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交通标志支撑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4242发布日期:2020-03-24 15:13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交通标志支撑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施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式交通标志支撑杆。



背景技术:

交通标志,用文字或符号传递引导、限制、警告或指示信息的道路设施,交通标志中一般是以安全、设置醒目、清晰、明亮的交通标志是实施交通管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顺畅的重要措施。

公告号为cn208506987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可拆卸的临时交通信号灯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的上端侧壁开设有插孔,且插孔中竖直设置有灯柱,灯柱远离插孔的一端固定有信号灯,安装座的上端侧壁固定有两个套筒,两个套筒中均插设有定位销,灯柱两侧侧壁开设有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槽。灯柱插入插孔中,方便将其从安装座上拆卸下来,方便搬运、移动,利用定位销与定位槽的卡接将灯柱固定在插孔中,防止信号灯甩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临时交通信号灯用在一些新修的路段或翻修维护的路段上,对于路况复杂的工段,由于灯柱高度不可调,信号灯高度固定,往往使得临时信号灯的指示作用有限,无法根据路况调整灯柱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交通标志支撑杆,能够根据路况调整支撑杆的高度,使得设置在支撑杆上的交通标志能够更好的发挥其指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移动式交通标志支撑杆,包括底座、与底座上端面垂直的支撑杆以及用于调节支撑杆高度的调节组件;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端且内部中空的套管以及与套管滑动连接的套杆,所述底座为空心长方体状且所述套管下端延伸至所述底座内;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套杆侧壁上的齿条、穿过套管侧壁且与套管转动连接的转轴、固定套设在转轴上且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以及固定在转轴上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手轮;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套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套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套管靠近所述齿轮的侧壁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转轴通过锁定组件限制其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调节交通标志高度时,转动手轮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齿轮转动,因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其固定的套杆一起上下移动,移动至设定高度后,通过锁定组件锁定转轴,限制其继续转动,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路况调整支撑杆的高度,使得设置在支撑杆上的交通标志能够更好的发挥其指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固定在转轴远离手轮一端的连接块、开设在连接块上的插槽、固定在套管侧壁上的安装块、与安装块滑动配合的滑杆、固定在滑杆上且与插槽插接配合的插块以及套设在滑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安装块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插块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杆高度调节好后,为了避免套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滑动滑杆使插块插入插槽内,弹簧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块始终插接在插槽内。需要重新调节套杆高度后,滑动滑杆使得插块与插槽脱离,如此可以继续转动转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杆远离所述插块的一端固定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滑杆的横截面积;所述限位片远离所述滑杆的端面上固定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片,避免滑杆与安装块脱离,设置拉环,便于滑动滑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的侧壁上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滑杆使得插块与插槽脱离后,将挂钩挂在拉环上,避免插块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弹回插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着所述套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套杆的两侧固定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滑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滑槽与滑条滑动配合,一方面使得套杆与套管滑动更顺畅,另一方面对套杆上下升降过程起到导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底面四周均安装有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万向轮,方便移动该交通标志支撑杆且移动时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底面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撑杆,所述固定撑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有支撑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的固定撑杆高度可调,需要移动底座时,固定撑杆脱离地面,移动至使用位置时,固定撑杆与地面接触,如此设置可以减小万向轮的受力,延长万向轮的使用时间。设置支撑座能够增大固定撑杆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底座因地面不平而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驱动其移动的拉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拉杆,方便通过拉动拉杆移动该交通标志支撑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转动手轮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齿轮转动,因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其固定的套杆一起上下移动;

2.套杆高度调节好后,为了避免套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滑动滑杆使插块插入插槽内,弹簧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块始终插接在插槽内;

