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与移动体有关的分析的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抑制供汽车等进行移动的道路上的拥堵,期望对拥堵情况进行分析。在这个方面,尤其在交叉路口处,由于右转时的对向车的拥挤情况、左转时有无行人、还有直行后的道路的拥挤等各种原因,左右转时或直行时的拥堵情况时刻在变化。因此,交叉路口的拥堵情况的分析尤为困难。一种用于分析此种交叉路口的拥堵情况的技术,已揭示于专利文献1中。在专利文献1揭示的技术中,通过了分析对象的交叉路口的车辆的车载装置,创建方向别的探测信息,所述探测信息包括在通过该交叉路口的期间在规定的区间内收集到的位置信息、及通过该交叉路口后的行驶的道路链(link)的识别信息。利用该方向别的探测信息,可以掌握从交叉路口退出的方向别的行驶状态。另外,可以基于此掌握的行驶状态,判断是否发生拥堵。[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6243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在与方向别的探测信息对应的车辆降速时,即便其原因并非为拥堵,而是由于驾驶员的有意驾驶或车辆发生了故障时,也有可能判断为发生拥堵。其原因在于,以各方向别的探测信息正确地反映拥堵情况为前提,基于一台车辆的方向别的探测信息,来判断各退出方向是否发生拥堵。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可以基于多个移动体的位置信息等信息,更适当地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1)本发明的分析装置(例如后述的分析装置30)具备:接收部(例如后述的311),其接收多个移动体(例如后述的车辆50)的位置信息的推移;地图信息存储部(例如后述的存储部32),其将前述多个移动体可通行的道路与包括交叉路口的道路链信息一起进行存储;道路链指定部(例如后述的分析条件指定部313),其接受作为分析对象的前述道路链信息的指定;及,控制部(例如后述的313),其判断与前述指定的前述道路链信息对应的通过道路链后的前述多个移动体各自的前进路线,并针对每条前进路线统计各道路链通过时间,且根据基于统计结果的每条前进路线的代表值的差距,来特定拥堵的原因。根据上述(1),由于基于多个移动体的位置信息的推移来进行分析,因此,与以往相比,可以更加适当地进行分析。另外,由于基于每条前进路线的代表值的差距这一明确的标准,因此,可以简便地进行分析。(2)可以使上述(1)所述的分析装置为,前述代表值是前述道路链通过时间、或基于前述道路链通过时间和与前述道路链信息对应的道路链的距离而算出的道路链通过速度的众数值、中位值、及平均值中的任一个。根据上述(2),可以利用众数值、中位值、及平均值等容易算出的值,来进行分析。因此,分析无需费时,可以实现几乎实时的分析。(3)可以使上述(1)或上述(2)所述的分析装置为,进一步具备交通控制指示部(例如后述的交通指示部314),所述交通控制指示部对外部的交通控制设备进行变更控制的指示,以消除在前述控制部所特定出的拥堵的原因。根据上述(3),由于变更交通控制设备(例如信号灯)的控制,因此,可以促进消除藉由分析所特定出的拥堵的原因。(4)本发明的分析方法,是由计算机(例如后述的分析装置30)进行的分析方法,其具有以下步骤:接收步骤,其接收多个移动体(例如后述的车辆50)的位置信息的推移;地图信息存储步骤,其将前述多个移动体可通行的道路与包括交叉路口的道路链信息一起进行存储;道路链指定步骤,其接受作为分析对象的前述道路链信息的指定;及,控制步骤,其判断与前述指定的前述道路链信息对应的通过道路链后的前述多个移动体各自的前进路线,并针对每条前进路线统计各道路链通过时间,且根据基于统计结果的每条前进路线的代表值的差距,来特定拥堵的原因。根据上述(4)的方法,起到与上述(1)的分析装置相同的效果。(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可以基于多个移动体的位置信息等信息,更加适当地进行分析。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整个分析系统的基本结构的方块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载导航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功能块图。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便携终端的功能结构的功能块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分析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功能块图。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数据库的例子的图。图6是俯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辆行驶的道路的一例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分析信息数据库的例子的图。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统计结果的一例的图表。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交通控制设备的功能结构的功能块图。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数据库的更新处理时的基本操作的流程图。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分析处理时的基本操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分析系统的一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分析系统1的整体结构>针对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1进行说明。图1中示出分析系统1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分析系统1包含车载导航装置10、便携终端20、分析装置30、及交通控制设备40而构成。