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区管理方法及系统

文档序号:32872341发布日期:2023-01-07 05:40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景区管理方法及系统

1.本发明涉大数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景区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公旅游景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学习等各类旅游景区。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是旅游产品的主体成分,是旅游产业链中的中心环节,是旅游消费的吸引中心,是旅游产业面的辐射中心。旅游业是很多城市或地区的支柱性产业,所以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有很多典型的旅游城市,例如三亚、丽江、焦作、黄山、敦煌、西峡等等,都是以旅游为核心,全面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城市。直接受益的行业有旅游业、餐饮娱乐、城市交通、生活服务行业、旅游纪念品等等全面带动整个地区的生产消费各行业的共同发展,形成以旅游为龙头的旅游经济产业链。景区分类。
3.现有景区管理对景区内分景点的景区设施进行管理时,仅通过人工对分景点的景区设施进行流动性管理,无法精确的设置符合各个景点人群的景区设施,从而也无法更适应各个景点游览人群的需要,不利于景区的智能化管理。
4.因此,提出一种景区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景区管理景点设施无法依据各景点分类的游览信息进行适应配置管理的问题。
6.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7.一种景区管理方法,所述景区管理方法包括:
8.收集景区游览人员信息;
9.收集景点游客信息;
10.分析所述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执行管理策略;
11.基于所述管理策略管理景区设施配置。
12.较佳地,所述收集景区浏览人员的信息包括采集景区游览人员身份证信息。
13.较佳地,所述收集景点游客信息包括通过物联网装置与景点检测机通信连接,景点检测机获取物联网装置进入、离开景点的时间,景点检测机实时更新上传景点游客信息至数据库。
14.较佳地,所述物联网装置包括射频通信模块、微处理器、微存储器及电源,其与景点检测机定时通信;其中,物联网装置与景区游览人员信息相匹配,所述景点检测机与物联网装置无线通信连接。
15.较佳地,所述收集景点游客信息包括通过在景点设置面部识别机,面部识别机获取游客进入、离开景点的时间,面部识别机定时更新上传景点游客信息至数据库。
16.较佳地,所述分析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包括通过中央处理器对数据库中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进行处理;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预设的所述管理策略进行分析,对景区设施进行无线通信配置;
17.所述分析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包括统计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的人数、性别及对应年龄,计算景点游客停留时间;
18.所述执行管理策略包括将所述分析的结果与预设阀值进行比较。
19.较佳地,所述景区设施包括具备通信功能的移动商品贩卖机、移动厕所,且景区设施设置有红外雷达装置,用于停止避让障碍物。
20.较佳地,所述景区设施通过预设路径移动。
21.较佳地,所述景区设施通过纠正措施调整路径;
22.其中纠正措施包括检测景区设施的定位点与预设路径比较,纠正偏转方向;
23.纠正措施还包括根据景区设施的移动速度与景区设施的定位点比较,纠正景区设施的实际位置。
24.一种景区管理系统,所述基于大数据的景区管理系统包括:
25.收集设备,用于收集景区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
26.处理设备,用于分析所述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执行管理策略;
27.景区设施,用于执行处理设备调配的移动设备;
28.数据库,用于存储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收集设备与处理设备之间的交互信息、处理设备分析所述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的过程及结果信息、处理设备调配景区设施的执行信息、至少一个执行程序;
29.所述至少一个执行程序被所述处理设备执行时,所述一种景区管理系统实现上述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30.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31.一、通过收集景区游览人员信息、景点游客信息;分析所述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执行管理策略;基于所述管理策略管理景区设施配置,使景区设施被智能化管理,基于大数据准确快速的调配资源,有序的合理的在各个景点设置景区设施;
