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山公路弯道会车预警联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8649发布日期:2018-12-21 19:44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盘山公路弯道会车预警联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程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山公路弯道会车预警联动装置,用于在盘山公路的弯道部分为会车车辆提供预警,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背景技术:

盘山公路是指盘绕山体修筑建造的公路,属于山路的一种类型,盘山公路主要在山岭重丘地带中建设,在平原微丘崎岖区域中也有铺设。盘山公路是山路的一种常见类型,其主要特点是盘绕山体、依靠山坡修建,坡陡弯急、起伏不平。盘山公路通过线路盘旋环绕大山的方式减少道路坡度、使车辆能够爬坡,在桥隧技术不发达的年代,盘山铺路是翻山越岭的无奈选择。随着人类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通过架桥梁挖隧道来跨越山谷穿越山脊。无论是高等级公路还是其它低等级公路,贯穿山区的公路都会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存在盘山路段,盘山公路的特点是弯曲、陡峭、狭长、高耸和低级,这就导致了事故的多发性。现有技术中弯道会车的预警装置多种多样:中国专利201220049404.6公开的一种基于地磁传感器的公路弯道会车预警系统,由地磁传感器、控制器和可变信息板三部分组成,所述地磁传感器安装在车道中间位置的地下,地下深度应保证磁传感器能够感应地球磁场在铁磁性物体通过时的磁场变化信号,亦可安装在车辆侧面的地上位置;所述控制器的磁场变化信号采集端与地磁传感器的磁场变化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可变信息板为电子显示装置,该可变信息板的数据输入端与控制器的数据输出端连接,所述地磁传感器设在弯路的正或/和反向车道的上游处,可变信息板设置在正或/和反向车道的下游处;中国专利201510288839.4公开的一种弯道会车预警系统,设置在弯道外围的弯道入口处,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摄像头、图像处理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和电子显示屏;摄像头至少有两个,分别正对弯道两侧的来车方向,用于获取弯道两侧的路面来车图像;图像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摄像头传输过来的图像并通过对图像分析来判别弯道两侧是否有车驶入;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图像处理单元处理分析的结果并根据结果来控制电子显示屏的开闭;电子显示屏用于显示预警信息,其设置方向为正对来车方向;太阳能发电装置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中国专利201720751320.X公开的一种会车提前预警系统,包括车辆检测装置、道路边缘灯带、预警提示屏和太阳能光伏板,车辆检测装置设置于道路边缘,用于检测是否有车辆驶入或即将驶入预警路段;道路边缘灯带设置于预警路段的边缘,一侧的车辆检测装置对对向道路边缘灯带的发光状态进行控制,以提醒驾驶员注意对向来车;预警提示平设置于预警路段入口的右侧,用于显示提醒驾驶员注意对向来车的警示语;太阳能光伏板对车辆检测装置、道路边缘灯带和预警提示屏进行供电;中国专利201710757807.3公开的一种基于CC430的急转弯会车提示预警系统,包含设置在弯道一端入口的第一车辆地磁传感器、第一电子显示屏、第一控制器模块、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一RF无线通信模块、第一天线、第一置位/复位电路、第一电源模块,以及设置在弯道另一端入口的第二车辆地磁传感器、第二电子显示屏、第二控制器模块、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第二RF无线通信模块、第二天线、第二置位/复位电路、第二电源;中国专利201610573666.5公开的基于全景摄像技术的山区公路弯道盲区会车预警系统,包括:图像获取模块、图像处理模块、车辆识别模块以及信号输出显示模块,其中: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山区公路弯道进口处、弯道处、弯道出口处的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入到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接收到上述的图像后,将图像灰度化处理后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对图像进行全景拼接处理,经过图像增强和形态学运算后再将全景拼接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还原为全景图像后进行输出;车辆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的全景图像中的车辆,并判断识别出车辆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以及整个弯道内的车辆数量;信号输出