这些各装置及各终端可以经由通信网60而相互通信连接。再者,图中亦示出这些各装置及各终端所收发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不过为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亦可收发图示以外的其他信息。车载导航装置10是对乘坐车辆50a的用户进行导航(路线引导)的装置。车载导航装置10,基于用户的请求,进行自当前位置至目的地的路线引导。另外,车载导航装置10亦具有定位车载导航装置10的位置信息(即,车辆50a的位置信息)的功能。车载导航装置10定位到的位置信息,与用以识别车辆50a的移动体识别信息被一起适时地发送给分析装置30。车载导航装置10可以藉由安装在作为移动体的车辆50a上的车载导航装置、或简便地设置在作为移动体的车辆50a上的可移动的便携式导航设备(pnd,portablenavigationdevice)来实现。另外,除此之外,车载导航装置10亦可藉由安装有规定的应用程序的其他可车载的电子设备来实现。便携终端20是乘坐车辆50b的用户所使用的便携终端。便携终端20与上述车载导航装置10相同,具有定位便携终端20的位置信息(即,车辆50b的位置信息)的功能。与车载导航装置10定位到的位置信息相同地,便携终端20定位到的位置信息与用以识别车辆50b的移动体识别信息被一起适时地发送给分析装置30。便携终端20可藉由安装有规定的应用程序的智能手机、便携电话机、平板电脑终端、笔记本、及其他可便携的电子设备来实现。再者,在图中,车载导航装置10与车辆50a的组、及便携终端20与车辆50b的组分别图示了一组,但这些组的数量并无特别限制。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区分搭载有车载导航装置10的车辆50a、或利用便携终端20的用户乘坐的车辆50b的情况下进行说明时,省略末尾的字母,而简称为“车辆50”。分析装置30是以下装置,作为本实施方式特有的处理,基于各车辆50的位置信息等来进行规定的分析。分析装置30可藉由将用以实现本实施方式的应用程序组入例如服务器装置或个人计算机来实现。具体而言,分析装置30,自车载导航装置10或便携终端20获取各车辆50的位置信息。另外,分析装置30,基于所获取的各车辆50的位置信息,创建存储各车辆50的位置信息的推移的位置信息数据库。另外,分析装置30,将各车辆50可通行的道路的信息与包括交叉路口的道路链信息作为地图信息一起进行存储。进一步,分析装置30,从利用分析信息的用户接受被输入的分析条件,以便获得符合用户的期望条件的分析信息。此处,分析条件是包含与作为分析对象的交叉路口对应的道路链信息的指定等的条件。继而,分析装置30,基于位置信息数据库内的信息及地图信息,进行与所接受的分析条件相应的分析。具体而言,分析装置30,判断与经由分析条件所指定的道路链信息对应的通过道路链后的多台车辆50各自的前进路线。例如作为前进路线,判断各车辆50在对应于道路链信息的交叉路口是直行、左转、还是右转。继而,分析装置30,针对每条前进路线统计各道路链通过时间,且根据基于统计结果的每条前进路线的代表值的差距,来特定拥堵的原因。由此,分析装置30,可以确定形成拥堵的原因的理由是右转、左转、直行中的哪一个。如此,分析装置30,基于多台车辆50的位置信息的推移来进行分析,因此相比以往,能够更加适当地进行分析。另外,由于基于每条前进路线的代表值的差距这一明确的标准,因此,可以简便地进行分析。另外,分析装置30,也可以基于该分析结果,对交通控制设备40进行变更交通控制的指示,以消除所特定出的拥堵的原因。由此,可以促进藉由分析而特定出的拥堵的原因的消除。进一步,分析装置30也可以对用户提示该分析结果。由此,用户可以获得符合自己输入的期望分析条件的分析信息。再者,利用分析装置30的用户,例如可为道路管理者、道路附近的商业设施(例如购物中心)的运营者,亦可为对这些道路管理者等提供咨询的顾问。即,分析装置30可以由各种用户用于各种用途。交通控制设备40,是对在道路上移动的车辆50、或通过人行横道的行人进行交通控制的设备。交通控制设备40典型地藉由交通信号灯来实现。而且,交通控制设备40藉由变更利用交通控制设备40的灯的亮灯状态或闪烁状态,或通报特定的声音来对这些车辆50或行人进行交通控制。另外,交通控制设备40可以基于分析装置30的交通控制指示,改变灯的亮灯状态、或闪烁状态等。由此,实现促进藉由分析装置30的分析所特定出的拥堵的原因的消除。车辆50是车载导航装置10或便携终端20的用户乘坐的移动体。车辆50例如藉由四轮汽车、摩托车或自行车等来实现。通信网60,藉由因特网或便携电话网等网络、或组合这些而成的网络来实现。另外,网络的一部分也可以包含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车载导航装置10具备的功能块>其后,参照图2的方块图对车载导航装置10所具备的功能块进行说明。此处,车载导航装置10从车辆50a接受电源的供给,藉由乘坐于车辆50a上的用户将车辆50a的点火开关接通(启动引擎)而自动启动。并且,车载导航装置10一直运转到由乘坐于车辆50a上的用户将车辆50a的点火开关断开(关闭引擎)为止。如图2所示,车载导航装置10包含控制部11、存储部12、通信部13、传感器部14、显示部15、及输入部16而构成。控制部11由微处理器等运算处理装置构成,其对构成车载导航装置10的各部件进行控制。对于控制部11的细节将于下文叙述。存储部12由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存储有被称为固件或操作系统的控制用程序、用以进行路线引导处理的程序、用以进行对分析装置30发送位置信息的处理的程序等各程序、还有其他地图信息等各种信息。在图中,示出与位置信息的发送处理特别有关的信息即位置信息121及移动体识别信息122,作为存储部12存储的信息。位置信息121是藉由后述的传感器部14定位到的车载导航装置10的位置信息(即,车辆50a的位置信息)。在位置信息121中,不仅包含表示定位到的位置的信息,亦包含进行定位的时间。另外,移动体识别信息122是用以识别车载导航装置10的信息。可以利用例如唯一分配给车载导航装置10的制造编号等来作为移动体识别信息122。另外,除此之外,为了使通信部13与作为便携电话网等网络的通信网60连接,而使用插入至通信部13的用户识别模块(sim,subscriberidentitymodule)所附的电话号码作为移动体识别信息122。另外,除此之外,亦可使用车辆50a所固有的车辆识别号码(vin,vehicleidentificationnumber)或汽车牌照的号码作为移动体识别信息122。