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浓度检测传输电路及气体报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1386发布日期:2023-02-28 19:49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浓度检测传输电路及气体报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气体报警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体浓度检测传输电路及气体报警控制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气体报警控制器一般采用的是4-20ma标准信号输出的方式,输出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办法满足更多的信号传输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满足更多的信号传输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气体浓度检测传输电路及气体报警控制器。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气体浓度检测传输电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气体浓度检测传输电路,包括:
6.接线端子模块,用于与检测不同气体浓度的传感器连接;
7.数据存储模块,与接线端子模块连接以用于接收传感器检测得到的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存储;
8.i/o端口缓冲模块,耦接于接线端子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之间以用于模块间的保护和缓冲;
9.rs485总线驱动模块,耦接于数据存储模块以将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内的信号向外发送;
10.电压转换模块,与24v电压连接以将24v电压转化为3.3v以给rs485总线驱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供电。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传感器与接线端子模块连接,所检测得到的数据经过i/o端口缓冲模块转换后传输至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以使得数据不易丢失,通过usb转rs485线将rs485总线驱动模块与电脑连接起来,便可以将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中的输出读取到电脑中,以进行显示查看。rs485总线驱动模块可同时采集16路4-20ma标准信号,将4-20ma标准信号转换成数字量,根据配置的量程转换成不同气体的浓度数据,满足现有的气体浓度检测传输电路通过rs485总线上传数据的需求,rs485总线支持标准modbus-rtu协议;数据存储模块对所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存储,提高了数据读取的效率。
12.可选的,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有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状态的工作状态指示灯模块。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状态指示灯模块可以用来指示rs485总线驱动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进行信息传递时的工作状态,以实现提醒的作用。
14.可选的,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包括型号为stm32f051r8t6的u4芯片。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芯片是32位arm单片机,采用精简指令集。通过单片机集成的16个12位adc通道采集cv810的4-20ma浓度信号,省掉外置专用ad芯片以节省成本并
提高可靠性。
16.可选的,所述rs485总线驱动模块包括型号为sn65hvd72dr的u2芯片和u3芯片,u2芯片的第五引脚接地,u2芯片的第六引脚经第六十六电阻r66后与3v电源连接,u2芯片的第六引脚经第二电阻r2后与型号为sdcw3225l-2-601tf的第一共模电感l1的第一接线端连接,第一共模电感l1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一保险丝f1连接,第一保险丝f1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十一引脚连接,第一共模电感l1的第三接线端的经第五电阻r5后与u2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第一共模电感l1的第四引脚经第二保险丝f2后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十引脚连接,第一共模电感l1的第四引脚和第一引脚之间依次串联连接有第二双向tvs管d2和第二双向tvs管d3,第二双向tvs管d2和第二双向tvs管d3的连接节点接地;
17.u2芯片的第七引脚经第六十七电阻r67后接地,u2芯片的第八引脚与3.3v的电源连接,u2芯片的第八引脚经第十二电容c12后接地;u2芯片的第四引脚经第九电阻r9后与u4芯片的第五十八引脚连接,u2芯片的第三引脚经第十电阻r10后与u4芯片的第六十一引脚连接,u2芯片的第二引脚与第三引脚连接,u2芯片的第一引脚与经第十一电阻r11后与u4芯片的五十九引脚连接;
18.u3芯片的第五引脚接地,u3芯片的第六引脚经第六十八电阻r68后与3v电源连接,u3芯片的第六引脚经第三电阻r3后与型号为sdcw3225l-2-601tf的第二共模电感l2的第一接线端连接,第二共模电感l2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三保险丝f3连接,第三保险丝f3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九引脚连接,第二共模电感l2的第三接线端的经第六电阻r6后与u3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第二共模电感l2的第四引脚经第四保险丝f4后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八引脚连接,第二共模电感l2的第四引脚和第一引脚之间依次串联连接有第四双向tvs管d4和第五双向tvs管d5,第四双向tvs管d4和第五双向tvs管d5的连接节点接地;
