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提示信息的方法、装置、智能路灯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32474发布日期:2020-02-04 12:3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输出提示信息的方法、装置、智能路灯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输出提示信息的方法、装置、智能路灯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车辆保有量也同步增长。随着公路上行驶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越来越常见。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严重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大多是超速行驶或随意变道等。其中,随意变道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在车辆变道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驾驶员利用后视镜观察后方车辆位置,并根据其所观察到的车辆的位置来主观选择适合变道的时机,但是利用此种方式进行变道时,对驾驶者的驾驶经验要求较高,对于一些经验不足的驾驶者而言,通常会由于对后方车辆位置的判断不准确,而造成在变道过程中发生碰撞。因此,需要一种可在变道时自动判断是否可以安全变道的方法,以辅助驾驶者安全变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输出提示信息的方法、装置、智能路灯及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输出提示信息的方法,应用于智能路灯,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经过所述智能路灯下方的目标车辆的行驶意图为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时,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其中,所述目标电子围栏为所述目标车辆将要驶入的车道;

在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目标电子围栏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目标车辆驶入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预设条件;

在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目标车辆的驾驶者禁止将所述目标车辆驶入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输出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目标车辆的驾驶者可将所述目标车辆驶入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

可选地,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辆的行驶速度,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小于预设行驶速度,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目标车辆驶入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预设条件,包括:

统计与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的其他车辆,其中,所述其他车辆为位于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

获取所述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

确定所述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是否小于所述预设行驶速度。

可选地,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流密度,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车流密度小于预设车流密度,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目标车辆驶入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预设条件,包括:

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流密度;

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流密度是否小于所述预设车流密度。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经过所述智能路灯下方的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路线;

在所述行驶路线靠近所述目标电子围栏的位置时,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意图为所述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

可选地,所述其他车辆的行驶状态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限制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以禁止所述目标车辆驶入所述目标电子围栏范围内。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输出提示信息的装置,应用于智能路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经过所述智能路灯下方的目标车辆的行驶意图为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时,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其中,所述目标电子围栏为所述目标车辆将要驶入的车道;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目标电子围栏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目标车辆驶入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预设条件;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目标车辆的驾驶者禁止将所述目标车辆驶入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输出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目标车辆的驾驶者可将所述目标车辆驶入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

可选地,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辆的行驶速度,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小于预设行驶速度,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统计子模块,用于统计与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的其他车辆,其中,所述其他车辆为位于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是否小于所述预设行驶速度。

可选地,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流密度,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车流密度小于预设车流密度,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流密度;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流密度是否小于所述预设车流密度。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经过所述智能路灯下方的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路线;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行驶路线靠近所述目标电子围栏的位置时,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意图为所述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

