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柜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129755发布日期:2022-08-13 05:0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智能柜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智能柜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柜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智能柜,也就是智能快递柜的出现,可以为用户提供24小时自助取件服务,这似乎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得以行之有效的解决。近年来,智能快递柜(也就是智能柜)的出现解决了快递末端配送时间不匹配、效率低、成本高以及“无接触”安全性的痛点。作为“最后100米”的新生解决方案,成为行业新风口。
3.在现有的智能柜体系下,往往只能经由取件码来拿走送达货件,拿走送达货件方式单一,无法满足多元化要求。
4.另外,在客户经由取件码来拿走送达货件后,现有的智能柜的控制器就会把拿走送达货件的消息经由同其相连的移动通讯模块一传递至相连有移动通讯模块二的后台服务器内,以此达到异地备份的效果,随后后台服务器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二把收取到拿走送达货件的消息的信息回传给智能柜的控制器,以此达到提示拿走送达货件的消息已被收取的效果,而在实际应用中,移动通讯模块一与移动通讯模块二之间相隔常常很远,移动通讯信号常常会出现波动,这样就有必要对移动通讯模块一与移动通讯模块二之间交互的信息交互状况执行侦听,现在对移动通讯模块一与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侦听普遍为面向即时的交互不畅侦听,没有对移动通讯模块一与移动通讯模块二在信息交互时的反常趋势与不可信交互状况的侦听评判。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给出了一种智能柜控制系统及传递方法,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智能柜拿走送达货件方式单一、无法满足多元化要求、没有在对智能柜的控制器与后台服务器信息交互时对同其相连的移动通讯模块一与移动通讯模块二交互的反常趋势与不可信交互状况的侦听评判的缺陷。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给出了一种智能柜控制系统及传递方法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智能柜控制系统,包括:在具有多个储物箱的智能柜中设置有控制器,储物箱的正面壁上铰接有箱门,箱门的一边经由电子锁同储物箱的正面壁锁接,每个储物箱配置有一箱号;触摸屏、闪存、电子锁与移动通讯模块一均同所述控制器相连,触摸屏镶嵌在智能柜的正面壁上;所述控制器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同与后台服务器相连的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有信道;所述后台服务器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二同与侦听服务器相连的移动通讯模块三间建立有信道;
所述闪存内存有快递人员的账号和密码。
7.运行在智能柜的控制器上的程序包括传递程序一与获得程序一;所述传递程序一用于把拿走货件的消息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和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的信道传递至后台服务器中保存;所述获得程序一用于获得移动通讯模块一位于传递与收取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且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传递至移动通讯模块二;运行在后台服务器上的程序包括收取程序一、侦听程序一与获得程序二;所述收取程序一用于在收取了该拿走货件的消息后,也会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和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的信道把收取到拿走货件的消息的信息回传给智能柜的控制器;所述侦听程序一用于获得移动通讯模块一位于传递与收取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且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传递至移动通讯模块二;所述获得程序二用于获得移动通讯模块二位于传递与收取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且传递至侦听程序一。
8.所述侦听程序一还用于把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相应的二类交互状况设置的临界量一比较,弱于临界量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反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优于临界量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所述侦听程序一还用于对其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二类交互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运算出算术均数,把该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与相应的算术均数执行比较,弱于算术均数的移动通讯模块一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不可信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
9.所述侦听程序一还用于把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了的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相应的二类交互状况设置的临界量二比较,弱于临界量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反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优于临界量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所述侦听程序一还用于对其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二类交互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运算出算术均数,把该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与相应的算术均数执行比较,弱于算术均数的移动通讯模块一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不可信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
10.所述侦听程序一还用于把评判后的交互时指标信息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二传递给移动通讯模块三。
11.运行在侦听服务器上的程序包括集控侦听程序;所述集控侦听程序用于依据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还依据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智能柜的控制器与后台服务器间的信息交互期间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信道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
12.所述集控侦听程序还用于抽出一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一类交互状况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算术均数,把该移动通讯模块一的该类交互状况的每个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同相应的算术均数比较,弱于算术均数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不可信交互时