19.u3芯片的第七引脚经第六十九电阻r69后接地,u3芯片的第八引脚与3.3v的电源连接,u3芯片的第八引脚经第十三电容c13后接地;u3芯片的第四引脚经第十二电阻r12后与u4芯片的第四十九引脚连接,u3芯片的第三引脚经第十三电阻r13后与u4芯片的第四十八引脚连接,u3芯片的第二引脚与第三引脚连接,u3芯片的第一引脚与经第十四电阻r14后与u4芯片的五十引脚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2芯片、u3芯片通过第六十七电阻r67、第六十九电阻r69并入rs485总线作为内层过流保护,保护u2芯片、u3芯片不被大电流烧坏,总线上通过第一保险丝f1和第二保险丝f2以及tvs管进行外层过压过流保护,增强总线的可靠性。4-20ma信号通过电压转换模块转换成电压信号输送给第四芯片u4的adc通道,信号转换电路通过自恢复保险丝和tvs管进行外层过压过流保护,通过共模电感过滤差模干扰。
21.可选的,电压转换模块包括型号为sy8291abc的u1芯片以及并联连接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五电容c5、第七电容c7、第九电容c9以及第十电容c10,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五电容c5、第七电容c7、第九电容c9以及第十电容c10的一端均与u1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五电容c5、第七电容c7、第九电容c9以及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u1芯片的第五引脚反向连接有第一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24v电源连接,第十电容c10的接地端正向连接有第八二极管d8,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经第十一电容c11后与u1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u1芯片的第六引脚与第十一电容c11连接,u1芯片的第六引脚经第三差模电感器l3、第八电阻r8后与u1芯
片的第三引脚连接,u1芯片的第三引脚经第七电阻r7后接地,u1芯片的第二引脚接地,第八电阻r8的两端并联有第十四电容c14,第八电阻r8和第十四电容c14的连接节点连接输出3.3v电压,第十四电容c14串联连接有第十五电容c15,第十五电容c15接地,第十四电容c14串联连接有第十七电阻c17,第十七电阻c17接地。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与第一芯片u1连接的电子元器件相互配合,以将输出的24v电压降至3.3v电压输出至其他模块处进行供电,以其他模块提供合适的电压。
23.可选的,i/o端口缓冲模块包括第三十六双向tvs管d36、第三十七双向tvs管d37、第三十八双向tvs管d38、第三十九双向tvs管d39、第四十双向tvs管d40、第四十一双向tvs管d41、第四十二双向tvs管d42、第四十三双向tvs管d43、第二十八双向tvs管d28、第二十九双向tvs管d29、第三十双向tvs管d30、第三十一双向tvs管d31、第三十二双向tvs管d32、第三十三双向tvs管d33、第三十四双向tvs管d34、第三十五双向tvs管d35;
24.第三十六双向tvs管d36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三保险丝f13,第十三保险丝f13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三十六双向tvs管d36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十六双向tvs管d36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一电阻r51,第十三保险丝f13的一端经第四十二电阻r42后与u4芯片的第八引脚连接,第四十二电阻r42和u4芯片的第八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六电容c26,第二十六电容c26接地;
25.第三十七双向tvs管d37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四保险丝f14,第十四保险丝f14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三十七双向tvs管d37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十七双向tvs管d37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三电阻r53,第十四保险丝f14的一端经第四十三电阻r43后与u4芯片的第九引脚连接,第四十三电阻r43和u4芯片的第九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七电容c27,第二十七电容c27接地;
26.第三十八双向tvs管d38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五保险丝f15,第十五保险丝f15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四引脚连接,第三十八双向tvs管d38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十八双向tvs管d38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五电阻r55,第十五保险丝f15的一端经第四十四电阻r44后与u4芯片的第十引脚连接,第四十四电阻r44和u4芯片的第十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八电容c28,第二十八电容c28接地;
27.第三十九双向tvs管d39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六保险丝f16,第十六保险丝f16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五引脚连接,第三十九双向tvs管d39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十九双向tvs管d39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七电阻r57,第十六保险丝f16的一端经第四十五电阻r45后与u4芯片的第十一引脚连接,第四十五电阻r45和u4芯片的第十一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九电容c29,第二十九电容c29接地;