32.二、物联网装置与景点检测机无线通信连接,能够较为方便的收集景点游客信息;或,利用面部识别机快捷收集景点游客信息;
33.三、预设的纠正措施能够使数据变得准确及时。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3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管理策略原理图。
3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举几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
38.本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景区管理方法,所述景区管理方法包括:
39.收集景区游览人员信息;
40.收集景点游客信息;
41.分析所述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执行管理策略;管理策略为预设的规则集,此规则集可通过预设的程序导入处理设备的单片机内,当分析统计分类后的景点游客信息达到一定阀值时,执行相对应的程序,配置相应的景区设施。
42.基于所述管理策略管理景区设施配置,景区设施与处理设备及时通信,景区设施按预设的规则集行走在各个景点内,实时对景点设施进行优化配置。
43.具体地,所述收集景区浏览人员的信息包括采集景区游览人员身份证信息。可以通过扫描采集景区游览人员身份证信息,是一种准确、快速的收集景区游览人员信息的方式。扫描机将扫描所得到的景区游览人员信息通信上传至数据库中。
44.具体地,所述收集景点游客信息包括通过物联网装置与景点检测机通信连接,景点检测机获取物联网装置进入、离开景点的时间,景点检测机实时更新上传景点游客信息至数据库。景区工作人员将物联网装置与景点游客信息建立特征对应,使每个物联网装置与每个游客形成一一对应;景点检测机通过检测物联网装置进入、离开景点的时间,得出物联网装置的时间差,通过识别物联网装置的特征码,从而分析出物联网装置一一对应的游客进入或离开景点的时间,并一一匹配至收集景区游览人员信息,统计分类出各个景点各年龄段、性别在景点的停留时间。
45.如下表-1所示,
46.编号景区游览人员信息物联网装置a景点停留时间1年龄24,男15min2年龄05,女212min3年龄65,男310min4年龄55,男49min5年龄18,男53min6年龄20,男64min7年龄24,男74min8年龄45,男88min9年龄65,男918min10年龄34,男1010min11年龄35,男118min12年龄36,男126min13年龄24,男137min
············
47.物联网装置首先与景区游览人员信息建立一一对应的机制,物联网装置与数据库通信连接,处理设备提取数据库中的景区游览人员信息并编制特征码标识各个物联网装置,在物联网装置进出入景点检测机的检测范围时,使处理设备通过特征码识别物联网装置对应的景区游览人员信息;各个景点检测机设置有适应景点面积的检测范围,当景区游览人员携带物联网装置进入检测范围时,景点检测机检测出物联网装置进入时间;当景区游览人员携带物联网装置离开检测范围时,景点检测机检测出物联网装置离开时间;计算物联网装置进入时间与离开时间,得到物联网装置一一对应的景区游览人员信息,获得景
区游览人员的姓名、年龄、性别等信息。
48.处理设备分析所述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执行管理策略;如下表-2所示,在下午13:00至13:40之间;
49.数据编组年龄段人数性别景点a平均停留时间景点b平均停留时间景点c平均停留时间a组0-10岁60人男15min5min4minb组0-10岁55人女14min4min4minc组11-20岁60人男5min16min3mind组11-20岁60人女4min8min3mine组20-30岁91人男14min3min4minf组20-30岁85人女13min4min4ming组55-65岁63人男4min3min20minh组55-65岁67人女4min4min18min
50.通过数据编组a组与b组之间统计出的景点逗留时间,在年龄段0-10岁之间在景点a平均停留时间明显多于景点b、c平均停留时间;
51.在处理设备中设置的规则集可以为年龄段0-10岁平均人数大于50人,当平均在景点逗留时间大于12min时,调配对应年龄段的景区设施至景点;景区设施可以为针对孩童的移动商品贩卖机,此移动商品贩卖机中放入牛奶、糖果为主要商品;
52.通过数据编组c组与d组之间统计出的景点逗留时间,在年龄段11-20岁之间,在男性,景点b平均停留时间为16min,明显多于景点a、c平均停留时间;在女性,则景点b平均停留时间无明显增加;
53.在处理设备中设置的规则集可以为年龄段11-20岁平均人数大于50人,当平均在景点逗留时间大于12min时,调配对应年龄段的景区设施至景点;景区设施可以为针对少年的移动商品贩卖机,此移动商品贩卖机中可以放入矿泉水、少年食物为主要商品;
54.通过数据编组e组与f组之间统计出的景点逗留时间,在年龄段20-30岁之间,景点a平均停留时间明显多于景点b、c平均停留时间;
55.在处理设备中设置的规则集可以为年龄段20-30岁平均人数大于80人,当平均在景点逗留时间大于12min时,调配对应年龄段的景区设施至景点;景区设施可以为移动厕所,由于此年龄段的新陈代谢较快,并且已经成年,可以在此时间段内,将景点b、景点c的初始设置的移动厕所调配一定数量至景点a,使景点a的移动厕所数量多于景点b、景点c;
