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3630发布日期:2019-05-15 22:33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光缆等缆线架空穿过公路等环境中,因超高的物体通过而造成对电缆或光缆的损坏,不但造成的损失大而且排查点位困难。为预防超高物体通过而对缆线造成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底箱和底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底部设置有喇叭孔和闪烁灯孔,所述喇叭孔对应底箱内部设置报警喇叭,所述闪烁灯孔向底箱下部凸出设置闪烁报警灯,闪烁灯孔对应的底箱内部放置充电管理器;所述底箱底部中间位置向下设置探测头;

还包括静电探测器,固定设置在底箱上,用于探测箱体周围的强静电,并对应输出静电探测信号;静电报警模块,耦接静电探测器;以及中央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控制端报警模块以及与对讲机语音通信的语音通讯设备和移动报警单元、延时控制单元、信号发生单元。

优选地,所述移动端报警模块包括移动报警单元,响应声音监测信号和图像监测信号输出用于提示工作人员自身的移动报警信号;

延时控制单元,耦接所述移动报警单元,并在移动报警单元连续发出预设时间的移动报警信号后输出救援控制信号;

信号发生单元,耦接延时控制单元,并响应救援控制信号输出用于提示救援人员响应底箱所在位置的定位信号。

优选地,所述信号发生单元包括一组响应救援控制信号得电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置于所述闪烁灯元件内部。

优选地,所述移动报警单元包括NPN型的三极管T1,三极管T1的集电极耦接电源正极,三极管T1的基极用于接收上述事故信号,三极管T1的发射极通过固定设置在报警装置上的振动电机G1和蜂鸣器B1接地,其中,振动电机G1和蜂鸣器B1并联设置;当三极管T1的基极接收到事故信号时,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蜂鸣器耦接的节点输出移动报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底箱盖之间通过角钢支架连接,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水平面呈40-45°的夹角,角钢支架与底箱盖之间通过M8螺丝固定。

优选地,所述底箱与底箱盖之间通过M6螺丝固定。

优选地,所述底箱通过一角钢支架固定在所需要设置的位置,其角钢垂直段焊接在底箱侧面,水平面与其连接的可以是路旁电杆或者其余圆柱形固定装置。

优选地,所述喇叭孔与闪烁灯孔为直径40-45厘米的圆孔,所述喇叭孔面板上开设若干直径5厘米的小圆孔。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创新性地提出了碰撞提示装置,在超高物品靠近前50米即会发出声光报警,预防超高物体造成的碰撞损坏。当出现碰撞后自动上传时间地点等信息给后台,可迅速定位事故地点,节省抢修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底箱底部仰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电路连接关系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侧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电路关系明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移动端报警模块电路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静电报警模块的电路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端报警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底箱和底箱盖,如图1所示,所述底箱底部设置有喇叭孔和闪烁灯孔,所述喇叭孔对应底箱内部设置报警喇叭,所述闪烁灯孔向底箱下部凸出设置闪烁报警灯,闪烁灯孔对应的底箱内部放置充电管理器;所述底箱底部中间位置向下设置探测头;

还包括静电探测器,固定设置在底箱上,用于探测箱体周围的强静电,并对应输出静电探测信号;静电报警模块,耦接静电探测器;以及中央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控制端报警模块以及与对讲机语音通信的语音通讯设备和移动报警单元、延时控制单元、信号发生单元。

所述底箱与底箱盖之间通过M6螺丝固定。

所述底箱通过一角钢支架固定在所需要设置的位置,其角钢垂直段焊接在底箱侧面,水平面与其连接的可以是路旁电杆或者其余圆柱形固定装置。

所述喇叭孔与闪烁灯孔为直径40-45厘米的圆孔,所述喇叭孔面板上开设若干直径5厘米的小圆孔。

具体而言,还包括静电探测器,固定设置在底箱上,用于探测箱体周围的强静电,并对应输出静电探测信号;静电报警模块,耦接静电探测器;以及中央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控制端报警模块以及与对讲机语音通信的语音通讯设备和移动报警单元、延时控制单元、信号发生单元,其中,移动报警单元11,包括NPN型的三极管T1,三极管T1的集电极耦接电源正极,三极管T1的基极用于接收上述事故信号,三极管T1的发射极通过固定设置在工程帽5上的振动电机G1和蜂鸣器B1接地,其中,振动电机G1和蜂鸣器B1并联设置;当三极管T1的基极接收到事故信号时,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蜂鸣器耦接的节点输出移动报警信号;

