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01124发布日期:2019-07-17 06:10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信息传递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关于信息传递技术,尤指一种运用无线讯号发送器辅助信息传送的信息传递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移动通讯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像是通过移动装置取得各种服务,使得网络结合服务充满了各种想象空间。对于厂商来说,基于手机普及以及销量成长,若能将广告或行销应用于手机上,将能产生一定收益。

关于网络结合服务之类的行为,可称之移动广告与资讯服务,利用人们的手机来撷取所在位置的相关信息,进而取得对应服务,也逐渐成为近些年重要的一项突破,然其中需考量资讯或服务的适地性和适时性。适地性和适时性可通过地理位置和时间来判断与控制,一般来说,可于服务所在处通过无线讯号发送器来发送相关信息,然其缺点在于无线讯号发送器须具备无线网络功能,导致建置成本偏高,再者,此类服务除了对已在该区域消费者发送信息外,通常不会考量接下来或即将进入该区域的消费者,例如消费者a在m区域,所以提供x服务,但消费者b虽然在区域n区域,但n区域和m区域仅2分钟路程,消费者b极有可能会对x服务有兴趣,因而若能适当地将服务信息发送至可能消费者上,对于商家来说,当然有更大助益。

由上可知,现有利用信标(beacon)的信息通知方式,主要是在信标上挂载信息,将信息推播给靠近的使用者(例如消费者),但这需要预先设定信息和信标的绑定关系,另外,现有利用信标来推播广告信息的问题是无条件式的推播信息,此导致只要经过的使用者都会收到该信息,而无法根据信息的内容来决定要推播信标的时间与空间范围。

因此,若能找出一种信息传递技术,特别是考量潜在消费者的可能性,进而将服务传递至区域外的人员,使得适地适性服务范围更广泛,此将为目前本技术领域人员急欲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运用无线讯号发送器,以辅助将电子信息传递至可携式装置的信息传递方法,通过无线讯号发送器的标签结合信息分析,借此达到能动态即时运算,以即时决定信息应传递至哪些无线讯号发送器。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利用无线讯号发送器的讯号涵盖范围,借此决定哪些范围内的可携式装置可接收到信息。

本发明提出一种信息传递方法,包括:令第一可携式装置将来自第一无线讯号发送器的身份识别资讯以及该第一可携式装置具有的信息内容传送至云端服务器;令该云端服务器分析该信息内容以取得该信息内容的信息标签,以及依据该身份识别资讯取得该第一无线讯号发送器的无线讯号发送器标签;令该云端服务器分析该信息标签及该无线讯号发送器标签以取得至少一目标身份识别资讯,其中,该至少一目标身份识别资讯代表至少一目标无线讯号发送器;令该云端服务器获得该信息内容与该至少一目标身份识别资讯的关联性;以及令第二可携式装置于收到第二身份识别资讯后,比对该第二身份识别资讯与该至少一目标身份识别资讯,以使该第二可携式装置自该云端服务器取得该信息内容。

于一实施例中,该信息标签包括时间标签及/或空间标签,其中,该时间标签包括纪录日期、星期及/或时间。另外,该空间标签包括地理坐标的描述、商店所在层楼或区域、商店类别、或商店描述。

于另一实施例中,该空间标签更包括于该信息内容为中文时,执行该信息内容的断词解析,借以确认该信息内容中的词汇内容。另外,于取得该词汇内容时,更包括分析该词汇内容与该无线讯号发送器标签,借此确认该空间标签。

于又一实施例中,该时间标签具有时效性,且该至少一目标无线讯号发送器为符合该时间标签的距离范围内的所有讯号发送器。

于再一实施例中,令该云端服务器获得该信息内容与该至少一目标身份识别资讯的关联性更包括将该关联性储存于该云端服务器内的关联表。另外,该关联表以周期方式更新该信息内容与该至少一目标身份识别资讯的关联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传递方法,当第一可携式装置收到第一无线讯号发送器的身份识别资讯时,将身份识别资讯与信息内容传送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分析信息内容以得到该信息内容的信息标签,且根据该身份识别资讯取得无线讯号发送器标签,利用分析信息标签与无线讯号发送器标签,借此得到代表至少一目标无线讯号发送器的至少一目标身份识别资讯,云端服务器将该信息内容与目标身份识别资讯关联并储存,在此情况下,当第二可携式装置收到一个第二身份识别资讯,会与目标身份识别资讯进行核对,且于身份相同时,令第二可携式装置可从云端取得该信息内容,以供后续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发明的信息传递方法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信息传递方法的步骤图;

图3a和图3b为本发明的信息传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信息传递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情境示意图;以及