关于储存于这些存储部12中的各信息,可以构成为预先存储在存储部12中,也可以构成为根据需要从与通信网60连接的服务器装置(省略图示)等适当下载。进一步,亦可根据用户的输入等进行适当修改。通信部13具有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等,依据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3rdgeneration)、长期演进技术(lte,longtermevolution)、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4thgeneration)或者wi-fi(注册商标)等标准,经由通信网60实现与利用通信网60的其他装置(例如分析装置30)之间的无线通信。通信部13,例如被利用于:后述的位置信息发送部112,将储存在存储部12中的位置信息121及移动体识别信息122向分析装置30发送。其中,通信部13与其他装置之间收发的数据并无特别限制,也可以收发除位置信息121及移动体识别信息122之外的其他信息。传感器部14,例如由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构成。传感器部14具备作为检定位置信息的位置检测手段的功能,藉由gps传感器接收gps卫星信号,来定位车载导航装置10的位置信息(纬度及经度)。如上所述,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间隔3秒)进行藉由传感器部14实行的定位。定位到的位置信息,作为位置信息121而被储存于存储部12。再者,传感器部14还可以基于利用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定位到的角速度和加速度,进一步提高车载导航装置10的位置信息的定位精度。另外,传感器部14在难以进行或不能进行gps通信时,也可以利用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agps,assistedglobalpositioningsystem)通信,并使用从通信部13获得的基站信息来算出车载导航装置10的位置信息。显示部15由液晶显示器、或有机电致发光面板等显示器件构成。显示部15接受来自控制部11的指示并显示图像。作为显示部15要显示的信息,可以列举例如车载导航装置10的当前位置、从地图信息中读取的车载导航装置10的当前位置周边的地图信息、用户设置的目的地、由其他车载导航装置10通知的会合信息、路途信息、各种用户界面等。输入部16由被称为数字小键盘的物理开关或重叠设置在显示部15的显示面上的触摸面板等输入装置(省略图示)等构成。可藉由向控制部11输出例如用户按下数字小键盘、基于触摸面板的触摸的信号等来自输入部16的操作输入,来实现用户的选择操作、地图的放大缩小等操作。再者,除此之外,虽未图示,但亦可具备扬声器或麦克风等。扬声器对驾驶员输出声音,麦克风收集由驾驶员发出的声音等。藉由这种方式,可以利用声音从扬声器输出信息,或者利用声音识别技术向控制部11输入经由麦克风进行声音输入的驾驶员的各种选择、指示。其次,对控制部11的细节进行说明。控制部11由具有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随机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及输入/输出界面(i/o,input/output)等的微处理器构成。cpu执行从rom或存储部12中读取各程序,在其执行时从ram、rom、及存储部12中读取信息,对ram及存储部12进行信息的写入,并与通信部13、传感器部14、显示部15、及输入部16进行信号的发送及接收。继而,如此藉由硬件及软件(程序)的协作来实现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控制部11具备路线引导部111及位置信息发送部112作为功能块。路线引导部111是进行前往由用户输入或选择的设施等目的地的路线引导处理的部件。前往目的地的路线引导处理,与普通的车载导航系统中的路线引导处理相同。即,路线引导部111基于存储于存储部12的地图信息(省略图示)生成前往目的地的地图,并在该地图上将藉由传感器部14定位到的车载导航装置10的当前位置、目的地的位置及前往目的地的路途信息重叠,并藉由将它们显示在显示部15上,来进行路线引导。此时,进一步也可以从省略图示的扬声器输出用于路线引导的声音。另外,可以藉由通信部13实行的通信来获得道路的拥挤情况的信息和天气的信息等,并将该所获得的信息用于路线引导处理。再者,关于到目的地的路线引导处理,已为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省略更详细的说明。另外,关于用于进行路线引导处理的地图信息亦已为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省略更详细的说明及图示。位置信息发送部112是藉由利用通信部13的无线通信,将储存于存储部12中的位置信息121及移动体识别信息122发送给分析装置30的部件。在自乘坐于车辆50a上的用户将车辆50a的点火开关接通(启动引擎),车载导航装置10自动启动之后至将车辆50a的点火开关断开(关闭引擎)期间,周期性地进行利用位置信息发送部112对分析装置30进行的位置信息121及移动体识别信息122的发送。例如,传感器部14每隔一个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间隔3秒)进行一次定位时,就实时地进行发送。另外,也可以统计多个(例如统计在3分钟内以3秒间隔更新的位置信息121、及移动体识别信息122)一次性发送至分析装置30,而不是实时地向分析装置30发送。即,进行所谓的突发传输。这样,可以根据应用本实施方式的环境等任意地设置规定的时间间隔的长度、以及是否实时发送还是突发传输。这样之后,藉由实时发送或突发传输,位置信息发送部112将传感器部14定位到的用来特定车辆50a的移动路线的位置信息121、及移动体识别信息122发送给分析装置30。此时,能够将在点火开关接通(启动引擎),车载导航装置10自动起动后立即定位到的位置信息121所特定出的位置,作为最初车辆位置即出发位置,发送给分析装置30。进一步,能够将在点火开关即将断开(关闭引擎)之前定位到的位置信息121所特定出的位置,作为最终车辆位置即停车位置,发送至分析装置30。