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所述集控侦听程序还用于抽出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一类交互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算术均数,把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一类交互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同相应的算术均数比较,弱于算术均数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不可信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
13.一种智能柜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快递人员送货件到智能柜处,经由点击触摸屏上的标记有“快递员入口”的按钮,就弹出登录界面,快递人员在登录界面上录入给其配置的账号和密码,核对无误后继续跳出选择界面一;步骤2:选择界面一上具有空闲的储物箱的箱号,快递人员在选择界面一上选择出空闲的储物箱的箱号,随后该箱号所属的储物箱打开,快递人员把货件放进储物箱并关上储物箱,接着弹出录入界面,快递人员在录入界面上录入该货件所属的客户的智能手机的手机号、取件码和该储物箱的箱号,以此存放在闪存内,该货件所属的客户的智能手机的手机号、取件码和该储物箱的箱号在内存内形成一条记录;步骤3:接着快递人员对该货件所属的客户的智能手机传递具有取件码的取货信息;步骤4:客户查看到其智能手机收到取货信息后,就到智能柜处,点击触摸屏上的标记有“我要取件”的按钮,接着弹出选择界面二;步骤5:客户点击在选择界面二上的标记有“取件码取件”的按钮,接着弹出录入界面二,客户在录入界面二上录入取件码,核对无误后自动打开箱门让客户拿走货件,客户拿走货件后关闭箱门,智能柜的控制器就会把拿走货件的消息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和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的信道传递至后台服务器中保存,后台服务器在收取了该拿走货件的消息后,也会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和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的信道把收取到拿走货件的消息的信息回传给智能柜的控制器;步骤6:在客户无法使用取件码取货件时,就用其智能手机中的扫描软件扫描触摸屏上显示的二维码,得到二维码中的请求传递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的消息,接着智能手机就把其手机号传递给触摸屏,触摸屏就把该手机号传至智能柜的控制器内;步骤7:智能柜的控制器得到该手机号后,核对无误后自动打开箱门让客户拿走货件,客户拿走货件后关闭箱门,智能柜的控制器就会把拿走货件的消息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和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的信道传递至后台服务器中保存,后台服务器在收取了该拿走货件的消息后,也会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和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的信道把收取到拿走货件的消息的信息回传给智能柜的控制器;步骤8:在智能柜的控制器与后台服务器间的信息交互期间,对该信息交互执行侦听;所述步骤8具体包括:步骤8-1:运行在智能柜的控制器上的获得程序一获得移动通讯模块一位于传递与收取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且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传递至移动通讯模块二;步骤8-2:移动通讯模块二把收取的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传递至运行在后台服务器上的侦听程序一,获得程序二获得移动通讯模块二位于传递与收取二类交
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且传递至侦听程序一;步骤8-3:侦听程序一依据其收取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该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且依据其相连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所述侦听程序一依据其收取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该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包括如下方法:把该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相应的二类交互状况设置的临界量一比较,弱于临界量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反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优于临界量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
14.所述侦听程序一依据其收取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该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包括如下方法:把该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二类交互状况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运算出算术均数,把该移动通讯模块二的每个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同相应的算术均数比较,弱于算术均数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不可信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
15.所述侦听程序一依据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包括如下方法:把该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了的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相应的二类交互状况设置的临界量二比较,弱于临界量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反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优于临界量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
16.所述侦听程序一依据其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还包括以下步骤:对其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二类交互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运算出算术均数,把该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与相应的算术均数执行比较,弱于算术均数的移动通讯模块一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不可信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
17.步骤8-4:侦听程序一把评判后的交互时指标信息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二传递给移动通讯模块三;步骤8-5:移动通讯模块三把收取到的交互时指标信息传递至运行在侦听服务器上的集控侦听程序,集控侦听程序依据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还依据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智能柜的控制器与后台服务器间的信息交互期间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信道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
