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制火灾声光警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18616发布日期:2021-09-11 00:4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双线制火灾声光警报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火灾警报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线制火灾声光警报器。


背景技术:

2.火灾声光警报器安装于工程现场,当确认火灾发生时,火灾警报器控制器启动,发出强烈的声(119)和光警报信号,提醒现场人员有火情或紧急车里疏散。火灾声光警报器中一般设置有嵌入式单片机,单片机内部固化有智能控制程序。
3.常见的火灾声光警报器,一般包括底座、彼此扣合形成安装腔的顶盖和底盖以及设置于安装腔内的电路板、发声件和发光件,而且发光件设置于电路板朝向顶盖的一侧,由于现有的顶盖不透光,所以需要在顶盖上开设透光口,并在透光口内安装透光罩以便发光件发出的光透出。
4.上述常用技术中,火灾声光警报器的外壳包含顶盖和透光罩,外壳通过自攻螺丝安装于底板上,当外壳损坏或内部发生故障时,拆装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外壳不便于安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线制火灾声光警报器。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线制火灾声光警报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双线制火灾声光警报器,包括底板和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顶盖和透光板,所述顶盖和所述透光板拼接链接,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外壳适配的嵌槽,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嵌槽嵌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外壳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嵌槽的侧壁上滑动穿设有多个插杆;当所述外壳嵌设于所述嵌槽内时,所述插杆通过所述插孔与所述外壳插接连接;
8.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驱动所述插杆插入所述插孔内的驱动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过程中,驱动件先驱动插杆完全退回至嵌槽的侧壁内,再把外壳放置在嵌槽内,驱动件驱动插杆插入插孔中,从而将外壳锁止在底板上,通过设置驱动件和插杆,实现了对于外壳的快速安拆。
10.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插杆外周壁的拨杆,所述底板于滑动穿设有所述插杆处开设有滑动孔,所述底板于开设有所述嵌槽的端面上开设有露出槽,所述嵌槽与所述滑动孔连通,所述拨杆位于露出槽中。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动拨杆,拨杆带动插杆于滑动孔中滑动,从而实现驱动插杆缩入嵌槽槽壁后伸入插孔中的目的。
12.可选的,所述滑动孔中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孔的端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插杆的端部抵接;当所述插杆通过所述插孔与所述外壳插接连接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原始状态。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杆缩入嵌槽槽壁时,弹性件受压力产生形变,持续推动外壳嵌入嵌槽中,当插杆与插孔对准时,弹性件驱动插杆伸入插孔中,提升了锁止外壳过
程中的简便性,同时,弹性件还便于保持插杆位置,降低了插杆从插孔中脱出的可能性。
14.可选的,所述插杆远离所述滑动孔底壁的端部设置为斜面,所述斜面的朝向背离所述嵌槽的底壁。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壳嵌入嵌槽的过程中,外壳与斜面抵接,产生沿插杆轴向的推动力,从而将插杆推入滑动孔中,进一步提升了将外壳锁止于底板上的便捷性。
16.可选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露出槽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放置槽的轴线与所述露出槽的轴线共线,所述放置槽与所述露出槽连通,所述放置槽的长度大于所述露出槽的长度,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通过所述放置槽嵌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盖板,所述盖板的长度小于所述放置槽的长度、大于所述露出槽的长度,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盖板锁止于所述底板上的锁止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盖板将放置槽遮蔽时,露出槽中的拨杆、弹性件及部分插杆也被遮蔽,起到保护露出槽中结构的作用,降低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插杆及弹性件锈蚀后锁死的可能性。
18.可选的,所述锁止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长度方向上一端的v型的弹片,所述弹片的开口方向背离所述放置槽的底壁;当所述盖板通过所述放置槽嵌设于所述底板上时,所述弹片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放置槽的侧壁抵接,所述弹片处于压紧状态,此时所述弹片仍有压紧余量。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盖板的过程中,先将盖板未设置弹片的一端与放置槽的侧壁抵接,再按压盖板使得盖板嵌入放置槽中,此时弹片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与放置槽的侧壁抵紧,尽可能降低了弹片从放置槽中脱落的可能性。
20.可选的,所述盖板于远离所述弹片的一端设置有插板,所述底板于所述放置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板适配的插槽;当所述盖板通过所述放置槽嵌设于所述底板上时,所述插板通过所述插槽与所述底板插接链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盖板的过程中,先将弹片压紧,再将插板插入插槽中,将盖板放入放置槽中后解除对于弹片的压紧,弹片在弹性力的作用下与嵌槽的侧壁抵紧,进一步增强了盖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性,进一步降低了盖板从嵌槽内脱出的可能性。
22.可选的,所述弹片远离所述盖板的端部设置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与所述底板的板面平行;当所述盖板通过所述放置槽嵌设于所述底板上时,所述辅助板的板面与所述底板搭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辅助板,为操作人员在取下盖板时提供了着力点,提升了操作人员取下盖板时的简便性。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通过设置驱动件和插杆,实现了对于外壳的快速安装;
26.2.在外壳嵌入嵌槽的过程中,外壳与斜面抵接,产生沿插杆轴向的推动力,从而将插杆推入滑动孔中,进一步提升了将外壳锁止于底板上的便捷性;
27.3.通过盖板将放置槽遮蔽时,露出槽中的拨杆、弹性件及部分插杆也被遮蔽,起到保护露出槽中结构的作用,降低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插杆及弹性件锈蚀后锁死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沿图1中a