此时,也可以在将指示表示出发位置的位置信息121的起动信息和指示表示停车位置的位置信息121的停止信息添加到位置信息121,然后发送至分析装置30。例如可以将指示起动信息的标志设为1进行发送,或将指示停止信息的标志设为1进行发送。再者,也可以在点火开关接通(启动引擎),车载导航装置10再次起动时,发送点火开关即将断开(关闭引擎)之前定位到的位置信息121(即,停车位置)。另外,即使在进行突发传输的情况下,当判断出车辆50a利用路线引导部111已经到达目的地(例如某设施)时,位置信息发送部112切换为实时发送即可。如果这样,可防止在到达某设施后且在停车位置的位置信息121被发送之前,点火开关断开(关闭引擎),而导致未将设施等目的地的位置信息121发送给分析装置30的情况。<便携终端20具备的功能块>其次,参照图3的方块图,对便携终端20具备的功能块进行说明。此处,虽然上述车载导航装置10已经从车辆50a接受了电源的供给,但便携终端20从自身具备的蓄电池(省略图示)接受电源的供给。但是,便携终端20也可以从车辆50b的点烟插座等接受电源的供给以便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如图3所示,便携终端20包含控制部21、存储部22、通信部23、传感器部24、显示部25、输入部26、及近距离通信部27而构成。此处,控制部21、存储部22、通信部23、传感器部24、显示部25、及输入部26,具有与上述车载导航装置10包含的相同名称的功能块具有相同的功能。即,藉由将上述车载导航装置10的说明中的“车载导航装置10”的词句与“便携终端20”的词句进行替换,就形成便携终端20的各功能块的说明,因此省略重复的再次说明。另一方面,便携终端20在包含近距离通信部27等方面与车载导航装置10不同,因此,以下针对该不同点进行说明。近距离通信部27是利用经由依据近场无线通信技术(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或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等标准的非接触式近距离通信、或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serialbus)电缆等有线的方式进行近距离通信的部件。另一方面,车辆50b具备用于与近距离通信部27进行通信的近距离通信部。例如车辆50b的电子控制单元(ecu,electroniccontrolunit)具备近距离通信部。并且,便携终端20可藉由近距离通信与ecu进行通信的情况,是指在便携终端20存在于车辆50b的车内的情形。此时,便携终端20的传感器部24定位到的位置信息相当于车辆50b的位置信息。因此,在便携终端20可以经由近距离通信部27与ecu近距离通信的期间,使位置信息发送部212起动。并且起动的位置信息发送部212与车载导航装置10的位置信息发送部112相同,将用以特定传感器部24定位到的车辆50b的移动路线的位置信息221、及移动体识别信息222发送给分析装置30。例如,若用户携带便携终端20乘坐车辆50b,将点火开关等车辆50b的起动开关接通,则车辆50b与便携终端20连接(配对),便携终端20定位到的位置信息221及移动体识别信息222被从便携终端20发送至分析装置30。此时,可以将利用在车辆50b与便携终端20配对后立即定位到的位置信息121所特定的位置,作为最初的车辆位置即出发位置,发送给分析装置30。进一步,若点火开关等车辆50b的起动开关被关闭,则车辆50b与便携终端20的配对被解除。此时,可以将利用即将解除前定位到的位置信息121所特定的位置,作为最终的车辆位置即停车位置,发送给分析装置30。此时,在可以实时发送也可以突发传输方面、在判断出已经到达停车位置时将突发传输切换为实时发送方面、可以添加指示出发位置或停车位置的起动信息或停止信息方面、可以在再起动时发送停车位置方面,皆与位置信息发送部112相同。再者,在车辆50b具有定位位置信息的功能时,也可以将车辆50b定位到的位置信息作为位置信息121发送至分析装置30,而不是发送传感器部24定位到的位置信息,此时,便携终端20中也可以省略传感器部24。<分析装置30具备的功能块>其次,参照图4的方块图对分析装置30具备的功能块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分析装置30包含控制部31、存储部32、通信部33、显示部34、及输入部35而构成。控制部31由微处理器等运算处理装置构成,并对构成分析装置30的各部件进行控制。控制部31的细节将于下文叙述。存储部32由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存储被称为固件或操作系统的控制用的程序、用以进行信息分析处理的程序等各程序、还有其他地图信息等各种信息。在图中,示出与位置信息的分析处理特别相关的信息即地图信息321、及位置信息数据库322,作为存储部32存储的信息。地图信息321中包含有与道路或设施等地上物有关的信息、道路信息、设施位置信息、停车场信息等信息。另外,除此之外,地图信息321还包含有道路网络数据等,所述道路网络数据包含用来显示道路及道路地图等背景的显示用地图数据、节点(例如道路的交叉路口、弯曲点、端点等)的位置信息及其种类信息、连结各节点间的路线即道路链的位置信息及其种类信息、与全部的道路链的成本信息(例如距离、所需时间等)有关的道路链成本数据等。即,地图信息321同时包含各车辆50可通行的道路的信息及包括交叉路口的道路链信息。作为道路信息,保存有道路的位置及形状、道路的类别和信号灯的位置等所谓的道路地图的信息。作为设施位置信息,将各设施的位置信息作为纬度经度信息进行保存。另外,作为设施位置信息,也可以包含设施的移动体识别信息(设施id)、名称、设施类别(和/或种类)、电话号码、住址、营业时间、若设施为餐饮店提供的菜单、与商品服务等有关的设施信息等的附加信息。作为停车场信息,将停车场的位置信息作为纬度经度信息进行保存。当停车场为各设施的停车场时,将设施与停车场相关联并保存。地图信息321可以构成为预先存储在存储部32中,也可以构成为根据需要而从与通信网60连接的服务器装置(省略图示)等下载。进一步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等而进行适当修改。位置信息数据库322是基于分别从车载导航装置10及便携终端20接收到的位置信息121和位置信息221、以及移动体识别信息122和移动体识别信息222而构建的数据库。位置信息数据库322由后述的位置信息更新部311构建。关于位置信息数据库322的详情,将于下文中对位置信息更新部311进行说明时进行叙述。