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干线合理性分析及协调方式配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49886发布日期:2019-03-30 09:00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协调干线合理性分析及协调方式配置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调干线合理性分析及协调方式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日趋增长,交通拥堵问题和环境问题日渐严重,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不断被普及。目前城市各级城市均建有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包括固定式信号控制、半感应信号控制和感应信号控制,但近些年传统固定式交通控制已无法满足日趋严重的拥堵问题,因此基于城市主干道的干线协调控制不断被公安交警部门运用。现阶段的信号干线协调优化由信控专业团队和交警部门警员根据交通流现状人工手动配置干线及各信控路口的协调方向,其中的控制时间段也均来自各路口控制时段划分的结合和经验配置,同时分段协调、双向/单向协调的协调方式也是来自警员和团队的工作经验。一来,经验式的配置容易存在误差,人为主观因素较强,二来经验式的配置协调对信控专业团队和交警部门警员的专业要求较高,而目前对信控优化的需求较大,而警员人数有限,因此目前急需一套可基于交通流数据对配置干线合理性分析及协调方式智能配置的方法。目前已有专利申请cn201811264323.6提出一种“基于交通流数据的协调干线线路规划方法及配置系统”,该方法基于互联网数据和视频号牌识别过车数据对路网内各路口关键流向分析,从而识别出控制时间段的协调方向,配置出协调干线。该种方法及系统仅能对非拥堵时间段内进行路口关键流向识别及协调干线配置,且无法实现协调干线协调方式的判别分析。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协调干线合理性分析及协调方式配置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实现协调干线协调方式的判别分析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协调干线合理性分析及协调方式配置方法,基于交通流量数据对用户配置的协调干线进行干线规划和时段划分合理性判别,进一步确定干线协调方式,实现分段协调分析,并对干线分段协调进行自动分析配置;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协调干线及其各信控路口的协调方向,同时确定干线的控制时间段;s2、基于协调干线各信控路口的交通流量,分别绘制正向干线时序图和反向时序图,确定关键流向,同时在图中标注出干线协调方向在该时间段为关键流向的单位时间段,并叠加出协调干线配置的控制时段;s3、基于控制时间对时间段内路口协调方向和时间段划分合理性进行分析判定,进而对协调干线上各路口合理情况整合并转到步骤s4;s4、对控制时间段协调干线的协调方向和时段划分合理性进行分析;s5、根据干线规划的合理性确定干线协调方式;s6、针对步骤s5的协调方式对干线分段协调进行自动分析配置。进一步地,步骤s1具体为,基于城市路网交通态势数据及城市路网结构确定协调干线及其各信控路口的协调方向,同时基于路口电警卡口视频设备或车辆检测器采集的交通流数据确定控制时间段。进一步地,步骤s2中,确定关键流向具体为,根据电子警察/卡口设备的过车数据统计出协调方向进口道各流向单位时段内的过车流量计算出交通需求比值,即:式中:m为进口道,n为流向;qmn为单位时间段内,进口道m流向n的交通流量;qm为单位时间段内,进口道m总交通流量;进一步根据进口道的渠化特征和设定的流向阈值、交通需求比值确定关键流向。进一步地,步骤s3具体为,s31、路口协调方向分析,基于控制时间提取出该时间段内关键流向信息和双向时序图,若时间段内超过设定值的单位时间内协调方向为关键流向,则将该路口控制时间段内的协调方向设定为关键流向,转到步骤s32,否则认为该控制时间段内路口协调方向不是关键流向,转到步骤s32;s32、路口控制时段划分合理性判别,若控制时间段内存在连续设定数量的单位时间段内设定的协调方向均不是关键流向,则说明控制时间段划分不合理并转到步骤s33,否则转到步骤s33;s33、将该控制时间段内各路口的合理性判别进行整合,并转到s4步骤。