可选地,所述其他车辆的行驶状态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

限制模块,用于限制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以禁止所述目标车辆驶入所述目标电子围栏范围内。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智能路灯,包括:光源、散热组件、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硅脂,所述散热组件的上方设置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以及所述光源,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光源分别相连;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输出提示信息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导热硅脂由特定组合物制备,所述特定组合物包括硅油、第一填料、第二填料以及可选的助剂,以100重量份的所述硅油为基准,所述第一填料的含量为10~60重量份,所述第二填料的含量为50~150重量份,所述助剂的含量为0~20重量份;所述第一填料包括金属导热物和相变材料,所述金属导热物和相变材料的重量比为1:(0.2~2.5);所述第二填料包括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所述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重量比为1:(1~20)。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目标车辆的行驶意图为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时,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并在该当前位置与目标电子围栏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判断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确定是否满足目标车辆驶入到该目标电子围栏内的预设条件,也即是,根据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可以安全驶入到该目标电子围栏内,在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不满足目标车辆驶入到该电子围栏内的预设条件时,表明此时将目标车辆驶入到目标电子围栏内可能会发生车辆碰撞,从而智能路灯输出提示信息,便于目标车辆的驾驶者获知此时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是危险的,进而该驾驶者可能会停止将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上述方案是通过智能路灯的客观判断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是否满足将目标车辆安全驶入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因此,可提高对该判断结果的准确度,同时,也提高了路灯的智能化。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出提示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出提示信息的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出提示信息的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输出提示信息的装置的框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路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通常情况下,采用依赖驾驶员主观意识对将要变道的车道内的车辆信息进行判断,来确定本车是否适合变道时,如果对将要变道的车道内车辆距离以及车辆的速度判断不准确时,可能会使车辆在变道过程中发生碰撞,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在变道时可自动判断是否可以安全变道,并在变道前自动发出变道提醒的方法,以克服因对将要变道的车道内的车辆信息判断不准确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弊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出提示信息的方法、装置、路灯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智能路灯,智能路灯在检测到经过该路灯下方的车辆(以下简称目标车辆)的行驶意图为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时,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并在该当前位置与目标电子围栏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确定该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是否满足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的条件,也即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可以安全的驶入该目标电子围栏内,并在确定出目标车辆不能安全的驶入该目标电子围栏内时,向目标车辆的驾驶者输出提示信息,便于其获知此时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是危险的,可能会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进而该驾驶者可能会停止将目标车辆驶入该目标电子围栏内,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上述方案是通过智能路灯来判断目标车辆是否可以安全驶入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可提高对判断结果的准确度,同时,也提高了路灯的智能化。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出提示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输出提示信息的方法,应用于智能路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在检测到经过所述智能路灯下方的目标车辆的行驶意图为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时,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其中,所述目标电子围栏为所述目标车辆将要驶入的车道;

步骤s12:在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目标电子围栏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目标车辆驶入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预设条件;

步骤s13:在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目标车辆的驾驶者禁止将所述目标车辆驶入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

在步骤s11中,目标车辆在经过智能路灯下面时,也即是该智能路灯能采集到该目标车辆,具体地:可通过设置在智能路灯上的信号采集装置或者图像采集装置采集该目标车辆,相应地,经过智能路灯下面的目标车辆即是出现在信号采集装置或者图像采集装置所覆盖的采集区域内的车辆,其中,信号采集单元可以为雷达探头以及具有信号发射和信号接收功能的任何设备,图像采集装置可以为摄像头、监控器等,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该智能路灯采集到目标车辆的实施方式不做限定。

在智能路灯采集到该目标车辆时,与该目标车辆建立通信连接,进而可以获知该目标车辆的行驶路线,以检测该目标车辆的行驶意图。可选地,检测该目标车辆的行驶意图的实施方式可以为: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经过所述智能路灯下方的目标车辆的行驶路线,在所述行驶路线靠近目标电子围栏的位置时,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意图为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

具体地,智能路灯可以通过蓝牙、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局域网)或射频中的至少一者进行通信,在智能路灯与目标车辆通信的过程中,可从目标车辆的导航系统中获取到该目标车辆的行驶路线,该行驶路线可以是目标车辆从起点位置到终点位置的整条路径,也可以是在该整条路径中出现在智能路灯的信号采集装置或者图像采集装置所覆盖的采集区域内的一段路线。

在获取到该目标车辆的行驶路线后,该智能路灯将该行驶路线与目标电子围栏的范围相比较,确定该行驶路线是否与目标电子围栏至少有部分重合,也即是,确定该行驶路线是否至少有部分路线出现在目标电子围栏内,其中,目标电子围栏为该目标车辆将要驶入的车道,该目标电子围栏的边界位置即为目标车辆将要驶入的车道的车道线的位置,其中,在道路两侧安装智能路灯时,即可将每一个车道的车道线的位置存储在该智能路灯中,也即是将目标电子围栏的位置信息存储在该智能路灯中,因此,在智能路灯获取到目标车辆的行驶路线之后,可根据该行驶路线以及目标电子围栏的位置信息,确定出该行驶路线是否靠近目标电子围栏,在行驶路线靠近该电子围栏时,表明该目标车辆有可能需要变道至该目标电子围栏内,进而可确定出该目标车辆的行驶意图为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

