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宇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27665发布日期:2021-11-29 15:3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宇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楼宇预警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一种楼宇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2.为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大型商场、办公楼、宾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以及居民住宅内通常会安装楼宇预警系统,楼宇预警系统可以针对楼宇出入口、内部过道以及一些重要场所进行监测,若发现异常情况,则向安保人员发出预警信息。
3.现有的楼宇预警系统主要针对楼宇内的温度、紫外线、风速以及人脸识别等进行监测,缺乏对楼层震动进行预警,当发生地震时缺乏预警能力,不利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楼宇预警系统缺乏对楼层震动进行预警,当发生地震时缺乏预警能力,不利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楼宇预警系统。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6.本发明提供一种楼宇预警系统,至少包括:中控装置,以及与所述中控装置信号连接的温度监测模块、紫外线监测模块、风速监测模块以及人脸识别模块;震动监测器,与所述中控装置信号连接,适于监测楼层的震动情况。
7.进一步地,所述震动监测器包括横波监测结构,所述横波监测结构包括感应板、第一监测件与第二监测件;所述感应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滑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二滑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一监测件与所述第二监测件分别位于所述感应板的不同侧;所述第一监测件的动作部适于在受到x方向的横波作用时,推动所述第一移动板沿所述第一滑槽移动;所述第二监测件的动作部适于在受到y方向的横波作用时,推动所述第二移动板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监测件包括第一齿环、第一转杆、第一齿轮以及第一摆杆;所述第一转杆与所述第一齿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沿所述第一齿环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摆杆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杆沿所述第一齿轮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环的内圈,两者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杆与所述第一摆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齿环的不同侧;所述第一摆杆远离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适于推动所述第一移动板运动;所述第二监测件包括第二齿环、第二转杆、第二齿轮以及第二摆杆;所述第二转杆与所述第二齿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杆沿所述第二齿环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摆杆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摆杆沿所述第二齿轮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齿环的内圈,两者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与所述第二摆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齿环的不同侧;所述第二摆杆远离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适于推动所述第二移动板运
动。
9.进一步地,所述震动监测器还包括纵波监测结构,包括框体、感应杆、螺旋弹簧以及升降板;所述感应杆设置在所述框体内,所述螺旋弹簧以及所述升降板依次套设在所述感应杆上,所述螺旋弹簧适于在受到纵波作用时推动所述升降板运动。
10.进一步地,所述框体内平行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感应杆,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感应杆上的所述螺旋弹簧的弹性系数不同。
11.进一步地,该楼宇预警系统还包括烟雾报警器,与所述中控装置信号连接,适于监测楼层内的烟雾情况。
