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对外界的识别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700674发布日期:2022-01-29 13:0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车辆对外界的识别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车辆对外界识别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对外界的识别系统及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对外界标识和人物的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产品的发展趋势逐渐智能化,互联化。普通的车灯功能已不再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我们在对汽车的使用中,通常需要去接送家人,朋友以及未曾谋面的客人。
3.公开号为cn110832568a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外界识别装置,从包含自身车辆周围的环境的图像中提取特征点,根据对特征点进行时间序列跟踪得到的图像上的运动来测量自身车辆到特征点的距离。继而,从图像上设定的多个局部区域中提取根据到特征点的距离信息和图像上的位置而判定为路面的局部区域作为第一路面区域。继而,针对图像上的多个局部区域中的每一个而算出包含颜色信息的多维图像特征量,对于图像上的多个局部区域当中未被提取为第一路面区域的路面未提取区域,使用图像特征量来算出与第一路面区域的类似度。继而,根据类似度从路面未提取区域中提取第二路面区域,使用第一路面区域及第二路面区域来识别可行驶区域。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方法中边开车边寻找车外事物会影响驾驶员对行驶安全的注意力,尤其在大城市车水马龙的道路上,还会影响交通正常通行和干扰其他驾驶员的行驶判断,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对外界的识别系统及方法。
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辆对外界的识别系统,包括车辆和处理模块;
7.所述处理模块在车辆行驶时获取待判断目标的信息,对待判断目标的信息进行判断,若判断出目标,定位目标的位置,将目标的位置信息发送给车辆使用者。
8.优选的,在所述处理模块中,存储预设目标的信息,获得待判断目标的信息,并将待判断目标的信息与预设目标的信息进行判断,若判断出目标,定位目标的位置,并发送目标的位置信息给车辆使用者。
9.优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包括主设备,预设目标的信息包括主设备中的信号,待判断目标的信息包括待判断目标的信号,主设备将待判断目标的信号和主设备中的信号进行匹配和判断,主设备中的信号和目标的信号因匹配过能够感应,若匹配感应出目标,主设备定位目标信号源的位置,主设备将目标的位置信息传输给车辆使用者。
10.优选的,所述主设备中的信号、待判断目标的信号和目标的信号包括蓝牙或wifi信号。
11.优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中继节点模块,所述中继节点模块延长通信距离,主设备通过中继节点模块延长通信匹配感应的距离。
12.优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包括交互控制单元和感知系统,预设目标的信息包括预设目标的特征;待判断目标的信息包括待判断目标的特征;
13.所述感知系统感知待判断目标的特征;
14.所述交互控制单元储存预设目标的特征,将待判断目标的特征和预设目标的特征进行对比判断;若待判断目标的特征和预设目标的特征一致,则此时的待判断目标为目标,定位目标的位置,将目标的位置信息发动给车辆使用者。
15.优选的,所述感知系统包括传感器;所述预设目标的特征和待判断目标的特征包括性别、衣着颜色、身高体型和随身物体;所述预设目标的特征输入到交互控制单元中的方式包括文字方式、图片方式和语音输入方式。
16.优选的,所述传感器设置在车灯中。
17.优选的,所述目标的位置信息包括目标的方位信息和距离信息。
18.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辆对外界的识别方法,包括处理步骤:在车辆行驶时获取待判断目标的信息,对待判断目标的信息进行判断,若判断出目标,定位目标的位置,将目标的位置信息发送给车辆使用者。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增加了汽车对外界目标人物和事物的判断功能,可以避免司机在驾驶中的因外界因素带来的干扰,提高安全性;
21.2、本发明可以通过蓝牙或wifi或其他无线通信功能,达到对外界熟悉目标人物和事物探测;
22.3、本发明可以通过传感器配合通信的功能,达到对外界陌生目标人物和事物探测。
附图说明
2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车辆与目标匹配图;
2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蓝牙mesh网络图;
2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蓝牙mesh网络对车外目标识别图;