延时控制单元12,包括基于型号为ATC89C51的单片机U1的最小系统,单片机U1的P1.0端口用于接收移动报警信号,当单片机U1的P1.0端口接收到移动报警信号时,单片机U1开始计时,如果在预设的时间内单片机U1的P1.0端口持续接收到移动报警信号,则单片机U1的P2.0端口输出救援控制信号;

信号发生单元13,包括串接于电源正极和单片机U1的P2.0端口之间的发光二极管D1和固定电阻R1,其中,发光二极管D1通电后发出红光;当单片机U1的P2.0端口输出救援控制信号时,发光二极管D1通电发光;

静电报警模块,通过螺旋导线与静电探测器4连接,用于接收静电探测信号,当静电探测信号大于预设值时输出静电报警信号;静电报警模块包括稳压单元21,触发单元22和输出单元23,具体结构如下:

稳压单元21,包括电容C3,电容C3耦接于静电探测器4与电源负极之间,电容C3与静电探测器4耦接的节点输出稳压信号;

触发单元22,包括发光二极管D4以及与发光二极管配合的光敏电阻R3;其中,发光二极管D4与一限流电阻R2串接于稳压单元21的输出端和电源负极之间,光敏电阻R3与固定电阻R4串接于电源;当静电探测信号的幅值增大时,发光二极管D4发出的光的亮度增高,光敏电阻R3的阻值减小,当光敏电阻R3两端的电压低于高电平时,光敏电阻R3与固定电阻R4耦接的节点通过一非门NOT输出触发信号;

输出单元23,包括场效应管T4,场效应管T4的栅极用于接收触发信号,场效应管T4的源极耦接电源正极,场效应管T4的漏极通过一固定电阻R5接地,固定电阻R5与场效应管T4的漏极耦接的节点输出上述静电报警信号;

中央控制系统6设置在控制室,中央控制系统6包括中央处理器以及与中央处理器耦接的控制端报警模块和PC端。

中央处理器通过一GPS接收模块与上述GPS定位模块无线连接,并通过PC端显示与定位检测信号对应的工程帽5的位置信息。

中央处理器通过无线电连接的方式耦接上述或门电路、移动端摄像头和移动端存储模块,用于接收事故信号、影像信号和第二报警信号。当中央处理器接收到事故信号时,控制上述控制端报警模块输出控制端报警信号;当中央处理器接收到第二报警信号时,控制上述控制端报警信号输出监控报警信号;中央处理器接收并存储上述影像信号,PC端用于显示影响信号对应的影像信息;

控制报警单元31包括NPN型的三极管T2。三极管T2的集电极耦接电源正极,三极管T2的基极耦接中央处理器,三极管T2的发射极通过并联设置的发光二极管D2和蜂鸣器B2接地。当中央处理器接收到事故信号时,三极管T2导通,发光二极管D2和蜂鸣器B2同时得电,从而发出控制端报警信号。

监控报警单元32包括NPN型的三极管T3。三极管T3的集电极耦接电源正极,三极管T3的基极耦接中央处理器,三极管T3的发射极通过一发光二极管D3接地。当中央处理器接收到事故信号时,三极管T3导通,发光二极管D3得电,从而发出监控报警信号。

当静电探测器4探测到工作人员有强静电时,可通过静电报警模块输处静电报警信号,此时移动端存储模块储存对应的影像信号并输出第二报警信号,以使得控制室中的监控报警单元32发出监控报警信号,从而起到提示位于控制室内的工作人员的作用,同时,移动端存储模块的设置也可以起到记录现场信息的作用,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具有强静电位置的记录和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