28.第四十双向tvs管d40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七保险丝f17,第十七保险丝f17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六引脚连接,第四十双向tvs管d40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四十双向tvs管d40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九电阻r59,第十七保险丝f17的一端经第四十六电阻r46后与u4芯片的第十四引脚连接,第四十六电阻r46和u4芯片的第十四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十电容c30,第三十电容c30接地;
29.第四十一双向tvs管d41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八保险丝f18,第十八保险丝f18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七引脚连接,第四十一双向tvs管d41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四十一双向tvs管d41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六十一电阻r61,第十八保险丝f18的一端
经第四十七电阻r47后与u4芯片的第十五引脚连接,第四十七电阻r47和u4芯片的第十五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十一电容c31,第三十一电容c31接地;
30.第四十二双向tvs管d42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九保险丝f19,第十九保险丝f19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八引脚连接,第四十二双向tvs管d42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四十二双向tvs管d42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六十三电阻r63,第十九保险丝f19的一端经第四十八电阻r48后与u4芯片的第十六引脚连接,第四十八电阻r48和u4芯片的第十六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十二电容c32,第三十二电容c32接地;
31.第四十三双向tvs管d43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二十保险丝f20,第二十保险丝f20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九引脚连接,第四十三双向tvs管d43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四十三双向tvs管d43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六十五电阻r65,第二十保险丝f20的一端经第四十九电阻r49后与u4芯片的第十七引脚连接,第四十九电阻r49和u4芯片的第十七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十三电容c33,第三十三电容c33接地;
32.第二十八双向tvs管d28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五保险丝f5,第五保险丝f5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十引脚连接,第二十八双向tvs管d28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二十八双向tvs管d28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电阻r50,第五保险丝f5的一端经第三十四电阻r34后与u4芯片的第二十引脚连接,第三十四电阻r34和u4芯片的第二十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十八电容c18,第十八电容c18接地;
33.第二十九双向tvs管d29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六保险丝f6,第六保险丝f6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十一引脚连接,第二十九双向tvs管d29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二十九双向tvs管d29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二电阻r52,第六保险丝f6的一端经第三十五电阻r35后与u4芯片的第二十一引脚连接,第三十五电阻r35和u4芯片的第二十一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十九电容c19,第十九电容c19接地;
34.第三十双向tvs管d30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七保险丝f7,第七保险丝f7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三十双向tvs管d30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十双向tvs管d30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四电阻r54,第七保险丝f7的一端经第三十六电阻r36后与u4芯片的第二十二引脚连接,第三十六电阻r36和u4芯片的第二十二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电容c20接地;
35.第三十一双向tvs管d31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八保险丝f8,第八保险丝f8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三十一双向tvs管d31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十一双向tvs管d31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六电阻r56,第八保险丝f8的一端经第三十七电阻r37后与u4芯片的第二十三引脚连接,第三十七电阻r37和u4芯片的第二十三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一电容c21接地;
