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配电室的智能维保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892365发布日期:2024-05-09 21:3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配电室的智能维保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监测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配电室的智能维保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变配电室是发电厂或者变电站发出的高压电通过变压器降压后,进入用户端的一个关键场所。变配电室承担着电力系统中的电压转换和配电功能,其稳定和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下游用户的用电安全。因此,对变配电室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尤为重要。

2、工作人员需要按照规定的巡检路线,逐一检查变配电室内各关键设备,如开关柜、变压器、电缆接头等,查看是否存在负载过热、絮凝、污秽积聚等问题。一般会定期进行定点位置和相应项目的巡查,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填写巡检记录并及时报告,以便安排维修。

3、相关技术中,对于变配电室的维护保养记录主要依靠变配电室的门禁和监控设备,通过门禁进出时间点来记录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通过变配电室内的监控设备来记录工作人员的工作实施情况。

4、但相关技术中的这种维保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只能用于进行工作记录,往往无法及时检测出工作人员在维保工作中是否存在遗漏或者缺失,这些遗漏或缺失存在一定的隐患,可能导致责任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配电室的智能维保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对工作人员进入和离开时的身份信息进行识别和匹配,并结合在工作时间内的监控信息,可以检测工作人员在维保工作中是否存在遗漏,从而避免了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检修遗漏隐患,提高了变配电室的维保质量和运行安全性。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配电室的智能维保方法,应用于智能维保系统,该方法包括:响应于人员进入的第一开门请求指令,对变配电室门禁外的目标对象进行身份信息采集,得到第一身份信息数据;第一身份信息数据包括第一人脸特征数据、第一衣帽特征数据;确定第一人脸特征数据与身份数据库中已记录人员的人脸特征数据相匹配后,开启门禁;响应于人员离开的第二开门请求指令,对变配电室门禁内的目标对象进行身份信息采集,确认检测到的第二身份信息数据是否与第一身份信息数据相符;若相符,则调取第一开门请求指令到第二开门请求指令的时间段内多个预设检修点的多个监控信息;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判断多个监控信息中是否都存在目标对象的包含有第一衣帽特征的身影图像;若有一个或多个监控信息中未出现身影图像,则进行信息提示,提示目标对象出现检修遗漏。

3、在上述实施例中,智能维保系统通过对进入和离开变配电室的人员进行身份信息的采集和匹配,实现了对维保人员的身份识别和确认。结合监控信息进行检修遗漏的判断,对比维保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可以检查出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存在遗漏的风险点。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自动化检测工作人员的维保工作质量,判断工作是否存在遗漏,从而避免了人工检查带来的误差,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相比相关技术中需要人工检查各个检修点的监控信息来判断是否存在遗漏,该技术方案可以自动化完成判断,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有利于保障变配电室的维保质量。

4、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第一人脸特征数据与身份数据库中已记录人员的人脸特征数据相匹配后,开启门禁,具体包括:确定第一人脸特征数据是否与身份数据库中已记录人员的人脸特征数据相匹配;若是,则继续确定第一衣帽特征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正常工作着装需求;正常工作着装需求包括安全帽穿戴、防护手套穿戴;若满足,则开启门禁。

5、在上述实施例中,智能维保系统在判断维保人员身份信息匹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判断是否符合工作着装要求,实现了对维保人员是否正常着装的判断。通过对工作服装的检查,可以确保维保人员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结合门禁系统使用,可以自动化完成判断,避免了仅依靠人工检查带来的疏漏,确保了每一位进入现场工作的人员都符合规定的着装要求,提高了变配电室的安全运维水平。相比于传统的以人工判断为主的检查方式,该技术手段可以持续有效进行监测,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也确保了规范性。

6、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取第一开门请求指令到第二开门请求指令的时间段内多个预设检修点的多个监控信息,具体包括:确定第一开门请求指令到第二开门请求指令的时间段,得到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包括工作起始时间、工作结束时间、工作时间总长;显示工作时间给目标对象;响应于用户的工作结束确认操作,确定工作时间内多个预设检修点的多个监控信息。

7、在上述实施例中,智能维保系统通过精准确定维保人员的工作起止时间,并结合预设的检修点信息,可以准确获取该工作时间段内的监控信息,为后续判断是否存在检修遗漏提供可靠的基础信息。与简单依靠门禁出入时间来推测工作时间相比,该技术手段可以更加精准地确定实际工作的时间段,避免了推测带来的不准确。同时,该方案需要维保人员确认工作结束,完成信息的闭环,保证了监控信息的准确对应维保工作内容,为后续判断遗漏点提供了有力保障,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

8、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人脸特征数据与身份数据库中已记录人员的人脸特征数据相匹配后,开启门禁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进行语音和图像提示,用于给目标对象提示工作内容;在目标对象进入变配电室后,对其进行行程记录和动作捕捉,得到实时行程信息和实时动作信息;在实时行程信息进入到预设的权限禁止区域时,发送第一警示信息到监控端;权限禁止区域依据第一身份信息数据进行确定;在实时动作信息为预设的违规动作时,发送第二警示信息到监控端。