在实际应用中,处于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处于行车状态,在不同的时刻每个车辆的位置均是发生变化的,因此,智能路灯在不同时刻所检测的该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也是不同的,示例地:在智能路灯过早的检测该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时,由于目标车辆还未开始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此时所检测的车辆信息对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不造成影响;在在智能路灯较晚检测该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时,此时目标车辆已经在进入到该目标电子围栏的过程中,可能无法规避车辆碰撞的风险。

因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控制智能路灯对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进行检测的时间,与目标车辆开始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的时间一致,在避免目标车辆在变道过程中发生碰撞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智能路灯的工作量。

具体地,在确定出目标车辆的行驶意图为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时,智能路灯可进一步获取该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并将该当前位置与目标电子围栏的位置相比较,确定出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与目标电子围栏的距离,进而智能路灯可根据该距离在合适的时刻检测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其中,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可通过车辆本身自带的定位系统来确定,示例地:可通过目标车辆的gps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通过gps进行定位的具体实施方式属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公知的,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由于目标电子围栏的边界位置即为目标车辆将要驶入的车道的车道线位置,因此,该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与目标电子围栏存在多个距离,确定出该多个距离中的最小距离,并将该最小距离与第一预设距离相比较,其中,该第一预设距离是预先存储在智能路灯中的距离,是根据在变道时允许车辆所行驶的速度确定的,示例地:在变道时允许车辆所行驶的速度越快,第一预设距离越大,变道时允许车辆所行驶的速度越慢,第一预设距离越小。

在上述最小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表征目标车辆距离目标电子围栏的距离较远,此时还不需要智能路灯检测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在上述最小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表征目标车辆距离目标电子围栏的距离较近,该目标车辆已接近目标电子围栏,将要开始驶入到该目标电子围栏内,此时,为了避免在该目标车辆驶入的过程中,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该智能路灯可以检测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

因此,在步骤s12中,在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与目标电子围栏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表征目标车辆将要驶入到该目标电子围栏内,此时,智能路灯获取该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并确定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是否满足目标车辆驶入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预设条件,其中,该预设条件用于表征可以使目标车辆安全驶入到目标电子围栏的条件。

车辆信息可以是车辆的行驶速度,也可以是车流密度,等等,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此不作限定,只要是能影响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即可。智能路灯可以通过设置在该智能路灯上的传感器获取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也可以通过设置在智能路灯上的监控装置获取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等等。

在步骤s13中,在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表明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不利于目标车辆安全驶入到目标电子围栏内,目标车辆在驶入目标电子围栏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碰撞,此时智能路灯可以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目标车辆的驾驶者禁止将该目标车辆驶入该目标电子围栏内。

如前文所述,在目标车辆经过该智能路灯时,该智能路灯即可与该目标车辆建立通信连接,因此,在该智能路灯确定出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可以向目标车辆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便于目标车辆的驾驶者获知此时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是危险的。其中,第一提示信息可以为车载显示屏显示出来的文字或者图片信息,也可以为车载仪表内的指示灯灯光闪烁的信息,等等,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并不作限定,只要是可以提醒目标车辆的驾驶者即可。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输出提示信息的方法中,在目标车辆的行驶意图为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时,智能路灯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并在该当前位置与目标电子围栏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判断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确定是否满足目标车辆驶入到该电子围栏内的预设条件,也即是,根据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可以安全驶入到目标电子围栏内,在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不满足目标车辆驶入到该电子围栏内的预设条件时,表明此时目标车辆驶入到目标电子围栏内可能会发生车辆碰撞,从而智能路灯输出提示信息,便于目标车辆的驾驶者获知此时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是危险的,进而该驾驶者可能会停止将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上述方案是通过智能路灯的客观判断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是否满足将目标车辆安全驶入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因此,可提高对是否可以安全驶入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判断结果的准确度,同时,也提高了路灯的智能化。

