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老人的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78831发布日期:2019-12-11 00:09阅读:20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老人的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手环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老人的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科技发展和生活的进步,人们对健康问题给予了重大关注,特别是老人。现在社会人群的老年化严重,且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年轻人忙于工作而疏忽了对老人的关照,从而使老人往往都是单独在家中,而老人的身体健康状态也会牵动年轻人的心。

现有技术中,年轻人往往都是购买智能手环,将其佩戴在老人的身上以监控老人的身体信息,待监控到信息异常发送消息给关联用户(监护人)起到提醒作用。但老人身体的问题较多,例如心脏病突发导致老人失去行动能力,若不能得到第一时间救治将危害到生命安全;且监护人在接收到消息后无法得知老人的具体情况而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影响老人的急救黄金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监护人无法准确得知老人状态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老人的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老人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智能手环、摄像头以及移动终端;

所述智能手环佩戴在老人手上,用于监控老人的身体数据;所述摄像头安装在室内墙体上,用于拍摄室内视频,并与所述智能手环无线或蓝牙连接;所述移动终端由监护人携带,并通过app与智能手环和摄像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老人的身体数据包括心率、血压、体温、脉搏。

优选的,所述智能手环包括控制器、采集单元、存储单元、比对单元、通讯单元以及报警单元;所述采集单元、存储单元、比对单元、通讯单元以及报警单元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智能手环还包括定位单元,用于定位老人的实时位置。

优选的,所述智能手环设置有sos按键,用于老人主动发送报警信息和定位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老人的智能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智能手环中预先存入老人的身体数据和报警阈值;

s2:当智能手环监控到老人身体数据达到报警阈值时,发出报警提示,同时发送报警信息和定位信息到监护人的移动终端;

s3:监护人接收到信息后,当老人处于室内,监护人可通过app与摄像头建立远程连接,查看室内和老人的情况,并作出施救措施;

或老人处于室外,当智能手环监控到老人身体数据达到报警阈值时,将实时对老人位置进行定位,并向预设范围内用户的app发送报警信息和定位信息;用户可根据定位信息前往定位点对老人进行施救,同时接收app发送的奖励。

优选的,当老人感觉身体异常时,主动按下智能手环的sos按键,发送报警信息和定位信息。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智能手环和摄像装置单独设置且进行关联的方式,当智能手环监控到老人身体信息出现异常时,可打开摄像装置拍摄室内的情况,并将视频传送给关联用户,以供关联用户查看具体的情况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同时当老人在室外时,可通过向周围求助的方式得到及时的救治,以保障老人的身体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老人的智能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手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室内老人的智能监控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室外老人的智能监控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示例性的一种用于老人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智能手环10、摄像头20以及移动终端30。

本实施例中,智能手环10,佩戴在老人的手上,用于采集对应老人的身体信息,例如心率、血压、体温、脉搏等,也可将智能手环替换为智能手表;摄像头20安装在室内墙体上,可采用全景摄像头,用于拍摄室内的情况,并与智能手环10通过无线或蓝牙连接;移动终端30,由监护人随身携带,可为移动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app分别与智能手环10和摄像头20关联,用于接收智能手环10和摄像头20的信息,并可发送指令到摄像头20以控制其开启或关闭。

本实施例中,智能手环10和摄像头20独立设置,并不是将摄像头20安装在智能手环10上;因为若将智能手环和摄像头20集成在一起,则摄像头20拍摄的角度是有限的,当老人因病突发昏倒时,摄像头20的角度有可能会被遮挡住,从而无法拍摄到老人的具体情况,影响监护人的判断,从而有可能导致抢救的时间,危急到老人的生命安全。本发明将其分开设置,从而在突发状态下,当智能手环10监控老人的身体信息异常时,监护人接收到报警信息可通过控制打开摄像头20拍摄室内,从而准确了解老人的状况以及时做出选择。

且在运动状态下,人体的身体数据会比安静状态下偏高,当智能手环10报警时,监护人也可通过摄像头20及时了解老人状况,避免受到惊吓,可通知老人适当休息,保障了老人的身体健康。

