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识别的执法预警监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71547发布日期:2022-07-16 00:34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智能识别的执法预警监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监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工智能识别的执法 预警监测平台。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温饱的基础上,也逐渐追求更高的 生活质量,因此机动车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日益普及。当交通事故发生后, 一般会拨打交警电话申请交警去现场执法。
3.目前一般是采用路障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然而某些情况下其他车辆 可能因为速度失控或操作不当直接冲破路障,造成更加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需要一种预警设备对正在执法的交警人员起到预警提醒的作用,减 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智能识别的执法预警监测平台,其能 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具有危险预警、保 护执法人员的有益效果。
5.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智能识别的执法预警监测平台,其中包括 穿戴在人体身上的智能反光背心、放置在道路上的预警路障和安放在警车 上的数据传输平台,所述预警路障设置有第一微处理器和均与所述第一微 处理器电性连接的震动传感器、测距传感器、相机,所述反光背心设置有 第二微处理器和均与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提醒灯、喇叭、紧急求 助按钮,所述数据传输平台、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微处理器互相 电性连接,所述喇叭根据所述测距传感器检测出车辆逐渐接近发出逐渐急 促的蜂鸣,所述提醒灯根据所述测距传感器检测出车辆逐渐接近发出频率 逐渐加快的闪光。
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智能反光背心包括前衣面、后衣面和 肩带,所述前衣面的顶部和所述后衣面的顶部通过所述肩带连接,所述后 衣面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设置有魔术子贴,所述前衣面设置 有与所述魔术子贴对齐的魔术母贴。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前衣面和所述后衣面均设置有可拆卸 连接的第一反光条,所述第一反光条与所述前衣面和所述后衣面粘接相 连。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前衣面的内部和所述后衣面的内 部均粘连设置有可拆卸的加绒层。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预警路障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太阳能充 电蓄能板,所述第一太阳能充电蓄能板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智能反光背心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太阳 能充电蓄能板,所述第二太阳能充电蓄能板与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电性连 接。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预警路障包括筒体和底座,所述底座 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底座,所述震动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和所述相机均 安装于所述筒体内部。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筒体内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 顶部设置有盖住所述筒体顶部筒口的顶盖,所述测距传感器和所述相机均 安装于所述顶盖的底端面,所述顶盖的底端面还设置有与所述筒体顶部筒 口对齐的密封圈。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筒体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反光条,所述 筒体的外壁还设置有提把。
1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座包括橡胶底座。
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智能识别的执法预警监测平台,主要包括 智能反光背心、预警路障和数据传输平台三部分,其中智能反光背心用于 提醒交警注意避险,预警路障用于探测来往车辆,数据传输平台用于将探 测的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便于远程值班人员根据探测数据做出处罚或 者救援处理。智能反光背心主要包括第二微处理器、提醒灯、喇叭、紧急 求助按钮,提醒灯、喇叭和紧急求助按钮均通过电路和第二微处理器实现 电性连接。预警路障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微处理器、震动传感器、测距传感 器、相机等电子元件,震动传感器、测距传感器、相机均和第一微处理器 通过电路实现电性连接。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建立通信连接。
18.实际使用时,交警赶往事故现场后穿戴好智能反光背心,然后用预警 路障围住事故现场,在事故现场周围没有车辆的情况下,提醒灯发出常亮 的绿光,喇叭处于静音状态。当事故现场车道的上游出现行驶车辆时,测 距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该车辆距离预警路障的距离,距离信息通过第一微处 理器传递给第二微处理器,当车辆和预警路障的距离处于100米至20米 的范围时,随着车辆逐渐接近,第二微处理器控制喇叭发出第一种逐渐急 促的蜂鸣(低音量),控制提醒灯发出频率逐渐加快的绿色闪光,人工智 能识别的执法预警监测平台对执法的交警做出预警通知。当测距传感器检 测到车辆和预警路障的距离处于20米-0米范围时,随着车辆逐渐接近, 第二微处理器控制喇叭发出第二种逐渐急促的蜂鸣(中音量),控制提醒 灯发出频率逐渐加快的红色闪光,第一微处理器控制相机对该汽车的车牌 进行拍照,记录车辆特征,并将照片及时传递给数据传输平台,人工智能 识别的执法预警监测平台提醒执法的交警该进行避险。当震动传感器检测 到预警路障遭受撞击出现剧烈震动的情况时,控制提醒灯发出常亮的红色 灯光,第二微处理器控制喇叭发出第三种急促的蜂鸣(高音量),人工智 能识别的执法预警监测平台提醒执法的交警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因此,本 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工智能识别的执法预警监测平台具有危险预警、保护 执法人员安全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 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 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 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工智能识别的执法预警监测平台的 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工智能识别的执法预警监测平台的 使用示意
图;
2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警路障的结构示意图。