可选地,在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输出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目标车辆的驾驶者可将所述目标车辆驶入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在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表明此时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是安全的,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不会影响该目标车辆的行驶,也即是,在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的过程中,该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不会与目标车辆发生碰撞,此时,该目标车辆可以安全地驶入到目标电子围栏内,因此,智能路灯输出第二提示信息,便于目标车辆的驾驶者获知此时该目标车辆可安全驶入到目标电子围栏内,提升了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为了进一步保证目标车辆可以安全地驶入到目标电子围栏内,在步骤s12之前,还可以确定该目标车辆的安全距离内是否有车辆行驶,其中,该安全距离为预先设置的距离,且可以根据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确定的,示例地: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越快,安全距离就越大,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越慢,安全距离就越小。

确定该目标车辆的安全距离内是否有车辆行驶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通过目标车辆的驾驶者视觉观察来确定目标车辆的安全距离内是否有车辆行驶,在该驾驶者观察到在安全范围内存在车辆行驶时,可放弃变道。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通过智能路灯来确定该目标车辆的安全距离内是否有车辆行驶。在该方式中,需要将上述安全距离预先存储在智能路灯中。示例地,智能路灯可以在该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的安全距离内检测是否有车辆行驶,在检测到有车辆行驶时,可以向目标车辆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目标车辆禁止发生变道;在未检测到有车辆行驶时,也可以向目标车辆发送允许变道的提示信息。采用该方法,既可以提高路灯的智能化,也可以进一步避免目标车辆发生危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确定目标车辆的安全距离内是否有车辆行驶并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请参考图2,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出提示信息的方法的另一流程图。如图2所示,车辆信息包括车辆的行驶速度,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小于预设行驶速度,图1中的步骤s1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1:在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目标电子围栏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统计与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的其他车辆;

步骤s122:获取所述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

步骤s123:确定所述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是否小于所述预设行驶速度;

相应地,步骤s13具体包括步骤s131。

步骤s131:在所述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不小于所述预设行驶速度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

通常情况下,在目标车辆驶入到目标电子围栏的过程中,与其发生碰撞的车辆主要是位于该目标车辆附近的车辆,距离该目标车辆较远的车辆并不会影响该目标车辆行驶,因此,在目标车辆将要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时,需要考虑的是位于该电子围栏内,且与目标车辆距离较近的车辆,距离该目标车辆较远的车辆,由于与目标车辆发生碰撞的概率较低,不予考虑。

因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首先,统计出与该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的其他车辆,且该其他车辆是位于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其中,该第二预设距离用于表征可能会影响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距离,也即是说,在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的过程中,与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的距离大于该第二预设距离的其他车辆,不会与该目标车辆发生碰撞,与该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的距离小于该第二预设距离的其他车辆,才会有可能与目标车辆发生碰撞。

在确定出与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的其他车辆后,如果该其他车辆的车速较快时,驾驶员减速或者刹车的时间较长,可能会造成目标车辆在驶入目标电子围栏的过程中,与车速较快的其他车辆相撞,在此情况下,该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是不安全的,因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智能路灯确定出与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的其他车辆后,进一步获取该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并确定该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是否小于预设行驶速度。

预设行驶速度表征可以使目标车辆安全驶入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其他车辆的速度,可以是交通管理者根据该目标电子围栏所在的位置所确定的一个数值,或者交通管理者根据经验所确定的一个数值,示例地:如果该目标电子围栏位于市区内,交通管理者设置的预设行驶速度可以为50km/h,如果该目标电子围栏位于郊区内,交通管理者设置的预设行驶速度可以为70km/h,或者,管理者根据经验所确定的预设行驶速度为40km/h,等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定。

获取所述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可以通过设置在智能路灯上的测速传感器来采集获得,或者利用设置在智能路灯上的图像采集装置,拍摄包含有车辆的图像,并根据相邻两帧图像上的车辆的位置变化,以及拍摄相邻两帧图像的时间差,计算出该车辆在空间中的行驶速度,等等,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不作限定,只要是能确定出车辆的行驶速度即可。

