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监测预警的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80275发布日期:2021-11-30 23:2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监测预警的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安防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监测预警的平台。


背景技术:

2.预警平台建设是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3.应急系统利用大屏拼接技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智能辅助系统辅助操作人员进行应急调度处理。系统工作时,接警员接到报警后,大屏立刻显示来电人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及报警点附近电子地图,接警员按事件性质传给大厅内相应警察或消防警台处理。处警人员用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处警,并通过无线调度台和数据传输设备,将指令下达给街面执勤警员,警员接到指令后,立即赶赴现场处置。通过计算机的辅助操作,系统应急联动处理呼叫能力每年达650万次。德国已经建成的“危机预防信息系统”,主要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来辅助管理者的应急指挥工作。当危机发生时,系统会通过网络实时搜集跟危机相关的关键信息,如危机的性质、针对危机的救援方法、能够提供有效帮助的人员和设备数量等,这些信息平常都分散在不同的组织、机构和网页上,通过系统搜集并整合了这些信息后,建立联动所有运作中心的的快速信息交换平台,用于评估危机的现状情势和面临的问题,分析出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保护公众的人身安全,必须申请哪些援助物资,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处理为应急指挥人员提供有力的帮助。
4.我国在突发事件上的预警处理平台上的研究开发,由于技术的限制而比国外落后。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发展,也相继的将一些先进技术应用到应急指挥处理的过程中,但是,目前的预警平台在机制上还不够完善,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为此,这里提出一种智能监测预警的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我国的预警平台机制不完善,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监测预警的平台。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监测预警的平台,包括智能监测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和响应系统;所述智能监测系统包括地质灾害监测系统、交通事故监测系统、安全生产监测系统、暴力事件监测系统和生活危险监测系统;所述数据分析系统包括地质灾害分析系统、交通事故分析系统、安全生产分析系统、暴力事件分析系统和生活危险分析系统;所述响应系统包括地质灾害响应系统、交通事故响应系统、安全生产响应系统、暴力事件响应系统和生活危险响应系统。
7.进一步地,所述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包括自然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和人为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所述交通事故监测系统包括非机动车事故监测系统、机动车事故监测系统、铁路事故监测系统、水路事故监测系统和飞行事故监测系统;所述安全生产监测系统包括机械自动化生产监测系统和非机械自动化生产监测系统;所述暴力事件监测系统包括民事暴力监测系统;所述生活危险监测系统包括个人生活危险监测系统和多人生活危险监测系统。
8.进一步地,所述地质灾害分析系统包括自然地质灾害分析系统和人为地质灾害分析系统;所述交通事故分析系统包括非机动车事故分析系统、机动车事故分析系统、铁路事故分析系统、水路事故分析系统和飞行事故分析系统;所述安全生产分析系统包括机械自动化生产分析系统和非机械自动化生产分析系统;所述暴力事件分析系统包括民事暴力分析系统;所述生活危险分析系统包括个人生活危险分析系统和多人生活危险分析系统。
9.进一步地,所述地质灾害响应系统包括自然地质灾害响应系统和人为地质灾害响应系统;所述交通事故响应系统包括非机动车事故响应系统、机动车事故响应系统、铁路事故响应系统、水路事故响应系统和飞行事故响应系统;所述安全生产响应系统包括机械自动化生产响应系统和非机械自动化生产响应系统;所述暴力事件响应系统包括民事暴力响应系统;所述生活危险响应系统包括个人生活危险响应系统和多人生活危险响应系统。
10.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监测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和响应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均采用第五代移动通信传输系统。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五代移动通信传输系统采用mac协议、rlc协议、rrc 协议或pdcp协议中的任意一种。
