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驶速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导航软件中,通常会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道路拥堵情况,比如绿色表示顺畅、橙色表示较为拥堵、红色表示严重拥堵等等。用户在出行时,可以基于路段在导航软件中被标记的颜色来确定此路段拥堵状况,并规划出一条最佳的行驶线路。
导航软件中各个路段拥堵状况的标记过程可以为:先确定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即车辆通过此路段的行驶速度,再根据行驶速度与预设颜色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此路段标记为对应的颜色。可见,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对路段拥堵情况的确定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如何准确地确定出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行驶速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通过去除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信号灯效应,用以准确确定车辆在路段中的行驶速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行驶速度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各车辆行驶在目标路段过程中的轨迹数据;
对于所述各车辆中的任一车辆,根据所述各车辆的轨迹数据确定所述任一车辆行驶所述目标路段所需的第一等待时长;
根据所述任一车辆的第一等待时长以及所述任一车辆行驶所述目标路段全程所需的行驶时长确定所述任一车辆行驶所述目标路段的行驶速度;
根据所述各车辆各自对应的行驶速度确定所述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行驶速度的确定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车辆行驶在目标路段过程中的轨迹数据;
第一时长确定模块,用于对于所述各车辆中的任一车辆,根据所述各车辆的轨迹数据确定所述任一车辆行驶所述目标路段所需的第一等待时长;
第一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任一车辆的第一等待时长以及所述任一车辆行驶所述目标路段全程所需的行驶时长确定所述任一车辆行驶所述目标路段的行驶速度;
第二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车辆各自对应的行驶速度确定所述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行驶速度的确定方法。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行驶速度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行驶速度的确定方法,测速装置先获取各车辆行驶在目标路程过程中的轨迹数据。然后,对于各车辆中的任一车辆,再根据上述的各车辆的轨迹数据确定此任一车辆行驶目标路段所需的第一等待时长。此第一等待时长可以理解为此任一车辆因信号灯效应而产生的等待时长。接着,测速装置再根据第一等待时长以及此任一车辆行驶目标路段全程所需的行驶时长得到此任一车辆行驶目标路段过程中的行驶速度。可见,在测试装置计算此任一车辆行驶目标路段过程中的行驶速度时,已经考虑到了车辆等待信号灯的时间,从而保证计算出的任一车辆对应的行驶速度可以准确地反映目标路段当前的拥堵情况。采用相同的方式,测速装置可以得到各车辆各自对应的行驶速度,再对各车辆各自对应的行驶速度进行统计计算后,从而将计算结果确定为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是在是基于车辆轨迹数据,将车辆行驶目标路段过程中因信号灯效应而产生的等待时间去除,这样可以保证任一车辆对应的行驶速度的真实性、准确性,从而进一步保证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驶速度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实际交通场景中一具体路段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01的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确定第二等待时长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轨迹数据得到的行驶曲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行驶速度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与图6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行驶速度的确定装置对应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识别”。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识别(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识别(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识别(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另外,下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时序仅为一种举例,而非严格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驶速度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行驶速度的确定方法可以由测速装置来执行。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各车辆行驶在目标路段过程中的轨迹数据。