再者,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区分位置信息121及位置信息221的情况下进行说明时,省略符号而称为“位置信息”。另外,同理,在不区分移动体识别信息122及移动体识别信息222的情况下进行说明时,省略符号而称为“移动体识别信息”。通信部33具有dsp等,并依据3g、lte、4g或者wi-fi(注册商标)等通信标准,经由通信网60实现与经由通信网60的其他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通信部33例如用于接收分别从车载导航装置10及便携终端20发送的位置信息及移动体识别信息。但是,在通信部33与其他装置之间收发的数据并无特别限定,也可以收发除这些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显示部34由液晶显示器、或有机电致发光面板等显示器件构成。显示部34接受来自控制部31的指示并显示图像。作为显示部34显示的信息,例如可以列举后述的分析控制部313的分析结果、存储于存储部32的各种信息、各种用户界面等。输入部35由键盘或鼠标等输入界面(省略图示)等构成。藉由向控制部31输出由用户实行的键盘的按下、利用鼠标的移动操作等的来自输入部35的操作输入的信号,从而可以实现用户的选择操作、或分析条件的输入操作。其次,对控制部31的细节进行说明。控制部31由具有cpu、ram、rom、及i/o等的微处理器构成。cpu执行从rom或存储部32中读取的各程序,在其执行时从ram、rom、及存储部32中读取信息,并对ram及存储部32进行信息的写入,而与通信部33、显示部34、及输入部35进行信号的收发。进一步,这样之后,藉由硬件与软件(程序)的协作来实现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控制部31包括位置信息更新部311、分析条件指定部312、分析控制部313、及交通控制指示部314作为功能块。位置信息更新部311是构建位置信息数据库322的同时适时更新位置信息数据库322的部件。参照图5,对位置信息数据库322的数据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位置信息数据库322包含分别从车载导航装置10及便携终端20中接收的“移动体识别信息”。另外,位置信息数据库322包含“移动日期和时间”及“移动推移信息”,所述“移动日期和时间”及“移动推移信息”是位置信息更新部311基于分别从车载导航装置10及便携终端20中接收的“位置信息”而特定。并且,位置信息更新部311将这些信息分别储存于位置信息数据库322内的对应的字段(field),从而构建并更新位置信息数据库322。位置信息数据库322内的“移动体识别信息”,如上所述,是用来识别作为位置信息的发送源的车载导航装置10或便携终端20的信息。即,识别与车载导航装置10或便携终端20对应的车辆50的信息。位置信息数据库322内的“移动日期和时间”,是指示与移动体识别信息对应的车辆50移动的日期和时间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将从任一车载导航装置10或便携终端20发送位置信息的一次开始至结束,作为一次移动来处理。并且将对应于该一次移动的日期和时间,作为移动日期和时间并存储在位置信息数据库322内。位置信息数据库322内的“移动推移信息”,是指示在一次移动期间接收到的基于时间离散地变化的全部位置信息而特定出的移动推移的信息。位置信息更新部311,藉由将该时间离散地变化的位置信息沿定位时刻连结,可以特定车辆50的移动推移。即,移动推移信息是指示车辆50的移动路线及移动速度的信息。再者,在安装有本实施方式的环境中,如在位置信息的精度较低时,位置信息更新部311可进行将地图信息321与位置信息进行对照的地图匹配来特定移动路线。但是,在位置信息的精度较高时,不一定需要进行地图匹配。位置信息更新部311每次从任一车载导航装置10或便携终端20发送位置信息及移动体识别信息的一次开始到结束时,都基于所接收的位置信息及移动体识别信息在新的字段中存储上述各信息,从而更新位置信息数据库322。再者,也可以根据分析装置30的用户的输入等,对位置信息数据库322进行适时修改。分析条件指定部312是接受分析条件的部件。如上所述,分析条件是用户为了获得期望的分析信息而输入的条件。分析条件指定部312生成用于接受由用户输入的分析条件的用户界面,并使所生成的用户界面显示在由显示器实现的显示部34上。用户参照该用户界面,利用藉由键盘或鼠标等输入界面而被输入的输入部35,输入分析条件。此处,分析条件例如是包含与作为分析对象的交叉路口对应的道路链信息的指定等的条件。关于此方面,参照俯视车辆50行驶的道路的一例的示意图6来进行说明。在图6中,示出第a交叉路口71、第b交叉路口72、连结这两个交叉路口的第ab道路链81、对应这些道路而配置的交通控制设备40、及在这些道路上行驶的车辆50,作为道路的构成要素。此处,交通控制设备40a配置为用于对车辆50的驾驶员进行交通控制。另外,交通控制设备40b和交通控制设备40c配置为用于对穿过人行横道步行的行人进行交通控制。再者,交通控制设备40也可以与其他前进方向、或其他人行横道对应配置,但在图6中省略图示。在此种具体例中,在用户希望“想要对第a交叉路口71在从第b交叉路口72向第a交叉路口71行驶的方向上的拥堵情况进行分析。”时,用户使用输入部35,将“连结第b交叉路口72与第a交叉路口71的第ab道路链81的从第b交叉路口72向第a交叉路口71的行驶方向”指定为分析条件。分析条件指定部312接收该输入作为分析条件。再者,除此之外,在分析条件中也可以包含例如进行分析的时间周期(例如每15分钟)等其他条件。另外,分析条件指定部312将接收到的分析条件输出给分析控制部313。分析控制部313是基于地图信息321及储存于位置信息数据库322内的各信息,生成与从分析条件指定部312输入的分析条件相应的分析信息的部件。为了生成分析信息,分析控制部313,首先基于地图信息321,特定由从分析条件指定部312输入的分析条件所指定的作为分析对象的道路链。例如若为上述分析条件的例子,则分析控制部313将第ab道路链81的从第b交叉路口72向第a交叉路口71的行驶方向特定为分析对象。其次,分析控制部313基于由位置信息数据库322中包含的移动信息所特定的车辆50的移动推移,特定通过作为分析对象的道路链的车辆50。例如若为上述分析条件的例子,分析控制部313将通过第ab道路链81的自第b交叉路口72向第a交差点71的行驶方向的车辆50特定为分析对象的车辆50。其次,分析控制部313,基于车辆50的移动推移,判断分析对象的车辆50各自的前进路线。