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生命侦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60894发布日期:2021-04-06 12:10阅读:63来源:国知局
车内生命侦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命侦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内生命侦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为车内密闭环境下的高温和缺氧导致的乘客,宠物受伤或这死亡的案例数并没有得到减少,而滞留在车内的儿童成了主要的受害人群。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运动检测的相关专利,例如:vehicleoccupantsafetysystem车辆成员安全系统(参照us2017/088044a1),sound,temperatureandmotionalarmforvehicleoccupantsandpets这对于车内乘员与宠物的声音,温度与动作的报警系统(参照us9,919,646b1)andmonitorandamethodformonitoringababyinavehicle车内儿童监控方法(参照us10,467,899b1);前面2项发明都是基于温度传感的多传感器报警系统,而它们的动作探测则是由一整套后装市场购买的传感器完成,这些传感器包括红外,微波,超声波,摄像头等。这些由多个传感器组成的复杂系统仅仅在车内温度在一定范围之外才进入工作状态,而当这些系统探测到车内存在生命体,则会出发警报,最后一项发明主要依靠车载麦克风进行声音信号收集和一套波形信号处理的技术,因此当系统发现车内存在任何儿童声音,则出发警报。

现存专利中技术的实现都需要借助后装市场购买的多个高精度传感器甚至外置电源,例如:us2017/088044a1tohensley,us9,919,646b1toarnoldandus10,467,899b1toelyakim这两项发明。市面上还存在一些基于车辆座椅下面安装压力传感器的解决方案。而这些方案的缺点是:一旦传感器安装好便不可移动,一个传感器只可以监控到车内一个座位上的压力;此外,这样的装置也不可轻易拆卸,除此之外,传感器需要被精确安装和标定,这个过程也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和企业生产成本,因此,不论是对于生产商还是用户,这样的解决方案都是极为不现实的,另外,这些复杂设备的安装也存在一定风险,例如:传感器和车辆在安装过程中的损害有可能导致系统的性能下降甚至失效,这些系统简单的基于车辆鸣笛的报警机制的效率也极为低下,如果车辆停靠位置较为偏僻(周围人烟稀少)则这些报警可视为无效报警,这些基于硬件的系统也无法进行产品的升级和更新,且产品一旦出现任何功能/性能问题只能通过效率低下的线下召回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车内生命侦测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车内生命侦测系统,系统由车、服务器和用户移动设备组成,所述车包括车载数据收集系统,车载数据收集系统包括oem加速度传感器、oem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bms、can收发模块、车载移动网络模块、安装ivi上的车端应用软件,所述服务器为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包括数据接收单元、数据前处理单元、神经网络和数据发送单元,所述用户移动设备包括基于安卓/ios操作系统的移动设备。

优选的,所述oem加速度传感器接收实时横向纵向加速度信号,电源来自oem电池,can收发模块或t-box从加速度传感器获得加速度数据后由车载移动网络模块或t-box发送至云端,整个过程被安装ivi上的车端应用软件控制。

优选的,所述云端服务器接受实时加速度数据,并进行数据前处理,预测计算和利用websocket协议进行数据发送。

优选的,所述云端服务器将首先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短时傅里叶计算,将时域数据转化成频域数据以方便神经网络的计算,云端服务器内的算法将对频域数据进行z-标准化计算,保证所有输入数据都有相似的统计学分布,得到的结果张量将被作为一个预先训练好的深度可分离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预测计算时,神经网络将对3秒内的数据进行预测判断,判断结束后,云服务器将把神经网络计算结果通过websocket协议发送到用户移动设备,如果有任何异常即可出发被预先定义好的报警逻辑,当服务器完成了一个3秒内的数据判断,车端将进行下一个3秒的数据收集。

优选的,所述移动设备接收数据发送单元发来的实时数据并且在有险情时激活报警机制,用户移动设备利用地图服务向其他用户或者附近用户进行求救。

优选的,系统还包括车载空调系统和车窗,车载空调系统和车窗也可以由用户在手机端进行自动/手动控制,用户移动设备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控制指令,云端服务器将把控制指令发送给安装ivi上的车端应用软件上。

优选的,所述oem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实时加速度数据,任何的车内人为机械震动都可以使加速度数据产生一定变化,安装ivi上的车端应用软件收到的即时数据会被实时传至云端服务器进行神经网络预测计算,云端服务器的预测结果将即使传至用户移动端,为了排除在神经网络预测计算时有可能出现的由外界干扰(如:大风等)引起的车辆机械振动,这些干扰数据也会在神经网络训练阶段被作为训练数据以供网络的训练。

优选的,所述车载数据收集系统部署在车端上,云端服务器上部署有运动探测机构,用户移动设备上的app用于接收运动探测结构,且车载数据收集系统、车端、云端服务器、运动探测机构、用户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基于websocket协议。