在实际交通场景中,对于路段的定义,粗略来说可以为两个相邻的信号灯之间的道路。更准确来说,一个路段可以如图2所示,从完全驶出路口1到驶入路口2之间的这段路程即点a和点b之间的路程可以称为一个路段。
对于行驶于任意一个路段上的各车辆,可选地,每辆车上都可以配置有定位系统和测速系统。对于这两个系统,一方面其可以分别采集车辆的位置坐标以及行驶速度,另一方面,其还可以记录采集位置坐标时的采集时间以及采集行驶速度时的采集时间。当然,定位系统和测速系统采集车辆的位置坐标以及行驶速度的周期可以相同或者不同。车辆中的两系统可以将采集到的轨迹数据发送到远端的测速装置中,此测速装置可以是一个服务器。并且轨迹数据可以包括上述的位置坐标、采集此位置坐标的采集时间、行驶速度、采集此行驶速度的采集时间,同时还可以包括车辆标识。
基于此,远端的测速装置可以接收到各车辆行驶在任意一个路段过程中全部的轨迹数据。然后,测试装置可以根据轨迹数据中的位置坐标从全部轨迹数据中筛选出行驶在目标路段上的各车辆的轨迹数据。可选地,测试装置还可以根据筛选出的轨迹数据中的车辆标识进一步对轨迹数据进行分组,也即是将筛选出的轨迹数据中具有相同车辆标识的轨迹数据划分成一组。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测速装置实际上获取到的是多辆车在目标路段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多条轨迹数据。可选地,每一辆车每行驶过一次目标路段都可以产生多条轨迹数据。
为了后续描述简洁,本实施例以及下述各实施例中,可以将轨迹数据中采集位置坐标的采集时间称为第一采集时间,可以将集行驶速度的采集时间称为第二采集时间。
s102,对于各车辆中的任一车辆,根据各车辆的轨迹数据确定任一车辆行驶目标路段所需的第一等待时长。
为了描述的清晰,本实施例以及下述各实施例中,可以将此任一车辆称为车辆i,当然的,此车辆i可以是各车辆中的任意一辆车。
一种可选地确定第一等待时长的方式为:测速装置先根据步骤101中获取到的各车辆的轨迹数据确定行驶目标路段所需的第二等待时长。此第二等待时长可以理解为是任意一辆车行驶目标路段过程中,等待一次红灯所需的等待时长,也即是因信号灯效应而产生的等待时长,并且此第二等待时长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由统计方式得到的预估等待时长。然后,再根据此车辆i的轨迹数据以及第二等待时长确定此车辆i的第一等待时长。此第一等待时长可以理解为是车辆通过目标路段过程中,因信号灯效应而产生的一个实际等待时长。
具体来说,可选地,测速装置可以按照下述方式确定第二等待时长:
在经过上述步骤101后,测速装置实际上已经得到了各车辆行驶在目标路段过程中的多条轨迹数据。以定位系统和测速系统可以具有相同的数据采集周期为例,此时,轨迹数据中包括的第一采集时间和第二采集时间是相同的,则一种可选地方式,测速装置可以根据轨迹数据中的车辆标识、行驶速度以及第一采集时间或者第二采集时间确定每辆车行驶在目标路段过程中等待的次数以及每次等待的时长。当然,车辆每一次等待的时长,正常情况下不会超过一个红灯时间。
举例来说,存在5条轨迹数据,轨迹数据1包括车辆标识a,第一采集时间为9:00:10,行驶速度为45km/h。轨迹数据2包括车辆标识a,第一采集时间为9:00:20,行驶速度为0。轨迹数据3包括车辆标识a,第一采集时间为9:00:30,行驶速度为0。轨迹数据4包括车辆标识a,第一采集时间为9:00:40,行驶速度为0。轨迹数据5包括车辆标识a,第一采集时间为9:00:50,行驶速度为40km/h,则可以认为车辆在9:00:20~9:00:40是处于停止行驶状态,这20秒钟即为车辆a一次等待的时长。
按照上述方式测速装置则可以得到每个车辆行驶在目标路段过程中每次等待的时长。然后,测速装置还可以将每次等待的时长进行降序排列,并将排序结果中处于预设位置的时长直接确定为第二等待时长,同时记录此第二等待时长。
而对于前述的预设位置,由于位于排序结果顶端的最长等待时长,有可能超过一个红灯的时长,其有可能是根据车辆采集到的噪声轨迹数据得到的。因此,为了避免噪声轨迹数据的干扰,一般会将排序结果中处于非顶端的预设位置处的时长预设为第二等待时长。比如可以将排序结果中处于正中位置的时长确定为第二等待时长,也可以将排序结果中处于15%位置处的时长确定为第二等待时长。
在上确定第二等待时长的过程中,测速装置已经可以得到各车辆中的每辆车行驶在目标路段过程中的每次停止行驶时的等待时长。然后,一种可选地方式,测速装置可以直接将车辆i的第二等待时长确定为车辆i的第一等待时长。由于第二等待时长实际上是一个预估值,因此此种第一等待时长的确定方式可以认为是一种估计方式。
另一种可选地方式,测速装置还可以先计算车辆i行驶在目标路段全程过程中每次等待的时长之和,此等待时长之和可以称为车辆i的第三等待时长。然后,再将第三等待时长和第二等待时长中的最小值确定为车辆i的第一等待时长。此种第一等待时长的确定方式可以认为是一种比较方式。
其中,第一等待时长可以理解为车辆i行驶目标路段过程中因信号灯效应而产生的等待时间,并且第一等待时长最长为一个灯时的时间。其中,信号灯效应可以认为是车辆行驶此目标路段的过程中因等待一次信号灯而产生的等待时间。
s103,根据任一车辆的第一等待时长以及任一车辆行驶目标路段全程所需的行驶时长确定任一车辆行驶目标路段的行驶速度。