例如,分析控制部313,判断各车辆50在与道路链信息对应的交叉路口(此处为第a交叉路口71)是直行、左转、还是右转来作为前进路线。另外,分析控制部313,基于车辆50的移动推移,针对每条前进路线统计各道路链通过时间。例如统计选择了直行、左转、右转的各前进路线的各车辆50的道路链通过时间(此处为第ab道路链81的通过时间)。可以基于车辆50进入道路链的时刻和离开道路链的时刻来算出道路链通过时间。分析控制部313,将该统计结果存储于作为分析信息数据库323的存储部32。参照图7,对分析信息数据库323的数据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分析信息数据库323包含作为统计的对象的“时间段”。另外,分析信息数据库323,包含分析控制部313基于车辆50的移动推移所特定的针对直行、左转、及右转的各前进路线的“道路链间通过时间”的统计。继而,分析控制部313,分别将这些信息储存于分析信息数据库323内的对应的字段,由此构建并更新分析信息数据库323。再者,分析控制部313,在接收多个道路链信息作为分析条件时,分别对与该多个道路链信息对应的多个道路链构建并更新分析信息数据库323。并且,分析控制部313,根据基于统计结果的每条前进路线的代表值的差距,来特定拥堵的原因。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基于统计的道路链通过时间和道路链距离(此处为第ab道路链81的距离),算出各车辆50的道路链通过速度。另外,将各前进路线上的该道路链的通过速度的众数值作为代表值,并基于该道路链通过速度的众数值的差距,来特定拥堵的原因。对于此方面,参照作为示出统计结果的一例的图表的图8进行说明。在图8中示出图8(a)至图8(d)的4个具体例子。在各具体例子中,示出绘制直行、左转、右转的各前进路线上的各车辆50的道路链通过速度而成的图表。如图所示,在各图表中,纵轴对应于台数,横轴对应于道路链通过速度。另外,用“实线”表示绘制前进路线为直线时的各车辆50的道路链通过速度而成的图表,用“虚线”表示绘制前进路线为左转时的各车辆50的道路链通过速度而成的图表,用“点划线”表示绘制前进路线为右转时的各车辆50的道路链通过速度而成的图表。再者,图8中的具体例子是为了简化说明而示意性表示的例子,并非表示实际的道路链通过速度。首先,参照图8(a),前进路线为直线、前进路线为左转、及前进路线为右转的各道路链通过速度的众数值(即,图表中的台数最多的峰值部分)成为规定速度以上的合适的道路链通过速度。此时,分析控制部313分析出在各前进路线未发生拥堵,而是交通顺畅。再者,规定的速度可以预先确定,为了考虑该道路链的特性,也可以基于该道路链上的道路链通过速度的统计而进行适当修改。另外,一般而言,道路链通过速度按照前进路线为直线、前进路线为左转、前进路线为右转的顺序变慢,因此也可以基于此种倾向,将针对每条前进路线将规定的速度设为不同的速度。其次,参照图8(b),前进路线为直线、前进路线为左转、及前进路线为右转的各道路链通过速度的众数值中的一部分道路链通过速度(此处为前进路线为右转的道路链通过速度)低于规定的速度。此时,分析控制部313算出前进路线为直线、前进路线为左转、及前进路线为右转的各道路链通过速度的众数值的差距。在本例中,与前进路线为直线的众数值和前进路线为左转的众数值相比,前进路线为右转的众数值有差距。此时,分析控制部313分析出在前进路线为直线、及前进路线为左转时未发生拥堵,而是交通顺畅。另一方面,分析出前进路线为右转时拥挤。即,分析出拥堵的原因为右转。其次,参照图8(c),前进路线为直线、前进路线为左转、及前进路线为右转的各道路链通过速度的众数值中的一部分道路链通过速度(此处为前进路线为左转的道路链通过速度)低于规定的速度。此时,分析控制部313算出前进路线为直线、前进路线为左转、及前进路线为右转的各道路链通过速度的众数值的差距。在本例中,与前进路线为直线的众数值和前进路线为右转的众数值相比,前进路线为左转的众数值有差距。此时,分析控制部313分析出前进路线为直线、及前进路线为右转时未发生拥堵,而是交通顺畅。另一方面,分析出前进路线为左转时拥挤。即,分析出拥堵的原因为左转。其次,参照图8(d),前进路线为直线、前进路线为左转、及前进路线为右转的各道路链通过速度的众数值中的一部分道路链通过速度(此处为前进路线为左转的道路链通过速度、及前进路线为右转的道路链速度)低于规定的速度。此时,分析控制部313算出前进路线为直线、前进路线为左转、及前进路线为右转的各道路链通过速度的众数值的差距。在本例中,各前进路线的众数值未较大地分散。因此,此时,分析控制部313分析出全部的前进路线拥挤。即,分析出拥堵的原因为全部的前进路线。分析控制部313将该分析结果输出给交通控制指示部314。另外,分析控制部313根据用户的操作等,将该分析结果或存储于存储部32的各种信息显示在显示部34上,或发送给可经由通信部33通信的其他装置(省略图示)。交通控制指示部314是基于分析控制部313的分析结果,对交通控制设备40发送交通控制指示的部件。例如,如参照图8(a)所述,交通控制指示部314在分析出在各前进路线均未发生拥堵,而是交通顺畅时,不对任何交通控制设备40发出交通控制指示。由此,交通控制设备40以预先设定的定时(timing)切换灯的状态,由此实施交通控制。另外,例如,如参照图8(b)所示,在右转发生拥堵时,交通控制指示部314例如以延长表示右转中的车辆50可前进的状态(例如绿信号灯的亮灯状态、或与右转对应的箭头的亮状态)的时间的方式,对交通控制设备40(此处为交通控制设备40a)发出交通控制指示。由此,可以促进消除引起拥堵的右转的拥挤。进一步,例如,如参照图8(c)所示,在左转发生拥堵时,交通控制指示部314例如以缩短表示在左转侧的人行横道上的行人可前进的状态(例如红信号灯亮灯的状态)的时间的方式,对交通控制设备40(此处为交通控制设备40b或交通控制设备40c)发出交通控制指示。由此,可以进行所谓行人和车辆分隔,从而促进消除引起拥堵的左转的拥挤。进一步,例如,如参照图8(d)所示,在全部前进路线皆发生拥堵时,交通控制指示部314例如以延长表示右转时的车辆50的可前进的状态的时间的方式,对交通控制设备40发出指示。假设当由于进行右转的车辆50的影响而导致后续进行直行或左转的车辆50发生拥堵时,可以由此促进消除拥挤。另外,除此以外,以缩短表示在左转侧的人行横道上的行人可前进的状态的时间的方式,对交通控制设备40发出交通控制指示。假设当由于进行左转的车辆50的影响而导致后续进行直行或右转的车辆50发生拥堵时,由此可以促进消除拥堵。如此,分析装置30可以确定导致拥堵的原因是右转、左转、还是直行。如此,分析装置30基于多台车辆50的位置信息的推移进行分析,因此与以往相比,可以更加适当地进行分析。另外,由于基于每条前进路线的代表值的差距这一明确的标准,因此,可以简便地进行分析。