图5为本发明的信息传递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情境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云端服务器

201、202地理范围

bc1~bc5无线讯号发送器

cs1~cs5店家

pd1~pd5可携式装置

s21~s25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形态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功效。然本发明也可借由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形态加以施行或应用。

本发明的信息传递方式可运用于小型无线讯号发送器,提供于讯号涵盖范围较小的情况下,更准确地划设信息通报范围,让讯号涵盖范围内的可携式装置,都可接收特定信息,再配合分析信息内容和无线讯号发送器的关系,最终可动态决定其信息传递的范围,如此可提高信息通知的适时适地性。

请参照图1,其为应用本发明的信息传递方法的架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应用情境中,包括第一和第二无线讯号发送器bc1、bc2,第一和第二无线讯号发送器bc1、bc2进一步可分别为信标(beacon),可以蓝牙4.0通讯协定与外界沟通,另外,于第一和第二无线讯号发送器bc1、bc2附近分别存在第一和第二可携式装置pd1、pd2,第一和第二可携式装置pd1、pd2进一步可为智能手机,可通过蓝牙4.0通讯协定取得信标的身份识别资讯,例如通用唯一标识符(uuid)、major、minor等资讯,且第一和第二可携式装置pd1、pd2皆能通过网络连接云端,云端至少包含云端服务器100,可接收由第一和第二可携式装置pd1、pd2传送来的信息和信标的身份识别资讯。

请参照图2,其为本发明的本发明的信息传递方法的步骤图,且请一并参考图1。于步骤s21中,令第一可携式装置将来自第一无线讯号发送器的身份识别资讯以及该第一可携式装置预传送的信息内容传送至云端服务器。本步骤为第一可携式装置pd1接收到第一无线讯号发送器bc1的身份识别资讯,例如uuid、major、minor等,第一可携式装置pd1可通过无线通讯协定取得各无线讯号发送器的身份识别,接着,第一可携式装置pd1可将第一无线讯号发送器bc1的身份识别资讯以及使用者要传递的信息内容,一并传送到云端服务器100。

于步骤s22中,令该云端服务器分析该信息内容以取得该信息内容的信息标签,以及依据该身份识别资讯取得该第一无线讯号发送器的无线讯号发送器标签。于本步骤中,云端服务器100分析信息内容以取得信息标签,信息标签包含例如时间和空间资讯的标签。

于一实施例中,该信息标签包括时间标签及空间标签,且该时间标签可包括纪录日期、星期与时间等,该空间标签可包括地理坐标的描述、商店所在层楼或区域、商店类别、或商店描述等。

另外,该空间标签更包括于该信息内容为中文时,执行该信息内容的断词解析,借以确认该信息内容中的词汇内容。于取得该词汇内容时,更包括分析该词汇内容与该无线讯号发送器标签,借此确认该空间标签。

具体来说,分析信息内容后可得到空间标签,如果是信息内容为中文文字类信息,就先通过断词取得每一个词汇,如果为非中文文字类信息,则无需断词即可取得信息内的每一个词汇,于得到空间标签的候选词汇后,还需和无线讯号发送器标签(例如其空间标签)进行分析,才能确认信息内容的空间标签。

于步骤s23中,令该云端服务器分析该信息标签及该无线讯号发送器标签以取得至少一目标身份识别资讯,其中,该至少一目标身份识别资讯代表至少一目标无线讯号发送器。于本步骤中,云端服务器100通过第一无线讯号发送器bc1的身份识别资讯,查询得到第一无线讯号发送器bc1的无线讯号发送器标签,例如时间和空间的标签,并通过综合分析信息标签、第一无线讯号发送器bc1的无线讯号发送器标签以及其他无线讯号发送器标签,借此得到至少一目标身份识别资讯,其中,各目标身份识别资讯分别代表一个目标无线讯号发送器。

简言之,通过无线讯号发送器的身份识别,可取得其(时间/空间)标签,接着即时分析信息内容和无线讯号发送器的时间/空间标签,借此得到一个时间/空间的搜寻条件,再利用此时间/空间的搜寻条件去找出适合的无线讯号发送器,也就是通过比对所找出的无线讯号发送器的时间标签是否和现在时间相符,如不符合仍需将其删除。

于步骤s24中,令该云端服务器获得该信息内容与该至少一目标身份识别资讯的关联性。本步骤即说明云端服务器100上存放有使用者要传递的信息内容,云端服务器100将该信息内容与目标无线讯号发送器的目标身份识别资讯相关联,并储存于该云端服务器100内的关联表,且其中,该关联表通过周期方式持续更新信息内容与至少一目标身份识别资讯的关联性。

