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预警信息发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5093发布日期:2018-07-18 02:08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预警信息发布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预警信息发布技术中,省、市、县级水利防汛部门已部分建设了预警信息屏,但各预警信息屏发布的信息发布的内容、频率等都是固定的,与外界无任何交互,显示内容相对单一,而且不能按照不同的观看人员发布各自关注的预警信息。这使得使用效果便利性的改善不是很好,由于使用现场的特殊需求,需要增强其互动性,尤其是考虑到其应用场景,更需要增强非接触式互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预警信息发布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预警信息发布装置,包括一设置于预警信息发布现场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控制处理电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远程预警信息集中控制器匹配的数据收发电路、设置于所述壳体前侧凹槽内的显示电路、通过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部且用于采集人脸信息的第一摄像机、通过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部且用于采集人脸信息的第二摄像机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人脸识别处理电路;所述显示电路、所述数据收发电路、所述人脸识别处理电路均与所述控制处理电路相连;所述第一摄像机以及所述第二摄像机均与所述人脸识别处理电路相连;所述第一摄像机外壳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摄像机外壳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顶部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顶部且用于监测壳体内温度的红外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用于获取当前位置的GPS电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底部且用于监测壳体倾斜程度的倾角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顶部且用于检测环境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顶部且用于检测当前光照情况的光敏传感器、设置所述壳体外顶部且用于检测环境风速的风杯式风速传感器以及设置所述壳体外顶部且用于报警的声光报警器;所述红外传感器、所述GPS电路、所述倾角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所述风杯式风速传感器以及所述声光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处理电路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包括与开设于所述壳体底端外侧凹槽插接配合的连接杆、顶面与该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旋转云台、顶面与该旋转云台底面固定连接的剪式支撑架、设置于剪式支撑架底面的行驶轮;所述旋转云台经第一驱动器连接至设置于剪式支撑架顶面的控制器,所述剪式支撑架经第二驱动器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一手持终端相连,通过所述手持终端控制所述旋转云台以及所述剪式支撑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处理电路包括:ARM处理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收发电路包括以太网通信电路、3G/4G通信电路或WIFI通信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红外传感器包括DS18B2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倾角传感器包括六轴加速度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电路为LED屏或者LCD屏。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预警信息发布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采用人脸识别模块,有利于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针对性,改善了使用效果,提高了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于人脸识别的预警信息发布装置外壳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于人脸识别的预警信息发布装置外壳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开设与外壳底部凹槽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于人脸识别的预警信息发布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WIFI通信电路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显示电路的驱动电路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人脸识别处理电路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数据存储电路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控制处理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现有软件,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在该说明过程中所涉及的现有软件均不是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客体,本实用新型仅保护该装置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预警信息发布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一设置于预警信息发布现场的壳体1、设置于壳体内的控制处理电路、设置于壳体内且与远程预警信息集中控制器匹配的数据收发电路、通过第一支撑杆2设置于壳体顶部且用于采集人脸信息的第一摄像机3、通过第二支撑杆4设置于壳体顶部且用于采集人脸信息的第二摄像机5、设置于壳体前侧凹槽内的显示电路6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人脸识别处理电路;显示电路、数据收发电路、人脸识别处理电路均与控制处理电路相连;第一摄像机以及第二摄像机均与人脸识别处理电路相连;第一摄像机外壳与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壳体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摄像机外壳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壳体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顶部且用于监测壳体内温度的红外传感器、设置于壳体内且用于获取当前位置的GPS电路、设置于壳体内底部且用于监测壳体倾斜程度的倾角传感器、设置于壳体外顶部且用于检测环境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7、设置于壳体外顶部且用于检测当前光照情况的光敏传感器8、设置壳体外顶部且用于检测环境风速的风杯式风速传感器9以及设置壳体外顶部且用于报警的声光报警器10;红外传感器、GPS电路、倾角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风杯式风速传感器以及声光报警器均与控制处理电路相连。通过红外传感器实时对预警信息发布装置内部温度进行检测,保证该装置工作状态稳定,且在出现异常时,通过声光报警器提示,并及时进行处理。通过GPS电路对装置的位置进行跟踪,保证装置的设置位置处于需要预警的区域,保证设备到位。通过倾角传感器检测装置当前设置稳定状态是否否和标准,并在装置出现倾斜时及时通过声光报警器提示,并及时进行处理。通过显示模块将采集的壳体内温度、当前位置、壳体倾斜程度、环境温湿度、当前光照情况以及环境风速实时显示。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调度现场使用,还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包括与开设于壳体底端外侧凹槽11插接配合的连接杆12、顶面与该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旋转云台13、顶面与该旋转云台底面固定连接的剪式支撑架14、设置于剪式支撑架底面的行驶轮16;旋转云台经第一驱动器连接至设置于剪式支撑架顶面的控制器15,剪式支撑架经第二驱动器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与一手持终端相连,通过手持终端控制旋转云台以及剪式支撑架。外壳底部的凹槽与连接杆插接配合后,将外壳固定安装在该底座上。第一驱动电路以及第二驱动电路可采用开关电路,控制器可采用微控制器MCU,手持终端为一有线外接手持终端,通过设置于手持终端的按键控制旋转云台旋转以及剪式支撑架升降。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10所示,控制处理电路包括:ARM处理器。数据收发电路包括以太网通信电路、3G/4G通信电路或WIFI通信电路。具体的,或WIFI通信电路采用WMGMR09。红外传感器包括DS18B20。倾角传感器包括六轴加速度传感器。显示电路为LED屏或者LCD屏。显示驱动电路采用PI3HDMI301处理电路以及HDMI接插口。第一摄像机以及第二摄像机采用网络摄像机或者模拟摄像机。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处理电路通过数据收发电路接收远程预警信息集中控制器上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发送的人脸图像信息和与人员信息对应的频道防汛预警信息或方案,并存储在一数据存储模块W25Q128FVSIG,通过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拍摄现场待信息获取人员头像,通过人脸识别处理电路识别确认后,将识别信息传送给控制处理电路,控制处理电路根据识别到的人员信息,与对应的防汛预警信息或方案进行匹配,发布相应的预警信息或方案在显示电路上,查看完毕后,退出。当下一人员需获取预警信息或方案时,通过上述步骤,显示电路将提供与该人员匹配的预警信息或方案。相关经过监控摄像机的人员通过观看显示模块即可了解各自关注的防汛信息状况,以及相关防汛预案。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U451接口连接外置摄像机捕捉现场视频信息,将图像实时传送至STM32F103处理器,通过处理器内置的识别算法,调用W25Q128FVSIG存储芯片保存的本地人脸特征库,将采样到的图像与库存图像依次进行比对,并找出最佳的匹配对象,从而确认当前人像身份。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