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3534发布日期:2020-05-20 01:21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灾害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等都是地质灾害,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所以人们研发的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而现有技术中的监测装置,遇到滑坡时会被泥土冲毁,无法二次使用时,进而无法监测到第二次滑坡,存在防护能力不足,装置容易损坏等问题。因此,需要在监测预警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种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该种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装置解决上述提出的防护能力不足,装置容易损坏,无法监测到第二次滑坡的问题,提供一种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装置,该监测预警装置中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受在泥土的冲击时,将数据反馈给主控板上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伺服电机开始运行,伺服电机带动防护筒、翻转板和隔离罩转动一百八十度,使监测设备转动到翻转板的底部,防护筒承受泥土的冲击,能够很好的保护好监测设备,避免监测设备被冲毁,具有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装置,包括预埋筒、转动杆、轴承、防护罩、电机罩、伺服电机、防护筒、翻转板、隔离罩、主控板、蓄电池、压力传感器、橡胶环和监测设备,所述预埋筒的正面和背面均嵌入焊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中间贯穿焊接有转动杆,所述预埋筒的正面无缝焊接设置有防护罩,且转动杆位于防护罩中,所述预埋筒的背面无缝焊接有电机罩,所述电机罩的内部嵌套焊接有伺服电机,所述预埋筒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防护筒,且转动杆的背面嵌入焊接在防护筒的正面,所述防护筒的顶部焊接设置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顶部焊接设置有隔离罩,所述翻转板的底部通过支杆焊接设置有主控板,所述主控板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隔离罩的表面通过结构胶粘接有六个压力传感器,所述翻转板的外侧嵌套粘接有橡胶环,所述翻转板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监测设备。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橡胶环呈椭圆状,且橡胶环环绕在翻转板的外侧,并且橡胶环紧贴在预埋筒的内壁。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预埋筒、防护筒和隔离罩均呈半球状,且防护筒的直径大于隔离罩的直径。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预埋筒的圆心与转动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预埋筒的弧度大于180°。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防护筒和翻转板之间焊接设置有多根支撑杆,且防护筒和隔离罩的弧度均为180°。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伺服电机、主控板、蓄电池、压力传感器和监测设备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板包括有无线收发器和链接电路启闭的控制电路及其配套的控制开关,且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贯穿轴承的中间延伸至防护筒的背面,并且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防护筒焊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受在泥土的冲击时,将数据反馈给主控板上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伺服电机开始运行,伺服电机带动防护筒、翻转板和隔离罩转动一百八十度,使监测设备转动到翻转板的底部,防护筒承受泥土的冲击,能够很好的保护好监测设备,避免监测设备被冲毁,具有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滑坡结束后,伺服电机带动防护筒、翻转板和隔离罩转动一百八十度,使监测设备重新启动监测工作,能够监测到二次滑坡,减少二次滑坡带来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筒能够很好保护好翻转板,防护筒内部的支撑杆能够增加其受力能力,进一步的保证防护筒的牢固,使防护筒能够保证监测设备不被冲毁,能多次使用,橡胶环能够在增加翻转板与预埋筒的气密性,避免翻转板与预埋筒缝隙处出现漏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左侧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4中:预埋筒1、转动杆2、轴承3、防护罩4、电机罩5、伺服电机6、防护筒7、翻转板8、隔离罩9、主控板10、蓄电池11、压力传感器12、橡胶环13、监测设备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4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装置,包括预埋筒1、转动杆2、轴承3、防护罩4、电机罩5、伺服电机6、防护筒7、翻转板8、隔离罩9、主控板10、蓄电池11、压力传感器12、橡胶环13和监测设备14,预埋筒1的正面和背面均嵌入焊接有轴承3,轴承3的中间贯穿焊接有转动杆2,预埋筒1的正面无缝焊接设置有防护罩4,且转动杆2位于防护罩4中,预埋筒1的背面无缝焊接有电机罩5,电机罩5的内部嵌套焊接有伺服电机6,预埋筒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防护筒7,且转动杆2的背面嵌入焊接在防护筒7的正面,防护筒7的顶部焊接设置有翻转板8,翻转板8的顶部焊接设置有隔离罩9,翻转板8的底部通过支杆焊接设置有主控板10,主控板10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1,隔离罩9的表面通过结构胶粘接有六个压力传感器12,翻转板8的外侧嵌套粘接有橡胶环13,翻转板8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监测设备14。

优选的,橡胶环13呈椭圆状,且橡胶环13环绕在翻转板8的外侧,并且橡胶环13紧贴在预埋筒1的内壁,橡胶环13能够在增加翻转板8与预埋筒1的气密性,避免翻转板8与预埋筒1缝隙处出现漏水的问题,预埋筒1、防护筒7和隔离罩9均呈半球状,且防护筒7的直径大于隔离罩9的直径,防护筒7能够很好保护好翻转板8,防护筒7内部的支撑杆能够增加其受力能力,进一步的保证防护筒7的牢固,使防护筒7能够保证监测设备14不被冲毁,能多次使用,预埋筒1的圆心与转动杆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预埋筒1的弧度大于180°,防护筒7和翻转板8之间焊接设置有多根支撑杆,且防护筒7和隔离罩9的弧度均为180°,伺服电机6、主控板10、蓄电池11、压力传感器12和监测设备14通过电线电性连接,主控板10包括有无线收发器和链接电路启闭的控制电路及其配套的控制开关,且伺服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贯穿轴承3的中间延伸至防护筒7的背面,并且伺服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与防护筒7焊接,压力传感器12能够感受在泥土的冲击时,将数据反馈给主控板10上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伺服电机6开始运行,伺服电机6带动防护筒7、翻转板8和隔离罩9转动一百八十度,使监测设备14转动到翻转板8的底部,防护筒7承受泥土的冲击,能够很好的保护好监测设备8,避免监测设备8被冲毁,具有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滑坡结束后,伺服电机6带动防护筒7、翻转板8和隔离罩9转动一百八十度,使监测设备14重新启动监测工作,能够监测到二次滑坡,减少二次滑坡带来的伤害。

工作原理:

在安装本实用新型一种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装置时,首先,在所需要安装监测设备14的位置挖坑,再将混凝土导入土坑中,其次将预埋筒1埋入混凝土中,混凝土凝固后,预埋筒1就固定在土坑中,最后通过数据终端与无线收发器建立无线信号连接即可;

当山体发生滑坡时,监测设备14检测到山体滑坡,监测设备14通过无线收发器将信息发生到数据终端上,随后泥土就会冲击在压力传感器12上,压力传感器12将数据反馈给主控板10上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伺服电机6开始运行,使伺服电机6带动防护筒7、翻转板8和隔离罩9转动一百八十度,使监测设备14转动到翻转板8的底部,滑坡结束后,控制电路控制伺服电机6开始运行,使伺服电机6带动防护筒7、翻转板8和隔离罩9转动一百八十度,使监测设备14转动到翻转板8的顶部,监测设备14继续工作,最后等待滑坡彻底结束后,将隔离罩9表面的泥土清理掉即可。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