2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蓝牙以广播形式对车外目标识别图;
2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车辆匹配目标表示图;
29.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车辆和目标交互传导图;
30.图7为本发明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2.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车辆对外界标识和人物的识别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车辆和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在车辆行驶时获取待判断目标的信息,对待判断目标的信息进行判断,若判断出目标,定位目标的位置,将目标的位置信息发送给车辆使用者。
33.在处理模块中,存储预设目标的信息,获得待判断目标的信息,并将待判断目标的信息与预设目标的信息进行判断,若判断出目标,定位目标的位置,并发送目标的位置信息给车辆使用者。
34.处理模块包括主设备,主设备可以在车辆任何方便通信的位置。主设备可以设置于车辆蓝牙控制器位置或者其他方便通信位置。预设目标的信息包括主设备中的信号,待判断目标的信息包括待判断目标的信号,主设备将待判断目标的信号和主设备中的信号进行匹配和判断,主设备中的信号和目标的信号因匹配过能够感应,若匹配感应出目标,主设备定位目标信号源的位置,主设备将目标的位置信息传输给车辆使用者。主设备中的信号、待判断目标的信号和目标的信号包括蓝牙或wifi信号。
35.通过无线网络搜索:熟悉的人(比如家人)一定是通过蓝牙或wifi网络通信与车辆上的主设备匹配过的。当车辆行驶到目标人物附近,通过对之前匹配过的蓝牙或wifi信号的感应,汽车上的主设备检索到蓝牙或wifi信号后进行匹配和判断,如匹配失败,主设备不会对司机发出结果通知并且继续搜寻匹配信息,如匹配成功,主设备定位出信号源位置信息,便可以对司机发出对于搜索对象方位和距离结果的通知。对于熟悉的人,之前肯定是匹配过的。当多个蓝牙设备与车辆上的主设备匹配过,而这多个蓝牙全都在一个探索范围内时(情况发生几率并不大,主要蓝牙范围是有限的)但如果发生此类情况,主设备可以反馈检测到所有设备信息,并提示驾驶员进行评判,驾驶员确认目标设备,然后车辆再进行后续具体操作。
36.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无线网络方式(蓝牙/wifi):比如设备使用蓝牙的5.1版本,可以检测到特定“对象”的距离,可以检测“它”所在的方向。在配网过程中,交换完公钥和私钥后,新设备就被加入到mesh网络里。mesh中文译文为无线网格网络。添加多个设备后,就形成了蓝牙mesh的拓扑(如图2所示),每个节点之间可以广播通信。所以在熟悉人打开手机中的蓝牙设备,车上的蓝牙主设备会探测到熟悉的人手机,便可知要目标人物就在10米范围内。
37.图1中master表示主设备;slave表示从设备或被动设备。图2中adv(not relayed)表示广播层(非中继);adv(low power)表示广播层(低功耗);adv bearer表示广播承载层;gatt本身就是一种协议,英文译文为generaic attribute profile,所以一般就成为gatt层。node中文译文为节点,low power node中文译文为低功耗节点,relay node中文译文为中继节点,friend node中文译文为友节点,friend feature中文译文为友节点功能。a、b、c、d、e、f、g、

、r、s、t没有特殊意义,是区域内一个个点,即蓝牙检测点,也可以认为是一个个人,主要是要对照注释看。
38.如图3所示,处理模块还包括中继节点模块,所述中继节点模块延长通信距离,主设备通过中继节点模块延长通信匹配感应的距离。蓝牙mesh网络方式:车灯内添加蓝牙中继节点模块可以延长通信距离。
39.中继节点模块设置在车辆上可以在通信中方便传输信号的位置。如设置在车外,设置位置最优是靠近车外区域,尤其是靠近行驶方向的靠近人行道区域的一侧的车辆外部位置,如中国是右行,优选设置于车辆右侧位置,右车灯,右后视镜,右车门结构位置,左行
国家相反优选设置。另外放车灯内可以方便离搜寻目标更近。
40.车内的蓝牙主设备,车灯中的蓝牙中继节点和目标人组成了一个ble mesh网络。节点之间可以互相通信。当中继节点通过广播方式探测到了目标人的蓝牙信号,就可以将信息告知给车内蓝牙主设备,再通过bcm发送语音或者提示音告诉司机,目标人的方位和距离。bcm英文全称为body control module,中文译文为车身控制器。ble英文全称为bluetooth low energy,中文译文为蓝牙低能耗。
41.如图4所示,用蓝牙广播方式感应。蓝牙广播方式:如果蓝牙通信距离足够远,可以省去车灯内的蓝牙中继模块,直接用蓝牙广播的方式探测到目标人。将目标蓝牙信号通知给bcm,然后bcm发送提示给司机。
42.实施例一是通过无线网络通信模式(比如利用蓝牙或者wifi)实现对车外熟悉人物的搜索。设计中应具备蓝牙或者wifi主设备,可选配中继节点。
43.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了一种车辆对外界标识和人物的识别系统,如图5和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处理模块包括交互控制单元和感知系统,预设目标的信息包括预设目标的特征;待判断目标的信息包括待判断目标的特征。感知系统感知待判断目标的特征。交互控制单元储存预设目标的特征,将待判断目标的特征和预设目标的特征进行对比判断;若待判断目标的特征和预设目标的特征一致,则此时的待判断目标为目标,定位目标的位置,将目标的位置信息发动给车辆使用者。驾驶员输入目标特征自然语言(或文字,图像)输入需要找到的目标特征给车辆内的交互控制单元。交互控制单元可以放置在车上任何方便与人交互的地方,如车内主控台,方便驾驶员获取信息。