对于车辆i,测速装置还可以进一步计算出此车辆i在当前时段行驶目标路段全程所需的行驶时长,此行驶时长等于目标路段长度与预设行驶速度之商。无论车辆的定位系统和测速系统是否具有相同的数据采集周期,这两个采集时间一般间隔很小,二者通常属于同一时段。对于预设行驶速度,一种可选地方式,测速装置可以根据第一采集时间或第二采集时间所属的时段与行驶速度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来确定。容易理解的,与早晚高峰时段对应的预设行驶速度较慢,与非高峰时段对应的预设行驶速度较快。而每个时段对应的预设行驶速度可以根据历史统计值得到。
车辆i行驶目标路段的行驶速度则可以表示为:
目标路段的行驶速度=目标路段长度/(行驶时长-第一等待时间)
利用上述公式确定车辆i对应的行驶速度时,已经将车辆i因信号灯效应而产生的等待时长即第一等待时长去除,从而保证确定出的车辆i对应的行驶速度可以更加准确,真实地反映当时的道路交通状态。
按照上述方式测速装置则可以分别得到各车辆各自对应的行驶速度。
s104,根据各车辆各自对应的行驶速度确定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
最终,基于各车辆各自对应的行驶速度,一种可选地方式,测速装置可以从各车辆各自对应的行驶速度中任意选取一个作为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当然这种方式是比较粗糙的,因此,另一种可选地方式,测速装置可以先对各车辆各自对应的行驶速度进行平均计算,再将计算结果确定为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其中,关于平均计算,其可以是算术平均、几何平均、平方平均、调和平均等等。上述的平均计算处理也可以理解为对各车辆各自对应的行驶速度的一个融合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测速装置先获取各车辆行驶在目标路程过程中的轨迹数据。然后,对于各车辆中的任一车辆,再根据上述的各车辆的轨迹数据确定此任一车辆行驶目标路段所需的第一等待时长。此第一等待时长可以理解为此任一车辆因信号灯效应而产生的等待时长。接着,测速装置再根据第一等待时长以及此任一车辆行驶目标路段全程所需的行驶时长得到此任一车辆行驶目标路段过程中的行驶速度。可见,在测试装置计算此任一车辆行驶目标路段过程中的行驶速度时,已经考虑到了车辆等待信号灯的时间,从而保证计算出的任一车辆对应的行驶速度可以准确地反映目标路段当前的拥堵情况。采用相同的方式,测速装置可以得到各车辆各自对应的行驶速度,再对各车辆各自对应的行驶速度进行统计计算后,从而将计算结果确定为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是在是基于车辆轨迹数据,将车辆行驶目标路段过程中因信号灯效应而产生的等待时间去除,这样可以保证任一车辆对应的行驶速度的真实性、准确性,从而进一步保证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的准确性。
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步骤101中,在确定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的过程中使用到的轨迹数据,只要是行驶在目标路段上的车辆产生的即可,并没有其他的限制。而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的准确性,还可以根据轨迹数据中的采集时间对步骤101中获取到的轨迹数据进行限制。基于此,图3所示的方式是步骤101的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
s201,根据目标路段的长度和目标路段对应的历史行驶速度确定行驶目标路段全程所需的历史行驶时长。
s202,确定任一大于或等于历史行驶时长的时间间隔为目标时间间隔。
s203,从行驶在目标路段上的各车辆的轨迹数据中,获取采集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目标时间间隔的轨迹数据。
具体来说,测速装置先将目标路段的长度与目标路段对应的历史行驶速度之商确定为历史行驶时长,其中,历史行驶时长用于表示车辆通过目标路段全程所需的时间。对于历史行驶速度,其同样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方式确定。举例来说,若当前时间为11月26日9点,则历史行驶速度可以是目标路段在11月19日9点时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
然后,测速装置再确定任一大于或等于历史行驶时长的时间间隔为目标时间间隔。此时,由于测速装置其实已经获取到所有在目标路段上行驶的车辆全部的轨迹数据。因此,可以根据前述的目标时间间隔从全部轨迹数据中,筛选出采集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此目标时间间隔的轨迹数据。这样可以保证在筛选出的轨迹数据中,对应于同一车辆的轨迹数据是此车在行驶目标路段全程过程中产生的轨迹数据,这些轨迹数据对应于车辆的一次完整行驶。利用这些轨迹数据确定出的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显然比使用车辆行驶目标路段半程所产生的轨迹数据得到的行驶速度要准确。
其中,当前时间也即是测速装置开始确定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的时间。可选地,测速装置可以按照预设周期自动执行如图1所示的方法,也可也响应于人触发的操作后,执行如图1所示的方法。
举例来说,假设当前时间为9点15分,且经过步骤201中后,可以确定出历史行驶时长即为15分钟,也即是车辆行驶目标路段的全程通常需要15分钟。此时,测速装置可以确定一个大于或等于15分钟的任意一个时间间隔为目标时间间隔,比如目标时间间隔就可以设置为15分钟。进一步地,在已经获取到的全部轨迹数据中,测速装置可以筛选出采集时间处于9点~9点15分之间的轨迹数据,并利用这些轨迹数据再去进行步骤102~104的处理,以最终得到目标路段在9点~9点15分这个时段内对应的行驶速度。