12.进一步地,所述烟雾报警器包括壳体、红外迷宫、信号发射器以及蜂鸣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红外迷宫、所述信号发射器以及所述蜂鸣器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红外迷宫与所述信号发射器及所述蜂鸣器均信号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适于在烟雾进入所述红外迷宫后将烟雾信号发送至所述中控装置;所述蜂鸣器适于在烟雾进入所述红外迷宫后蜂鸣预警。
13.进一步地,所述红外迷宫包括主体、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以及挡板;所述主体的内腔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腔中,适于形成迷宫结构;所述激光发射器与所述激光接收器均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腔中,且两者不对齐设置。
14.进一步地,该楼宇预警系统还包括水箱、水管以及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与所述烟雾报警器交替设置,所述喷淋头通过水管与所述水箱相连;所述喷淋头与所述中控装置信号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中控装置包括信号连接的中控电脑与设备管理室;所述中控电脑与所述震动监测器信号连接,适于接收所述震动监测器反馈的震动信息,并反馈至所述设备管理室;所述设备管理室适于根据所述震动信息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16.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7.本发明提供的楼宇预警系统,设置了震动监测器,当地震发生时,可以用于监测楼层的震动情况,并将结果反馈至中控装置,以便楼层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根据震动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有利于提高楼宇的危险预警能力,更好的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楼宇预警系统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楼宇预警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楼宇预警系统中的震动监测器的示意图;
22.图4为图3中的横波监测结构的示意图;
23.图5为图4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24.图6为图3中的纵波监测结构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楼宇预警系统中的烟雾报警器(正面)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楼宇预警系统中的烟雾报警器(背面)的示意图;
27.图9为图7中的红外迷宫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中控电脑;
ꢀꢀꢀꢀꢀꢀꢀꢀꢀꢀꢀ
2、震动监测器;
ꢀꢀꢀꢀꢀꢀꢀꢀꢀ
3、烟雾报警器;
30.4、温度监测模块;
ꢀꢀꢀꢀꢀꢀꢀ
5、紫外线监测模块;
ꢀꢀꢀꢀꢀ
6、风速监测模块;
31.7、人脸识别模块;
ꢀꢀꢀꢀꢀꢀꢀ
8、设备管理室;
ꢀꢀꢀꢀꢀꢀꢀꢀꢀ
9、显示屏;
32.10、数据存储器;
ꢀꢀꢀꢀꢀꢀꢀꢀ
11、操作平台;
ꢀꢀꢀꢀꢀꢀꢀꢀꢀꢀ
12、水箱;
33.13、水管;
ꢀꢀꢀꢀꢀꢀꢀꢀꢀꢀꢀꢀꢀꢀ
14、喷淋头;
ꢀꢀꢀꢀꢀꢀꢀꢀꢀꢀꢀꢀ
15、第一齿环;
34.16、第二齿环;
ꢀꢀꢀꢀꢀꢀꢀꢀꢀꢀ
17、第一齿轮;
ꢀꢀꢀꢀꢀꢀꢀꢀꢀꢀ
18、第二齿轮;
35.19、感应板;
ꢀꢀꢀꢀꢀꢀꢀꢀꢀꢀꢀꢀ
20、第一移动板;
ꢀꢀꢀꢀꢀꢀꢀꢀ
21、第二移动板;
36.22、第一转杆;
ꢀꢀꢀꢀꢀꢀꢀꢀꢀꢀ
23、第一摆杆;
ꢀꢀꢀꢀꢀꢀꢀꢀꢀꢀ
24、震动球;
37.25、摆动球;
ꢀꢀꢀꢀꢀꢀꢀꢀꢀꢀꢀꢀ
26、红外迷宫;
ꢀꢀꢀꢀꢀꢀꢀꢀꢀꢀ
27、信号发射器;
38.28、蜂鸣器;
ꢀꢀꢀꢀꢀꢀꢀꢀꢀꢀꢀꢀ
29、出气口;
ꢀꢀꢀꢀꢀꢀꢀꢀꢀꢀꢀꢀ
30、进气口;
39.31、激光发射器;
ꢀꢀꢀꢀꢀꢀꢀꢀ
32、激光接收器;
ꢀꢀꢀꢀꢀꢀꢀꢀ
33、挡板;
40.34、框体;
ꢀꢀꢀꢀꢀꢀꢀꢀꢀꢀꢀꢀꢀꢀ
35、感应杆;
ꢀꢀꢀꢀꢀꢀꢀꢀꢀꢀꢀꢀ
36、螺旋弹簧;
41.37、升降板。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5.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4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楼宇预警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楼宇预警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楼宇预警系统,至少包括:中控装置,以及与中控装置信号连接的温度监测模块4、紫外线监测模块5、风速监测模块6以及人脸识别模块7;震动监测器2,与中控装置信号连接,适于监测楼层的震动情况。
47.具体而言,温度监测模块4、紫外线监测模块5、风速监测模块6以及人脸识别模块7均可以使用现有的监测模块。其中,中控装置可以包括信号连接的中控电脑1与设备管理室