18.所述集控侦听程序依据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智能柜的控制器与后台服务器间的信息交互期间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信道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包括如下方法:抽出一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一类交互状况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算术均数,把该移动通讯模块一的该类交互状况的每个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同相应的算术均数比较,弱于算术均数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不可信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
19.所述集控侦听程序依据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每个移动通讯
模块二的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包含以下方法:抽出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一类交互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算术均数,把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一类交互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同相应的算术均数比较,弱于算术均数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不可信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
20.交互时指标信息包含频谱平坦度与交互时码率这样的二个指标信息,移动通讯模块二是u个,移动通讯模块一是v个,u与v都是正整数;移动通讯模块二传递与收取状况的一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h(ij,k
l
)=[m1,n(ij,k
l
),o(ij,k
l
)]与h(ij,k
l
)=[m2,n(ij,k
l
),o(ij,k
l
)],移动通讯模块一传递与收取状况的一交互时指标信息能分别是p(ij,km)=[m1,n(ij,km),o(ij,km)]与p(ij,km)=[m2,n(ij,km),o(ij,km)],l取值为从一到u间的正整数,m取值为从一到v间的正整数,j为正整数,ij是第j次获得交互时指标信息的本地时点,k
l
与km分别是移动通讯模块二与移动通讯模块一的识别码,h(ij,k
l
)为识别码是k
l
的移动通讯模块二在时点ij的交互时指标信息,p(ij,km)为识别码是km的移动通讯模块一在时点ij的交互时指标信息;m1与m2分别为传递与收取状况,n(ij,km)为在时点ij、识别码为km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频谱平坦度,o(ij,km)为在时点ij、识别码为km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时码率;n(ij,k
l
)为在时点ij、识别码为k
l
的移动通讯模块一的频谱平坦度,o(ij,k
l
)为在时点ij、识别码为k
l
的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码率;临界量一包含传递与收取二类,分别是h1=[n1,o1]与h1=[n2,o2],n1与n2分别是交互状况是传递与收取时移动通讯模块二的频谱平坦度临界量,o1与o2分别是交互状况是传递与收取时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时码率临界量;临界量二包含传递与收取二类,分别是p1=[n3,o3]与p2=[n4,o4],n3与n4分别是交互状况是传递时移动通讯模块一的频谱平坦度临界量与收取时移动通讯模块一的频谱平坦度临界量,o3与o4分别是交互状况是传递时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码率临界量与收取时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码率临界量;若第l个侦听程序一收取到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传递与收取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e
1l
与e
2l
个,收取到的一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传递与收取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e
1lm
与e
2lm
个;第l个侦听程序一把其收取到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相应的二类交互状况设置的临界量一比较,也就是把e
1l
个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传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h1=[n1,o1]比较,把e
2l
个移动通讯模块二的收取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h1=[n2,o2]比较;第l个侦听程序一把收取到的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相应二类交互状况设置的临界量二比较,也就是把数量为m从一到v的e
1lm
累加后的值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传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p1比较,把数量为m从一到v的e
1lm
累加后的值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收取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p2比较;在交互时指标信息弱于相应的临界量信息时,经由在交互时指标信息前增设反常记号来执行反常登记,移动通讯模块二与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传递与收取状况的反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h(ij,k
l
)=[j,m1,n(ij,k
l
),o(ij,k
l
)]、h(ij,k
l
)=[j,m2,n(ij,k
l
),o(ij,k
l
)]、p(ij,km)=[j,m1,n(ij,km),o(ij,km)]与p(ij,km)=[j,m2,n(ij,km),o(ij,km),j是反常记号;另外,移动通讯模块二与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传递与收取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h(ij,k
l
)=[k,m1,n(ij,k
l
),o(ij,k
l
)]、h(ij,k
l
)=[k,m2,n(ij,k
l
),o(ij,k
l
)]、p(ij,km)=[k,m1,n(ij,km),o(ij,km)]与p(ij,km)=[k,m2,n(ij,km),o(ij,km),k是日常记号;
若第l个侦听程序一执行反常评判后,获得的其取得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传递与收取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f
1l
与f
2l
个,获得的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一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传递与收取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f
1lm
与f
2lm
个;第l个侦听程序一对其收取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二类交互状况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运算出算术均数,也就是对f
1l
个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日常传递算术均数,对f