36.第三十二双向tvs管d32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九保险丝f9,第九保险丝f9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四引脚连接,第三十二双向tvs管d32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十二双向tvs管d32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八电阻r58,第九保险丝f9的一端经第三十八电阻r38后与u4芯片的第二十四引脚连接,第三十八电阻r38和u4芯片的第二十四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二电容c22接地;
37.第三十三双向tvs管d33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保险丝f10,第十保险丝f10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五引脚连接,第三十三双向tvs管d33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
十三双向tvs管d33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六十电阻r60,第十保险丝f10的一端经第三十九电阻r39后与u4芯片的第二十五引脚连接,第三十九电阻r39和u4芯片的第二十五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三电容c23接地;
38.第三十四双向tvs管d34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一保险丝f11,第十一保险丝f11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六引脚连接,第三十四双向tvs管d34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十四双向tvs管d34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六十二电阻r62,第十一保险丝f11的一端经第四十电阻r40后与u4芯片的第二十六引脚连接,第四十电阻r40和u4芯片的第二十六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四电容c24接地;
39.第三十五双向tvs管d35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二保险丝f12,第十二保险丝f12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七引脚连接,第三十五双向tvs管d35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十五双向tvs管d35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六十四电阻r64,第十二保险丝f12的一端经第四十一电阻r41后与u4芯片的第二十七引脚连接,第四十一电阻r41和u4芯片的第二十七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二十五电容c25接地。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i/o端口缓冲模块将第四芯片和rs485总线驱动模块以及其他电子元器件连接起来,以进行相互之间的信息交互。
41.可选的,工作状态指示灯模块包括:
42.第九发光二极管d9,第九发光二极管d9经第十五电阻r15后与u4芯片第五十四引脚连接;
43.第十发光二极管d10,第十发光二极管d10经第十六电阻r16后与u4芯片第五十七引脚连接;
44.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经第十七电阻r17后与u4芯片第十八引脚连接;
45.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经第十八电阻r18后与u4芯片第十九引脚连接;
46.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3,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3经第十九电阻r19后与u4芯片第四十七引脚连接;
47.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4,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4经第二十电阻r20后与u4芯片第四十五引脚连接;
48.第十五发光二极管d15,第十五发光二极管d15经第二十一电阻r21后与u4芯片第四十四引脚连接;
49.第十六发光二极管d16,第十六发光二极管d16经第二十二电阻r22后与u4芯片第四十一引脚连接;
50.第十七发光二极管d17,第十七发光二极管d17经第二十三电阻r23后与u4芯片第四十引脚连接;
51.第十八发光二极管d18,第十八发光二极管d18经第二十四电阻r24后与u4芯片第三十九引脚连接;
52.第十九发光二极管d19,第十九发光二极管d19经第二十五电阻r25后与u4芯片第三十三引脚连接;
53.第二十发光二极管d20,第二十发光二极管d20经第二十六电阻r26后与u4芯片第
三十四引脚连接;
54.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d21,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d21经第二十七电阻r27后与u4芯片第三十五引脚连接;
55.第二十二发光二极管d22,第二十二发光二极管d22经第二十八电阻r28后与u4芯片第三十六引脚连接;
56.第二十三发光二极管d23,第二十三发光二极管d23经第二十九电阻r29后与u4芯片第三十七引脚连接;
57.第二十四发光二极管d24,第二十四发光二极管d24经第三十电阻r30后与u4芯片第三十八引脚连接;
58.第二十五发光二极管d25,第二十五发光二极管d25经第三十一电阻r31后与u4芯片第五十一引脚连接;
59.第二十六发光二极管d26,第二十六发光二极管d26经第三十二电阻r32后与u4芯片第五十二引脚连接;
60.第二十七发光二极管d27,第二十七发光二极管d27经第三十三电阻r33后与u4芯片第五十三引脚连接。
6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编号为d9-d24的发光二极管对应提示的16条通道进行信号传递的工作状态,通过观看发光二极管所亮的颜色,便可以知道是否有信号在传递,一般取绿灯状态表示信号正在传递。d25-d27对应的是rs485总线驱动模块的工作状态。
62.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气体报警控制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3.一种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气体报警控制器,包括外壳以及放置在外壳内的气体浓度检测传输电路。