进一步地,步骤s4具体为,s41、干线协调方向合理性判别,若协调干线起终点路口的协调方向均不是关键流向,则说明协调方向不合理,提示用户更改协调方向,否则转到下一步骤;s42、基于干线上的信控路口数目对干线路径规划合理性进行分析。进一步地,步骤s42中,干线路径规划合理性进行分析,具体为,s421、若协调干线上的信控路口数目小于等于路口阈值,则转到步骤s422;否则转到步骤s423;s422、基于步骤s3的分析结果,若起终点外各路口协调方向均是关键流向,则认为干线规划合理,转到步骤s424;否则认为干线规划不合理,转到步骤s424;s423、基于步骤s3的分析结果,若起终点外中间路口连续不是关键流向的数目大于等于关键流向异常阈值,则干线规划不合理,其中关键流向异常阈值为干线路口数目n-路口阈值数目,否则转到步骤s424;s424.基于整合的各路口时段划分合理性,若干线上时段划分不合理的路口数目>n/2,则认为干线时段划分不合理,转到步骤s5;否则判定为合理,并转到步骤s5。进一步地,步骤s5具体为,s51、若协调干线正反方向干线规划合理,则设定为双向协调,否则转到下一步骤;s52、若一个方向干线规划合理即正向合理反向不合理或反向合理正向合理,则设定合理方向为单向协调,否则均不合理则需更改协调方向。进一步地,步骤s6具体为,s61、基于协调方向计算相邻路口之间平衡度数值,具体为,基于控制时间段单位时间段内上游路口协调方向的交通流量数值qmn上和下游路口协调方向的交通流量数值qmn下,求解出交通需求平衡度γ,即:s62、依托步骤s61求解的单位时间段相邻路口平衡度数值对协调干线进行分段分析配置;s63、基于平衡度异常情况分析干线规划是否合理。进一步地,步骤s62具体为,s621、若相邻路口单位时间段内的平衡度数值不在设定的正常范围区间,则在正/反向时序图中标注出异常平衡度数值的路口,否则直接转到下一步骤;s622、若控制时间段内单位时间的平衡度数值异常数值超过平衡度异常阈值,则判断其路段时间段内平衡度异常,并在其相邻路口之间划分,将干线划分分段协调,并转到步骤s63,否则无需分段,并转到步骤s63。进一步地,步骤s63具体为,s631、若出现连续设定数量的路口之间控制时间段内平衡度异常,则认为干线规划不合理需重新规划线路,否则转到下一步骤;s632、若相邻路口平衡度异常的数值超过协调干线总数的半数,则说明协调干线分段数目过多,干线规划不合理,需要重新规划线路,否则基于分段协调及协调方式对协调干线进行优化配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该种协调干线合理性分析及协调方式配置方法,针对现阶段由信控专业人员经验式干线及协调方向配置和协调方式确定的现状问题,基于交通流数据自动对干线合理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合理的干线协调方式设置,提升干线协调优化的效率,提高干线优化的准确度,从而加强对交通拥堵问题的治理。二、本发明依托电警/卡口视频号牌设备或车辆检测器采集的交通流数据,通过对路口交通需求和上下游路段之间平衡度数值的计算,以数据为导向实现协调干线规划合理性和时段划分合理性的判断,提升协调干线实施效率。三、该种协调干线合理性分析及协调方式配置方法,基于视频号牌识别过车记录或车辆检测器采集的交通流数据,可对用户设定的协调干线/协调方向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分析,进一步分析确定干线的协调方式,从而提升信号干线协调配置效率,减轻信控团队和交警部门的工作量,同时达到最优的干线协调效果,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协调干线合理性分析及协调方式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具体示例的正向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实施例的协调干线合理性分析及协调方式配置方法,针对现阶段人工经验式协调干线及其协调方式配置的问题,提出一种以交通流数据为导向的干线合理性分析方法,在对各路口协调方向和时段划分智能分析的基础上,对整条干线的规划和时段划分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协调方式及是否分段,从而提升协调干线配置的准确度,将信号控制协调效率达到最优,缓解城区交通拥堵问题。一种协调干线合理性分析及协调方式配置方法,基于交通流量数据对用户配置的协调干线进行干线规划和时段划分合理性判别,进一步确定干线协调方式,实现分段协调分析,并对干线分段协调进行自动分析配置;如图1,具体步骤如下:s1.配置协调干线及其各信控路口的协调方向,同时确定干线的控制时间段。