2l
个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日常收取算术均数;此处的日常传递算术均数与日常收取算术均数分别是ph1=[pn1,po1]与ph1=[pn2,po2],pn1与po1分别是传递状况的f
1l
个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的频谱平坦度的算术均数与交互时码率的算术均数,pn2与po2分别是收取状况的f
2l
个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的频谱平坦度的算术均数与交互时码率的算术均数;第l个侦听程序一对其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二类交互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运算出算术均数,也就是对数量为m从一到v的e
1lm
累加后的值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日常传递算术均数,对数量为m从一到v的e
2lm
累加后的值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日常收取算术均数;此处的日常传递算术均数与日常收取算术均数分别是pp1=[pn3,po3]与pp2=[pn4,po4],pn3与po3分别是数量为m从一到v的e
1lm
累加后的值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的频谱平坦度的算术均数与交互时码率的算术均数,pn4与po4分别是数量为m从一到v的e
1lm
累加后的值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的频谱平坦度的算术均数与交互时码率的算术均数;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弱于相应的算术均数时,在日常指标信息前增设不可信记号来更替日常记号以执行不可信登记,移动通讯模块二与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传递与收取状况的不可信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h(ij,k
l
)=[g,m1,n(ij,k
l
),o(ij,k
l
)]、h(ij,k
l
)=[g,m2,n(ij,k
l
),o(ij,k
l
)]、p(ij,km)=[g,m1,n(ij,km),o(ij,km)]与p(ij,km)=[g,m2,n(ij,km),o(ij,km),g是不可信记号;若第l个侦听程序一执行不可信评判后,最后获得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传递和收取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g
1l
与g
2l
个,获得的该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一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传递与收取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g
1lm
与g
2lm
个;集控侦听程序抽出一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一类交互状况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算术均数,也就是对数量为值一的处于传递状况下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具有一样的km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日常传递算术均数,而对数量为值二的处于收取状况下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具有一样的km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运算出日常收取算术均数,值一为先对m从一到v的g
1lm
累加后得到tg
1l
,再对l从一到u的tg
1l
累加后的值;值二为先对m从一到v的g
2lm
累加后得到tg
2l
,再对l从一到u的tg
2l
累加后的值;集控侦听程序抽出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一类交互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算术均数。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依据本发明的步骤1到步骤7,就能让智能柜拿走送达货件方式达成多元化的方法;而智能柜的控制器与后台服务器间的信息交互期间,移动通讯模块一还可在多个站点程序的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变动执行信息交互,集控侦听程序经由对不一样的后台服务器相连的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到的一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一类交互状况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标
信息执行共一出处的指标信息的均数比较,来对一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一类交互状况信道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执行更精准的不可信评判,来查出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二类交互状况的用于信息交互的信道内的不可信状况。集控侦听程序经由对一类交互状况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执行一类指标信息的数据集中均数比较,来对移动通讯模块二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执行更精准的不可信评判,来更精准的查出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二类交互状况内的交互不可信状况。
[0022]
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智能柜拿走送达货件方式单一、无法满足多元化要求、没有在对智能柜的控制器与后台服务器信息交互时对同其相连的移动通讯模块一与移动通讯模块二交互的反常趋势与不可信交互状况的侦听评判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的运行在智能柜的控制器上的程序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发明的运行在后台服务器上的程序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是本发明的运行在侦听服务器上的程序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是本发明的步骤1到步骤4的流程图。
[0027]
图5是本发明的步骤5到步骤8的流程图。
[0028]
图6是本发明的步骤8-1到步骤8-5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优选的说明。
[0030]
如图1-图6所示,智能柜控制系统,包括:在具有多个储物箱的智能柜中设置有控制器,储物箱的正面壁上铰接有箱门,箱门的一边经由电子锁同储物箱的正面壁锁接,每个储物箱配置有一箱号;触摸屏、闪存、电子锁与移动通讯模块一均同所述控制器相连,触摸屏镶嵌在智能柜的正面壁上;所述控制器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同与后台服务器相连的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有信道;所述后台服务器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二同与侦听服务器相连的移动通讯模块三间建立有信道;所述闪存内存有快递人员的账号和密码。所述智能柜就是智能快递柜。控制器可是单片机,移动通讯模块一、移动通讯模块二与移动通讯模块三可是4g模块或者5g模块。
[0031]
