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烟雾报警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80408发布日期:2022-02-12 12:16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烟雾报警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无线烟雾报警探测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烟雾报警探测器。
[

背景技术:
]
[0002]
现有的烟雾报警探测器多为独立工作,不具备联网功能,因此不能成为物联网中的节点组建防火报警网络,而部分可联网的烟雾报警探测器则需要外接通信线,需要根据布线设置安装位置,因此不便于安装;同时现有的烟雾报警探测器容易出现误报造成扰民影响。
[

技术实现要素:
]
[0003]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线烟雾报警探测器。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5]
一种无线烟雾报警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于探测器内的主控制电路,主控制电路连接有用于检测烟雾的烟雾传感器电路、用于在检测到烟雾时或电池电量低时驱动蜂鸣器报警的蜂鸣器驱动电路、用于与服务器无线连接的lora无线通信电路,主控制电路连接有用于供电的电池供电输入电路,主控制电路连接有用于检测电池电量的电池电量检测电路。
[0006]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线烟雾报警探测器,其特征在于:主控制电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电路。
[0007]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线烟雾报警探测器,其特征在于:主控制电路连接有用于灯光报警提示的指示灯电路,主控制电路连接有用于输入控制指令的按键电路。
[0008]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线烟雾报警探测器,其特征在于:主控制电路连接有用于设置探测器地址的地址设置电路、用于烧录程序的编程接口。
[0009]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线烟雾报警探测器,其特征在于:lora无线通信电路包括有无线通信芯片u7,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1接地,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2分别与场效应管q9漏极端、电阻r47一端连接,场效应管 q9源极端分别与电阻r30一端、主控制电路连接,电阻r30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1一端、电阻r34一端、电阻r36一端、电阻r38一端、场效应管q14漏极端、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13连接,电阻r47另一端、场效应管q9栅极端分别与电池供电输入电路连接,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3分别与电阻r38另一端、三极管q12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2基极分别与电阻 r25一端、电阻r35一端连接,电阻r35另一端与主控制电路连接,三极管q12发射极、电阻r25另一端分别接地,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4分别与电阻r36另一端、三极管q10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0基极分别与电阻 r41一端、电阻r37一端连接,电阻r37另一端与主控制电路连接,三极管q10发射极、电阻r41另一端分别接地,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5分别与电阻r34另一端、三极管q8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8基极分别与电阻 r33一端、电阻r42一端连接,电阻r33另一端与主控制电路连接,三极管q8发射极、电阻r42另一端分别接地,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6与三极管q7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7基极分别与电阻r40一端、电阻r39一端
连接,电阻r40另一端与主控制电路连接,三极管q7发射极、电阻r39另一端分别接地,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8接地,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9分别与电容c21一端、电感l5一端连接,电感l5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2一端、天线ant1连接,电容c21另一端、电容c22另一端、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10分别接地,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13分别与电解电容ec2正极端、电容c19一端、电容c18一端、电感l3一端连接,电感l3另一端与电池电源vbat连接,电感l4一端接地,电感l4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8 另一端、电容c19另一端、电解电容ec2负极端相连接且与地连接,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14分别与电阻r32一端、场效应管q11漏极端连接,场效应管q11源极端分别与电阻r31另一端、主控制电路连接,场效应管q11 栅极端、电阻r32另一端分别与电池供电输入电路连接。
[0010]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线烟雾报警探测器,其特征在于:烟雾传感器电路包括有烟雾传感器u2,烟雾传感器u2引脚4分别与电解电容ec1正极端、电阻r12一端连接,电解电容ec1负极端接地,电阻r12另一端与电池供电输入电路输出端连接,烟雾传感器u2引脚3分别与三极管q1集电极、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通过电阻r13接地,三极管q1 基极与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基极分别与电阻r14一端、电阻 r11一端连接,电阻r14另一端接地,电阻r11另一端作为测试点t4,烟雾传感器u2引脚1分别与运放器u1.1引脚3、电阻r1一端、电容c1一端连接,电容c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另一端、运放器u1.1引脚1、电容 c4一端连接,运放器u1.1引脚8接地,运放器u1.1引脚4与主控制电路连接,烟雾传感器u2引脚2分别与电阻r5一端、运放器u1.1引脚2连接,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8一端、电阻r10一端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主控制电路连接,电阻r10另一端接地,电容c4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 一端、电阻r2一端、电阻r6一端连接,电容c2另一端接地,电阻r6另一端接地,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一端、运放器u1.2引脚6连接,电阻r7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1.2引脚5分别与电阻r9一端、电容c5一端连接,运放器u1.2引脚7分别与电阻r9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电阻 r3一端连接,电阻r3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电阻r4一端连接,电容c3另一端接地,电阻r4另一端与主控制电路连接。
