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作业区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75401发布日期:2022-11-15 17:13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上作业区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交通安全预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上作业区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2.海上作业区周边海域缺乏监管,或施工区域施工方、建设方警戒能力不足,又由于交通环境复杂,缺乏一套针对作业区监护的智能预警警戒系统,船舶驶向保护区或禁航区时,没有任何提醒警示,更没有前置式的安全警戒,使船舶无法预判,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海上作业区监测系统,能够具有全方位、多元化的立体监管警戒功能。
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海上作业区监测系统,包括:
5.感知模块,包括若干雷达组件,各所述雷达组件分别具有预设的检测范围,各所述雷达组件以预设间距围绕海上作业区布置,以限定出预设面积的第一监测区域,以检测海上漂浮物和/或航行船舶;
6.预警模块,用于发送警告信号;
7.综合处理模块,接收所述感知模块的信息,并用于控制所述预警模块。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海上作业区监测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海上作业区的具体范围进行专属化定制,配置多个雷达组件相互配合,构建出前置式的第一监测区域,使得船舶能够预判海上作业区的位置,同时针对海上漂浮物能做到全方位地立体监管,综合处理模块能根据感知模块检测的信息及时控制预警模块,使得预警模块能通知监管部门或就近船舶,以保证及时清除危险,确保作业区设施的安全。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海上作业区监测系统,所述感知模块还包括ais模块,各所述雷达组件上对应设置有所述ais模块,所述ais模块用于检测船舶的信息,所述预警模块通过所述ais模块向船舶发送警告信号。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海上作业区监测系统,各所述雷达组件上对应设置有视频监控模块,所述视频监控模块具有预设的监控范围,以限定出预设面积的第二监测区域。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海上作业区监测系统,所述预警模块包括声光报警装置,所述综合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声光报警装置的启闭;
12.和/或所述预警模块包括船舶呼叫系统,所述综合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船舶呼叫系统的启闭。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海上作业区监测系统,所述感知模块还包括水文度传感器,各雷达组件上对应设置有所述水文度传感器。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海上作业区监测系统,还包括信息发送
模块,所述信息发送模块与所述综合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感知模块的信息发送至手机应用程序、第三方接口和/或船舶。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1.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海上作业区监测系统,应用于海事监管设备,海上作业区监测系统包括感知模块、预警模块和综合处理模块。
23.感知模块10包括若干雷达组件,各雷达组件分别具有预设的检测范围,各雷达组件以预设间距围绕海上作业区布置,以限定出预设面积的第一监测区域,以检测海上漂浮物和/或航行船舶;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方便在海上作业区布置雷达组件,可将雷达组件安装在浮标上,通过设置浮标的方式在海上作业区划定第一监测区域。根据海上作业区的大小、区域和周围环境、航道的具体情况去配置各浮标,实现全方位地保护海上作业区。
24.预警模块30用于发送警告信号。可以理解的是,针对商业船舶、游艇等装在有通讯设备的船舶,预警模块30一方面能够及时将信息发送至船载的通讯设备,提醒海上作业区的相应范围;针对渔业船舶、帆船等,预警模块30另一方面能及时发出看得见、听得到的警报信息,以提醒船上人员;针对海面不明漂浮物或无视警告信息的船舶,预警模块30将警告信息发送至海上监管部门或码头的管理部门或海上作业区的监管部门,使监管人员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出对策去解决问题。
25.综合处理模块20接收感知模块10的信息,并用于控制预警模块30。综合处理模块
20可装载于各个监管部门的监控系统内,实时获取感知模块10的信息,并针对不同的信息控制预警模块30做出相应动作。
26.根据海上作业区的具体范围进行专属化定制,配置多个雷达组件相互配合,构建出前置式的第一监测区域,使得船舶能够预判海上作业区的位置,同时针对海上漂浮物能做到全方位地立体监管,综合处理模块20能根据感知模块10检测的信息及时控制预警模块30,使得预警模块30能通知监管部门或就近船舶,以保证及时清除危险,确保作业区设施的安全。
2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感知模块10还包括ais模块,各雷达组件上对应设置有ais模块,ais模块用于检测船舶的信息,预警模块30通过ais模块向船舶发送警告信号。针对装载有ais系统的船舶,此海上作业区监测系统还能够及时与船舶进行数据交互,不仅方便船舶的航线设计和规划,还能及时发出警告信息,使船舶能更快速地做出适应性调整。ais模块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是指一种应用于船和岸、船和船之间的海事安全与通信的新型助航系统。常由通信机、定位仪和与船载显示器及传感器等相连接的通信控制器组成,能自动交换船位、航速、航向、船名、呼号等重要信息。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各雷达组件上对应设置有视频监控模块,视频监控模块具有预设的监控范围,以限定出预设面积的第二监测区域。通过视频监控模块实现风险的实时评估,帮助监管人员根据海面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判断。可以理解的是,视频监控模块与各雷达组件分别对应,均安装在同一浮标上,使得每个视频监控模块都能监测海面的不同区域,配合ais模块和雷达组件,实现多元化的的立体监管警戒功能。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预警模块30包括声光报警装置和/或船舶呼叫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警模块30包括声光报警装置,综合处理模块20用于控制声光报警装置的启闭,针对没有开启或没装载ais模块的船舶及时发出警报,使得船舶能尽快调整。
30.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警模块30包括船舶呼叫系统,综合处理模块20用于控制船舶呼叫系统的启闭,针对装载有船舶呼叫系统的船舶可及时沟通联系。
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感知模块10还包括水文度传感器,各雷达组件上对应设置有水文度传感器。水文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水文能见度信息,预测降水量等天气信息,辅助船舶及时调整航线。调整航线可利用航标等常规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水文度传感器、雷达组件、ais模块和视频监控模块均安装在浮标上,通过设置浮标使得海面各个区域得到完善的监测。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信息发送模块40,信息发送模块40与综合处理模块20连接,用于将感知模块10的信息发送至手机应用程序、第三方接口和/或船舶。其中船载系统指船舶内的信息接收系统,手机应用程序指该船舶航迹监测与偏航警示系统下衍生的应用程序,使用该程序的手机用户可实时获得相应数据,第三方接口包括但不仅限于海事监管部门,确保各用户能随时收查看海域内的交通情况。保证船舶上的人员,使用该系统的手机用户,以及海事监管部门都能及时收到警示信息。
33.此海上作业区监测系统通过根据海上作业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专属化定制地设置感知模块10,感知模块10具有全方位、多元化的立体监管警戒功能。通过预警模块30发出看得见、听得到的警告信号,并通过综合处理模块20协调各模块之间的工作,降低作业区设备资产投入,降低了安全风险、减轻警戒人员劳动强度、减少监管成本。
3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