在利用上述方法获取到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之后,将该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与预设行驶速度相比较,确定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是否小于预设行驶速度,在小于预设行驶速度时,表明在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的过程中,该目标电子围栏内的其他车辆不会与之发生碰撞;在不小于预设行驶速度时,表明目标电子围栏内的其他车辆的车速较快,不易减速或者刹车,在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碰撞,因此,智能路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目标车辆的驾驶者此时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是危险的。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考虑到目标车辆在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时,与其发生碰撞的车辆主要是位于其附近的车辆,确定出距离目标车辆较近的其他车辆,以及,考虑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的行驶速度过快时,不便于减速或者刹车,进而易导致与目标车辆发生碰撞,进一步获取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以判断该行驶速度是否小于预设行驶速度,在所述行驶速度不小于预设行驶速度时,表明目标电子围栏内的其他车辆的车速较快,不易减速或者刹车,在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碰撞,此时,智能路灯输出提示信息,提示目标车辆的驾驶者禁止将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因此,可以避免目标车辆在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时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提高了路灯的智能性。

可选地,请参考图3,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出提示信息的方法的另一流程图。如图3所示,车辆信息包括车流密度,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车流密度小于预设车流密度,图1中的步骤s1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4:在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目标电子围栏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流密度;

步骤s125: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流密度是否小于所述预设车流密度;

相应地,步骤s13具体包括步骤s132。

步骤s132:在所述车流密度不小于所述预设车流密度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

考虑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流密度越大,目标车辆越不易驶入到目标电子围栏内,或者,驶入到目标电子围栏的过程中,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的概率越大,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状态可以包括车流密度。

如前文所述,处于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处于行车状态,在不同的时刻每个车辆的位置均是发生变化的,因此不同的时刻,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流密度是不同的,示例地,在早上7:00~8:00之间,由于是上班高峰期,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流密度较大,如果是上午10:00~11:00之间,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流密度较小,如果智能路灯所获取到车流密度的时间与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的时间不一致时,可能会造成误判,输出错误的提示信息,因此,需要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流密度,其中,该预设时间段可以为15s、30s、1min,等等,其起始时刻可以为目标车辆的位置与目标电子围栏的最小距离等于第一预设距离的时刻,以保证所获取车流密度的时间与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的时间一致。

预设车流密度可以是交通管理者根据该目标电子围栏所在的位置确定的一个数值,也可以是交通管理者根据经验所确定的一个数值,示例地:如果该目标电子围栏位于市区内,考虑到可能会有行人出现在目标电子围栏内,确定预设车流密度为20辆/千米,如果该目标电子围栏位于郊区内,考虑到行人出现在目标电子围栏内的概率极低,确定预设车流密度为30辆/千米,或者,管理者根据经验所确定的设行驶速度为20辆/千米,等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在智能路灯上的传感器来采集获得预设时间段内的车流密度,或者通过设置在智能路灯上的图像采集装置,拍摄包含有车辆的图像,从该图像中获得在实际空间中的预设时间段内的车流密度,等等,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不作限定,只要是能确定出车流密度即可。

在利用上述方法获取到车流密度之后,将该车流密度与预设车流密度相比较,确定该车流密度是否小于预设车流密度,在小于预设车流密度时,表明在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的过程中,该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数量较少,目标车辆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的概率较小;在不小于预设车流密度时,表明在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的过程中,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的数量较多,目标车辆易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因此,在车流密度不小于预设车流密度时,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目标车辆的驾驶者此时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极易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

考虑到电子围栏内的车辆数量较多时,目标车辆在驶入该目标电子围栏的过程中,极易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的,因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的过程中,检测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流密度,在车流密度大于预设车流密度时,表明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的过程中极易与其他车辆碰撞,此时输出提示信息,提示目标车辆的驾驶者禁止将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因此,可避免目标车辆与其他车辆碰撞,此外,由于路灯广泛分布在道路两侧,因此通过路灯获取的车流密度信息更加全面,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在驶入目标电子围栏的过程中目标车辆与其他车辆碰撞,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路灯的智能性。

可选地,在所述其他车辆的行驶状态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之后,智能路灯还可以限制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以禁止所述目标车辆驶入所述目标电子围栏范围内。