另外,在该分析中,不仅能够以规定的标准(例如规定的速度)的绝对标准统一地进行分析,还能够以各前进路线间的差距的相对标准进行分析。由此,即便在每条道路链的平均通过速度相差很大时,也可以分别根据道路链,相对地分析前进路线。进一步,分析装置30可以对用户提示该分析结果。由此,用户可以获得符合自身所输入的希望的分析条件的分析信息。而且,例如在分析结果为右转发生拥堵时,用户可以采取延长已有的右转车道的长度,或在不存在已有的右转车道时重新设置右转车道的根本性的拥堵消除策略。<交通控制设备40具备的功能块>其次,参照图9的方块图,对交通控制设备40具备的功能块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交通控制设备40包括控制部41、存储部42、通信部43、及输出部44而构成。控制部41由微处理器等运算处理装置构成,并对构成交通控制设备40的各部件进行控制。控制部41的细节将于下文叙述。存储部42由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存储被称为固件或操作系统的控制用程序。在图中,示出与交通控制特别相关的信息即交通控制指示421作为存储部42存储的信息。交通控制指示421是与从分析装置30中接收到的交通控制指示对应的信息。例如交通控制指示421包含后述的交通控制执行部411进行的交通控制的执行内容、或执行定时的指示。例如包含重复进行使所谓的绿信号灯亮第1时长后使其闪烁第2时长,进一步其后使所谓的红信号灯亮第3时长的指示。通信部43具有dsp等,其依据4g、lte、4g或者wi-fi(注册商标)等通信标准,经由通信网60实现与经由通信网60的其他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通信部43例如用于从分析装置30接收交通控制指示。但是,在通信部43与其他装置间所收发的数据并无特别限制,亦可收发除这些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输出部44是进行用于对在道路上移动的车辆50、或走过人行横道的行人执行交通控制的输出的部件。例如输出部44进行变更灯的亮灯状态或闪烁状态,或通报通知规定的声音的输出。控制部41包括交通控制执行部411作为功能块。交通控制执行部411是藉由控制输出部44的输出来执行交通控制的部件。在交通控制执行部411没有接收到来自分析装置30的交通控制指示时,以预先设定的执行内容、或执行定时对输出部44的输出进行控制,由此执行交通控制。另一方面,在交通控制执行部411接收到来自分析装置30的交通控制指示,并存储有交通控制指示421时,以由交通控制指示421所指定的执行内容或执行定时对输出部44的输出进行控制,由此执行交通控制。由此,执行基于分析装置30的分析结果的交通控制,可以促进消除拥堵。<本实施方式的操作>其次,参照图10及图11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进行说明。此处,图10是示出主要藉由位置信息更新部311进行的位置信息的收集及位置信息数据库322的更新时的操作的流程图。另外,图11是示出主要藉由分析条件指定部312、分析控制部313及交通控制指示部314进行的分析处理时的操作的流程图。首先,参照图10,对利用从车载导航装置10收集到的位置信息来更新位置信息数据库322时的操作进行说明。位置信息发送部112判断是否开始发送位置信息(步骤s11)。此处,如上所述,在将车辆50a的点火开关接通时开始发送。在点火开关保持关闭时(在步骤s11中为“否”),位置信息发送部112的发送未开始。另一方面,在点火开关接通时(在步骤s11中为“是”),进入步骤s12。在步骤s12中,传感器部14藉由定位车载导航装置10的位置而获得位置信息(步骤s12)。位置信息发送部112从传感器部14获得位置信息,并以规定的周期将所获得的位置信息实时发送或突发传输给分析装置30(步骤s13)。其次,位置信息发送部112判断位置信息的发送是否结束(步骤s14)。如上所述,在车辆50a的点火开关关闭时结束发送。在车辆50a的点火开关保持接通时(在步骤s14中为“否”),重复步骤s12中的定位及步骤s13中的发送。另一方面,在车辆50a的点火开关关闭时(在步骤s14中为“是”),进入步骤s15。在步骤s15中,分析装置30的位置信息更新部311,基于藉由重复步骤s12及步骤s13发送的位置信息来更新位置信息数据库322(步骤s15)。藉由以上所说明的操作,实现位置信息的收集及位置信息数据库的更新。其次,参照图10,对利用从便携终端20收集到的位置信息来更新位置信息数据库322时的操作进行说明。此时,将参照上述图10的说明中的位置信息发送部112替换为位置信息发送部211、将传感器部14替换为传感器部24、将步骤s11中为“是”的标准替换为“点火开关等车辆50b的起动开关接通,车辆50b与便携终端20已经配对”、将步骤s14中为“是”的标准替换为“点火开关等车辆50b的起动开关关闭,并解除车辆50b与便携终端20的配对”即可。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其次,参照图11的流程图,对分析处理时的操作进行说明。首先,分析条件指定部312,经由输入部35,从用户接受分析条件(步骤s21)。分析条件指定部312将所接受的分析条件输出至分析控制部313。分析控制部313,基于分析条件及地图信息321,判断车辆50各自的前进路线(步骤s22)。分析控制部313,基于步骤s21中的判断结果和存储在322中的从车载导航装置10或便携终端20接收到的各车辆50的位置信息,更新分析信息数据库323(步骤s23)。分析控制部313,判断在开始步骤s22及步骤s23之后,是否经过了由步骤s21中的分析条件所指定的(或预先设定的)规定的时间(步骤s24)。例如在由分析条件所指定的(或预先设定的)规定的时间为15分钟时,判断在开始步骤s22及步骤s23之后是否经过了15分钟。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时(在步骤s24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25。另一方面,在未经过规定的时间时(在步骤s24中为“否”),处理回到步骤s22,重复步骤s22及步骤s23的处理。参照图8,如上所述,分析控制部313对各前进路线的统计结果进行与差距等相关的分析(步骤s25)。分析控制部313,基于步骤s25中的分析结果,来特定拥堵的原因(步骤s26)。交通控制指示部314,基于在步骤s26中所特定出的拥堵的原因,创建促进消除拥堵的原因的交通控制指示,并发送至交通控制设备40(步骤s27)。