44.感知系统包括传感器;所述预设目标的特征和待判断目标的特征包括性别、衣着颜色、身高体型和随身物体;所述预设目标的特征输入到交互控制单元中的方式包括文字方式、图片方式和语音输入方式。传感器设置在车灯中。目标的位置信息包括目标的方位信息和距离信息。
45.对目标陌生人或车外事物的搜索,可以先通过司机对目标特征的描述(为了方便,进行模糊描述即可。比如性别,衣着颜色。也可以以文字形式,或图片形式。语音输入是其中一种便捷的方式)输入给汽车中的交互控制单元,在靠近需要搜寻目标范围的时候,司机开启对外界的传感器(例如,摄像头),使之开始搜索和采集外界信息,收集性别、衣着颜色、身高提醒、随身物体等目标特征信息,传递到交互控制单元并且和预设参数进行比对、判断,当传感器探测和采集到的特征信息与之前预存的预设特征参数完全一致时,设备传递提醒信号并且发出搜寻对象方位和距离结果的通知给司机,从而与事先的口述输入匹配到需要找的目标陌生人或事物。交互控制单元例如是车上负责运算采集信息和结果匹配的计算单元。
46.自然语言(或文字,图像)输入需要找到的目标特征给车辆内的交互控制单元。在目标搜索范围内通过传感器对外界人物进行目标匹配。当图像感知到的人物特征后,经过收集数据,特征处理,交叉检验和训练与语言输入的特征达到匹配,车上控制单元(交互控制单元)便可通知驾驶员目标人物已经被搜索到。并将目标人物的方位和距离,以显示或者语音提示音的方式通知司机。车辆对外界目标信息的搜索功能,以减少司机因驾驶分心而造成交通事故。
47.实施例二是针对搜索车外陌生人物或事物的搜索,首先需要自然语言(或文字,图
像)输入目标人物或事物的明显特征,再配合图像识别功能以实现对外界目标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匹配与捕获。具备:感知系统,用于收集车外陌生人物特征。并与交互控制单元(组)互相通信。交互控制单元(组),处理数据集合,数据预处理和交叉检验。与感知系统间通信,匹配特征。
48.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车辆对外界的识别方法,如图4和图6所示,包括处理步骤:在车辆行驶时获取待判断目标的信息,对待判断目标的信息进行判断,若判断出目标,定位目标的位置,将目标的位置信息发送给车辆使用者。
49.如图7所示,根据车辆定义,可以语音唤醒或者手动按键方式唤醒找人功能。语音输入目标特征或者上传图片、文字传输给交互控制单元,用于下一步和采集目标做匹配。感知系统采集车外目标。数据处理单元对采集到的目标特征和输入信息进行匹配。如特征不匹配则感知系统继续采集目标。当特征匹配完成,通知驾驶员目标方位,结束。
50.汽车产品给人们的出行方便增加了更多的灵活性。人们经常会开着车去接送家人,朋友或者陌生的客人。在这个情况中,会遇到对接人物口述定位的原因不能准确找到路边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的司机会因分心去寻找车外人物(或事物)而带来驾驶风险。本发明将这个目标搜索的过程交由汽车来判断和解决,通过蓝牙或者wifi的通信功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就会减少不必要的交通风险。
51.这种使用情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接熟悉的人,另一类是对接陌生人(或车外事物)。本发明希望解决在复杂道路和人流量大的道路中,司机一边行驶一边找车外目标的苦恼。从而减少驾驶分心的危险。一是通过无线网络通信方式,得到目标检测对象的距离和方向,达到寻找车外目标人物的目的。二是通过自然语言(或文字,图像)输入目标特征和图像处理方式,在活动目标附近,打开传感器,经过收集数据,特征处理,交叉检验和训练达到寻找车外目标陌生人物(或事物)的目的。
52.本产品通过对车灯上增加传感器和通信装置,可以在驾驶员接近目标人或物的时候给司机提示,让司机专注于驾驶,减少司机边开车边寻找目标的不便。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车灯以外的地方,但是最好不要设置在车外的位置,将传感器设置在车灯内的好处是因为车灯最靠近车外。上述两种功能,可以实现车辆对外界目标的搜索功能,有助于司机在行驶过程中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驾驶中,显著提高安全性。
53.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模块、单元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模块、单元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嵌入式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所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项装置、模块、单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模块、单元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模块、单元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54.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