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内智慧停车视频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08833发布日期:2021-03-09 20:2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路内智慧停车视频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停车视频监测设备,特别是一种路内智慧停车视频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路内智慧停车视频设备主要包括高位视频枪和路边低位视频桩两大类,两类的工作原理均是通过雷达探测车辆运动的运动状况,来控制摄像头的开闭,实现对车辆及号牌进行检测和识别,并通过专网进行相关信息的传输。然而,高位视频枪缺点是:需要单独在路边立6米高的杆件,同时需要做至少2米的挑臂;安装、调试和维护均需要封路,工程高车才能进行;还需要接入市电进行供电,同时需要接入专网;检测几个泊位作为区域,无法判断具体停车泊位。低位视频桩缺点是:需要在路边立1米以上的杆;需要接入市电进行供电,同时需要接入专网;还会占用路边人行道部分空间。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体积较大和安装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内智慧停车视频监测设备。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巧和安装方便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路内智慧停车视频监测设备,包括下壳体,下壳体上方设有上壳体,上壳体上方设有上端盖;所述下壳体内设有雷达探测器,雷达探测器上方设有视频检测装置;所述上壳体内设有电池仓,电池仓内设有电池;所述上端盖内设有信号收发器,上端盖顶部设有泊位状态指示灯。
5.前述的路内智慧停车视频监测设备中,还包括位于下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分别与雷达探测器、视频检测装置、电池、信号收发器和泊位状态指示灯相连。
6.前述的路内智慧停车视频监测设备中,所述视频检测装置包括位于下壳体内部且并排分布的车牌补光灯和视频摄像头,车牌补光灯和视频摄像头均与控制电路板相连。
7.前述的路内智慧停车视频监测设备中,所述信号收发器为无线 4g模块。
8.前述的路内智慧停车视频监测设备中,所述下壳体底部设有底部安装板,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有盖板。
9.前述的路内智慧停车视频监测设备中,所述上壳体包括蘑菇状的壳体本体,壳体本体底部设有一组环形分布的定位块,壳体本体底部还设有安装柱,安装柱上设有上螺纹孔。
10.前述的路内智慧停车视频监测设备中,所述下壳体包括下壳体本体,下壳体本体上端设有圆形安装盘,圆形安装盘上设有一组与定位块相配合的定位卡槽,圆形安装盘上还设有与上螺纹孔相对应的下螺纹孔。
11.前述的路内智慧停车视频监测设备中,所述下壳体本体的中部设有设备安装腔,下壳体本体下部的侧面设有与视频检测装置相对应的通孔组,通孔组下方设有与雷达探测
器相对应的开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上壳体、下壳体和上端盖组成,将电池放置在上壳体内,控制电路板、雷达探测器和视频检测装置安装在下壳体内,信号收发器和泊位状态指示灯放置在上端盖内,充分利用空间,使得检测装置整体体积小巧,安装方便,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同时,本实用新型自带电池和信号收发器,在施工的时候,无需考虑会破坏人行道施工,也无需考虑电网问题,还不需要借助工程高车等车辆,极大的方便了设备的安装,降低了安装的成本。而且,本监测设备的整体个头矮小,不占用机动泊位和人行道空间,对车辆和行人不产生任何影响;顶上配置泊位指示灯,能很好的确定泊位位置,同时起到提醒车主和行人,更好的协助车主泊车外,亦能很好的引起行人的注意。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本体底部设置环形分布的定位块以及上螺纹孔,在下壳体本体上设置相配合的定位卡槽和下螺纹孔,从而便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安装定位,在仅需使用一个螺钉的情况下就能够很好的保证安装稳定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巧和安装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上壳体的结构视图;
15.图3是下壳体的结构视图;
16.图4是下壳体的侧视图。
17.附图中的标记为:1-下壳体,2-上壳体,3-上端盖,4-雷达探测器,5-视频检测装置,6-电池仓,7-信号收发器,8-泊位状态指示灯,501-车牌补光灯,502-视频摄像头,101-下壳体本体,102-圆形安装盘,103-定位卡槽,104-下螺纹孔,105-设备安装腔,106-通孔组,107-开口,201-壳体本体,202-定位块,203-安装柱,204-上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19.实施例。路内智慧停车视频监测设备,构成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下壳体1,下壳体1上方设有上壳体2,上壳体2上方设有上端盖3;所述下壳体1内设有雷达探测器4,雷达探测器4上方设有视频检测装置5;所述上壳体2内设有电池仓6,电池仓6内设有电池;所述上端盖3内设有信号收发器7,上端盖3顶部设有泊位状态指示灯8。
20.还包括位于下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分别与雷达探测器4、视频检测装置5、电池、信号收发器7和泊位状态指示灯8相连。
21.所述视频检测装置5包括位于下壳体1内部且并排分布的车牌补光灯501和视频摄像头502,车牌补光灯501和视频摄像头502均与控制电路板相连。
22.所述信号收发器7为无线4g模块。
23.所述下壳体1底部设有底部安装板,上壳体2和下壳体1之间设有盖板。
24.所述上壳体2包括蘑菇状的壳体本体201,壳体本体201底部设有一组环形分布的定位块202,壳体本体201底部还设有安装柱203,安装柱203上设有上螺纹孔204。
25.所述下壳体1包括下壳体本体101,下壳体本体101上端设有圆形安装盘102,圆形
安装盘102上设有一组与定位块202相配合的定位卡槽103,圆形安装盘102上还设有与上螺纹孔204相对应的下螺纹孔104。
26.所述下壳体本体101的中部设有设备安装腔105,下壳体本体101 下部的侧面设有与视频检测装置5相对应的通孔组106,通孔组106 下方设有与雷达探测器4相对应的开口107。
27.所述控制电路板为pcb电路板。
28.每个泊位安装一台,能准确的定位泊位;
29.该专利是在现有的视频检测设备的基础上对整体结构、安装和供电供网的方式进行调整,以提高环境的适应性,泊位定位,提升车辆、车牌检测率、识别率,从而规避现有路内停车视频设备的不利因素。整体高度215mm,视频摄像头高度是60.15mm,安装在人行道上,偏向路边泊位。每个泊位安装一台,很好的确定泊位的位置。自带电池、 4g网络,在施工的时候,无需考虑会破坏人行道施工,也无需考虑电网问题,只需定期更换电池。既不存在高位视频枪需要立6米的杆件,安装调试需要工程高车,接入市电专网,无法定位泊位,车辆、车辆号牌检测识别率不足85%,也不存在低位视频桩需要路边立1米以上的杆,接入市电专网,占用路边人行道路。同时因为整体高度矮小,由于探测器与雷达的高度很低,不会因为泊位边缘有护栏(绝大部分护栏底部空间都高于探测器或雷达高度),导致对视频产生遮挡现象。
30.当有车辆驶入指定泊位时,雷达探测器探测到车辆运动后,会唤醒视频检测装置,视频检测装置将对监管泊位进行车辆、车辆号牌检测和识别,当检测到车辆驶入和车辆号牌后,抓拍下图片并记录车辆停车相关信息,同时开启无线4g模块,将车辆停车数据传输到平台,传输完成后视频检测装置和无线4g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31.当有车辆驶离指定泊位时,雷达探测器探测到车辆运动后,唤醒视频检测装置,视频检测装置将对监管泊位进行车辆、车辆号牌检测和识别,当检测到车辆驶离和车辆号牌后,抓拍下图片并记录车辆离开相关信息,同时开启无线4g模块,将车辆离开数据传输到平台,传输完成后视频检测装置和无线4g模块进入休眠模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