8;其中,设备管理室8可以包括显示屏9、数据存储器10与操作平台11,显示屏9可以将中控电脑1的反馈数据更直观清楚的显示出来,数据存储器10可以用于存储相关的数据信息,楼宇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操作平台11发送相应的指令,来应对相应的情况。其中,中控电脑1与震动监测器2信号连接,适于接收震动监测器2反馈的震动信息,并反馈至设备管理室8;设备管理室8适于根据震动信息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8.本发明提供的楼宇预警系统,设置了震动监测器2,当地震发生时,可以用于监测楼层的震动情况,并将结果反馈至中控装置,以便楼层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根据震动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有利于提高楼宇的危险预警能力,更好的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4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楼宇预警系统中的震动监测器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横波监测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震动监测器2包括横波监测结构,横波监测结构包括感应板19、第一监测件与第二监测件;感应板19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相互垂直设置;第一滑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移动板20,第二滑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移动板21。
50.例如,可以在第一移动板20的底部安装滑轮,以减小第一移动板20沿第一滑槽滑动时的摩擦力。同理,可以在第二移动板21的底部安装滑轮,以减小第二移动板21沿第二滑槽滑动时的摩擦力。
51.第一监测件与第二监测件分别位于感应板19的上下两侧;第一监测件的动作部适于在受到x方向的横波作用时,推动第一移动板20沿第一滑槽移动;第二监测件的动作部适于在受到y方向的横波作用时,推动第二移动板21沿第二滑槽移动。其中,可以在第一移动板20上安装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一移动板20的移动距离,依次来判断震动的强度。同理,可以在第二移动板21上安装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二移动板21的移动距离,依次来判断震动的强度。
52.其中,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呈十字形设置,可以在第一滑槽内设置两个第一移动板20,同理,在第二滑槽内设置与两个第二移动板21。
53.本实施例中,第一监测件包括第一齿环15、第一转杆22、第一齿轮17以及第一摆杆23;第一转杆22与第一齿环15固定连接,第一转杆22沿第一齿环15的径向方向设置;第一摆杆23与第一齿轮17固定连接,第一摆杆23沿第一齿轮17的径向方向设置;第一齿轮17位于第一齿环15的内圈,两者啮合连接,第一转杆22与第一摆杆23分别位于第一齿环15的不同侧;第一摆杆23远离第一齿轮17的一端适于推动第一移动板20运动。
54.第二监测件包括第二齿环16、第二转杆、第二齿轮18以及第二摆杆;第二转杆与第二齿环16固定连接,第二转杆沿第二齿环16的径向方向设置;第二摆杆与第二齿轮18固定连接,第二摆杆沿第二齿轮18的径向方向设置;第二齿轮18位于第二齿环16的内圈,两者啮合连接,第二转杆与第二摆杆分别位于第二齿环16的不同侧;第二摆杆远离第二齿轮18的一端适于推动第二移动板21运动。
55.其中,横波监测结构具有长方体状的箱体,第一监测件与第二监测件均设置在该箱体内,其中,可以在箱体的内壁设置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轴承,第一齿环15的侧壁上可以焊接转轴,转轴的另一端插置在轴承的内圈中,使得第一齿环15可以绕轴承内圈的轴线转动。同理,可以对第二齿环16进行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56.其中,可以在第一转杆22的底部焊接震动球24,在第一摆杆23的底部焊接摆动球
25,以提高第一转杆22的灵敏度。同理,可以在第二转杆的底部焊接震动球24,在第二摆杆的底部焊接摆动球25,以提高第二转杆的灵敏度。其中,摆动球25摆动时会推动第一移动板20或者第二移动板21运动,
57.其中,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的交叉位置安装有磁铁,第一移动板20与第二移动板21可以由磁性材料制成,可以在一次位移后受磁铁吸引回到起始位置,以便多次测量,提高精度。
58.其中,第一齿环15与第二齿环16的轴线相互垂直,以便使该横波监测结构可以同时对沿x方向与y方向的横波进行测量。
59.其中,第一齿环15的直径与第一齿轮17的直径差值越大,传动比越大,灵敏度越高。
60.其中,第一摆杆23与第一齿轮17可以焊接连接。
61.图6为图3中的纵波监测结构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震动监测器2还包括纵波监测结构,包括框体34、感应杆35、螺旋弹簧36以及升降板37;感应杆35设置在框体34内,螺旋弹簧36以及升降板37依次套设在感应杆35上,螺旋弹簧36适于在受到纵波作用时推动升降板37运动。其中,螺旋弹簧36与感应板19之间可以设置感应块,螺旋弹簧36可以与升降块焊接连接,升降块与升降板37之间接触连接。如此设置,可以防止螺旋弹簧36与升降板37直接接触,可以对升降板37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例如,可以在升降板37上设置位移传感器,用于采集升降板37的位移信息,升降板37的位移越大,地震的强度越大。升降板37在螺旋弹簧36的弹力与自身重力作用下,反复多次震荡,可以采集多组数据,有利于提高采样的准确性。