3.螺纹连接的固定撑杆高度可调,需要移动底座时,固定撑杆脱离地面,移动至使用位置时,固定撑杆与地面接触,如此设置可以减小万向轮的受力,延长万向轮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万向轮;12、固定撑杆;13、支撑座;2、支撑杆;21、套管;211、滑槽;212、避让孔;22、套杆;221、滑条;3、调节组件;31、齿条;32、转轴;33、齿轮;34、手轮;4、锁定组件;41、连接块;42、插槽;43、安装块;44、滑杆;45、插块;46、弹簧;47、限位片;471、拉环;48、固定轴;481、挂钩;5、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移动式交通标志支撑杆,包括底座1、与底座1上端面垂直的支撑杆2以及用于调节支撑杆2高度的调节组件3。

如图1所示,底座1为空心长方体状,底座1的底面四周均安装有万向轮11,方便根据使用位置移动交通标志。底座1底面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撑杆12,固定撑杆12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定有支撑座13。螺纹连接的固定撑杆12高度可调,需要移动底座1时,固定撑杆12脱离地面,移动至使用位置时,固定撑杆12与地面接触,如此设置可以减小万向轮11的受力,延长万向轮11的使用时间。设置支撑座13能够增大固定撑杆12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底座1因地面不平而移动。

如图1所示,支撑杆2包括内部中空的套管21以及与套管21滑动连接的套杆22,套管21与底座1的上端面垂直设置且套管21与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套杆22的下端延伸至底座1内。套管21的内壁对称开设有滑槽211,滑槽211的开设方向与套管21的长度方向一致,套杆22的两侧对称固定有与滑槽211滑动配合的滑条221。

如图1-图2所示,调节组件3包括齿条31、转轴32、齿轮33以及手轮34,齿条31固定在套杆22的侧壁上且齿条31的长度方向与套杆22的长度方向一致。转轴32穿过套管21的侧壁与其转动连接,齿轮33固定套设在转轴32上且齿轮33与齿条31啮合,套管21靠近齿轮33的侧壁上开设有避让孔212,避让孔212的截面为矩形,开设避让孔212为了不影响齿轮33的转动。手轮34固定在转轴32一端用于驱动转轴32转动,转轴32通过锁定组件4限制其转动。

如图2所示,锁定组件4包括连接块41、插槽42、安装块43、滑杆44、插块45以及弹簧46,连接块41固定在转轴32远离手轮34的一端,插槽42开设在连接块41的四周侧壁上,插槽42的截面为矩形。安装块43固定在套管21的侧壁上,滑杆44穿过安装块43且与安装块43滑动连接,插块45固定在滑杆44靠近转轴32的一端且插块45与插槽42插接配合。弹簧46套设在转轴32上,弹簧46一端与安装块43固定,另一端与插块45固定,弹簧46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滑杆44远离插块45的一端固定有限位片47,限位片47的横截面积大于滑杆44的横截面积,限位片47远离转轴32的一端固定有拉环471,设置限位片47,避免滑杆44与安装块43脱离,限位片47上固定拉环471,便于滑动滑杆44。与安装块43同侧的套管21侧壁上固定有固定轴48,固定轴48上转轴32连接有挂钩481,滑动滑杆44使得插块45与插槽42脱离后,将挂钩481挂在拉环471上,避免插块45在弹簧46弹力作用下弹回插槽42。

如图1所示,底座1上设置有便于移动底座1的拉杆5,拉杆5为u型,拉杆5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的两侧转动连接,设置拉杆5,方便通过拉动拉杆5移动该交通标志支撑杆2。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需要调节交通标志高度时,转动手轮34驱动转轴32转动,转轴32带动齿轮33转动,因齿轮33与齿条31啮合,齿条3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其固定的套杆22一起上下移动。移动至设定高度后,为了避免套杆2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滑动滑杆44使插块45插入插槽42内,弹簧46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在弹簧46的弹力作用下,插块45始终插接在插槽42内。需要重新调节套杆22高度后,滑动滑杆44使得插块45与插槽42脱离,如此可以继续通过转动转轴32,调节套杆22的高度,从而调节交通标志的高度,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路况,最大限度的发挥交通指示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