接收到该交通控制指示的交通控制设备40,执行与指示相应的交通控制。由此,可以促进拥堵的消除。再者,在分析出未发生拥堵时,也可以省略步骤s27。分析控制部313判断是否结束本分析处理(步骤s28)。例如在满足由步骤s21中的分析条件所指定的(或预先设定的)结束条件时,分析控制部313判断结束本分析处理。结束条件,例如为开始本分析处理之后经过规定时间、接受到新的分析条件、持续规定时间未发生拥堵。在满足结束条件时(在步骤s28中为“是”),结束本分析处理。另一方面,在不满足结束条件时(在步骤s28中为“否”),处理回到步骤s22,重复上述处理。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操作,可以确定导致拥堵的理由是右转、左转、还是直行。另外,可以基于确定的原因,来促进拥堵的消除。<变化例>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能够以施加了如以下所说明的各变化例的变更的方式来实施。<与分析有关的变化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藉由分析控制部313来实行的分析中,将各前进路线中的道路链通过速度的众数值作为代表值,并基于该道路链通过速度的众数值的差距,特定了拥堵的原因。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各前进路线中的其他值作为代表值。例如也可以将道路链通过时间的众数值作为代表值。或者,也可以将道路链通过速度或道路链通过时间的中位值或平均值作为代表值,而不是众数值。继而,可以基于它们中的任一代表值的差距,来特定拥堵的原因。由此,根据分析对象等,可以将更适当的值作为代表值来加以利用。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藉由分析控制部313来实行的分析中,将与由指定条件所指定的道路链信息对应的1条道路链作为对象进行了分析。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其他的道路链作为对象进行分析。例如参照图8(d),如上所述,在分析出各前进路线拥挤时,将直行后行驶的下一道路链作为对象进行分析。继而,可以分析在下一个道路链拥挤时,拥堵的原因是下一个道路链(即,为了驶向下一个道路链的直行为拥堵的原因)。另一方面,在下一个道路链不拥挤时,可以分析出拥堵的原因为由于进行左转或右转的车辆50的影响而导致的后续进行直行的车辆50拥堵。<其他变化例>作为其他变化例,也可以利用没有路线引导功能的其他装置来实现车载导航装置10或便携终端20。即,车载导航装置10或便携终端20的路线引导功能不是必须的结构。此时,分析装置30进一步具备路线引导功能,分析装置30可以藉由与车载导航装置10或便携终端20进行通信来进行路线引导。另外,作为其他变化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藉由1个服务器装置等来实现分析装置30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设为将分析装置30的各功能适当地分散在多个服务器装置中的分散处理系统。另外,可以在云端上利用模拟服务器功能等,来实现分析装置30的各功能。进一步,交通控制设备40不仅具备作为交通信号灯进行亮灯的功能,还可以具备其他功能。例如可以具备将用于交通控制的信息直接发送给车载导航装置10或便携终端20的功能。即,图2、图3、图4、及图8的功能的结构只是例示,并非限制本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结构。即,各设备具备可以将与本发明的信息分析功能有关的一系列处理作为整体执行的功能即可,为了实现该功能而使用哪种功能块并不特别限制于图2、图3、图4、及图8的例子。<关于硬件及软件>再者,上述导航系统所含的各设备可以分别由硬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实现。另外,藉由上述导航系统中包括的各设备的协作而进行的导航方法也可以藉由硬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实现。此处,藉由软件实现是指,藉由计算机读取并执行程序来实现。程序可使用各种类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computerreadablemedium)来存储,并供给至计算机。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各种类型的具有实体的记录介质(tangiblestoragemedium)。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磁记录介质(例如软磁盘、磁带、硬盘驱动器)、光磁记录介质(例如光磁盘)、cd-rom(readonlymemory)、cd-r、cd-r/w、半导体存储器(例如掩模rom、prom(programmablerom)、eprom(erasableprom)、闪存、ram(randomaccessmemory))。另外,程序可藉由各种类型的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transitorycomputerreadablemedium)供给至计算机。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信号、光信号、及电磁波。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经由电线及光纤等有线通信通道或无线通信通道将程序供给至计算机。[符号的说明]1分析系统10车载导航装置11、21、31、41控制部111、211路线引导部112、212位置信息发送部12、22、32、42存储部121、221位置信息122、222移动体识别信息13、23、33、43通信部14、24传感器部15、25、34显示部16、26、35输入部20便携终端27近距离通信部30分析装置311位置信息更新部312分析条件指定部313分析控制部314交通控制指示部321地图信息322位置信息数据库323分析信息数据库40交通控制设备44输出部411交通控制执行部421交通控制指示50a、50b车辆60通信网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