运行在智能柜的控制器上的程序包括传递程序一与获得程序一;所述传递程序一用于把拿走货件的消息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和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的信道传递至后台服务器中保存;所述获得程序一用于获得移动通讯模块一位于传递与收取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且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传递至移动通讯模块二;运行在后台服务器上的程序包括收取程序一、侦听程序一与获得程序二;所述收取程序一用于在收取了该拿走货件的消息后,也会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和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的信道把收取到拿走货件的消息的信息回传给智能柜的控制器;
所述侦听程序一用于获得移动通讯模块一位于传递与收取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且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传递至移动通讯模块二;所述获得程序二用于获得移动通讯模块二位于传递与收取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且传递至侦听程序一。
[0032]
所述侦听程序一还用于把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相应的二类交互状况设置的临界量一比较,弱于临界量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反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优于临界量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所述侦听程序一还用于对其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二类交互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运算出算术均数,把该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与相应的算术均数执行比较,弱于算术均数的移动通讯模块一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不可信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
[0033]
所述侦听程序一还用于把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了的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相应的二类交互状况设置的临界量二比较,弱于临界量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反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优于临界量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所述侦听程序一还用于对其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二类交互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运算出算术均数,把该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与相应的算术均数执行比较,弱于算术均数的移动通讯模块一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不可信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
[0034]
所述侦听程序一还用于把评判后的交互时指标信息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二传递给移动通讯模块三。
[0035]
运行在侦听服务器上的程序包括集控侦听程序;所述集控侦听程序用于依据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还依据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智能柜的控制器与后台服务器间的信息交互期间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信道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
[0036]
所述集控侦听程序还用于抽出一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一类交互状况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算术均数,把该移动通讯模块一的该类交互状况的每个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同相应的算术均数比较,弱于算术均数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不可信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所述集控侦听程序还用于抽出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一类交互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算术均数,把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一类交互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同相应的算术均数比较,弱于算术均数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不可信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
[0037]
智能柜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快递人员送货件到智能柜处,经由点击触摸屏上的标记有“快递员入口”的按钮,就弹出登录界面,快递人员在登录界面上录入给其配置的账号和密码,核对无误后继续跳出选择界面一;
核对无误的方式为:快递人员在登录界面上录入给其配置的账号和密码后,触摸屏就把录入的账号和密码传至控制器内,随后控制器就把录入的账号和密码分别同闪存内的账号和密码比较,如果账号和密码比较后有一致的,就表示核对无误。
[0038]
步骤2:选择界面一上具有空闲的储物箱的箱号,快递人员在选择界面一上选择出空闲的储物箱的箱号,随后该箱号所属的储物箱打开,快递人员把货件放进储物箱并关上储物箱,接着弹出录入界面,快递人员在录入界面上录入该货件所属的客户的智能手机的手机号、取件码和该储物箱的箱号,以此存放在闪存内,该货件所属的客户的智能手机的手机号、取件码和该储物箱的箱号在内存内形成一条记录;选择界面一上具有空闲的储物箱的箱号,快递人员在选择界面一上选择出空闲的储物箱的箱号,选择后触摸屏就把选出的箱号传递到控制器内,控制器依据该箱号所属的储物箱来操纵该储物箱上的电子锁打开,随后该箱号所属的储物箱打开,快递人员把货件放进储物箱并关上储物箱,电子锁就把关闭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得到该关闭信号就操纵触摸屏接着弹出录入界面,快递人员在录入界面上录入该货件所属的客户的智能手机的手机号、取件码和该储物箱的箱号,把该货件所属的客户的智能手机的手机号、取件码和该储物箱的箱号传至控制器,控制器再把该货件所属的客户的智能手机的手机号、取件码和该储物箱的箱号存放在闪存内,取件码为快递人员为客户设置的取货的唯一标识符。
[0039]
步骤3:接着快递人员对该货件所属的客户的智能手机传递具有取件码的取货信息;取货信息包含智能柜的位置、取件码和货件所在的箱号。
[0040]
步骤4:客户查看到其智能手机收到取货信息后,就到智能柜处,点击触摸屏上的标记有“我要取件”的按钮,接着弹出选择界面二;步骤5:客户点击在选择界面二上的标记有“取件码取件”的按钮,接着弹出录入界面二,客户在录入界面二上录入取件码,核对无误后自动打开箱门让客户拿走货件,客户拿走货件后关闭箱门,智能柜的控制器就会把拿走货件的消息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和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的信道传递至后台服务器中保存,后台服务器在收取了该拿走货件的消息后,也会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和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的信道把收取到拿走货件的消息的信息回传给智能柜的控制器;客户点击在选择界面二上的标记有“取件码取件”的按钮,接着弹出录入界面二,客户在录入界面二上录入取件码,接着触摸屏把该录入的取件码送达智能柜的控制器,控制器依据该录入的取件码在闪存内找到其取件码同该录入的取件码一致的记录,这样就核对无误了,核对无误后控制器依据该记录内的箱号所属的储物箱来操纵该储物箱上的电子锁打开,随后该箱号所属的储物箱打开,于是自动打开箱门让客户拿走货件,客户拿走货件后关闭箱门,电子锁就把关闭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智能柜的控制器就会把拿走货件的消息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和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的信道传递至后台服务器中保存,后台服务器在收取了该拿走货件的消息后,也会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和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的信道把收取到拿走货件的消息的信息回传给智能柜的控制器,拿走货件的消息内具有控制器收到该拿走货件的时点和该储物箱的箱号。