具体来说,基于城市路网交通态势数据及城市路网结构确定协调干线及其各信控路口的协调方向,同时基于路口电警卡口视频设备或车辆检测器采集的交通流数据确定控制时间段。s2.基于协调干线各信控路口的交通流量(可源自电子警察/智能卡口/车检器)分别绘制正向干线时序图和反向时序图,其中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路口名称,确定关键流向,同时在图中标注出干线协调方向在该时间段为关键流向的单位时间段,并叠加出协调干线配置的控制时段。其中,关键流向具体为,根据电子警察/卡口设备的过车数据统计出协调方向进口道各流向单位时段内的过车流量计算出交通需求比值,即:式中:m为进口道,n为流向;qmn为单位时间段内,进口道m流向n的交通流量;qm为单位时间段内,进口道m总交通流量。进一步根据进口道的渠化特征和设定的流向阈值、交通需求比值确定关键流向,其中进口道左转、直行、右转三个方向中仅存在一个方向,则将其方向判定为关键流向,若存在两个方向,则将交通需求比值大于流向阈值的方向设定为关键流向,若包括左转、直行、右转三个方向,则将交通需求比值最大的流向设定为关键流向。一般情况下,单位时间取15min,则在正反向时序图中,分别在各路口15min格子内填充标注出关键流向,并在图中叠加控制时间段。s3.基于控制时间对时间段内路口协调方向和时间段划分合理性进行分析判定,进而对协调干线上各路口合理情况整合并转到步骤s4。s31.路口协调方向分析。基于控制时间提取出该时间段内关键流向信息和双向时序图,若时间段内超过50%的单位时间内协调方向为关键流向,则将该路口控制时间段内的协调方向设定为关键流向,转到步骤s32,否则认为本控制时间段内路口协调方向不是关键流向,转到步骤s32。s32.路口控制时段划分合理性判别。若控制时间段内存在连续三个单位时间段内设定的协调方向均不是关键流向,则说明控制时间段划分不合理并转到步骤s33,否则转到步骤s33。s33.将本控制时间段内各路口的合理性判别进行整合,并转到步骤s4。s4.对控制时间段协调干线的协调方向和时段划分合理性进行分析。s41.干线协调方向合理性判别。若协调干线起终点路口的协调方向均不是关键流向,则说明协调方向不合理,提示用户更改协调方向,否则转到下一步骤;s42.基于干线上的信控路口数目对干线路径规划合理性进行分析。步骤s42中,干线路径规划合理性进行分析,具体为,s421.若协调干线上的信控路口数目小于等于路口阈值(一般阈值选取五个),则转到步骤s422,否则转到步骤s423。s422.基于步骤s3的分析结果,若起终点外各路口协调方向均是关键流向,则认为干线规划合理,转到步骤s424,否则认为干线规划不合理,转到步骤s424。s423.基于步骤s3的分析结果,若起终点外中间路口连续不是关键流向的数目大于等于关键流向异常阈值,则干线规划不合理,其中关键流向异常阈值为干线路口数目n-路口阈值数目,否则转到步骤s424;一般情况下,若协调干线信控路口数目为6个,则关键流向异常阈值取1个,即若存在1个路口协调方向不是关键流向则判定为不合理;若协调干线信控路口数目为7个,则关键流向异常阈值取2,即若存在2个路口不是关键流向则判定不合理;同理,若协调干线路口数目为8个及以上,则若存在3个路口不是关键流向则判定不合理。s424.基于整合的各路口时段划分合理性,若干线上时段划分不合理的路口数目>干线路口数目n/2,则认为干线时段划分不合理,转到步骤s5,否则判定为合理,并转到步骤s5。s5.根据干线规划的合理性确定干线协调方式。s51.若协调干线正反方向干线规划合理,则设定为双向协调,否则转到下一步骤;s52.若一个方向干线规划合理(正向合理反向不合理或反向合理正向合理),则设定合理方向为单向协调,否则均不合理则需更改协调方向。一般情况下,若正向干线规划合理反向规划不合理则设定为正向协调。s6.针对步骤s5的协调方式对干线分段协调进行自动分析配置。s61.基于协调方向计算相邻路口之间平衡度数值。具体来说,基于控制时间段单位时间段内上游路口协调方向的交通流量数值qmn上和下游路口协调方向的交通流量数值qmn下,求解出交通需求平衡度γ,即:s62.依托步骤s61求解的单位时间段相邻路口平衡度数值对协调干线进行分段分析配置。s621.若相邻路口单位时间段内的平衡度数值不在正常范围区间,则在正/反向时序图中标注出异常平衡度数值的路口,否则转到下一步骤。一般情况下,若双向协调则分别对正向和反向相邻路口的平衡度求解,并分别叠加至正反向时序图中。平衡度正常范围区间为[0.5,2]s622.若控制时间段内单位时间的平衡度数值异常数值超过平衡度异常阈值,则判断其路段时间段内平衡度异常,并在其相邻路口之间划分,将干线划分分段协调,并转到s63步骤,否则判定无需分段,并转到s63步骤。一般情况下,平衡度异常阈值为50%。