[0011]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线烟雾报警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蜂鸣器驱动电路包括有与蜂鸣器连接的连接端子spk1和驱动芯片u5,驱动芯片u5引脚1、驱动芯片u5引脚12分别与电容c13一端、电池电源vbat连接,电容 c13另一端、驱动芯片u5引脚6分别接地,驱动芯片u5引脚2与主控制电路连接,驱动芯片u5引脚3分别与电阻r21一端、连接端子spk1引脚 1连接,电阻r21另一端分别与驱动芯片u5引脚5、电容c9一端、电阻 r22一端连接,电阻r22另一端与连接端子spk1引脚3连接,驱动芯片 u5引脚4分别与电容c9另一端、连接端子spk1引脚2连接,驱动芯片 u5引脚7通过电容c10接地。
[0012]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线烟雾报警探测器,其特征在于:电池供电输入电路包括有升压芯片u4,升压芯片u4输入端分别与电容c7一端、电容c17 一端、电池电源vbat、二极管d1负极端、保险丝f1一端连接,电容c7 另一端、电容c17另一端、二极管d1正极端分别接地,保险丝f1另一端与防反接器batin引脚2连接,防反接器batin引脚1接地,升压芯片 u4接地端接地,升压芯片u4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8一端、电容c15一端、电感l1一端连接,电感l1另一端作为电池供电输入电路输出电源vcc且与电容c16一端连接,电容c8另一端、电容c15另一端、电容c16另一端分别接地,且电感l2连接于电容c15另一端、电容c16另一端之间。
[0013]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线烟雾报警探测器,其特征在于:电池电量检测电路包括有场
效应管q4,场效应管q4源极端分别与电阻r23一端、电池电源vbat连接,场效应管q4栅极端分别与电阻r23另一端、电阻r24一端连接,电阻r24另一端与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基极分别与电阻r18一端、电阻r26一端连接,电阻r18另一端接地,电阻r26另一端与主控制电路连接,场效应管q4漏极端通过电阻 r19分别与主控制电路、电阻r20一端连接,电阻r20另一端接地。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
本实用新型设置lora无线通信电路,可与服务器无线通信连接传输数据,无需外接通信线,使得烟雾报警探测器可安装于任何位置,便于安装,且通过无线通信连接可实现防火报警物联网网络,可远程监控并控制烟雾报警探测器;本实用新型的烟雾传感器电路可准确地检测烟雾,同时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电路检测环境温度,进行二次火灾检测,提高报警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控制电路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烟雾传感器电路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蜂鸣器驱动电路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lora无线通信电路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池供电输入电路示意图;
[0022]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电量检测电路示意图;
[0023]
图8为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电路示意图;
[0024]
图9为本实用新型指示灯电路示意图;
[0025]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电路示意图;
[0026]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地址设置电路示意图;
[0027]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编程接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9]
如图1-12所示,一种无线烟雾报警探测器,包括有设置于探测器内的主控制电路1,主控制电路1连接有用于检测烟雾的烟雾传感器电路2、用于在检测到烟雾时或电池电量低时驱动蜂鸣器报警的蜂鸣器驱动电路3、用于与服务器无线连接的lora无线通信电路4。其中主控制电路1连接有用于设置探测器地址的地址设置电路10。使用时,当烟雾传感器电路2检测到烟雾并阻挡烟雾传感器u2的光传播时,将检测信号发送到主控制电路 1中,此时主控制电路1控制蜂鸣器驱动电路3驱动蜂鸣器报警工作,并通过lora无线通信电路4向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实现了现场人员报警提示以及后台监控人员的远程报警提醒功能;同时通过地址设置电路10设定烟雾报警探测器地址,多个烟雾报警探测器与服务器无线通信连接即可组建防火报警物联网网络,后台监控人员即可监控各地址烟雾报警探测器的工作状态以及在报警时可即时知晓发生火灾的地点。
[0030]
如图1所示,主控制电路1连接有温度传感器电路7,通过温度传感器电路7检测环
境温度,并与烟雾传感器电路2配合,提高火灾检测准确性。
[0031]
如图1所示,主控制电路1连接有用于供电的电池供电输入电路5,主控制电路1连接有用于检测电池电量的电池电量检测电路6,通过电池供电,且电池电量检测电路6实时监测电池的电量值,当检测判断电池电量过低时,主控制电路1控制蜂鸣器驱动电路3驱动蜂鸣器报警提示用户更换电池,防止电池失效而使烟雾报警探测器断电不能工作,其中检测烟雾时报警和低电量时报警的报警声音不同,便于用户区别。
[0032]
如图1所示,主控制电路1连接有用于灯光报警提示的指示灯电路8,在发现烟雾报警的同时控制指示灯电路8发光工作,实现声光提示;主控制电路1连接有用于输入控制指令的按键电路9;用于烧录程序的编程接口 11,可通过编程接口8向主控制电路1烧录程序。
[0033]