[0041]
步骤6:在客户无法使用取件码取货件时,就用其智能手机中的扫描软件扫描触摸屏上显示的二维码,得到二维码中的请求传递智能手机的手机号的消息,接着智能手机就
把其手机号传递给触摸屏,触摸屏就把该手机号传至智能柜的控制器内;步骤7:智能柜的控制器得到该手机号后,核对无误后自动打开箱门让客户拿走货件,客户拿走货件后关闭箱门,智能柜的控制器就会把拿走货件的消息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和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的信道传递至后台服务器中保存,后台服务器在收取了该拿走货件的消息后,也会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和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的信道把收取到拿走货件的消息的信息回传给智能柜的控制器;控制器依据该手机号在闪存内找到其智能手机的手机号同该收取的手机号一致的记录,这样就核对无误了,核对无误后控制器依据该记录内的箱号所属的储物箱来操纵该储物箱上的电子锁打开,随后该箱号所属的储物箱打开,于是自动打开箱门让客户拿走货件,客户拿走货件后关闭箱门,电子锁就把关闭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智能柜的控制器就会把拿走货件的消息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和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的信道传递至后台服务器中保存,后台服务器在收取了该拿走货件的消息后,也会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和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的信道把收取到拿走货件的消息的信息回传给智能柜的控制器,拿走货件的消息内具有控制器收到该拿走货件的时点和该储物箱的箱号。智能柜的控制器把拿走货件的消息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和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的信道传递至后台服务器中保存,后台服务器在收取了该拿走货件的消息后,也会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和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建立的信道把收取到拿走货件的消息的信息回传给智能柜的控制器,这样就形成了智能柜的控制器与后台服务器间的信息交互。
[0042]
步骤8:在智能柜的控制器与后台服务器间的信息交互期间,对该信息交互执行侦听;所述步骤8具体包括:步骤8-1:运行在智能柜的控制器上的获得程序一获得移动通讯模块一位于传递与收取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且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一传递至移动通讯模块二;交互时指标信息是具有本地时点与移动通讯模块一的识别码的指标信息,能包含sinr、交互时码率、频谱平坦度或者rsrq这样的代表交互好坏的一类以上的指标信息。本地时点是侦听程序获得交互时指标信息时的时点,移动通讯模块一的识别码是事先设置的给该移动通讯模块一同另外的移动通讯模块的相区分的字符串。
[0043]
步骤8-2:移动通讯模块二把收取的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传递至运行在后台服务器上的侦听程序一,获得程序二获得移动通讯模块二位于传递与收取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且传递至侦听程序一;步骤8-3:侦听程序一依据其收取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该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且依据其相连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在本技术内,所述侦听程序一依据其收取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该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包括如下方法:把该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相应的二类交互状况设置的临界量一比较,弱于临界量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反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优于临界量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
[0044]
优选的,在本技术内,所述侦听程序一依据其收取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时指
标信息对该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包括如下方法:把该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二类交互状况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运算出算术均数,把该移动通讯模块二的每个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同相应的算术均数比较,弱于算术均数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不可信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
[0045]
侦听程序一经由设置临界量比较、共一出处的指标信息交替均数比较这样的层面对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执行反常与不可信评判,可在后台服务器方更为完整的查出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反常与不可信状况。
[0046]
在本技术内,所述侦听程序一依据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包括如下方法:把该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了的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相应的二类交互状况设置的临界量二比较,弱于临界量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反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优于临界量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
[0047]
优选的,在本技术内,所述侦听程序一依据其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还包括以下步骤:对其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二类交互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运算出算术均数,把该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与相应的算术均数执行比较,弱于算术均数的移动通讯模块一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不可信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
