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26980发布日期:2021-06-18 20:17阅读:67来源:国知局
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交通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内的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国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韩国的“u-city计划”等。

交通指示灯作为城市中的不可或缺、数量较多的基础设施,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其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数据的采集,而应该是以智慧交通指示灯为基础,构建整个智慧城市。

传统的交通指示灯在交通路口只是单纯的“扮演”着替代人们管理交通顺序,使得路口的车辆能够有序的通行,但是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针对城市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来说便是不科学。现有的交通指示灯高度不能够发生变化,导致一些较大、较高的车辆挡在较低、较小的车辆前面时,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从而会跟着前方较大的车辆进行行驶,而观察不到交通指示灯的情况,导致误闯红灯,对交通带来影响,也会对驾驶员带来一定的影响。并且现有的交通指示灯在安装时,只是采用简单的深埋安装,安装较为简单,后期需要针对底座的螺栓松动现象进行定期维护,造成资源浪费。针对城市交通管理的诟病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合理或者不人性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包括交通灯杆,所述交通灯杆包括底座、灯杆主体、延伸杆和横杆,所述底座的下端具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置于地底,所述固定柱的上端具有固定部,所述底座置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具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具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具有螺纹部、连接部和压紧部,所述连接部将螺纹部和压紧部连接,所述压紧部的直径小于螺纹部的直径,所述螺纹部与螺纹孔配合安装,所述灯杆主体通过固定板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固定板的中间具有固定孔,所述灯杆主体置于所述固定孔中,所述固定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灯杆主体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具有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两侧具有导向槽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通过导向槽与安装孔连通,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大于导向槽的宽度,且小于安装孔的直径,所述螺纹部上具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置于所述限位孔中,所述固定件的中间具有与螺纹部配合的螺纹;

所述灯杆主体的内部镂空,所述灯杆主体的内部具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具有第一丝杆,所述延伸杆置于所述灯杆主体中且安装在第一丝杆上,所述灯杆主体的内壁上具有滑槽,所述延伸杆的外壁上具有与滑槽配合的滑杆;

所述横杆通过螺栓安装在延伸杆上,所述横杆上具有交通指示灯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上具有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上具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上具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具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中间通过第二转动杆安装在横杆上,所述旋转杆的下端具有距离传感器。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定部呈梯形台状。

在本发明中,所述螺纹孔中具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压紧部的下端。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定柱通过水泥浇筑而成。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定件包括:

六角部,用于转动固定件;

导向部,用于对固定件进行导向,且导向部的两侧具有平面部,所述固定件通过平面部在导向槽中配合滑动,所述导向部的直径等于限位孔的直径;

衔接部,用于将六角部和导向部连接;

限制部,用于将固定件限制在限位孔中,所述限制部的直径等于安装孔的直径;

所述底座上具有放置限制部的滑动槽。

在本发明中,所述灯杆主体的外部两端具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灯杆主体和延伸杆之间通过环形孔连通,所述延伸杆的内壁上具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具有防坠杆,所述防坠杆通过环形孔延伸至固定箱中,所述固定箱的内壁上具有防坠板,所述防坠板上具有限制槽和齿槽,所述限制槽和齿槽连通,所述固定箱的内壁上还具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具有推板,所述推板与防坠杆接触。

在本发明中,所述防坠板上具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上端通过第一铰接杆安装在防坠板上,所述固定箱的外壁上具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具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延伸至所述固定箱的内部,所述第二丝杆上具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上具有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与旋转板的下端铰接连接。

在本发明中,所述横杆的下端具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安装在地底之中。

实施本发明的这种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底座能够快速且稳定的将固定杆安装,同时能够通过距离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检测车辆的重量和高度,以便于将另一端的交通灯杆上的延伸杆提升,从而便于后端的车辆看到前方的交通指示灯,从而避免了跟在大车后端误闯红绿灯的行为,同时提高了安全性能,使得交通管理更加的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的交通路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中的交通灯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的b-b处剖面图;

图5为图2中的第三电机和旋转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底座、固定柱、灯杆主体、固定箱和延伸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灯杆主体、底座和固定柱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中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7中的固定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7中的底座爆炸图;