值得说明的是,目标时间间隔选择的越小,则确定出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的时效性越高。目标时间间隔选择的越大,则参与计算的轨迹数据的数量也越多,则确定出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的准确性、稳定性也越高。
当然除了图3所示的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的稳定性,步骤101的另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测速装置可以从行驶在目标路段上的各车辆的轨迹数据中,获取采集时间与当前时间具有预设时间对应关系的轨迹数据。其中,预设时间对应关系可以为季节粒度,也可以为时段粒度。
一种季节粒度的举例,假设当前时间为11月26日(周四),则测速装置可从获取的全部轨迹数据中筛选出与11月26日所在季度中,每个周四采集到的轨迹数据,并利用这些筛选出的轨迹数据再去进行步骤102~104的处理。
一种时段粒度的举例,假设当前时间为11月26日9点,则测速装置筛选出的采集时间为11月19日9点~10点的轨迹数据,并利用这些筛选出的轨迹数据再去进行步骤102~104的处理。
对于第二等待时间的确定方式,图1所示实施例中已经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除此之外,当车辆中未配置有测速系统时,则轨迹数据中可以仅包括车辆的位置坐标以及采集此位置坐标的采集时间也即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采集时间。此时,如图4所示,测速装置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确定第二等待时间。
s301,根据位置坐标和采集时间,在时间—距离坐标系中生成各车辆行驶目标路段全程过程中各自对应的行驶曲线。
s302,根据行驶曲线分别确定各车辆在行驶目标路段全程过程中每次等待的时长。
s303,根据每次等待的时长确定第二等待时长。
具体来说,在步骤101之后,测速装置已经获取到各车辆在目标路段中的轨迹数据,并且对于同一车辆产生的轨迹数据已经被划分到一组中,则测速装置可以以组为单位依次将轨迹数据投射到预先建立的时间—距离坐标系中,处于同一组内的轨迹数据会得到一条对应的行驶曲线,如图5所示。其中,时间—距离坐标系的横坐标对应于轨迹数据的采集时间,纵坐标对应于轨迹数据中的位置坐标。
图5中示出了车辆a和车辆b各自的行驶曲线,行驶曲线的斜率用于表示车辆的行驶速度。斜率为0或者小于预设斜率的部分表示车辆行驶在目标路段过程中存在的等待时长。在图5中,曲线中的ml段和tp段的斜率为0,可以表明车辆a处于停止行驶状态,曲线中的nk段,其效率小于预设斜率,也可以表明车辆b处于停止行驶状态。基于此两条行驶曲线,测速装置可以根据行驶曲线中点m、点l、点t、点p、点n、点k各自的横坐标值直接确定出车辆a和车辆b行驶在目标路段过程中,每次等待的时长。
接着,基于通过行驶轨迹曲线确定出的每次等待的时长,测速装置依旧可以按照图1所示实施例步骤102中的相关描述确定出第二等待时间,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值得说明的还有,实际应用中,在测速装置按照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定方法确定出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后,一种可选地方式,测速装置可以根据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确定此目标路段的拥堵程度。其中,可选地,行驶速度和拥堵程度可以具有预设对应关系,测速装置可以根据此对应关系进一步确定并显示与行驶速度对应的提示信息。
对于不同的使用场景,提示信息的表现形式可以不同,其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如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那样以颜色的形式表示出来,比如绿色表示通畅、橙色表示轻微拥堵,红色表示严重拥堵等等,这样可以显示到普通用户使用的导航软件中,也可以显示到交通管理部门使用的数据大屏上。
当目标路段的行驶速度被交通管理部门获取到时,另一种可选地方式,测速装置还可以根据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控制信号灯的绿信比。根据图2中定义的路段,信号灯通常位于目标路段的出入口。举例来说,当行驶速度小于预设阈值时时,表明当前车辆行驶速度较慢,当前目标路段存在拥堵,则此时测速装置可以提高信号灯的绿信比,也即是延长信号灯为绿灯的时长,以使更多的车辆可以通过。当行驶速度较快时,表明当前目标路段通行顺畅,此时测速装置可以不改变甚至降低信号灯的绿信比。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行驶速度的确定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些行驶速度的确定装置均可使用市售的硬件组件通过本方案所教导的步骤进行配置来构成。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行驶速度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各车辆行驶在目标路段过程中的轨迹数据。
第一时长确定模块12,用于对于所述各车辆中的任一车辆,根据所述各车辆的轨迹数据确定所述任一车辆行驶所述目标路段所需的第一等待时长。
第一速度确定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任一车辆的第一等待时长以及所述任一车辆行驶所述目标路段全程所需的行驶时长确定所述任一车辆行驶所述目标路段的行驶速度。