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的全景图像中的车辆、速度以及车辆数量信息通过设置在弯道进口处、弯道出口处的显示器进行实时显示;中国专利201620058038.9公开的弯道会车预警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在弯道内侧沿车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超声波距离感应器、第二超声波距离感应器、第一显示屏、第一逆行声光报警模块;在弯道外侧沿车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超声波距离感应器、第四超声波距离感应器、第二显示屏、第二逆行声光报警模块,所述第一超声波距离感应器、所述第二超声波距离感应器、所述第二显示屏和所述第二逆行声光报警模块位于弯道左侧,所述第一显示屏、第一逆行声光报警模块、所述第三超声波距离感应器和所述第四超声波距离感应器位于弯道右侧;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所述第一单片机分别与所述第一超声波距离感应器、第二超声波距离感应器、第二逆行声光报警模块以及第一显示屏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分别与所述第三超声波距离感应器、第四超声波距离感应器、第一逆行声光报警模块以及第二显示屏连接;供电模块,供电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中国专利201710961280.6公开的一种公路弯道会车智能预警系统,具有若干检测装置、包括与数据处理器互联的信号控制器,还包括LED显示屏、接收器和数据处理器的车辆检测单元、信息发布单元和无线传输单元,其中车辆检测单元和信息发布单元通过无线传输单元无线通信连接的同时,还与智能管理中心通过无线传输单元通信连接,智能管理中心包括管理服务器和与管理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终端计算机,终端计算机内安装对一个或多个车辆检测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和无线传输系统进行远程监管的管理软件;中国专利201710896501.6公开的一种基于地磁传感器的急转弯会车提示预警系统,包含设置在弯道一端入口的第一车辆地磁传感器、第一电子显示屏、第一控制器模块、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一RF无线通信模块、第一天线、第一置位/复位电路、第一电源模块,以及设置在弯道另一端入口的第二车辆地磁传感器、第二电子显示屏、第二控制器模块、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第二RF无线通信模块、第二天线、第二置位/复位电路、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均包含市电、电压转换电路、整流稳压模块;由地磁传感器检测采集车辆信息,系统中的两块大面积电子显示屏给出信息告知预警,前方车况及时反馈到来向和去向的驾驶人员,采用太阳能供电,有效的节约了能源;中国专利201720771412.4公开的一种弯道会车预警装置,包括弯道第一端、弯道第二端以及弯道处;所述弯道第一端、弯道第二端以及弯道处相互间无线相连;所述弯道第一端包括第一车辆检测模块、第一湿度检测模块、第一红色激光发生器、第一控制器模块以及第一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一车辆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第一湿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第一红色激光发生器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一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弯道第二端无线相连,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弯道处无线相连;所述弯道处包括弯道无线传输模块、弯道控制器模块以及弯道红色激光发生器;所述弯道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无线相连,所述弯道无线传输模块与弯道第二端无线相连,所述弯道无线传输模块与弯道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弯道红色激光发生器的控制端与弯道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弯道第二端包括第二车辆检测模块、第二湿度检测模块、第二红色激光发生器、第二控制器模块以及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二车辆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第二湿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第二红色激光发生器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二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无线相连,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与弯道处无线传输模块无线相连;中国专利201721535386.1公开的一种应用于视线盲区的会车预警装置,包括,