图12为图11中的固定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1中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6中延伸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交通灯杆1、底座2、灯杆主体3、延伸杆4、横杆5、固定柱6、固定部7、螺纹孔8、螺纹部9、连接部10、固定杆101、压紧部11、固定板12、固定孔13、第一弹簧14、安装孔15、导向槽16、限位孔17、固定件18、六角部181、导向部182、平面部183、衔接部184、限制部185、滑动槽186、第一电机19、第一丝杆20、滑槽21、滑杆22、固定箱23、环形孔24、安装板25、防坠杆26、防坠板27、限制槽28、齿槽29、第二弹簧30、推板31、旋转板32、第一铰接杆33、第二电机34、第二丝杆35、第一滑动块36、第二铰接杆37、交通指示灯38、第三电机39、第三丝杆40、第二滑动块41、第一转动杆42、旋转杆43、第二转动杆44、距离传感器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15所示,本发明的这种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包括交通灯杆1,交通灯杆1包括底座2、灯杆主体3、延伸杆4和横杆5。底座2的下端具有固定柱6,固定柱6通过水泥浇筑而成,固定柱6置于地底。固定柱6的上端具有固定部7,该固定部7呈梯形台状,将其设置成梯形台的形状更有助于底部的平稳,同时还能够利于底座2的安装。

底座2置于固定部7上,底座2的形状是与固定部7的形状相配合。固定柱6的内部具有螺纹孔8,螺纹孔8中具有固定杆101,固定杆101上具有螺纹部9、连接部10和压紧部11,连接部10将螺纹部9和压紧部11连接,压紧部11的直径小于螺纹部9的直径,螺纹部9与螺纹孔8配合安装。灯杆主体3通过固定板12安装在底座2上,固定板12的中间具有固定孔13,灯杆主体3置于固定孔13中,固定板1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灯杆主体3连接。

螺纹孔8中具有第一弹簧14,第一弹簧14位于压紧部11的下端,通过第一弹簧14能够将压紧部11顶动,使得灯杆主体3能够稳定的安装在螺纹孔8中。

当螺纹孔8中没有放置第一弹簧14时,固定杆101安装在螺纹孔8当中时,会受到路面上车辆产生的震动,从而导致固定杆101与螺纹孔8、固定件18之间发生松动,导致固定杆101固定不牢固,需要经常维护。而当加入第一弹簧14之后,固定杆101往下转动,使得第一弹簧14被压缩,从而使得第一弹簧14产生一个垂直往上的弹力,而固定杆101上的螺纹部9与螺纹孔8、固定件18之间产生一个倾斜的扭力,当固定杆101被固定好之后,第一弹簧14的弹力会使得固定杆101受到一个往上的力,而该第一弹簧14的弹力与螺纹孔8中的扭力不是处于一个平行方向,而是处于一个倾斜的方向,从而通过第一弹簧14将螺纹孔8、固定杆101和固定件18中的内螺纹和外螺纹之间相互咬合的更加紧密,避免了固定杆101受到外界的振动而导致固定杆101发生松动。同时安装第一弹簧14时,需要测试马路上产生震动的最大值,第一弹簧14压缩之后的弹力需要大于该最大值,从而避免固定杆101被震动产生松动现象。

同时在固定板12上具有一安装孔15,安装孔15的两侧具有导向槽16和限位孔17,限位孔17通过导向槽16与安装孔15连通。限位孔17的直径大于导向槽16的宽度,且小于安装孔15的直径,螺纹部9上具有固定件18,固定件18置于限位孔17中,固定件18的中间具有与螺纹部9配合的螺纹。

固定件18包括:

六角部181,用于转动固定件18。

导向部182,用于对固定件18进行导向,且导向部182的两侧具有平面部183,固定件18通过平面部183在导向槽16中配合滑动,导向部182的直径等于限位孔17的直径。

衔接部184,用于将六角部181和导向部182连接。

限制部185,用于将固定件18限制在限位孔17中,限制部185的直径等于安装孔15的直径。

底座2上具有放置限制部185的滑动槽186。

当安装底座2时,先将需要安装交通灯杆1的位置浇筑固定柱6,然后再在中间设置螺纹孔8,再将底座2放置在固定部7上,然后使得固定件18安装在安装孔15中,然后转动固定件18,使得固定件18上的导向部182置于导向槽16中,通过平面部183在导向槽16中进行导向,而限制部185在滑动槽186中滑动,固定板12将限制部185挡住,防止固定件18脱离。同时,当固定件18到达限位孔17中之后,然后将固定杆101插入到固定件18的中间,然后使得固定件18中间的螺纹与固定杆101上的螺纹部9咬合,便可以通过扳手转动六角部181,使得固定件18带动固定杆101往下移动,将第一弹簧14压缩,从而使得固定板12、底座2以及灯杆主体3稳定的安装在固定柱6的固定部7上。通过第一弹簧14产生垂直的力将固定杆101受力,从而使得固定杆101固定在螺纹孔8当中。