6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rs485总线驱动模块可同时采集16路4-20ma标准信号,将4-20ma标准信号转换成数字量,根据配置的量程转换成不同气体的浓度数据,满足现有的气体浓度检测传输电路通过rs485总线上传数据的需求。
6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66.1.通过usb转rs485线将rs485总线驱动模块与电脑连接起来,便可以将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中的输出读取到电脑中,以进行显示查看。rs485总线驱动模块可同时采集16路4-20ma标准信号,将4-20ma标准信号转换成数字量,根据配置的量程转换成不同气体的浓度数据,满足现有的气体浓度检测传输电路通过rs485总线上传数据的需求;
67.2.工作状态指示灯模块可以用来指示rs485总线驱动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进行信息传递时的工作状态,以实现提醒的作用。
附图说明
68.图1是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的示意图;
69.图2是本实施例中rs485总线驱动模块和电压转换模块的示意图;
70.图3是本实施例中工作状态指示灯模块和i/o端口缓冲模块示意图。
71.图4是本实施例中数据读取操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7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7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气体浓度检测传输电路,参见图1、图2和图3,包括接线端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i/o端口缓冲模块、rs485总线驱动模块以及电压转换模块。
74.接线端子模块用于与检测不同气体浓度的传感器连接,数据存储模块与接线端子模块连接以用于接收传感器检测得到的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存储;i/o端口缓冲模块耦接于接线端子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之间以用于模块间的保护和缓冲;rs485总线驱动模块耦接于数据存储模块以将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内的信号向外发送;电压转换模块与24v电压连接以将24v电压转化为3.3v以给rs485总线驱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供电,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有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状态的工作状态指示灯模块。
75.参见图1,数据存储模块包括型号为stm32f051r8t6的u4芯片。
76.参见图1,接线端子模块包括第一接线端子jp1和第三接线端子jp3,第一接线端子jp1和第三接线端子jp3分别与用于检测气体浓度的传感器连接。
77.参见图1和图2,rs485总线驱动模块包括型号为sn65hvd72dr的u2芯片和u3芯片,u2芯片的第五引脚接地,u2芯片的第六引脚经第六十六电阻r66后与3v电源连接,u2芯片的第六引脚经第二电阻r2后与型号为sdcw3225l-2-601tf的第一共模电感l1的第一接线端连接,第一共模电感l1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一保险丝f1连接,第一保险丝f1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十一引脚连接,第一共模电感l1的第三接线端的经第五电阻r5后与u2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第一共模电感l1的第四引脚经第二保险丝f2后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十引脚连接,第一共模电感l1的第四引脚和第一引脚之间依次串联连接有第二双向tvs管d2和第二双向tvs管d3,第二双向tvs管d2和第二双向tvs管d3的连接节点接地;
78.参见图1和图2,u2芯片的第七引脚经第六十七电阻r67后接地,u2芯片的第八引脚与3.3v的电源连接,u2芯片的第八引脚经第十二电容c12后接地;u2芯片的第四引脚经第九电阻r9后与u4芯片的第五十八引脚连接,u2芯片的第三引脚经第十电阻r10后与u4芯片的第六十一引脚连接,u2芯片的第二引脚与第三引脚连接,u2芯片的第一引脚与经第十一电阻r11后与u4芯片的五十九引脚连接;
79.参见图1和图2,u3芯片的第五引脚接地,u3芯片的第六引脚经第六十八电阻r68后与3v电源连接,u3芯片的第六引脚经第三电阻r3后与型号为sdcw3225l-2-601tf的第二共模电感l2的第一接线端连接,第二共模电感l2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三保险丝f3连接,第三保险丝f3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九引脚连接,第二共模电感l2的第三接线端的经第六电阻r6后与u3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第二共模电感l2的第四引脚经第四保险丝f4后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八引脚连接,第二共模电感l2的第四引脚和第一引脚之间依次串联连接有第四双向tvs管d4和第五双向tvs管d5,第四双向tvs管d4和第五双向tvs管d5的连接节点接地;
80.参见图1和图2,u3芯片的第七引脚经第六十九电阻r69后接地,u3芯片的第八引脚与3.3v的电源连接,u3芯片的第八引脚经第十三电容c13后接地;u3芯片的第四引脚经第十二电阻r12后与u4芯片的第四十九引脚连接,u3芯片的第三引脚经第十三电阻r13后与u4芯片的第四十八引脚连接,u3芯片的第二引脚与第三引脚连接,u3芯片的第一引脚与经第十四电阻r14后与u4芯片的五十引脚连接。
