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线激光雷达的交通情况调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8454发布日期:2019-05-17 19:29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多线激光雷达的交通情况调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线激光雷达的交通情况调查系统。



背景技术:

交通情况调查系统主要用于检测交通断面上机动车车流量信息的装置。交通情况调查系统采用各种传感器对车辆的车型、行驶速度等信息进行检测。

现有的交通情况调查系统中大多采用压电、线圈、超声波、雷达等检测方式。其中以压电、线圈为代表的接触式检测方式的交通设备检测精度较高,但需要破路施工、维护困难;以超声波、雷达为代表的非接触式检测方式的交调设备具有施工简便的有点,但检测精度低、受环境影响较大。还有一种是基于单线扫描式激光器的检测方式,需要两台激光器的布局配合,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处理难度。

多线激光器是一台激光器能够发射和接收多条线束的激光器,相当于是多台单线激光器的结合,相比于单台激光器具有线束多特点,相对比多台单线激光器具有体积小,融合简单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适应于任何天气环境、施工简单、检测精度高的交通情况调查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线激光雷达的交通情况调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多线激光雷达,用于实时测量车辆的横截面尺寸;

数据采集处理器,与所述的多线激光雷达连接,用于对多线激光雷达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输出结果;

多线激光雷达的安装方式为:安装于车道正中央或路侧立杆,距离地面至少4米,多线激光雷达至少覆盖1个车道;

所述的多线激光雷达至少为2线。

优选地,所述的多线激光雷达垂直视场角至少为2度,垂直视场角覆盖行车方向;所述的多线激光雷达水平视场角至少为30度,水平视场角覆盖车道宽度方向。

优选地,所述的多线激光雷达采集的数据还包括能量信息和/或置信度信息。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交通情况调查系统用多线激光器作为数据采集器,不受任何天气、环境的影响,能实现全天候的检测、同时多线激光器的线数增加,减少了系统中采集器的数量,减小了系统安装、调试、处理、维护的难度。通过多线激光器各条线获取的车辆轮廓进行简单拼接就获得车辆的完整轮廓,能够精确检测车辆的车型、车速等信息,为交通流量调查提供可靠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基于多线激光雷达的交通情况调查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基于多线激光雷达的交通情况调查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基于多线激光雷达的交通情况调查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以双车道、多线激光器安装于车道正上方为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参照图1,所述系统包括1个多线线激光器T1,多线激光雷达T1为2线激光雷达,在车道宽度方向上形成两幕光束形成线L1和线L2,用于采集通过的车辆轮廓数据;数据采集处理器C1,与所述的多线激光器T1连接,用于对多线激光器T1 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输出检测结果。

图1中定义行车方向的左侧车道为1车道,右侧车道为2车道。多线激光器T1安装于车道上方的龙门架的正中间位置,高度为6米。

多线激光器T1的垂直视场角为10度,则线L1和线L2在行车方向上的间隔为tan((10/2)°)*6米*2=1.05米。

多线激光器T1的水平视场角为100度,则线L1和线L2在路面宽度的方向上覆盖的长度为tan((100/2)°)*6米*2=14米,一个路面宽度为3.5米,线L1和L2覆盖的长度大于双车道宽度。

车辆在行驶中先经过线1,再经过线2,数据采集处理器C1可以计算输出车速、车型、长、宽、高等信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以双车道、多线激光器安装于路侧立杆为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参照图2,所述系统包括多线线激光器 T12,多线激光雷达T2为2线激光雷达,在车道宽度方向上形成两幕光束形成线L3和线L4,用于采集通过的车辆轮廓数据;数据采集处理器C2,与所述的多线激光器T2连接,用于对多线激光器T2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输出检测结果。

图2中定义行车方向的左侧车道为1车道,右侧车道为2车道。多线激光器T2安装于路侧立杆上,高度为6米。

多线激光器T2的垂直视场角为10度,则线L1和线L2在行车方向上的间隔为tan((10/2)°)*6米*2=1.05米。

多线激光器T1的水平视场角为70度,则线L1和线L2在路面宽度的方向上覆盖的长度为tan(70°)*6米=16米,一个路面宽度为 3.5米,线L3和L4覆盖的长度大于双车道宽度。

车辆在行驶中先经过线3,再经过线4,数据采集处理器C1可以计算输出车速、车型、长、宽、高等信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以双车道、多线激光器安装于车道正上方为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参照图3,所述系统包括多线线激光器 T3,多线激光雷达T3为3线激光雷达,在车道宽度方向上形成两幕光束形成线L5、线L6和线L7,安装时线L6在多线激光器T3的正下方,用于采集通过的车辆轮廓数据;数据采集处理器C3,与所述的多线激光器T3连接,用于对多线激光器T1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输出检测结果。

图3中定义行车方向的左侧车道为1车道,右侧车道为2车道。多线激光器T3安装于车道上方的龙门架的正中间位置,高度为6米。

多线激光器T3的垂直视场角为12度,线L5和线L6、线L6和线L7的夹角为6度,则线L5和线L6、线L6和线L7在行车方向上的间隔为tan((12/2)°)*6米=0.6米,线L5和线L7的在行车方向上的间隔为1.2米。

多线激光器T1的水平视场角为100度,则线L5、线L6和线L7 在路面宽度的方向上覆盖的长度为tan((100/2)°)*6米*2=14米,一个路面宽度为3.5米,线L5、线L6和线L7覆盖的长度大于双车道宽度。

车辆在行驶中先经过线L5,再经过线L6,再经过线L7,数据采集处理器C3可以计算输出车速、车型、长、宽、高等信息。

上述描述中的数据采集器对数据的采集、处理,输出检测结果等操作属于行业内公知技术。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