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勤民警枪支智能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6545阅读:899来源:国知局
值勤民警枪支智能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枪支智能管理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值勤民警枪支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产品主要有枪支的入库管理,枪支借还管理,枪支信息管理等系统,没有针对值勤民警的精细化枪支管理系统,使得值勤民警的枪支管理效率低,而且管理起来极其不方便,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枪械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要求。尤其是在枪支手柄通过重新设计辅助件加入智能系统的产品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值勤民警枪支智能管理系统,能够有效防止枪支丢失、被盗;在枪支丢失、被盗以后能实时返回枪支的状态,实时知道的准确位置,实现迅速找回枪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物枪支智能管理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值勤民警枪支智能管理系统。

一种值勤民警枪支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手环、智能枪支和后台管理维护系统,所述智能枪支内设有智能管理系统模块,所述智能系统管理模块包括第一2.4G无线模块、GPS定位模块、GPRS模块和第一电池模块,所述手环包括第二2.4G无线模块,报警模块和第二电池模块;

所述智能枪支与所述手环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一2.4G无线模块和第二2.4G无线模块进行实时连接配对,所述第一2.4G无线模块和所述第二2.4G无线模块做距离控制,当距离超过设定距离时,与第二2.4G无线模块相连的报警模块能够实现报警;

所述GPS定位模块用于实现遗失、被盗时的位置定位;

与所述GPS定位模块相连的所述GPRS模块用于对定位信息的数据传输;

所述后台管理维护系统用于接收和管理传递来的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智能枪支还包括能实现相关信息读写的第一读写器,所述GPRS模块与所述第一读写器相连用于对其相关信息的数据传输;所述手环还包括能实现相关信息读写的第二读写器,所述第一读写器和所述第二读写器都是13.56M模组。

进一步,所述智能枪支与所述手环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一读写器和第二读写器进行匹配通信。

进一步,所述智能管理系统模块还包括与所述GPRS模块相连的SIM卡,当没有GPRS信号时,所述SIM卡用于将数据传输至所述后台管理维护系统。

进一步,所述智能系统管理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池模块连接的无线充电模块。

进一步,所述智能系统管理模块为第一2.4G无线模块、GPS定位模块、GPRS模块、第一电池模块、无线充电模块、第一读写器和SIM卡做成的PCB线路板。

进一步,所述智能枪支的枪柄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PCB线路板的内置空间。

进一步,所述内置空间位于所述枪柄内部的侧面或后面。

进一步,报警模块采用震动马达,当距离超过设定距离时,与第二2.4G无线模块相连的震动马达能够实现振动报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智能枪支与所述手环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一读写器和第二读写器进行匹配通信,这样对应所述智能枪支跟领取该智能枪支的民勤所佩戴的手环进行信息匹配,如果误配或者失配就产生告警,保证一对一配对,方便管理。

2、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维护系统做到对所有出勤的智能枪支的在线管理,通过GPS定位模块可以让所有智能枪支位置实时在线。通过GPRS模块可以让所有智能枪支的状态(是否超过该民警的某一设定距离)进行在线管理;当没有GPRS信号时,还能通过SIM卡进行数据传输。

3、所述智能枪支与所述手环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一2.4G无线模块和第二2.4G无线模块进行实时连接配对,并且所述第一2.4G无线模块和所述第二2.4G无线模块做距离控制,超过设定距离的时间超过设定时间时,与第二2.4G无线模块相连的震动马达实现振动报警,可以对佩戴该智能枪支的手环的民警进行告警,超过某一距离一段时间后就会提示民警,防止枪支丢失和被盗。

4、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枪支和手环均采用采用无线充电模块7进行充电,使用方便,充电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值勤民警枪支智能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系统管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手环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读写器,2-相关信息,3-第一2.4G无线模块,4-GPS定位模块,5-GPRS模块,6-SIM卡,7-无线充电模块,8-第一电池模块,9-第二读写器,10-震动马达,11-第二2.4G无线模块,12-第二电池模块,13-手环、14-智能枪支,15-后台管理维护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一种值勤民警枪支智能管理系统,如图1-3所示,包括手环13、智能枪支14和后台管理维护系统15,所述智能枪支14内设有智能管理系统模块,所述智能系统管理模块包括第一2.4G无线模块3、GPS定位模块4、GPRS模块5和第一电池模块8,所述手环13包括第二2.4G无线模块11,报警模块和第二电池模块12;