81.参见图2,电压转换模块包括型号为sy8291abc的u1芯片以及并联连接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五电容c5、第七电容c7、第九电容c9以及第十电容c10,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五电容c5、第七电容c7、第九电容c9以及第十电容c10的一端均与u1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五电容c5、第七电容c7、第九电容c9以及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u1芯片的第五引脚反向连接有第一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24v电源连接,第十电容c10的接地端正向连接有第八二极管d8,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经第十一电容c11后与u1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u1芯片的第六引脚与第十一电容c11连接,u1芯片的第六引脚经第三差模电感器l3、第八电阻r8后与u1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u1芯片的第三引脚经第七电阻r7后接地,u1芯片的第二引脚接地,第八电阻r8的两端并联有第十四电容c14,第八电阻r8和第十四电容c14的连接节点连接输出3.3v电压,第十四电容c14串联连接有第十五电容c15,第十五电容c15接地,第十四电容c14串联连接有第十七电阻c17,第十七电阻c17接地。
82.参见图3,i/o端口缓冲模块包括第三十六双向tvs管d36、第三十七双向tvs管d37、第三十八双向tvs管d38、第三十九双向tvs管d39、第四十双向tvs管d40、第四十一双向tvs管d41、第四十二双向tvs管d42、第四十三双向tvs管d43、第二十八双向tvs管d28、第二十九双向tvs管d29、第三十双向tvs管d30、第三十一双向tvs管d31、第三十二双向tvs管d32、第三十三双向tvs管d33、第三十四双向tvs管d34、第三十五双向tvs管d35;
83.参见图3,第三十六双向tvs管d36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三保险丝f13,第十三保险丝f13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三十六双向tvs管d36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十六双向tvs管d36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一电阻r51,第十三保险丝f13的一端经第四十二电阻r42后与u4芯片的第八引脚连接,第四十二电阻r42和u4芯片的第八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六电容c26,第二十六电容c26接地;
84.参见图3,第三十七双向tvs管d37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四保险丝f14,第十四保险丝f14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三十七双向tvs管d37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十七双向tvs管d37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三电阻r53,第十四保险丝f14的一端经第四十三电阻r43后与u4芯片的第九引脚连接,第四十三电阻r43和u4芯片的第九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七电容c27,第二十七电容c27接地;
85.参见图3,第三十八双向tvs管d38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五保险丝f15,第十五保险丝f15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四引脚连接,第三十八双向tvs管d38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十八双向tvs管d38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五电阻r55,第十五保险丝f15的一端经第四十四电阻r44后与u4芯片的第十引脚连接,第四十四电阻r44和u4芯片的第十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八电容c28,第二十八电容c28接地;
86.参见图3,第三十九双向tvs管d39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六保险丝f16,第十六保险丝f16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五引脚连接,第三十九双向tvs管d39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十九双向tvs管d39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七电阻r57,第十六保险丝f16的一端经第四十五电阻r45后与u4芯片的第十一引脚连接,第四十五电阻r45和u4芯片的第十一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九电容c29,第二十九电容c29接地;
87.参见图3,第四十双向tvs管d40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七保险丝f17,第十七保险丝f17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六引脚连接,第四十双向tvs管d40的另一个阳极
接地,第四十双向tvs管d40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九电阻r59,第十七保险丝f17的一端经第四十六电阻r46后与u4芯片的第十四引脚连接,第四十六电阻r46和u4芯片的第十四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十电容c30,第三十电容c30接地;
88.参见图3,第四十一双向tvs管d41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八保险丝f18,第十八保险丝f18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七引脚连接,第四十一双向tvs管d41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四十一双向tvs管d41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六十一电阻r61,第十八保险丝f18的一端经第四十七电阻r47后与u4芯片的第十五引脚连接,第四十七电阻r47和u4芯片的第十五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十一电容c31,第三十一电容c31接地;