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视线盲区两方车辆的信息;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视线盲区的至少一方存在车辆时,根据采集的信息确定存在的车辆的行驶方向以及与所述预警装置的距离;在所述行驶方向为所述存在的车辆朝向所述预警装置行驶,且所述距离小于预设值时,根据另一方车辆的信息确定提示信息;信号提醒单元,用于向所述存在的车辆的驾驶员提醒所述提示信息;中国专利201721410221.1公开的一种公路弯道会车预警系统,包括电源、第一地磁检测器组、第二地磁检测器组、第一声光预警模块、第二声光预警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第一地磁检测器组和第二地磁检测器组分别埋设在弯道下侧、上侧的路面下方;信息处理模块位于弯道外侧的路旁;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地磁检测器传输过来的车辆检测信息;第一声光预警模块和第二声光预警模块分别布设在弯道外侧的下、上侧,其设置方向为正对来车方向;中国专利201711470133.5公开的一种弯道会车预警系统,包括分布于弯道长度方向上的若干预警单元,所述预警单元包括电源、无线车辆检测传感器、无线接入器、预警装置;所述无线车辆检测传感器由磁阻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MCU和无线收发芯片组成,MCU与地磁检测单元、信号调理电路、无线收发芯片均连接,地磁检测单元与信号调理电路连接;所述地磁检测单元为磁阻传感器,用于感应地磁的变化;MCU用于控制整个无线车辆检测传感器,负责采集传感器信号、执行相关计算、并控制电源为磁阻传感器和调理电路供电;无线收发芯片用于实现无线车辆检测传感器与无线接入器的通信,上报检测信息或下发参数设置;所述无线接入器接收其所处来车方向的前方所设置的无线车辆检测传感器上报的来车信息,计算出车辆速度和车流量,并能够向邻近无线接入器发送来车预警;中国专利201810000800.1公开的一种基于智能车的盘山公路急弯预警装置及方法,属于汽车行驶主动安全领域。在该装置中,红外测距传感器用于采集急弯两个方向汽车与急弯之间的距离;电子控制单元ECU设有两个方向的安全距离值,分别为上山方向的汽车与急弯的上山安全距离和下山方向的汽车与急弯的下山安全距离;ECU根据红外测距传感器反馈的距离分析处理后,通过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发出急弯预警信号或会车预警信号;智能汽车通过车内的装置接收并识别预警信号,对驾驶员发出语音预警;上述专利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使用推广受限。因此,研发设计一种减少盘山公路弯道会车时发生交通事故的预警联动装置,很有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设计一种盘山公路弯道会车预警联动装置,在会车时,进行预视提醒,改善盘山公路的交通状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盘山公路弯道会车预警联动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传感器、地磁中继器和AR眼镜;安装在盘山公路弯道视觉盲区路面下的传感器与安装在盘山公路弯道视觉盲区路边的立杆式结构的地磁中继器电连接,地磁中继器通过5G网络与车辆驾驶员佩戴的AR眼镜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安装在盘山公路弯道视线盲区内能够检测车辆的传感器和立杆式结构的地磁中继器以及驾驶员所佩戴的AR眼镜连接成为整体,进行盘山公路弯道盲区会车预警提示,当盲区内有车辆经过时,传感器将感知的车辆信息上传至地磁中继器,地磁中继器通过5G网络技术同步上传至驾驶员佩戴的AR眼镜,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预警提示,使驾驶员进行提前避让,有效的避免盘山公路弯道会车时,因存在视觉盲区而发生的交通事故;其结构和安装工艺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实现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AR眼镜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的盘山公路弯道会车预警联动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传感器1、地磁中继器2和AR眼镜3;安装在盘山公路弯道视觉盲区路面下的传感器1与安装在盘山公路弯道视觉盲区路边的立杆式结构的地磁中继器2电连接,地磁中继器2通过5G网络与车辆驾驶员佩戴的AR眼镜3连接。

本实施例涉及的传感器1为地磁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存在和识别车型;地磁中继器2能够作为路灯的安装载体;AR眼镜3能显示所看的路面信息或是周围的建筑;5G网络是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本实施例涉及的盘山公路弯道会车预警联动装置使用时,盘山公路弯道视觉盲区的路面上车辆经过会触动路面下安装的传感器1,传感器1感知到车辆后联动启动盘山公路弯道视觉盲区的路边的地磁中继器2,地磁中继器2将在盘山公路弯道视觉盲区内行驶车辆的信息通过5G网络上传到驾驶员佩戴的AR眼镜3,为驾驶员做出盘山公路弯道视觉盲区内有车辆经过的预警提示,使驾驶员在会车时提前避让,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