如在控制时间段内,通过对协调干线正向相邻路口的各单位时间15min的平衡度进行求解,发现路口3和路口4之间的平衡度异常数值超过50%半数,则需要对协调干线进行分段协调,其中路口3和路口4为分段协调的划分线。s63.基于平衡度异常情况分析干线规划是否合理。s631.若出现连续三个路口之间控制时间段内平衡度异常,则认为干线规划不合理需重新规划线路,否则转到下一步骤。若路口3和路口4的平衡度异常,路口4和路口5的平衡度异常,则认为协调干线异常。s632.若相邻路口平衡度异常的数值超过协调干线总数的半数(n/2),则说明协调干线分段数目过多,干线规划不合理,需要重新规划线路,否则基于分段协调及协调方式对协调干线进行优化配置。实施例方法基于路口电子警察/智能卡口设备对协调干线相邻路口平衡度以及各路口的交通需求比值对协调干线的协调方向、协调方式、控制时段进行综合分析,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的协调干线控制方式、时段划分的配置。该种协调干线合理性分析及协调方式配置方法,依托电警/卡口视频号牌设备或车辆检测器采集的交通流数据,通过对路口交通需求和上下游路段之间平衡度数值的计算,以数据为导向实现协调干线规划合理性和时段划分合理性的判断,提升协调干线实施效率。实施例方法基于协调干线正反向绘制时序图,并在图中标注出控制时间段、是否为关键流向以及平衡度数值,通过时序图各时间段的占比数值,从而对协调干线进行合理性分析。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如下:依据步骤s1:用户基于管辖范围内的交通态势系统的路网交通拥堵数据配置出协调干线x,其中涉及路口1至路口8,同时基于路口各进口道方向的交通流全天交通流数据确定路口协调方向。干线x为南北方向一字型,其中路口1至路口10的正向协调方向为南直行,反向为北直行。进一步基于路口1至路口8各路口的控制时段划分情况规划协调干线控制时间段,为0:00-6:30、6:30-9:30、9:30-16:30、16:30-18:30、18:30-22:00、22:00-0:00。依据步骤s2:提取出路口1至路口8各路口各进口道各方向的交通流数据,计算出各进口道各方向交通需求比值,以路口1早高峰7:00-7:15为例,该路口为十字路口,其南口直行交通需求比值为62%,为南进口道左转、直行、右转中最大比值,则将南口直行设定为7:00-7:15的关键流向,同时路口1正向的协调方向为南直行,则在其正向时序图中7:00-7:15时间段路口1中进行标注。以正向为例,其时序图如图2所示。依据步骤s3:以路口1及控制时间段6:30-9:30为例,提取出该时间段内协调方向是关键流向的数据,其中在时间段内存在关键流向的15min单位时间段数目为为8个(总数为12个),超过50%,则将6:30-9:30时间段内南直行设定为关键流向。同时因为8:45-9:00、9:00-9:15以及9:15-9:30三个连续单位时间段内均不是关键流向,则说明路口1中6:30-9:30的时段划分不合理。进一步依次对6:30-9:30时间段内路口2-路口8的路口协调方向和时段划分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整合。其中路口2-路口4均合理,路口5协调方向不合理,路口6-路口8均合理。依据步骤s4:因路口1和路口8均是合理协调方向则基于各路口的合理性分析对干线合理性进行判别。因协调干线的信控路口数目为8个,且中间路口不是关键流向的仅有路口5,说明干线规划合理。同理对协调干线反向分析,因为反向北直行作为关键流向的仅为路口1、路口2和路口8,因此中间存在连续路口不为关键流向,则反向干线不合理。依据步骤s5:因为正向合理反向不合理,则对干线实施正向协调。依据步骤s6:基于正向协调的协调方式对正向干线各路段求解平衡度数值,以7:00-7:15早高峰为例,具体如下表所示。时段(1-2)(2-3)(3-4)(4-5)(5-6)(6-7)(7-8)平衡度1.10.81.41.61.80.91.4进一步对早高峰6:30-9:30时间段各15min的平衡度数值进行计算,从而对各路段平衡度异常数值进行提取,其中仅有路段(3-4)平衡度异常,且异常数值比例为57%,超过半数,则干线合理,且需要分段调整,其中路口1-路口3正向协调,路口4-路口8正向协调。该种协调干线合理性分析及协调方式配置方法,针对现阶段由信控专业人员经验式干线及协调方向配置和协调方式确定的现状问题,基于交通流数据自动对干线合理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合理的干线协调方式设置,提升干线协调优化的效率,提高干线优化的准确度,从而加强对交通拥堵问题的治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