12.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监测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和响应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均加密传输,所述加密传输采用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方式。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发明中的预警平台,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智能监测系统通过网络实时对与事件相关的数据进行搜集,数据分析系统基于大数据系统对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实时获取到现场相关人员的位置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和受灾程度等信息,响应系统根据事件所造成的人员等的伤害程度分析出事件危机等级和性质、根据以往的处理经验数据给出针对危机的救援方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计算出能够提供有效帮助的人员和设备数量等,通过可视化技术将这些数据形象展现出来,这样,通过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判断,可以极大提高管理者对应急指挥工作的管控能力,从而避免造成更多的物力、人力的损害。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发明的预警平台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智能监测预警的平台,如图1所示,包括智能监测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和响应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包括地质灾害监测系统、交通事故监测系统、安全生产监测系统、暴力事件监测系统和生活危险监测系统;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包括用于监测火山爆发、海啸、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自然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和用于监测由于人类使用
的武器造成的重大生化污染、陆地震裂等人为导致的地质灾害的人为地质灾害监测系统;交通事故监测系统包括用于监测自行车、电动车等非机动车造成的事故的非机动车事故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汽车、客车、货车等机动车造成的事故的机动车事故监测系统、用于监测火车、高铁、动车等造成的交通事故的铁路事故监测系统、用于监测货轮、客轮、水上汽艇等造成的事故的水路事故监测系统和用于监测飞机、热气球、飞艇等造成的事故的飞行事故监测系统;安全生产监测系统包括用于监测全机械无人工的生产工业造成的事故的机械自动化生产监测系统和用于监测有人工的生产工业造成的事故的非机械自动化生产监测系统;暴力事件监测系统包括用于监测民间团体游行、抗议等造成的事故的民事暴力监测系统;生活危险监测系统包括用于监测由个人如轻生、自残等造成的事故的个人生活危险监测系统和用于监测如商场火灾、居民楼瓦斯爆炸等对多人造成危害的多人生活危险监测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包括地质灾害分析系统、交通事故分析系统、安全生产分析系统、暴力事件分析系统和生活危险分析系统;地质灾害分析系统包括用于对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进行分析的自然地质灾害分析系统和由人为因素导致的灾害进行分析的人为地质灾害分析系统;交通事故分析系统包括用于对自行车、电动车等造成的事故进行分析的非机动车事故分析系统、用于对汽车、卡车等机动车造成的事故进行分析的机动车事故分析系统、用于对火车脱轨等造成的事故进行分析的铁路事故分析系统、用于对轮船、水上摩托艇等造成的事故进行分析的水路事故分析系统和用于对客机、热气球等造成的事故进行分析的飞行事故分析系统;安全生产分析系统包括机械自动化生产分析系统和非机械自动化生产分析系统;暴力事件分析系统包括用于对民事游行、抗议等造成的事故进行分析的民事暴力分析系统;生活危险分析系统包括个人生活危险分析系统和多人生活危险分析系统,数据分析系统中的具体分析系统与智能监测系统中的具体监测系统一一对应,这样,可以根据事故种类准确分析出事故性质和程度;响应系统包括地质灾害响应系统、交通事故响应系统、安全生产响应系统、暴力事件响应系统和生活危险响应系统;地质灾害响应系统包括自然地质灾害响应系统和人为地质灾害响应系统;交通事故响应系统包括非机动车事故响应系统、机动车事故响应系统、铁路事故响应系统、水路事故响应系统和飞行事故响应系统;安全生产响应系统包括机械自动化生产响应系统和非机械自动化生产响应系统;暴力事件响应系统包括民事暴力响应系统;生活危险响应系统包括个人生活危险响应系统和多人生活危险响应系统,响应系统中的具体响应系统与数据分析系统中的具体分析系统相对应,这样,可以根据具体分析系统分析出的事故性质和程度来响应得出对应的救援方法、有效帮助的人员和设备种类数量等,从而在事故发生时,可以迅速的得出应对措施来进行救援,以使事故造成的各方面损失尽可能的减小。
19.为使智能监测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和响应系统中的数据得到及时快速的传递,本实施例中,所有的数据传输均采用第五代移动通信传输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传输系统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其峰值速率可达到 10

20gbit/s,可满足大数据量传输;其空中接口时延低至1ms,满足远程指导救援的实时应用,其具备百万连接/平方公里的设备连接能力,满足远程事故救援时的通信建立;其频谱效率要比lte提升3倍以上;其流量密度达到 10mbps/m2以上;其移动性支持500km/h的高速移动。这为智能预警处理平台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各数据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可采用mac协议、rlc协
议、rrc协议或pdcp协议中的任意一种,这四种协议均支持第五代移动通信传输,最后,由于智能预警处理平台中的数据涉及大量的重要数据,所以在传输的时候应采用advancedencryption standard的方式进行加密传输。
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