优选的,所述车载数据收集系统以软件的形式被用户下载到安装ivi上的车端应用软件上。

优选的,车内生命侦测系统操作步骤如下:

s1判断车辆是否停靠,否,则车内生命探测关闭,是,则判断用户位置是否和车辆停靠位置相同,相同,则车内生命探测关闭;

s2用户位置不和车辆停靠位置相同时,判断停靠时间是否小于5小时,否,则车内生命探测关闭;是,则车内生命探测开启;

s3车内生命探测开启后判断是否发现生命体,是,则降低车窗并开启空调,然后,向用户发送警告信息,用户警觉了,则组织营救;

s3用户未警觉,则向与事故车匹配的其他移动设备发送警告信息,判断用户是否警觉,用户警觉,则组织营救;

s4用户未警觉,则判断附近是否有其他用户,有,则向附近其他用户发送警告信息,用户警觉,则组织营救,附近没有其他用户和用户未警觉,则通知警方,警方进行组织营救。

本发明中,所述车内生命侦测系统,该系统利用车辆原厂车载娱乐信息系统ivi,车辆原厂移动网络模块(一些车辆的t-box即telematicsbox内),云计算服务器和用户移动端实时判断和识别车辆原厂加速度传感器传回的数据进行车内婴儿,儿童,成人和宠物侦测,其中,加速度传感器被作为动作探测器,只要整个系统探测到车内存在生命体即可触发报警机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车内生命侦测系统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车内生命侦测系统的软件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车内生命侦测系统的车载数据收集下系统的整体架构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车内生命侦测系统的数据在云端服务器内流动形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车内生命侦测系统的数据前处理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车内生命侦测系统的神经网络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车内生命侦测系统的控制和报警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7,车内生命侦测系统,系统由车、服务器和用户移动设备组成,车包括车载数据收集系统,车载数据收集系统包括oem加速度传感器、oem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bms、can收发模块、车载移动网络模块、安装ivi上的车端应用软件,服务器为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包括数据接收单元、数据前处理单元、神经网络和数据发送单元,用户移动设备包括基于安卓/ios操作系统的移动设备。

本发明中,oem加速度传感器接收实时横向纵向加速度信号,电源来自oem电池,can收发模块或t-box从加速度传感器获得加速度数据后由车载移动网络模块或t-box发送至云端,整个过程被安装ivi上的车端应用软件控制。

本发明中,云端服务器接受实时加速度数据,并进行数据前处理,预测计算和利用websocket协议进行数据发送。

本发明中,云端服务器将首先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短时傅里叶计算,将时域数据转化成频域数据以方便神经网络的计算,云端服务器内的算法将对频域数据进行z-标准化计算,保证所有输入数据都有相似的统计学分布,得到的结果张量将被作为一个预先训练好的深度可分离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预测计算时,神经网络将对3秒内的数据进行预测判断,判断结束后,云服务器将把神经网络计算结果通过websocket协议发送到用户移动设备,如果有任何异常即可出发被预先定义好的报警逻辑,当服务器完成了一个3秒内的数据判断,车端将进行下一个3秒的数据收集。

本发明中,移动设备接收数据发送单元发来的实时数据并且在有险情时激活报警机制,用户移动设备利用地图服务向其他用户或者附近用户进行求救。

本发明中,系统还包括车载空调系统和车窗,车载空调系统和车窗也可以由用户在手机端进行自动/手动控制,用户移动设备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控制指令,云端服务器将把控制指令发送给安装ivi上的车端应用软件上。

本发明中,oem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实时加速度数据,任何的车内人为机械震动都可以使加速度数据产生一定变化,安装ivi上的车端应用软件收到的即时数据会被实时传至云端服务器进行神经网络预测计算,云端服务器的预测结果将即使传至用户移动端,为了排除在神经网络预测计算时有可能出现的由外界干扰(如:大风等)引起的车辆机械振动,这些干扰数据也会在神经网络训练阶段被作为训练数据以供网络的训练。

本发明中,车载数据收集系统部署在车端上,云端服务器上部署有运动探测机构,用户移动设备上的app用于接收运动探测结构,且车载数据收集系统、车端、云端服务器、运动探测机构、用户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基于websocket协议。

本发明中,车载数据收集系统以软件的形式被用户下载到安装ivi上的车端应用软件上。

本发明中,车内生命侦测系统操作步骤如下:

s1判断车辆是否停靠,否,则车内生命探测关闭,是,则判断用户位置是否和车辆停靠位置相同,相同,则车内生命探测关闭;

s2用户位置不和车辆停靠位置相同时,判断停靠时间是否小于5小时,否,则车内生命探测关闭;是,则车内生命探测开启;

s3车内生命探测开启后判断是否发现生命体,是,则降低车窗并开启空调,然后,向用户发送警告信息,用户警觉了,则组织营救;

s3用户未警觉,则向与事故车匹配的其他移动设备发送警告信息,判断用户是否警觉,用户警觉,则组织营救;

s4用户未警觉,则判断附近是否有其他用户,有,则向附近其他用户发送警告信息,用户警觉,则组织营救,附近没有其他用户和用户未警觉,则通知警方,警方进行组织营救。

本发明:使用时,判断车辆是否停靠,否,则车内生命探测关闭,是,则判断用户位置是否和车辆停靠位置相同,相同,则车内生命探测关闭;用户位置不和车辆停靠位置相同时,判断停靠时间是否小于5小时,否,则车内生命探测关闭;是,则车内生命探测开启;车内生命探测开启后判断是否发现生命体,是,则降低车窗并开启空调,然后,向用户发送警告信息,用户警觉了,则组织营救;用户未警觉,则向与事故车匹配的其他移动设备发送警告信息,判断用户是否警觉,用户警觉,则组织营救;用户未警觉,则判断附近是否有其他用户,有,则向附近其他用户发送警告信息,用户警觉,则组织营救,附近没有其他用户和用户未警觉,则通知警方,警方进行组织营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