956为控制驱动装置954关闭的触碰关闭按钮,在活动板952向上接触到关闭部956控制驱动装置954关闭,以避免活动板952继续向上;
64.复位部955具体嵌设在承接板951凹口底部内壁一侧用于与活动板952底部接触,该复位部955包括触碰复位按钮,复位部955电连接双向伸缩设备97,当活动板952移动复位后与复位部955接触,复位部955控制双向伸缩设备97带动两组封板二93相互靠近复位对保护壳91顶部遮挡。
65.实施例4
66.请参阅图6-7,水平移动式驱动件96包括:限位座961、驱动齿轮966以及齿轮组
963;
67.其中,限位座961为两组,两组限位座961的外侧均为中空,两组限位座961分别固定在保护壳91前后侧内壁外端;
68.驱动齿轮966采用轴体转动设置在限位座961内,在封板一92的内侧嵌设有与驱动齿轮966啮合的齿条(图中未示出),在限位座961内置于轴体后侧的位置设置有旋转设备(图中未示出),该旋转设备可采用微型伺服电机,旋转设备输出端贯穿限位座961顶部后与驱动齿轮966轴心的轴体通过齿轮组963传动连接,从附图7可看出,齿轮组963为两组相啮合的齿轮,一组套设于旋转设备输出端,另一组套设于轴体外壁;
69.需要说明的是,该旋转设备还电连接定时装置953和封板一92上的检测传感器94,封板一92上的检测传感器94检测到达预设值时,使得旋转设备向一个方向旋转一段时间后关闭,同时定时装置953进行计时,待达到指定时间后,定时装置953控制旋转设备反向转动一段时间后关闭;
70.进一步的:水平移动式驱动件96还包括:拉绳962、连接块964以及随动轴965;
71.其中,随动轴965为两组,随动轴965采用轴承和弹性复位件转动设置在保护壳91内腔靠近支撑箱8中心的一侧,随动轴965具体置于承接板951的内侧,该弹性复位件包括扭簧或发条等,用于在后续辅助随动轴965复位转动;
72.随动轴965的外壁顶部和外壁底部均卷绕有拉绳962,拉绳962具有一个活动端,拉绳962的活动端贯穿承接板951后连接驱动齿轮966轴心处的轴体外壁;
73.连接块964的形状可优先采用圆盘形,其固定套设在拉绳962外壁,并且其采用螺栓类固定部件固定在承接板951的内侧,在拉绳962放卷和收卷时可带动承接板951在保护壳91内水平移动;
74.需要说明的是,两组限位座961上的旋转设备每次转动的方向互为相反,以便两组驱动齿轮966配合使得两组封板一92相互靠近/相互远离移动;
75.需要注意的是,两组限位座961之间的空间可供rfid读卡器7进出。
76.综上所阐述,该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在通过rfid读卡器7读取rfid信息卡的工作原理如下:司机驾驶车辆至电动道闸6处,将rfid信息卡靠近封板一92前侧的检测传感器94,此时封板一92前侧的检测传感器94发送信号给旋转设备,同时定时装置953开始计时,旋转设备驱动轴体使得驱动齿轮966旋转,驱动齿轮966和齿条配合,进而两组封板一92相互远离移动进入延伸口二83,同时在轴体旋转时收卷拉绳962,拉绳962带动连接块964使得承接板951带动rfid读卡区72向外侧移动,此时,司机将rfid信息卡对应rfid读卡器7外侧的rfid读卡区72即可进行读卡,有效卡,则控制对应的电动道闸6抬起栏杆,待定时装置953到达指定时间后驱动旋转设备反向转动,从而驱动两组封板一92相互靠近移动直至两组封板一92相对一侧贴合,而在旋转设备反转时,随动轴965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反向转动卷绕拉绳962,使得rfid读卡器7进入保护壳91;当司机驾驶车辆所处位置过高无法将rfid信息卡对应封板一92处的检测传感器94时,可将rfid信息卡对应封板二93顶部的检测传感器94,检测传感器94控制双向伸缩设备97以及驱动装置954打开,同时定时装置953开始计时,双向伸缩设备97使得两组封板二93相互远离至延伸口一82内后关闭,驱动装置954带动螺柱使得活动板952向上,直至活动板952一侧的滑块接触关闭部956,此时驱动装置954关闭,活动板952一向上带动rfid读卡器7向上移动处保护壳91,此时,司机将rfid信
息卡对应rfid读卡器7顶部的rfid读卡区72即可进行读卡,有效卡,则控制对应的电动道闸6抬起栏杆,待定时装置953到达指定时间后驱动驱动装置954带动螺柱反向旋转,使得活动板952向下复位,活动板952向下复位接触到复位部955后控制双向伸缩设备97带动两组封板二93相互靠近复位。
7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