89.参见图3,第四十二双向tvs管d42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九保险丝f19,第十九保险丝f19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八引脚连接,第四十二双向tvs管d42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四十二双向tvs管d42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六十三电阻r63,第十九保险丝f19的一端经第四十八电阻r48后与u4芯片的第十六引脚连接,第四十八电阻r48和u4芯片的第十六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十二电容c32,第三十二电容c32接地;
90.参见图3,第四十三双向tvs管d43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二十保险丝f20,第二十保险丝f20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九引脚连接,第四十三双向tvs管d43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四十三双向tvs管d43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六十五电阻r65,第二十保险丝f20的一端经第四十九电阻r49后与u4芯片的第十七引脚连接,第四十九电阻r49和u4芯片的第十七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十三电容c33,第三十三电容c33接地;
91.参见图3,第二十八双向tvs管d28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五保险丝f5,第五保险丝f5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十引脚连接,第二十八双向tvs管d28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二十八双向tvs管d28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电阻r50,第五保险丝f5的一端经第三十四电阻r34后与u4芯片的第二十引脚连接,第三十四电阻r34和u4芯片的第二十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十八电容c18,第十八电容c18接地;
92.参见图3,第二十九双向tvs管d29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六保险丝f6,第六保险丝f6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jp3的第十一引脚连接,第二十九双向tvs管d29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二十九双向tvs管d29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二电阻r52,第六保险丝f6的一端经第三十五电阻r35后与u4芯片的第二十一引脚连接,第三十五电阻r35和u4芯片的第二十一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十九电容c19,第十九电容c19接地;
93.参见图3,第三十双向tvs管d30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七保险丝f7,第七保险丝f7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三十双向tvs管d30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十双向tvs管d30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四电阻r54,第七保险丝f7的一端经第三十六电阻r36后与u4芯片的第二十二引脚连接,第三十六电阻r36和u4芯片的第二十二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电容c20接地;
94.参见图3,第三十一双向tvs管d31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八保险丝f8,第八保险丝f8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三十一双向tvs管d31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十一双向tvs管d31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六电阻r56,第八保险丝f8的一端经第三十七电阻r37后与u4芯片的第二十三引脚连接,第三十七电阻r37和u4芯片的第二十三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一电容c21接地;
95.参见图3,第三十二双向tvs管d32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九保险丝f9,第九保险
丝f9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四引脚连接,第三十二双向tvs管d32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十二双向tvs管d32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五十八电阻r58,第九保险丝f9的一端经第三十八电阻r38后与u4芯片的第二十四引脚连接,第三十八电阻r38和u4芯片的第二十四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二电容c22接地;
96.参见图3,第三十三双向tvs管d33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保险丝f10,第十保险丝f10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五引脚连接,第三十三双向tvs管d33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十三双向tvs管d33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六十电阻r60,第十保险丝f10的一端经第三十九电阻r39后与u4芯片的第二十五引脚连接,第三十九电阻r39和u4芯片的第二十五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三电容c23接地;