所述智能枪支14与所述手环13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一2.4G无线模块3和第二2.4G无线模块11进行实时连接配对,所述第一2.4G无线模块3和所述第二2.4G无线模块11做距离控制,当距离超过设定距离时,与第二2.4G无线模块11相连的报警模块能够实现报警;

所述GPS定位模块4用于实现遗失、被盗时的位置定位;

与所述GPS定位模块4相连的所述GPRS模块5用于对定位信息的数据传输;

所述后台管理维护系统15用于接收和管理传递来的数据。

其中,第一电池模块8和第二电池模块12的待机时间超过36小时,因为公安交班的间隔一般是24小时,突发有紧急事件出警时,会推迟半天交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如下改进:

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智能枪支14还包括能实现相关信息2读写的第一读写器1,所述GPRS模块5与所述第一读写器1相连用于对其相关信息2的数据传输;所述手环13还包括能实现相关信息2读写的第二读写器9,所述第一读写器1和所述第二读写器9都是13.56M模组。

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智能枪支14与所述手环13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一读写器1和第二读写器9进行匹配通信。

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智能管理系统模块还包括与所述GPRS模块5相连的SIM卡6,当没有GPRS信号时,所述SIM卡6用于将数据传输至所述后台管理维护系统15。

由于枪支要符合三防设计,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智能系统管理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池模块8连接的无线充电模块7。

同时,所述手环13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池模块9连接的无线充电模块7。

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智能系统管理模块为第一2.4G无线模块3、GPS定位模块4、GPRS模块5、第一电池模块8、无线充电模块7、第一读写器1和SIM卡6做成的PCB线路板。

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智能枪支14的枪柄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PCB线路板的内置空间。

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内置空间位于所述枪柄内部的侧面或后面。不会对民警的使用感受产生影响。

在一优选方案中,报警模块采用震动马达10,当距离超过设定距离时,与第二2.4G无线模块11相连的震动马达10能够实现振动报警。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是:所述智能枪支14与所述手环13一对一配对,在智能枪支14与所述手环13超过设定距离时,优选的,距离设定为1.5米,民勤所佩戴的手环13实现振动报警,振动时长为预先设定时间,优选的,设定时间为60S,这是第一级报警;之后通过GPRS模块5向后台管理维护系统15进行第二级报警,具体的是,距离超过1.5米,时间超过60S后,即超过手环振动时间后,进行第二级报警,将GPS定位模块4所确定的位置实时发送给后台管理维护系统15,当没有GPRS信号时,通过SIM卡6进行实时数据传输,发送给后台管理维护系统15。通过第一级报警和第二级报警这样的双重管理,能够有效防止枪支丢失、被盗;在枪支丢失、被盗后也能迅速找回枪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智能枪支14与所述手环13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一读写器1和第二读写器9进行匹配通信,这样对应所述智能枪支14跟领取该智能枪支14的民勤所佩戴的手环13进行信息匹配,如果误配或者失配就产生告警,保证一对一配对,方便管理。

2、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维护系统15做到对所有出勤的智能枪支14的在线管理,通过GPS定位模块4可以让所有智能枪支14位置实时在线。通过GPRS模块5可以让所有智能枪支14的状态(是否超过该民警的某一设定距离)进行在线管理;当没有GPRS信号时,还能通过SIM卡6进行数据传输。

3、所述智能枪支14与所述手环13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一2.4G无线模块3和第二2.4G无线模块11进行实时连接配对,并且所述第一2.4G无线模块3和所述第二2.4G无线模块11做距离控制,超过设定距离的时间超过设定时间时,与第二2.4G无线模块11相连的震动马达10实现振动报警,可以对佩戴该智能枪支14的手环13的民警进行告警,超过某一距离一段时间后就会提示民警,防止枪支丢失和被盗。

4、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枪支14和手环13均采用采用无线充电模块7进行充电,使用方便,充电便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