图2为示例性的智能手环结构示意图,包括控制器101、采集单元102、存储单元103、比对单元104、通讯单元105以及报警单元106,采集单元102、存储单元103、比对单元104、通讯单元105以及报警单元106分别与控制器101电连接。报警单元的具体结构可为sos按键,设置在智能手环的外层。

本实施例中,多次测量老人的身体数据,以得到相关的身体数据安全阈值,并将报警阈值预存到存储单元103中;例如老人的心率一般在每分钟60-100次,为排除误差因素,因此可将心率报警阈值设为每分钟小于50次和大于120次,即当比对单元104对单元102采集的老人心率与存储单眼103中的报警阈值进行比对,若老人的心率每分钟小于50次或大于120次,报警单元106将会发出报警提示,通讯单元105推送消息到移动终端30以提醒监护人查看。同时控制单元101将控制摄像头20开启(摄像头20平常处于待机状态,以节约电能和保证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安全)以对室内进行拍摄,拍摄时间间隔为30秒,即30秒为一个拍摄视频,摄像头20将拍摄视频传输到移动终端30,直到监护人关闭摄像头,则拍摄停止。

本实施例中,智能手环还包括定位单元,用于定位老人所处的位置,当智能手环推送报警信息给监护人时,同时发送定位信息给监护人,以帮助监护人能及时知道老人的位置,及时做出应对反应。

图3为本发明实例性的一种用于老人的智能监控方法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智能手环中预先存入老人健康状态的身体数据和报警阈值。

本实施例中,老人健康状态的身体数据包括心率、体温、血压等;在老人佩戴前,可进行多次测量再进行设定,避免出现因误差而导致的无意义报警,造成资源和人力的浪费,例如老人的健康状态心率一般在每分钟60-100次。在不同状态下,老人的身体数据是会发生波动的,不能因数据暂时不在预设数据范围内而触发报警,因此可设置报警阈值,例如老人的健康状态心率一般在每分钟60-100次,则可将报警阈值设为心率每分钟小于50次和大于120次,即当智能手环监控到老人身体数据达到报警阈值要求时,才会发出报警信息。

s2:当智能手环监控到老人身体数据出现异常时,发送报警信息给监护人,同时启动摄像头进行视频拍摄。

本实施例中,当老人处于室内时,智能手环监控到老人身体数据达到报警阈值要求时(即数据异常),智能手环发送报警信息到监护人携带的移动终端上,以提醒监护人查看老人状态。同时,智能手环发送拍摄指令到摄像头以控制摄像头由待机状态转入到工作状态,拍摄室内的视频(每30秒为一个视频)并传输到移动终端,这样可让监护人能清楚知道老人的具体情况,例如老人是否处于运动状态或者老人是否突发病症,以帮助监护人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s3:当监护人接收到报警信息后,可通过软件app远程打开室内设置的摄像头,对室内进行查看。

当监护人的移动终端接收到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可设置为振动、闪光、声音等)后,监护人通过绑定的app与摄像头进行远程连接,可控制摄像头对室内进行查看,以观察老人的具体情况。

但老人的活动范围不仅限于室内,当老人佩戴智能手环外出时,智能手环监控到数据异常时,可根据以下方法进行监控,如图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老人处于室外,即无法与摄像头建立连接,当智能手环监控到数据异常时,将对所处位置进行定位,并向预设范围内用户发送报警信息和定位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老人佩戴智能手环处于室外时,智能手环监控数据异常,将会启动定位单元对老人位置进行实时定位,定位方式为gps定位或北斗定位;同时发送报警信息和定位信息给预设范围内安装有与智能手环相匹配app的移动终端,以请求其他人的帮助。

本实施例中,当老人自己感觉到异常时,也可通过按下sos键,发送报警信息和定位信息。

s5:当预设范围内用户接收到报警信息后,可根据定位信息前往老人所处位置进行施救,同时接收app发送的奖励,例如红包奖励和爱心积分。

本实施例中,预设范围内用户接收到报警信息后,并进行确认后,用户前往定位点对老人进行搀扶、送医、急救等,并可做好视频音频等备案。同时当用户确认前往施救后,app将发送奖励(例如红包奖励和爱心积分)给对应用户,以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奖励可由监护人与app签订奖励支付协议。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