[0048]
侦听程序一经由设置临界量比较、共类的指标信息集中均数比较这样的层面对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执行反常于不可信评判,可在后台服务器方更为完整的查出同移动通讯模块二具有交互的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反常与不可信状况。
[0049]
步骤8-4:侦听程序一把评判后的交互时指标信息经由移动通讯模块二传递给移动通讯模块三;步骤8-5:移动通讯模块三把收取到的交互时指标信息传递至运行在侦听服务器上的集控侦听程序,集控侦听程序依据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还依据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智能柜的控制器与后台服务器间的信息交互期间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信道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
[0050]
在本技术内,所述集控侦听程序依据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智能柜的控制器与后台服务器间的信息交互期间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信道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包括如下方法:抽出一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一类交互状况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算术均数,把该移动通讯模块一的该类交互状况的每个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同相应的算术均数比较,弱于算术均数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不可信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
[0051]
智能柜的控制器与后台服务器间的信息交互期间,移动通讯模块一还可在多个站点程序的移动通讯模块二间变动执行信息交互,集控侦听程序经由对不一样的后台服务器相连的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到的一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一类交互状况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
标信息执行共一出处的指标信息的均数比较,来对一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一类交互状况信道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执行更精准的不可信评判,来查出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二类交互状况的用于信息交互的信道内的不可信状况。
[0052]
在本技术内,所述集控侦听程序依据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对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状况执行侦听评判包含以下方法:抽出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一类交互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算术均数,把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一类交互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同相应的算术均数比较,弱于算术均数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认定成不可信交互时指标信息且执行登记。
[0053]
集控侦听程序经由对一类交互状况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执行一类指标信息的数据集中均数比较,来对移动通讯模块二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执行更精准的不可信评判,来更精准的查出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二类交互状况内的交互不可信状况。
[0054]
也就是说,在交互时指标信息包含二类以上的指标信息时,临界量信息亦包含相应的二个以上的临界量,仅需交互时指标信息内具有一指标信息弱于相应临界量信息内相应的临界量时,就确定该交互时指标信息弱于相应的临界量;仅有交互时指标信息内的二类以上的指标信息都不弱于相应临界量信息内相应的临界量时,方可确定该交互时指标信息优于相应的临界量数据。
[0055]
算术均数为对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内的指标信息分别运算出算术均数来获得,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内具有一指标信息同其相应的算术均数内相应的算术均数间相减后所得的量高过零或者相减后所得的量高过设置的临界量时,就确定该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弱于相应的算术均数。
[0056]
本技术可对移动通讯模块一和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时指标信息执行若干层面的侦听评判,利于整体精准地查出智能柜的控制器与后台服务器间的交互内的反常与不可信状况。
[0057]
在本技术内,交互时指标信息包含频谱平坦度与交互时码率这样的二个指标信息,移动通讯模块二是u个,移动通讯模块一是v个,u与v都是正整数;移动通讯模块二传递与收取状况的一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h(ij,k
l
)=[m1,n(ij,k
l
),o(ij,k
l
)]与h(ij,k
l
)=[m2,n(ij,k
l
),o(ij,k
l
)],移动通讯模块一传递与收取状况的一交互时指标信息能分别是p(ij,km)=[m1,n(ij,km),o(ij,km)]与p(ij,km)=[m2,n(ij,km),o(ij,km)],l取值为从一到u间的正整数,m取值为从一到v间的正整数,j为正整数,ij是第j次获得交互时指标信息的本地时点,k
l
与km分别是移动通讯模块二与移动通讯模块一的识别码,h(ij,k
l
)为识别码是k
l
的移动通讯模块二在时点ij的交互时指标信息,p(ij,km)为识别码是km的移动通讯模块一在时点ij的交互时指标信息;m1与m2分别为传递与收取状况,n(ij,km)为在时点ij、识别码为km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频谱平坦度,o(ij,km)为在时点ij、识别码为km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时码率;n(ij,k
l
)为在时点ij、识别码为k
l
的移动通讯模块一的频谱平坦度,o(ij,k
l
)为在时点ij、识别码为k
l
的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码率;临界量一包含传递与收取二类,分别是h1=[n1,o1]与h1=[n2,o2],n1与n2分别是交互状况是传递与收取时移动通讯模块二的频谱平坦度临界量,o1与o2分别是交互状况是传递与收取时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交互时码率临界量;临界量二包含传递与收取二类,分别
是p1=[n3,o3]与p2=[n4,o4],n3与n4分别是交互状况是传递时移动通讯模块一的频谱平坦度临界量与收取时移动通讯模块一的频谱平坦度临界量,o3与o4分别是交互状况是传递时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码率临界量与收取时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交互时码率临界量;若第l个侦听程序一收取到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传递与收取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e
1l
与e
2l