于步骤s25中,令第二可携式装置于收到第二身份识别资讯后,比对该第二身份识别资讯与该至少一目标身份识别资讯,以于两者相符时使该第二可携式装置自该云端服务器取得该信息内容。于本步骤中,第二可携式装置pd2接收到第二无线讯号发送器bc2的身份识别资讯,通过与各目标无线讯号发送器的目标身份识别资讯进行核对,借此检验第二无线讯号发送器bc2是否为目标信标,若第二无线讯号发送器bc2为目标信标,则第二可携式装置pd2可取得当初第一可携式装置pd1传送到云端服务器100的信息内容。

具体来说,第二可携式装置pd2处于可接收到无线讯号发送器的讯号时,即可连线云端服务器100,并将其无线讯号发送器的身份识别资讯上传,云端服务器100接着核对并确认无线讯号发送器的身份识别资讯,以于两者相符下,将对应的信息内容传给第二可携式装置pd2。

另外,时间标签具有时效性,据此,该至少一目标无线讯号发送器为符合该时间标签的距离范围内的所有讯号发送器。由于时间也是分析所需参数,因而利用相同信息内容与无线讯号发送器的时间/空间标签,却能得到不同的时间/空间搜寻的条件,例如信息内容所带的时间标签因有时效性,进而会影响到后续分析所得到时间/空间的搜寻条件,如1小时的特卖会,刚开始会发给1小时内能到店的使用者,而特卖会只剩半小时时,信息就应该只发给半小时内能到店的使用者,因为发信息给无法在时效内到店的使用者是无意义的。

在计算时间内能否到达商店的作法,可直接利用距离来预估,也可以用历史的统计数据,例如星期六、日的人潮较多,人流行进速度较慢,导致逛店时间拉长,进而影响到时间内能到达商店的范围。另外,无线讯号发送器的空间标签可以是地理坐标的描述、商店位置所在层楼和区域,也可以是商店类别,例如某某分店/运动用品店等描述,只要能提供有关空间上的搜寻条件即可。

请参照图3a和图3b,其为本发明的信息传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境示意图,其中,图3a和图3b分别为第一实施例的情境示意图以及信标设置表的示意图,其中,店家cs1~cs5表示为5个店家,其中店家cs1、cs2、cs4属于运动类型商店,例如type1(运动类),而店家cs3、cs5则属于餐饮类商店,例如type2(餐饮类),另外,在空间距离方面,使用者从店家cs2到店家cs1需时30分钟,从店家cs3到店家cs1需时30分钟,从店家cs4到店家cs1需1小时,从店家cs5到店家cs1需1小时,5个无线讯号发送器bc1~bc5分别安装于店家cs1~cs5,店家cs1设置有一笔记型电脑,该笔记型电脑能通过蓝牙4.0通讯协定接收无线讯号发送器bc1的讯号,可携式装置pd1~pd5分别能够各自与云端服务器100通讯连线以及传接资料。

如图3a所示,在am:11:00时,店家cs1的店员通过笔记型电脑上的一使用者介面,输入具有内容“限时特卖am:11:00~am:12:00,所有商品5折”的信息内容ms1,笔记型电脑通过扫描找出离其最近的无线讯号发送器bc1,并取得无线讯号发送器bc1的身份识别资讯,接着,笔记型电脑将信息内容ms1与无线讯号发送器bc1的身份识别资讯传送到云端服务器100。

云端服务器100先分析信息内容ms1取得其(时间)标签,即“am:11:00~am:12:00”,再通过无线讯号发送器bc1的身份识别资讯取得无线讯号发送器bc1的标签,包括type1(运动类),接着,先计算能在am:12:00前,也就是1个小时内能够到达店家cs1的地理范围,如图中地理范围201所示,地理范围201内包含的无线讯号发送器有bc1、bc2、bc3、bc4和bc5,再进一步通过无线讯号发送器bc1其标签为type1(运动类)来选择更合适的信息流向对象,也就是bc1、bc2和bc4,因bc1、bc2和bc4的标签也是type1(运动类)。

因为发送的信息内容带有时间标签,因而随时间的变化,信息流向对象也会变化,如图3b所示,在am:11:30时,先计算能在am:12:00前,也就是30分钟内,能够到达店家cs1的地理范围202,而地理范围202包含的无线讯号发送器为bc1、bc2和bc3,再进一步通过无线讯号发送器bc1其标签为type1(运动类)来选择更合适的信息流向对象,也就是bc1和bc2,因为bc1和bc2的标签也是type1(运动类)。据此,当am:11:30时,可携式装置pd1、pd2处于可接收到无线讯号发送器bc1或bc2的讯号时,即可连线云端服务器100,并将各可携式装置所取得的无线讯号发送器的身份识别资讯上传,云端服务器100接着核对并确认无线讯号发送器的身份识别资讯,最后,将对应的信息内容ms1传给可携式装置pd1、pd2。