9、在上述实施例中,智能维保系统通过对维保人员的行程和动作进行监测,可以实时掌握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安全状态。当监测到人员进入禁止区域或进行违规操作时,可以自动发出警报,避免了违规行为造成的安全隐患。相比传统依靠现场监管来预防违规行为,该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全时间、无死角的监测,大大提高了监控水平。同时,该方案还具有智能分析和预警的能力,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第一时间采取响应,保证了变配电室的运行安全。这种智能精细化的监测管理,可以有效防止人身事故的发生,对保障变配电室的安全运维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10、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对其进行行程记录和动作捕捉,得到实时行程信息和实时动作信息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基于实时行程信息和实时动作信息,确认目标对象的安全等级;在安全等级低于预设阈值时,确定目标对象的危险状态;危险状态包括触电、突发疾病;发送包括现场图像和危险状态的紧急求救信息到监控端。

11、在上述实施例中,智能维保系统通过对人员的行为和行程进行智能分析,可以实时判断工作人员的安全状态,在出现危险时自动发出紧急救援信息。这种智能分析判断与报警技术,可以极大提高对于突发情况的响应速度,将事故损害程度降至最低。同时,该技术方案还结合了图像信息,可以使得监控端较为直观地判断现场情况,从而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相比传统依靠现场值班人员的监测和呼叫,该技术手段实现了无人值守的智能监控和事故预警能力,大大减少了事故损失。

12、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语音和图像提示,用于给目标对象提示工作内容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实时监测变配电室的各工作设备的运行参数;运行参数包括温度、电流、电压;在运行参数不符合预设正常阈值时,显示异常信息给目标对象。

13、在上述实施例中,智能维保系统通过对设备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当出现异常时可以自动向维保人员发出提示,避免了参数异常可能带来的事故风险。与传统的靠人工定时检查相比,该技术方案实现了对设备状态的持续监测,能够随时发现隐患。同时,系统还能主动发出提示,避免参数异常情况被漏掉导致事故发生。相比依靠后续数据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该实时监测和提示技术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可以帮助维保人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快速响应采取措施,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变配电室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14、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人脸特征数据与身份数据库中已记录人员的人脸特征数据相匹配后,开启门禁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实时监测门禁处进入变配电室的进入对象;在进入对象中出现预设的隐患对象时,发送第三警示信息到监控端;隐患对象包括猫、狗、老鼠。

15、在上述实施例中,智能维保系统通过对进入门禁的对象进行实时监测,可以自动识别出预设的隐患对象并发出警报,提前排除线路被破坏的隐患。这种智能识别技术可以自动发现隐患,不依靠人工判断,避免了检测疏漏,实时监测也确保了识别的及时性。相比定期的人工检查,该技术方案实现了持续性监测,极大提高了对隐患对象的识别能力。发现隐患后系统自动发出警报而无需人工操作,可以缩短识别到处理的时间,将隐患风险降至最低,有效保障了变配电室的安全运行。

1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维保系统,该智能维保系统包括:进门采集模块,用于响应于人员进入的第一开门请求指令,对变配电室门禁外的目标对象进行身份信息采集,得到第一身份信息数据;第一身份信息数据包括第一人脸特征数据、第一衣帽特征数据;匹配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人脸特征数据与身份数据库中已记录人员的人脸特征数据相匹配后,开启门禁;出门采集模块,用于响应于人员离开的第二开门请求指令,对变配电室门禁内的目标对象进行身份信息采集,确认其身份信息数据是否与第一身份信息数据相符;数据调取模块,用于在相符时,调取第一开门请求指令到第二开门请求指令的时间段内多个预设检修点的多个监控信息;监控确认模块,用于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判断多个监控信息中是否都存在目标对象的包含有第一衣帽特征的身影图像;信息提示模块,用于在有一个或多个监控信息中未出现身影图像时,进行信息提示,提示目标对象出现检修遗漏。

17、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维保系统,该智能维保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与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该计算机指令以使得该智能维保系统执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18、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智能维保系统上运行时,使得上述智能维保系统执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19、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上述指令在智能维保系统上运行时,使得上述智能维保系统执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20、可以理解地,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提供的智能维保系统,第四方面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和第五方面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均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对应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21、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2、1、由于采用了结合门禁系统的人员身份识别和监控信息的自动化检漏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对维保人员工作全过程的智能化监管,所以解决了相关技术对维保工作缺乏实时监测和质量判断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变配电室维保工作的过程监控和质量提升。这种技术手段突破了传统依靠事后人工判断的被动维保管理模式,实现了预防性、主动性的维保质量监测,对于避免维护保养中存在的人为疏漏隐患,确保变配电室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3、2、由于采用了基于行程轨迹和动作分析的维保人员安全监测和智能预警技术方案,实现了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实时状态监测和安全预警,所以解决了相关技术无法对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响应的问题,进而实现了智能化、无人值守的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这种技术手段实现了对人员工作全过程的状态监测,大幅提升了对各类突发事件尤其事故隐患的响应速度,使变配电室安全管理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对维护变配电室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24、3、由于采用了设备运行参数智能监测和异常提示技术方案,实现了对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问题预警,所以解决了相关技术依靠定期人工检查导致问题响应滞后的问题,进而实现了设备安全隐患的智能识别和即时处理。这种技术手段不再依赖人工判断,可以持续自动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极大缩短了异常情况识别到处理的时间,使变配电室的设备故障防范从被动走向主动,对于保证变配电室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