如图5所示,lora无线通信电路4的电路结构包括有无线通信芯片 u7,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1接地,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2分别与场效应管q9漏极端、电阻r47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9源极端分别与电阻r30 一端、主控制电路1连接,电阻r30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1一端、电阻 r34一端、电阻r36一端、电阻r38一端、场效应管q14漏极端、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13连接,电阻r47另一端、场效应管q9栅极端分别与电池供电输入电路5连接,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3分别与电阻r38另一端、三极管q12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2基极分别与电阻r25一端、电阻r35 一端连接,电阻r35另一端与主控制电路1连接,三极管q12发射极、电阻r25另一端分别接地,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4分别与电阻r36另一端、三极管q10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0基极分别与电阻r41一端、电阻r37 一端连接,电阻r37另一端与主控制电路1连接,三极管q10发射极、电阻r41另一端分别接地,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5分别与电阻r34另一端、三极管q8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8基极分别与电阻r33一端、电阻r42 一端连接,电阻r33另一端与主控制电路1连接,三极管q8发射极、电阻 r42另一端分别接地,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6与三极管q7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7基极分别与电阻r40一端、电阻r39一端连接,电阻r40另一端与主控制电路1连接,三极管q7发射极、电阻r39另一端分别接地,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8接地,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9分别与电容c21一端、电感l5一端连接,电感l5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2一端、天线ant1连接,电容c21另一端、电容c22另一端、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10分别接地,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13分别与电解电容ec2正极端、电容c19一端、电容c18一端、电感l3一端连接,电感l3另一端与电池电源vbat连接,电感l4一端接地,电感l4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8另一端、电容c19另一端、电解电容ec2负极端相连接且与地连接,无线通信芯片u7引脚14分别与电阻r32一端、场效应管q11漏极端连接,场效应管q11源极端分别与电阻r31另一端、主控制电路1连接,场效应管q11栅极端、电阻r32 另一端分别与电池供电输入电路5连接。
[0034]
如图3所示,烟雾传感器电路2的电路结构包括有烟雾传感器u2,烟雾传感器u2引脚4分别与电解电容ec1正极端、电阻r12一端连接,电解电容ec1负极端接地,电阻r12另一端与电池供电输入电路5输出端连接,烟雾传感器u2引脚3分别与三极管q1集电极、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通过电阻r13接地,三极管q1基极与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基极分别与电阻r14一端、电阻r11一端连接,电阻r14另一端接地,电阻r11另一端作为测试点t4,烟雾传感器u2引脚1分别与运放器u1.1引脚3、电阻r1一端、电容c1一端连接,电容c1 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另一端、运放器u1.1引脚1、电容c4一端连接,运放器u1.1引脚8接地,运放器u1.1引脚4与主控制电路1连接,烟雾传感器u2引脚2分别与电阻r5一端、
运放器u1.1引脚2连接,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8一端、电阻r10一端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主控制电路1连接,电阻r10另一端接地,电容c4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一端、电阻r2一端、电阻r6一端连接,电容c2另一端接地,电阻r6另一端接地,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一端、运放器u1.2引脚6连接,电阻r7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1.2引脚5分别与电阻r9一端、电容c5一端连接,运放器u1.2引脚7分别与电阻r9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电阻r3一端连接,电阻r3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电阻r4一端连接,电容c3另一端接地,电阻r4另一端与主控制电路1连接。
[0035]
如图4所示,蜂鸣器驱动电路3的电路结构包括有与蜂鸣器连接的连接端子spk1和驱动芯片u5,驱动芯片u5引脚1、驱动芯片u5引脚12 分别与电容c13一端、电池电源vbat连接,电容c13另一端、驱动芯片 u5引脚6分别接地,驱动芯片u5引脚2与主控制电路1连接,驱动芯片 u5引脚3分别与电阻r21一端、连接端子spk1引脚1连接,电阻r21另一端分别与驱动芯片u5引脚5、电容c9一端、电阻r22一端连接,电阻 r22另一端与连接端子spk1引脚3连接,驱动芯片u5引脚4分别与电容 c9另一端、连接端子spk1引脚2连接,驱动芯片u5引脚7通过电容c10 接地。
[0036]
如图6所示,电池供电输入电路5的电路结构包括有升压芯片u4,升压芯片u4输入端分别与电容c7一端、电容c17一端、电池电源vbat、二极管d1负极端、保险丝f1一端连接,电容c7另一端、电容c17另一端、二极管d1正极端分别接地,保险丝f1另一端与防反接器batin引脚 2连接,防反接器batin引脚1接地,升压芯片u4接地端接地,升压芯片u4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8一端、电容c15一端、电感l1一端连接,电感l1另一端作为电池供电输入电路5输出电源vcc且与电容c16一端连接,电容c8另一端、电容c15另一端、电容c16另一端分别接地,且电感l2连接于电容c15另一端、电容c16另一端之间。
[0037]
如图7所示,电池电量检测电路6包括有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4 源极端分别与电阻r23一端、电池电源vbat连接,场效应管q4栅极端分别与电阻r23另一端、电阻r24一端连接,电阻r24另一端与三极管 q3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基极分别与电阻r18 一端、电阻r26一端连接,电阻r18另一端接地,电阻r26另一端与主控制电路1连接,场效应管q4漏极端通过电阻r19分别与主控制电路1、电阻r20一端连接,电阻r20另一端接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