在智能路灯确定出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是危险的之后,除了输出提示信息,提醒目标车辆的驾驶者禁止将该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之外,还可以向目标车辆发送控制指令,以限制目标车辆的行驶,具体地,可限制该目标车辆的方向盘的转动方向,或者限制目标车辆的发动机转速,禁止将该目标车辆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因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进一步避免车辆发生碰撞。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输出提示信息的装置,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输出提示信息的装置的框图。如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输出提示信息的装置400,应用于智能路灯,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401,用于在检测到经过所述智能路灯下方的目标车辆的行驶意图为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时,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其中,所述目标电子围栏为所述目标车辆将要驶入的车道;

第一确定模块402,用于在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目标电子围栏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目标车辆驶入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预设条件;

第一输出模块403,用于在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目标车辆的驾驶者禁止将所述目标车辆驶入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信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输出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目标车辆的驾驶者可将所述目标车辆驶入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

可选地,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辆的行驶速度,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小于预设行驶速度,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统计子模块,用于统计与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的其他车辆,其中,所述其他车辆为位于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辆;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是否小于所述预设行驶速度。

可选地,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流密度,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车流密度小于预设车流密度,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流密度;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围栏内的车流密度是否小于所述预设车流密度。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经过所述智能路灯下方的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路线;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行驶路线靠近所述目标电子围栏的位置时,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意图为所述驶入目标电子围栏内。

可选地,所述其他车辆的行驶状态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

限制模块,用于限制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以禁止所述目标车辆驶入所述目标电子围栏范围内。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路灯。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路灯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路灯500包括:光源501、散热组件502、处理器503以及存储器504。

其中,散热组件502包括导热硅脂,散热组件502的上方设置处理器503、存储器504以及光源501,处理器503与存储器504和光源501分别相连。存储器504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503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输出提示信息的方法。

由于将处理器503、存储器504以及光源501设置在智能路灯500中的散热组件502的上方,所以通过散热组件502能够较好地对智能路灯500中的其他组件(例如:处理器503、存储器504以及光源501)进行散热,尽可能保证上述其他组件不会因为散热不佳而温度过高,导致智能路灯500无法实施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输出提示信息的方法,进而尽可能保证了智能路灯500的智能化。

可选地,散热组件502包括的导热硅脂由特定组合物制备,所述特定组合物包括硅油、第一填料、第二填料以及可选的助剂,以100重量份的所述硅油为基准,所述第一填料的含量为10~60重量份,所述第二填料的含量为50~150重量份,所述助剂的含量为0~20重量份;所述第一填料包括金属导热物和相变材料,所述金属导热物和相变材料的重量比为1:(0.2~2.5);所述第二填料包括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所述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重量比为1:(1~20)。

优选地,以100重量份的所述硅油为基准,所述第一填料的含量为20~40重量份,所述第二填料的含量为80~120重量份,所述助剂的含量为0~10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地,通过下式计算得到的r为6.5-35.5:

r=0.656w(第二填料)-1.581w(第一填料)+0.11w(助剂),

其中,w(第一填料)表示相对于100重量份硅油的第一填料的重量份,

w(第二填料)表示相对于100重量份硅油的第二填料的重量份,

w(助剂)表示相对于100重量份硅油的助剂的重量份。

导热硅脂组合物采用金属导热物和相变材料作为第一填料,与传统的仅采用金属导热物作填料的导热硅脂相比,能够有效提高对热源热量的吸收速率,具有快速吸热、传热的效果;同时采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作为第二填料,不仅导热系数大大提高,还更有利于与硅油相容,进一步改善了上述特定组合物的品质和性能。

由上述组合物制备的导热硅脂,可以有效提升散热组件502的导热和散热效率。由于散热效率提升,采用更小体积的散热组件502即可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由此可以节省出更多的空间以便于光源501、处理器503、存储器504以及其他组件的安放,减小智能路灯500整体的体积。特别是在对现有路灯进行智能化改造时,较小体积的智能路灯500可以安装在现有旧路灯灯壳内,而无需更换全部路灯灯头,改造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输出提示信息的方法的步骤。例如,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