个,收取到的一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传递与收取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e
1lm
与e
2lm
个;第l个侦听程序一把其收取到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相应的二类交互状况设置的临界量一比较,也就是把e
1l
个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传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h1=[n1,o1]比较,把e
2l
个移动通讯模块二的收取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h1=[n2,o2]比较;第l个侦听程序一把收取到的每个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二类交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相应二类交互状况设置的临界量二比较,也就是把数量为m从一到v的e
1lm
累加后的值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传递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p1比较,把数量为m从一到v的e
1lm
累加后的值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收取状况的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同p2比较;在交互时指标信息弱于相应的临界量信息时,经由在交互时指标信息前增设反常记号来执行反常登记,移动通讯模块二与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传递与收取状况的反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h(ij,k
l
)=[j,m1,n(ij,k
l
),o(ij,k
l
)]、h(ij,k
l
)=[j,m2,n(ij,k
l
),o(ij,k
l
)]、p(ij,km)=[j,m1,n(ij,km),o(ij,km)]与p(ij,km)=[j,m2,n(ij,km),o(ij,km),j是反常记号;另外,移动通讯模块二与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传递与收取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h(ij,k
l
)=[k,m1,n(ij,k
l
),o(ij,k
l
)]、h(ij,k
l
)=[k,m2,n(ij,k
l
),o(ij,k
l
)]、p(ij,km)=[k,m1,n(ij,km),o(ij,km)]与p(ij,km)=[k,m2,n(ij,km),o(ij,km),k是日常记号;若第l个侦听程序一执行反常评判后,获得的其取得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传递与收取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f
1l
与f
2l
个,获得的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一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传递与收取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f
1lm
与f
2lm
个;第l个侦听程序一对其收取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二类交互状况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运算出算术均数,也就是对f
1l
个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日常传递算术均数,对f
2l
个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日常收取算术均数;此处的日常传递算术均数与日常收取算术均数分别是ph1=[pn1,po1]与ph1=[pn2,po2],pn1与po1分别是传递状况的f
1l
个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的频谱平坦度的算术均数与交互时码率的算术均数,pn2与po2分别是收取状况的f
2l
个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的频谱平坦度的算术均数与交互时码率的算术均数;第l个侦听程序一对其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二类交互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运算出算术均数,也就是对数量为m从一到v的e
1lm
累加后的值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日常传递算术均数,对数量为m从一到v的e
2lm
累加后的值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日常收取算术均数;此处的日常传递算术均数与日常收取算术均数分别是pp1=[pn3,po3]与pp2=[pn4,po4],pn3与po3分别是数量为m从一到v的e
1lm
累加后的值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的频谱平坦度的算术均数与交互时码率的算术均数,pn4与po4分别是数量为m从一到v的e
1lm
累加后的值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的频谱平坦度的算术均数与交互时码率的算术均数;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弱于相应的算术均数时,在日常指标信息前增设不可信记号来更替日常记号以执行不可信登记,移动通讯模块二与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传递与收取状
况的不可信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h(ij,k
l
)=[g,m1,n(ij,k
l
),o(ij,k
l
)]、h(ij,k
l
)=[g,m2,n(ij,k
l
),o(ij,k
l
)]、p(ij,km)=[g,m1,n(ij,km),o(ij,km)]与p(ij,km)=[g,m2,n(ij,km),o(ij,km),g是不可信记号;若第l个侦听程序一执行不可信评判后,最后获得的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传递和收取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g
1l
与g
2l
个,获得的该移动通讯模块二收取的一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传递与收取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分别是g
1lm
与g
2lm
个;集控侦听程序抽出一移动通讯模块一的一类交互状况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算术均数,也就是对数量为值一的处于传递状况下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具有一样的km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日常传递算术均数,而对数量为值二的处于收取状况下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且具有一样的km的全部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运算出日常收取算术均数,值一为先对m从一到v的g
1lm
累加后得到tg
1l
,再对l从一到u的tg
1l
累加后的值;值二为先对m从一到v的g
2lm
累加后得到tg
2l
,再对l从一到u的tg
2l
累加后的值;集控侦听程序抽出全部移动通讯模块二的一类交互状况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算术均数,也就是对数量为l从一到u的g
1l
累加后的值的日常交互时指标信息运算出日常传递算术均数,对数量为l从一到u的g
2l
累加后的值运算出日常收取算术均数。
[0058]
以上以用实施例说明的方式对本技术作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技术的区域的状况下,可做出各种变化、改变和更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