第二速度确定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各车辆各自对应的行驶速度确定所述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
可选地,所述轨迹数据包括车辆的位置坐标和所述位置坐标的采集时间;
所述获取模块11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111,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路段的长度和所述目标路段对应的历史行驶速度确定行驶所述目标路段全程所需的历史行驶时长。
第二确定单元112,用于确定任一大于或等于所述历史行驶时长的时间间隔为目标时间间隔。
获取单元113,用于从行驶在所述目标路段上的各车辆的轨迹数据中,获取采集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时间间隔的轨迹数据。
可选地,所述轨迹数据包括车辆的位置坐标和所述位置坐标的采集时间;
所述获取模块11具体用于:从行驶在所述目标路段上的各车辆的轨迹数据中,获取采集时间与当前时间具有预设时间对应关系的轨迹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一时长确定模块12具体包括:
第二时长确定单元121,用于根据所述各车辆的轨迹数据确定行驶所述目标路段所需的第二等待时长。
第一时长确定单元122,用于对于所述各车辆中的任一车辆,根据所述任一车辆的轨迹数据以及所述第二等待时长确定所述任一车辆的第一等待时长。
可选地,所述第二时长确定单元12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坐标和所述采集时间,在时间—距离坐标系中生成所述各车辆行驶所述目标路段全程过程中各自对应的行驶曲线,其中,所述时间—距离坐标系的横坐标对应于轨迹数据的采集时间,纵坐标对应于轨迹数据中的位置坐标;
根据所述行驶曲线分别确定所述各车辆在行驶所述目标路段全程过程中每次等待的时长;以及根据所述每次等待的时长确定所述第二等待时长。
可选地,所述第二时长确定单元121具体还用于:将所述每次等待的时长降序排列;以及将排序结果中处于预设位置的时长确定为所述第二等待时长。
可选地,所述第一时长单元模块121具体用于:将所述任一车辆行驶在所述目标路段全程过程中每次等待的时长之和确定为所述任一车辆行驶在所述目标路段全程过程中的第三等待时长,以及确定所述第三等待时长和所述第二等待时长中的最小值为所述第一等待时长。
可选地,所述第一速度确定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行驶时长与所述第一等待时长之差以及所述目标路段的长度确定所述任一车辆行驶所述目标路段全程的行驶速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速度确定模块14具体还用于:对所述各车辆各自对应的行驶速度进行平均计算;以及将计算结果确定为所述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拥堵程度确定模块15,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确定所述目标路段的拥堵程度。
显示模块16,用于显示与所述拥堵程度对应的提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17,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控制位于所述目标路段出入口的信号灯的绿信比。
图6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描述了行驶速度的确定装置的内部功能和结构,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行驶速度的确定装置的结构可实现为一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21和存储器22。其中,所述存储器22用于存储支持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行驶速度的确定方法的程序,所述处理器21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22中存储的程序。
所述程序包括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21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各车辆行驶在目标路段过程中的轨迹数据;
对于所述各车辆中的任一车辆,根据所述各车辆的轨迹数据确定所述任一车辆行驶所述目标路段所需的第一等待时长;
根据所述任一车辆的第一等待时长以及所述任一车辆行驶所述目标路段全程所需的行驶时长确定所述任一车辆行驶所述目标路段的行驶速度;
根据所述各车辆各自对应的行驶速度确定所述目标路段对应的行驶速度。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21还用于执行前述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结构中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23,用于该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上述电子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图1至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中行驶速度的确定方法所涉及的程序。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