62.本实施例中,框体34内平行间隔设置有多个感应杆35,例如,可以设置三个感应杆35。例如,可以在框体34的中部设置隔板,将感应杆35分成上下两段,每段均可以设置升降板37与螺旋弹簧36。其中,相邻两个感应杆35上的螺旋弹簧36的弹性系数不同。例如,六个螺旋弹簧36的弹性系数可以均不相同。如此设置,不同的检测组进行检测可以使得数据更加准确。
6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楼宇预警系统中的震动监测器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可以将横波监测结构与纵波监测结构集成在同一个箱体内,箱体的左半边用于容纳横波监测结构,箱体的右半边用于容纳纵波监测结构。
64.本实施例中,该楼宇预警系统还包括烟雾报警器3,与中控装置信号连接,适于监测楼层内的烟雾情况。
65.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楼宇预警系统中的烟雾报警器(正面)的示意图;
66.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楼宇预警系统中的烟雾报警器(背面)的示意图;如图7与图8所示,其中,烟雾报警器3包括壳体、红外迷宫26、信号发射器27以及蜂鸣器28;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30与出气口29,例如,进气口30可以设置在壳体的底面,出气口29可以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且靠近顶面设置。其中,可以在壳体上设置安装孔,可以通过螺栓将壳体固定在楼层的顶板上。
67.图9为图7中的红外迷宫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红外迷宫26、信号发射器27以及蜂鸣器28均设置在壳体内;红外迷宫26与信号发射器27及蜂鸣器28均信号连接;信号发射器27适于在烟雾进入红外迷宫26后将烟雾信号发送至中控电脑1;蜂鸣器28适于在烟雾进入
红外迷宫26后蜂鸣预警。
68.其中,红外迷宫26包括主体、激光发射器31、激光接收器32以及挡板33。主体可以为圆柱状,主体的底部可以设置开口,开口与进气口30相连通,以使烟雾可以进入到红外迷宫26中。其中,挡板33可以焊接在主体的底部,挡板33的位置可以根据情况设计,适于形成迷宫结构,用于反射激光;激光发射器31与激光接收器32均设置在主体的内腔中,且两者不对齐设置。没有烟雾时,激光发射器31发射的激光无法被激光接收器32接收,当烟雾进入后,在烟雾的作用下,激光在迷宫结构内的光路发生改变,可以被激光接收器32接收,此时触发蜂鸣器28报警,并通过信号发射器27将火情发送至中控电脑1。
69.其中激光发射器31与激光接收器32均可以通过螺钉安装在主体内。
70.本实施例中,该楼宇预警系统还包括水箱12、水管13以及喷淋头14;喷淋头14与烟雾报警器3交替设置,喷淋头14通过水管13与水箱12相连;喷淋头14与中控装置信号连接。其中,水箱12可以安装在楼层的顶部,水箱12的底部通过水管13与喷淋头14相连,水管13可以埋在天花板内。
71.其中,每个喷淋头14可以被中控电脑1独立控制,以便根据火情的位置,开启对应位置的喷淋头14进行灭火。如此设置,有利于节约用水。
72.综上,本发明提供的楼宇预警系统,利用烟雾报警器对楼宇内的烟雾进行检测并且报警,当楼宇内失火产生烟雾时,烟雾会从进气口进入到烟雾报警器内,然后进入到红外迷宫的内部,红外迷宫内的激光发射器出口与激光接收器入口不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激光接收器就无法接收到激光发射器发射出来的激光,当烟雾进入到红外迷宫内部时,激光会在烟雾内小分子颗粒以及挡板的多重折射与反射下射入激光接收器内,此时蜂鸣报警器报警并且信号发射器将信号发射给设备管理室,利用此方式可以有效且快速的对烟雾进行报警。
73.本发明提供的楼宇预警系统,利用震动检测器检测对楼宇的震动强度进行检测,由于地震有时在夜晚发生,夜晚时人们处于熟睡当中对于微小震动很难察觉,震动检测器包括横波检测结构和纵波检测结构,横波检测结构的整体采用轻质材质制成,而震动球的重量远大于其与配件。当地震发生时,震动球发生晃动,带动第一齿环(第二齿环)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第一齿环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的直径,从而起到增大振幅的作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摆杆转动,摆动球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移动,根据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的移动距离可以计算出震动强度。纵波检测结构通过升降板的升降可以有效计算出纵波强度,多个弹性系数不同的检测组进行检测可以使得数据更加准确。
74.本发明提供的楼宇预警系统,烟雾报警器与喷淋头间隔排布,当其中一个烟雾报警器检测到烟雾时,周围的喷淋头会同时喷水,烟雾报警器和喷淋头均单独控制,可以快速有效的对火情位置进行喷水浇灭,节省水资源。同时会将信号传输给设备管理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报警器变好准确定位火情位置,并且调用监控来快速判断火情,本系统可以高效的控制火情并且传输给外界让工作人员了解到火情,起到很好的预警作用。
7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
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