56.通过数据编组g组与h组之间统计出的景点逗留时间,在年龄段55-65岁之间,景点c平均停留时间明显多于景点a、b平均停留时间;
57.在处理设备中设置的规则集可以为年龄段55-65岁平均人数大于60人,当平均在景点逗留时间大于12min时,调配对应年龄段的景区设施至景点;景区设施可以为针对老年人的移动商品贩卖机,此移动商品贩卖机中可以放入生理盐水、功能性饮料为主要商品。
58.如图2所示,上述规则集汇总为程序,形成管理策略,程序预设在处理设备中。
59.具体地,所述物联网装置包括射频通信模块、微处理器、微存储器及电源,其与景点检测机定时通信;其中,物联网装置与景区游览人员信息相匹配,所述景点检测机与物联网装置无线通信连接。
60.射频通信模块用于与景点检测机的及时无线通信。
61.实施例二,具体地,所述收集景点游客信息包括通过在景点设置面部识别机,面部
识别机获取游客进入、离开景点的时间,面部识别机定时更新上传景点游客信息至数据库。面部识别机可以放置于景点出入口的闸机处,选择合适的位置对游览人员进行面部识别,使每个出入景点的游客都能够被摄入人脸,摄入后的信息直接与景区游览人员信息进行比对,识别出此人脸对应的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从而获取各个年龄段、性别对各个景点的停留时间,使用管理策略调配景区设施至景点。
62.具体地,所述分析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包括通过中央处理器对数据库中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进行处理;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预设的所述管理策略进行分析,对景区设施进行无线通信配置;
63.所述分析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包括统计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的人数、性别及对应年龄,计算景点游客停留时间;
64.所述执行管理策略包括将所述分析的结果与预设阀值进行比较。预设阀值为年龄段、时间段的设置,逗留时间,性别等。
65.基于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具体地,所述景区设施包括具备通信功能的移动商品贩卖机、移动厕所。移动商品贩卖机、移动厕所能够稳定的行驶在景区的道路上,可以调节轮胎大小和材质去适应景区道路;并以电力驱动,减少噪音。
66.具体地,所述景区设施通过预设路径移动。预设路径归属于规则集,程序以及管理策略。预设路径显示于景区实际投影上传数据库中的三维地图中,预设路径需要考虑景区路面的可通行性,如景区路面的平整度,宽度等。
67.具体地,所述景区设施通过纠正措施调整路径;纠正措施属于管理策略;
68.其中纠正措施包括检测景区设施的定位点与预设路径比较,纠正偏转方向;
69.定位点于景区实际投影上传数据库中的三维地图,预设距离阀值,景区设施的定位点与预设路径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阀值时,景区设施自动纠正路线,回归到预设路径中;
70.纠正措施还包括根据景区设施的移动速度与景区设施的定位点比较,纠正景区设施的实际位置;
71.如下表-3所示,
72.景区设施实际速度纠正距离执行判断移动厕所a28m/s执行移动厕所b18m/s不执行移动厕所c22m/s执行
73.由于景区一般人员密度大,地区偏远,通信信号可能会受到延迟等影响,通过对景区设施速度的监测,对景区设施的定位点进行纠正;
74.设定速度阀值为20m/s,
75.当景区设施的速度小于等于20m/s时,由于景区设施速度较慢,通信延迟影响的景区设施的定位点较小,不需要进行,纠正景区设施的实际位置;
76.当景区设施的速度大于20m/s时,使用纠正公示:定位点坐标+(v
阀-v

)
×
延迟时间,其中定位点坐标为一维坐标,为预设路径中的距离坐标;v

为上表中的实际速度,v

为设定的速度阀值20m/s;延迟时间为景区通信延迟的综合试验估值,可以通过大量测试进行评估。
77.以移动厕所a为例,延迟时间为0.3s,定位坐标为预设路径51m,即51m+(20-28)m/s
×
0.3s=48.6m;即定位坐标为预设路径48.6m为实际坐标;
78.如图3所示,一种景区管理系统,所述基于大数据的景区管理系统包括:
79.收集设备,用于收集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
80.处理设备,用于分析所述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执行管理策略;
81.景区设施,用于执行处理设备调配的移动设备;且景区设施设置有红外雷达装置,用于停止避让障碍物。景区设施通过定时器、红外雷达装置不断向周边发送雷达,如遇到行人或者其他障碍物,即行停止,防止发生碰撞。
82.数据库,用于存储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收集设备与处理设备之间的交互信息、处理设备分析所述景区游览人员信息以及景点游客信息的过程及结果信息、处理设备调配景区设施的执行信息、至少一个执行程序;
83.所述至少一个执行程序被所述处理设备执行时,所述一种景区管理系统实现上述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84.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