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底板;2、外壳;21、顶盖;22、透光罩;3、嵌槽;4、插孔;5、插杆;6、拨杆;7、露出槽;8、滑动孔;9、弹性件;10、放置槽;11、盖板;12、弹片;13、插板;14、插槽;15、辅助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双线制火灾声光警报器。参照图1,双线制火灾声光警报器包括底板1和外壳2,底板1上开设有与外壳2适配的嵌槽3,外壳2通过嵌槽3嵌设于底板1上,外壳2与底板1之间形成安装腔。
34.参照图1,外壳2包括顶盖21和透光罩22,顶盖21的外轮廓为立方体且一侧开口状,顶盖21的开口方向朝向底板1,顶盖21开口的侧壁也设置为开口,顶盖21通过侧面开口形成的断面与透光罩22可拆连接。顶盖21远离底板1的侧面上开设有出声缝隙。
35.参照图1,透光罩22的外轮廓也为立方体且一侧开口,透光罩22的开口方向朝向底板1,透光罩22开口的侧壁也设置为开口,透光罩22通过侧面开口形成的断面与顶盖21可拆连接,透光罩22远离顶盖21且远离底板1的边线处设置为圆角。透光罩22与顶盖21可拼接成完整的外壳2。透光罩22靠近顶盖21的边缘上一体成型有承台,当透光罩22的断面与顶盖21的断面抵接时,承台与顶盖21靠近安装腔的侧面抵接,顶盖21上钻设有自攻螺丝,自攻螺丝在螺纹穿设于顶盖21的同时,螺纹穿设于承台上。
36.参照图1和图2,顶盖21和透光罩22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插孔4,底板1于嵌槽3的内侧壁上也开设有多个滑动孔8,滑动孔8中滑动穿设有与插孔4适配的插杆5,滑动孔8中放置有弹性件9,当插杆5完全缩入滑动孔8中时,弹性件9处于压缩状态。插杆5远离滑动孔8底壁的端部设置为斜面。
37.在将由顶盖21和透光罩22拼接成的外壳2嵌入嵌槽3的过程中,外壳2靠近嵌槽3底壁的端面与斜面抵接,产生沿插杆5轴向的推动力,从而将插杆5推入滑动孔8中,此时弹性件9受压力发生形变,持续推动外壳2嵌入嵌槽3中,当插杆5与插孔4对准时,弹性件9驱动插杆5伸入插孔4中。
38.参照图1和图2,为了将外壳2解锁,底板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插杆5退出插孔4的驱动件,驱动件包括通过焊接固接于插杆5外周壁的拨杆6,底板1于开设有嵌槽3的端面上开设有露出槽7,嵌槽3与滑动孔8连通,拨杆6位于露出槽7中。拨动拨杆6,拨杆6带动插杆5于滑动孔8中滑动,从而驱动插杆5退出插孔4以解锁外壳2。
39.参照图1和图2,底板1上开设有多个放置槽10,放置槽10的长度方向与露出槽7的长度方向一致,放置槽10的轴线与露出槽7的轴线共线,放置槽10与露出槽7连通,放置槽10的长度大于露出槽7的长度,放置槽10内嵌设有盖板11,盖板11的长度小于放置槽10的长度、大于露出槽7的长度,为将盖板11锁止于放置槽10中预留出空间。
40.参照图2和图3,盖板11上设置有用于将盖板11锁止于底板1上的锁止件,锁止件包
括设置于盖板11长度方向上一段面的v型的弹片12,弹片12的开口背离放置槽10的底壁,弹片12的一侧边顶端与盖板11的端面通过焊接固接,弹片12远离盖板11的一端通过焊接固接有辅助板15,辅助板15的板面与盖板11的板面平行。盖板11远离弹片12的端面上通过焊接固接有插板13,底板1于放置槽10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插板13适配的插槽14。
41.在安装盖板11的过程中,先将弹片12压紧,再将插板13插入插槽14中,将盖板11放入放置槽10中后解除对于弹片12的压紧,弹片12在弹性力的作用下与嵌槽3的侧壁抵紧,进一步增强了盖板11与底板1之间的连接性,辅助板15为操作人员在取下盖板11时提供了着力点,提升了操作人员取下盖板11时的简便性。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双线制火灾声光警报器的实施原理为:在安装过程中,按压外壳2嵌入嵌槽3,外壳2与斜面抵接,产生沿插杆5轴向的推动力,从而将插杆5推入滑动孔8中,弹性件9受压力产生形变,持续推动外壳2嵌入嵌槽3中,当插杆5与插孔4对准时,弹性件9驱动插杆5伸入插孔4中,从而将外壳2锁止在底板1上,通过设置插杆5、弹性件9和斜面,实现了对于外壳2的快速安装;当需要拆卸外壳2时,按压弹片12取下盖板11,再拨动拨杆6使得插杆5退出插孔4,即可将外壳2取下。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