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粮食轮换的预警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734786发布日期:2022-04-21 15:2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粮食轮换的预警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系统应用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粮食轮换的预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粮食是国家的命脉,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库建设资金的投入增加,对粮库的管理愈加严格。
3.粮食储存管理中,需要对存储期比较长的粮食进行轮换更新,保证粮食的品质,如果长期没有出入库作业,不进行轮换更新则会导致粮食变质,霉烂。早期因为技术不成熟,对粮食的轮换监控只能通过台账的形式,人为操作,会导致架空期过长,或者长期不轮换导致粮食品质下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粮食轮换的预警系统,包括:
5.粮食轮换监控模块、所述粮食轮换监控模块对对未完成的轮换的粮食发起轮换计划,当轮换计划审批通过后,对粮食轮换的过程进行监控;如果监控期间监控到有超过架空期的轮换,判断超过架空期的轮是否达到粮食架空期预警模块设置的报警条件,若达到则发出报警;
6.粮食架空期预警模块、所述粮食架空期预警模块设置轮换报警条件,根据预计的轮换周期设置架空期,根据架空期确定预警的时间,并对未完成的轮换的粮食进行预警。
7.可选的,系统还包括,数据处理服务器,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用于存储预警信息。
8.可选的,粮食轮换监控模块,还用于设置待轮换粮食的基本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粮食的品种,数量以及架空期。
9.可选的,预警的方式包括:短信通知的方式以及系统通知的方式。
10.可选的,粮食轮换监控模块还用于设置预警的消息以及预警消息的接收人。
11.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粮食轮换的预警方法,包括:
12.通过粮食轮换监控模块对对未完成的轮换的粮食发起轮换计划,当轮换计划审批通过后,对粮食轮换的过程进行监控;如果监控期间监控到有超过架空期的轮换,判断超过架空期的轮是否达到粮食架空期预警模块设置的报警条件,若达到则发出报警;
13.通过粮食架空期预警模块设置轮换报警条件,根据预计的轮换周期设置架空期,根据架空期确定预警的时间,并对未完成的轮换的粮食进行预警。
14.可选的,方法还包括,使用数据处理服务器,存储预警信息。
15.可选的,方法还包括,使用粮食轮换监控模块设置待轮换粮食的基本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粮食的品种,数量以及架空期。
16.可选的,预警的方式包括:短信通知的方式以及系统通知的方式。
17.可选的,方法还包括:使用粮食轮换监控模块设置预警的消息以及预警消息的接
收人。
18.本发明实现了轮换工作系统化、信息化、智能化,减少人为操作,改变传统方式进行轮换作业,避免了轮换过程因为人为因素导致轮换信息失真,确保每个库区、每个仓房、每个货位的粮食的存储质量,同时粮食轮换预警系统依托智慧粮库业务系统,实现粮库管理人员高效,准确,安全的管理粮库,提高粮库管理、治理效率,保证粮食的储存质量。
19.本发明实现了与现有粮库智慧业务系统无缝对接,通过信息数据的实时传输。实现智慧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与办公一体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粮库管理压力,提高智慧粮库管理质量,实现精细化管理,并提升粮库管理成效和改善工作人员工作质量。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系统的结构图;
21.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23.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24.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粮食轮换的预警系统100,如图1所示,包括:
25.粮食轮换监控模块101、所述粮食轮换监控模块对对未完成的轮换的粮食发起轮换计划,当轮换计划审批通过后,对粮食轮换的过程进行监控;如果监控期间监控到有超过架空期的轮换,判断超过架空期的轮是否达到粮食架空期预警模块设置的报警条件,若达到则发出报警;
26.粮食架空期预警模块102、所述粮食架空期预警模块设置轮换报警条件,根据预计的轮换周期设置架空期,根据架空期确定预警的时间,并对未完成的轮换的粮食进行预警。
27.数据处理服务器103,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用于存储预警信息。
28.其中,粮食轮换监控模块,还用于设置待轮换粮食的基本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粮食的品种,数量以及架空期。
29.其中,预警的方式包括:短信通知的方式以及系统通知的方式。
30.其中,粮食轮换监控模块还用于设置预警的消息以及预警消息的接收人。
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32.粮食轮换预警系统,包括:粮食轮换监控模块、粮食架空期预警模块、数据处理服务器。
33.系统的应用过程如下:
34.仓库工作人员通过该体统对需要轮换的粮食发起轮换计划,提交给上级审批,审批通过后开始轮换,轮换全程系统都会跟踪监控,确保轮换操作的完成,操作人员可以设置需要轮换的粮食品种、粮食数量、架空期等信息,系统对已经开始的轮换计划进行监控,如果有超过架空期的轮换,则会自动预警并发送短信通知。
35.对于已经开始的轮换计划,如果因为某些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完成轮换的情况,可以通过该系统申请变更,修改为其他粮食品种,确保粮食的库存。
36.轮换预警报警条件可以自行设置,根据预计的轮换周期设置一个架空期,根据架空期计算出需要预警的时间,并在该时间点对未完成的轮换进行预警。
37.报警的消息内容以及报警消息接收人,可以由用户在系统内自定义设置;报警的方式分为短信通知和系统通知两种:短信通知会给实现设定好的接收人发送短信通知,告知轮换到期时间,系统通知会在系统以弹窗的形式通知用户。
38.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粮食轮换的预警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39.通过粮食轮换监控模块对对未完成的轮换的粮食发起轮换计划,当轮换计划审批通过后,对粮食轮换的过程进行监控;如果监控期间监控到有超过架空期的轮换,判断超过架空期的轮是否达到粮食架空期预警模块设置的报警条件,若达到则发出报警;
40.通过粮食架空期预警模块设置轮换报警条件,根据预计的轮换周期设置架空期,根据架空期确定预警的时间,并对未完成的轮换的粮食进行预警。
41.其中,使用数据处理服务器,存储预警信息。
42.使用粮食轮换监控模块设置待轮换粮食的基本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粮食的品种,数量以及架空期。
43.预警的方式包括:短信通知的方式以及系统通知的方式。
44.使用粮食轮换监控模块设置预警的消息以及预警消息的接收人。
45.本发明实现了轮换工作系统化、信息化、智能化,减少人为操作,改变传统方式进行轮换作业,避免了轮换过程因为人为因素导致轮换信息失真,确保每个库区、每个仓房、每个货位的粮食的存储质量,同时粮食轮换预警系统依托智慧粮库业务系统,实现粮库管理人员高效,准确,安全的管理粮库,提高粮库管理、治理效率,保证粮食的储存质量。
46.本发明实现了与现有粮库智慧业务系统无缝对接,通过信息数据的实时传输。实现智慧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与办公一体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粮库管理压力,提高智慧粮库管理质量,实现精细化管理,并提升粮库管理成效和改善工作人员工作质量。
47.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技术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技术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技术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实现,例如,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和直译式脚本语言javascript等。
48.本技术是参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
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49.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50.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51.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5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