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视频监控盲区识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10253发布日期:2020-05-29 12:59阅读:59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视频监控盲区识别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门用于快速市内监控视频盲区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消防、安防、反恐规定的要求,各类建筑尤其是公共建筑内对视频监控系统的部署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监控视频能够更广的覆盖监控区域。通常视频监控工程在设计时多根据现场图纸及人工现场勘测来进行监控点位设计,其中现场勘测多根据个人经验通过肉眼观察来判断,无法满足当下高精度的视频监控设计需求。如果能够通过一种方法有效识别视频监控点位盲区,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提高设计精度及设计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室内视频监控盲区识别方法,通过红外设备向约束区域进行调制红外光照射来模拟视频监控设备监控区域,且通过调制红外信号发射及接受可确定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由哪一台模拟设备发射,根据预设的接收距离可确定当前位置是否处于监控盲区。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室内视频监控盲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实现,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具有同步的时钟模块,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预设计的点位布置安装所述红外发射装置,每个红外发射装置具有唯一的id号,该id号与视频监控设备的编号及其安装点位三者之间一一对应,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在t0+n*t时刻发射调制的红外信号,t0为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的基准起始时刻,n为自然数,t为发射周期,取0.1s的整数倍,所述调制的红外信号中加载有红外发射装置自身的id号,红外发射装置的红外发射口处设置有出光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红外光照射角度范围;

步骤2、根据计划安装的视频监控设备的拍摄距离确定红外发射装置的发射距离覆盖该拍摄距离,调节红外发射装置的发射朝向和出光控制装置的开度,使其与视频监控设备的拍摄朝向及拍摄角度范围相匹配;

步骤3、红外接收装置在现场移动,接收红外发射装置发出的调制红外信号,并对调制红外信号解调,识别每个调制红外信号对应的id号,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接收装置与对应红外发射装置之间的距离s,

s=v*[(t1-t0)modt]

式中,v为光速,t1为红外接收装置接收到红外信号的时刻,mod为取余数运算;

步骤4、当红外接收装置移动至某处时,接收不到红外信号,或者接收到红外信号且与对应的红外发射装置之间的距离大于对应视频监控设备设计的拍摄距离,则判断该处为视频监控盲区。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模拟监控视频设备红外发射装置且该装置通过对红外光进行调制来达到不同设备可识别特性,通过接收解调设备接收红外信号,并根据测量接收设备到发射设备之间的距离来判断接收设备是否处于该点位模拟设备的监控盲区。

使用此方法可快速识别监控点位盲区,且支持现场调整点位动态识别盲区,可用于现场监控点位微调设计,以最简单直观的方式来辅助进行现场点位设计确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红外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红外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盲区识别方法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室内视频监控盲区识别方法,借助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实现。

如图1所示,红外发射装置具有壳体1,设置于壳体内的红外编码调制器6和红外放光装置3、stm32f7单片机(处理器)2、zigbee通讯模块5(自组网无线通讯模块)、壳体1设置有红外发射口,红外发射装置的红外发射口处固定有出光控制装置,出光控制装置具有两个左右移动的遮光板,通过调节遮光板的位置实现红外射角度范围的调节。如图所示,stm32f7单片机2分别与zigbee通讯模块5、红外编码调制器6和红外放光装置3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具有壳体1设置于壳体1的红外接收器7、红外编码解调器9、zigbee通讯模块(自组网无线通讯模块)5和stm32f7单片机(处理器)2,以及固定于壳体的显示器10和蜂鸣器8。红外接收器7、红外编码解调器9、zigbee通讯模块5、显示器10和蜂鸣器8分别与stm32f7单片机2相连。

stm32f7单片机内嵌有时钟模块,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的单片机通过zigbee组网通讯进行时钟同步。时钟同步的目的在于准确测得红外信号发送到接收的时间间隔,进而得到收发装置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测量点是否超处视频监控的范围。

本实例中在商场某一层进行快速市内监控盲区识别,步骤如下:

第一步、获取商场每个楼层的建筑cad图纸并进行初步设计监控系统,包括视频摄像头的点位布置及各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及范围,然后根据预设计的点位布置安装红外发射装置。如图3所示,商场内布置了三个红外发射装置。

其中,每个红外发射装置具有唯一的id号,该id号与视频监控设备的编号及其安装点位三者之间一一对应。红外发射装置在t0+n*t时刻发射调制的红外信号,t0为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的基准起始时刻,n为自然数,t为发射周期,取0.1s的整数倍,调制的红外信号中加载有红外发射装置自身的id号。本例中,红外发射装置每间隔0.5秒发送一次红外信号。

第二步、根据计划安装的视频监控设备的拍摄距离确定红外发射装置的发射距离覆盖该拍摄距离,调节红外发射装置的发射朝向和出光控制装置的开度,使其与视频监控设备的拍摄朝向及拍摄角度范围相匹配。利用红外发射装置来模拟视频摄像头的监控范围。

第三步、外接收装置根据预设的路线在现场进行移动扫描,接收红外发射装置发出的调制红外信号,并对调制红外信号解调,识别每个调制红外信号对应的id号,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接收装置与对应红外发射装置之间的距离s,

s=v*[(t1-t0)modt]

式中,v为光速,t1为红外接收装置接收到红外信号的时刻,mod为取余数运算。

第四步、当红外接收装置移动至某处时,接收不到红外信号,或者接收到红外信号且与对应的红外发射装置之间的距离大于对应视频监控设备设计的拍摄距离,则判断该处为视频监控盲区。当检测到盲区时记录其坐标,扫描完毕后绘制盲区的范围图,指导设计部门对视频监控布局进行调整,以保证无监控盲区。红外接收装置内也可设置有蜂鸣器,当检测到盲区时进行报警,以提示工作人员确认。如图3所示,图中检测点a处未接收到红外信号,则该处为盲区。点b处接收到红外发射装置b发射的红外信号,并且距离在该处的视频摄像头监控范围内,则b点不是盲区。点c处接收到同时接收到红外发射装置a、b、c的红外信号并处于所有视频摄像头监控范围内,则c点不是盲区。点d处接收到接受到红外发射装置b的红外信号但超过该视频摄像头监控范围内,则c点是盲区。

第五步、根据现场测试情况调整红外发装置的摆放位置或角度,或新增监控点位,并重复转至第三步,直到没有监控盲区,生成最终的监控摄像头设计方案。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为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