灯杆主体3的内部镂空,灯杆主体3的内部具有第一电机19,第一电机19上具有第一丝杆20,延伸杆4置于灯杆主体3中且安装在第一丝杆20上,灯杆主体3的内壁上具有滑槽21,延伸杆4的外壁上具有与滑槽21配合的滑杆22。通过第一电机19的转动能够使得延伸杆4在灯杆主体3中上下移动。

为避免第一电机19出现故障,在灯杆主体3的外部两端具有固定箱23。固定箱23、灯杆主体3和延伸杆4之间通过环形孔24连通。延伸杆4的内壁上具有安装板25,安装板25上具有防坠杆26,防坠杆26通过环形孔24延伸至固定箱23中。固定箱23的内壁上具有防坠板27,防坠板27上具有限制槽28和齿槽29,限制槽28和齿槽29连通,固定箱23的内壁上还具有第二弹簧30,第二弹簧30上具有推板31,推板31与防坠杆26接触。防坠板27上具有旋转板32,旋转板32的上端通过第一铰接杆33安装在防坠板27上,固定箱23的外壁上具有第二电机34,第二电机34上具有第二丝杆35,第二丝杆35延伸至固定箱23的内部,第二丝杆35上具有第一滑动块36,第一滑动块36上具有第二铰接杆37,第二铰接杆37与旋转板32的下端铰接连接。

当第一电机19启动之后,延伸杆4被往上提升之后,使得安装板25随着延伸杆4往上移动,防坠杆26也随之移动。而此时的防坠杆26是在限制槽28中,当防坠杆26再往上移动时,通过第二弹簧30的弹力能够将推板31推动,从而通过推板31将防坠杆26推入到齿槽29中。防坠杆26往上移动时,防坠杆26能够进入到不同的齿槽29中,从而防止了第一电机19出现故障,延伸杆4自动往下掉落的现象。

当需要将延伸杆4降下时,只需要启动第二电机34,使得第二电机34上的第一滑动块36拉动旋转板32,便可以将位于齿槽29中的防坠杆26推入到限制槽28中,第一电机19再反向转动,将延伸杆4降下。

横杆5通过螺栓安装在延伸杆4上,横杆5上具有交通指示灯38和第三电机39,第三电机39上具有第三丝杆40,第三丝杆40上具有第二滑动块41,第二滑动块41上具有第一转动杆42,第一转动杆42上具有旋转杆43,旋转杆43的中间通过第二转动杆44安装在横杆5上,旋转杆43的下端具有距离传感器45。当第三电机39工作时,带动第二滑动块41在第三丝杆40上移动,而旋转杆43是能够通过第二转动杆44旋转的。当旋转杆43上端往左移动时,旋转杆43的下端便会往右端移动。横杆5的下端具有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安装在地底之中,且在每一处的车道中。

如图1所示,第一交通灯杆和第二交通灯杆,第一交通灯杆设置在交通路口的停止端,第二交通灯杆设置在交通路口的行驶端,而停止端则是交通灯杆1的前端,行驶端则是交通灯杆1的后端。当第一交通灯杆下端的重力传感器受到重力时,该重力设置在一个重量范围值当中,当该辆汽车的重量超过该范围值时,便会启动横杆5上的第三电机39,通过第三电机39对旋转杆43转动改变位置,对准到该车道的位置,再通过距离传感器45对下端的车辆高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后的高度也是超过设置的高度范围值时,便会确定该车辆为较高的车辆,会挡住后端车辆驾驶人员的视线,便会使得第二交通灯杆中的第一电机19启动,将延伸杆4往上提升,使得在第一交通灯杆处的驾驶员均能够看到交通指示灯38。便可以避免后端的驾驶员由于较高较大的车辆挡住视线而误闯红灯,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