97.参见图3,第三十四双向tvs管d34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一保险丝f11,第十一保险丝f11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六引脚连接,第三十四双向tvs管d34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十四双向tvs管d34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六十二电阻r62,第十一保险丝f11的一端经第四十电阻r40后与u4芯片的第二十六引脚连接,第四十电阻r40和u4芯片的第二十六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四电容c24接地;
98.参见图3,第三十五双向tvs管d35的其中一个阳极连接有第十二保险丝f12,第十二保险丝f12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jp1的第七引脚连接,第三十五双向tvs管d35的另一个阳极接地,第三十五双向tvs管d35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六十四电阻r64,第十二保险丝f12的一端经第四十一电阻r41后与u4芯片的第二十七引脚连接,第四十一电阻r41和u4芯片的第二十七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二十五电容c25接地。
99.参见图3,工作状态指示灯模块包括:
100.第九发光二极管d9,第九发光二极管d9经第十五电阻r15后与u4芯片第五十四引脚连接;
101.第十发光二极管d10,第十发光二极管d10经第十六电阻r16后与u4芯片第五十七引脚连接;
102.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经第十七电阻r17后与u4芯片第十八引脚连接;
103.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经第十八电阻r18后与u4芯片第十九引脚连接;
104.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3,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3经第十九电阻r19后与u4芯片第四十七引脚连接;
105.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4,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4经第二十电阻r20后与u4芯片第四十五引脚连接;
106.第十五发光二极管d15,第十五发光二极管d15经第二十一电阻r21后与u4芯片第四十四引脚连接;
107.第十六发光二极管d16,第十六发光二极管d16经第二十二电阻r22后与u4芯片第四十一引脚连接;
108.第十七发光二极管d17,第十七发光二极管d17经第二十三电阻r23后与u4芯片第四十引脚连接;
109.第十八发光二极管d18,第十八发光二极管d18经第二十四电阻r24后与u4芯片第
三十九引脚连接;
110.第十九发光二极管d19,第十九发光二极管d19经第二十五电阻r25后与u4芯片第三十三引脚连接;
111.第二十发光二极管d20,第二十发光二极管d20经第二十六电阻r26后与u4芯片第三十四引脚连接;
112.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d21,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d21经第二十七电阻r27后与u4芯片第三十五引脚连接;
113.第二十二发光二极管d22,第二十二发光二极管d22经第二十八电阻r28后与u4芯片第三十六引脚连接;
114.第二十三发光二极管d23,第二十三发光二极管d23经第二十九电阻r29后与u4芯片第三十七引脚连接;
115.第二十四发光二极管d24,第二十四发光二极管d24经第三十电阻r30后与u4芯片第三十八引脚连接;
116.第二十五发光二极管d25,第二十五发光二极管d25经第三十一电阻r31后与u4芯片第五十一引脚连接;
117.第二十六发光二极管d26,第二十六发光二极管d26经第三十二电阻r32后与u4芯片第五十二引脚连接;
118.第二十七发光二极管d27,第二十七发光二极管d27经第三十三电阻r33后与u4芯片第五十三引脚连接。
119.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气体报警控制器,包括外壳以及放置在外壳内的气体浓度检测传输电路。
120.参见图4,数据读取操作流程为:
121.1、接线:
122.将rs485总线驱动模块通过usb转rs485线与电脑连接起来。
123.2、连接软件:
124.1>打开安装好的软件;
125.2>点击“扫描串口”将usb转rs485线的串口号扫描出来,如果有多个串口,需要提前确认usb转rs485线对应的串口号,对应串口号不要大于10;
126.3>在“扫描串口”按钮右侧的选择框中选择对应的串口号,点击“打开”按钮;
127.4>模块的默认地址是1,软件中会默认输入地址1,如果模块已经修改了地址,需要手动在地址输入框中输入;
128.3、读取配置:
129.1>点击“读配置”按钮可以一次读取16个通道的配置数据(量程可设置范围0-5000、报警设定值、启用状态);
130.2>每个通道对应的“查询”按钮,可以单独查询单个通道的配置数据;
131.4、修改配置:
132.1>将单个通道对应的量程、低报点、高报点修改成需要的值,点击“启用”按钮,将启用状态调整到合适值,启用状态分为启用、氧气和停用三种状态。启用表示检测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等正常模式,值大于低报点时发生低报,值大于高报点时发上高报;氧气模式
值小于低报点时发生低报,值大于高报点时发生高报。停用时该通道没有4-20ma信号输入时不会报故障。
133.2>点击通道对应的“设置”按钮,该通道的量程、低报点、高报点和启用状态写入到转换模块;
134.3>也可以通过点击“写配置”按钮,一次性写入16个通道的配置数据;
135.5、读数据:
136.1>点击“读浓度”按钮,模块一次性读出16个通道的浓度和状态值,根据状态值修改状态标签的内容;
137.2>点击“循环读”按钮,可以周期性自动读取16个通道的浓度和状态值;
138.6、修改地址:
139.1>模块的初始地址是1,可以在新地址输入框中输入需要的值,点击“修改地址”按钮进行修改;
140.2>如果模块修改过地址,并且地址没有贴在模块上导致忘记模块的地址,可以在地址输入框中输入0,在新地址输入框中输入需要的值,点击“修改地址”按钮即可修改成需要的地址;
141.7、恢复出厂设置:
142.点击“恢复出厂设置”按钮,模块的所有配置会被重置到初始状态,该状态默认值是16个通道全部启用,量程100,低报点25,高报点50;
143.8、观察数据:
144.工具软件在右侧有个文本框,其中显示操作记录,包括打开、关闭串口、发送数据、接收数据,数据的格式是16进制,发送和接收都是按照标准的modbus-rtu协议进行编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