请参照图4,其为本发明的信息传递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情境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楼层8中有三个区域分别是区域a、区域b和区域c,无线讯号发送器bc1~bc3各别安装在区域a、区域b和区域c内,其中,无线讯号发送器bc1给定的标签为“floor8/regiona”,无线讯号发送器bc2给定的标签为“floor8/regionb”,无线讯号发送器bc3给定的标签为“floor8/regionc”,而无线讯号发送器bc4给定的标签为“floor8”,可携式装置pd1~pd4分别位于无线讯号发送器bc1~bc4附近。

于本实施例执行时,使用者通过可携式装置pd4上传一则信息内容ms2,信息内容ms2记载“8楼门市买千送百”,可携式装置pd4通过扫描找出离其最近的无线讯号发送器bc4并取得无线讯号发送器bc4的身份识别资讯,接着,可携式装置pd4将信息内容ms2与无线讯号发送器bc4的身份识别资讯传送到云端服务器100。

云端服务器100先分析信息内容ms2取得其(空间)标签,即信息内容ms2中的内容“8楼”,再通过无线讯号发送器bc4的身份识别资料取得其(空间)标签,即“floor8”,经分析后可知此信息内容ms2的流向对象应为无线讯号发送器bc1、bc2、bc3和bc4,因为上述无线讯号发送器的(空间)标签都和信息内容ms2的(空间)标签相符,最后当可携式装置pd1、pd2、pd3分别处于可接收到无线讯号发送器bc1、bc2和bc3的讯号时,即可连线至云端服务器100,并将各可携式装置所取得的无线讯号发送器的身份识别资讯上传,云端服务器100接着核对并确认无线讯号发送器的身份识别资讯,最后,将对应的信息内容ms2传送至可携式装置pd1、pd2和pd3。

请参照图5,其为本发明的信息传递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情境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楼层8中有无线讯号发送器bc1~bc3,其中,无线讯号发送器bc1给定的(时间/空间)标签为“mon~fri07:00~21:00/storea/floor8”,无线讯号发送器bc2给定的(时间/空间)标签为“sat~sun00:00~23:59/storea/floor8”,无线讯号发送器bc3给定的(空间)标签为“storea”,而可携式装置pd1~pd3分别位在无线讯号发送器bc1~bc3附近。

于本实施例执行时,使用者通过可携式装置pd3上传一则信息ms3,信息内容ms3记载“8/1~8/8周年庆”,可携式装置pd3通过扫描找出离其最近的无线讯号发送器bc3并取得无线讯号发送器bc3的身份识别资讯,可携式装置pd3将信息内容ms3与无线讯号发送器bc3的身份识别资讯传送到云端服务器100。

云端服务器100先分析信息内容ms3取得其(时间)标签,即信息内容ms3中的内容“8/1~8/8”,再通过无线讯号发送器bc3的身份识别资料取得其(空间)标签,即“storea”,经分析后可得知此信息内容ms3的流向对象应为无线讯号发送器bc1、bc2和bc3,因为上述无线讯号发送器的(空间)标签都和信息内容ms3的(空间)标签相符,但因为无线讯号发送器bc1、bc2有其它(时间)标签存在,假设现在时间为8/8sunpm:08:00的话,那就只有无线讯号发送器bc2符合所有(时间/空间)标签,因而当可携式装置pd2处于可接收到无线讯号发送器bc2的讯号时,即可连线至云端服务器100,并将各可携式装置所取得的无线讯号发送器的身份识别资讯上,云端服务器100接着核对并确认无线讯号发送器的身份识别资讯,最后,将对应的信息内容ms3传给可携式装置pd2。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信息传递方法,可以让使用可携式装置的使用者,随时随地运用周遭的无线讯号发送器,辨别出其所处的区域并取得在该处才能收到的信息,其中,通过信息内容分析以及无线讯发送器的标签,可得到合适的时间/空间的信息发送范围,从而提高信息发送的精确度,另外,信息无需经由无线讯号发送器发送给可携式装置,因而无线讯号发送器可不用具备连线互联网的功能,故可降低无线讯号发送器的布建成本,实际操作时,因无线讯号发送器为体积轻巧、简易的讯号发送装置,因此可借由调整讯号涵盖范围、讯号发送装置的设置地点以及布建密度,以决定信息的广告或通知区域,进而达到灵活规划信息通知区域的效果。

上述实施形态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形态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