23.图标:1-智能反光背心,101-提醒灯,102-肩带,103-喇叭,104-紧 急求助按钮,105-前衣面,106-后衣面,107-固定带,1071-魔术子贴, 1072-魔术母贴,108-第一反光条,109-加绒层,2-预警路障,201-震动 传感器,202-测距传感器,203-相机,204-筒体,2041-第二反光条, 2042-提把,205-底座,206-升降杆,207-顶盖,208-密封圈,3-数据传 输平台,4-第一太阳能充电蓄能板,5-第二太阳能充电蓄能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 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 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 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 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5.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 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 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 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 定义和解释。
27.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
ꢀ“
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
ꢀ“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 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 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 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 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 水平或竖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 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或部件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 稍微倾斜。
30.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31.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 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 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 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 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2.实施例
33.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工智能识别的 执法预警监测平台,具体结构如下。
3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智能识别的执法预警监测平台,其中包括 穿戴在人
体身上的智能反光背心1、放置在道路上的预警路障2和安放在 警车上的数据传输平台3,预警路障2设置有第一微处理器和均与第一微 处理器电性连接的震动传感器201、测距传感器202、相机203,反光背心 设置有第二微处理器和均与第二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提醒灯101、喇叭 103、紧急求助按钮104,数据传输平台3、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 互相电性连接,喇叭103根据测距传感器202检测出车辆逐渐接近发出逐 渐急促的蜂鸣,提醒灯101根据测距传感器202检测出车辆逐渐接近发出 频率逐渐加快的闪光。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工智能识别 的执法预警监测平台主要包括智能反光背心1、预警路障2和数据传输平 台3三部分,其中智能反光背心1用于提醒交警注意避险,预警路障2用 于探测来往车辆,数据传输平台3用于将探测的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便于远程值班人员根据探测数据做出处罚或者救援处理。
35.需要说明的是,数据传输平台3安放于在警车上,警车的电瓶能够支 持大功率的数据传输平台3工作,数据传输效果更好,即使在稍微偏远的 道路也能保持通信连接。
36.如图1所示,智能反光背心1主要包括第二微处理器、提醒灯101、 喇叭103、紧急求助按钮104,提醒灯101、喇叭103和紧急求助按钮104 均通过电路和第二微处理器实现电性连接。提醒灯101能够发出一定频率 闪烁的灯光,喇叭103发出提醒声音,均用于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做出预警 提醒。第二微处理器和数据传输平台3通过无线的方式实现电性连接,紧 急求助按钮104按下后数据传输平台3将求助信号传递给远方的值班人 员,值班人员通知部门及时进行救援处理,功能多样且实用。
37.如图1所示,预警路障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微处理器、震动传感器 201、测距传感器202、相机203等电子元件,震动传感器201、测距传感 器202、相机203均和第一微处理器通过电路实现电性连接,第一微处理 器为现有技术中的控制芯片,用于处理各类信号;震动传感器201用于检 测预警路障2的震动情况,判断预警路障2是否受到撞击;测距传感器 202用于检测汽车至预警路障2的距离,判断汽车是否有撞击风险,然后 提醒交警注意避险;相机203用于拍摄汽车的车牌号和汽车特征,防止汽 车撞击逃逸后无法寻找。第二微处理器和数据传输平台3通过无线的方式 实现电性连接,将拍摄信息和震动情况及时通过数据传输平台3上传,便 于远程值班人员做出对应处理。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建立通信连 接,便于互相传输数据。
38.通过本实施的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交警赶往事故现场后穿戴好智 能反光背心1,然后用预警路障2围住事故现场,在事故现场周围没有车 辆的情况下,提醒灯101发出常亮的绿光,喇叭103处于静音状态。当事 故现场车道的上游出现行驶车辆时,测距传感器202能够检测到该车辆距 离预警路障2的距离,距离信息通过第一微处理器传递给第二微处理器, 当车辆和预警路障2的距离处于100米至20米的范围时,随着车辆逐渐 接近,第二微处理器控制喇叭103发出第一种逐渐急促的蜂鸣(低音 量),控制提醒灯101发出频率逐渐加快的绿色闪光,人工智能识别的执 法预警监测平台对执法的交警做出预警通知。当测距传感器202检测到车 辆和预警路障2的距离处于20米-0米范围时,随着车辆逐渐接近,第二 微处理器控制喇叭103发出第二种逐渐急促的蜂鸣(中音量),控制提醒 灯101发出频率逐渐加快的红色闪光,第一微处理器控制相机203对该汽 车的车牌进行拍照,记录车辆特征,并将照片及时传递给数据传输平台 3,人工智能识别的执法预警监测平台提醒执法的交警该进行避险。当震 动传感器201检测到预警路障2遭受撞击出现剧烈震动的情况时,控
制提 醒灯101发出常亮的红色灯光,第二微处理器控制喇叭103发出第三种急 促的蜂鸣(高音量),人工智能识别的执法预警监测平台提醒执法的交警 注意保护自身安全。
3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智能反光背心1包括前衣面105、后 衣面106和肩带102,前衣面105的顶部和后衣面106的顶部通过肩带 102连接,后衣面106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带107,固定带107设置有魔术 子贴1071,前衣面105设置有与魔术子贴1071对齐的魔术母贴1072。结 合图1和图3所示,智能反光背心1主要由前衣面105、后衣面106和肩 带102三部分组成,其中前衣面105为智能反光背心1的前面布料,后衣 面106为智能反光背心1的后面布料,两根肩带102位于智能反光背心1 顶部的左右两侧,用于连接前衣面105、后衣面106,两根肩带102之间 留有领口。固定带107为两根布料制成的袋子,固定带107的一端和后衣 面106缝接,固定带107的另一端上面缝接有魔术子贴1071,前衣面105 上缝接一条魔术母贴1072,魔术母贴1072和魔术子贴1071处于同一水 平。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魔术母贴1072的表面带有细小柔软的纤 维,魔术子贴1071的表面带有较硬带钩的刺毛,具有较好的粘接效果, 可以重复使用。当智能反光背心1穿戴在身上时,双手握住两根固定带107,固定带107绕过腰部后使得魔术子贴1071粘贴在魔术母贴1072 上,实现穿戴固定。
4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前衣面105和后衣面106均设置有可 拆卸连接的第一反光条108,第一反光条108与前衣面105和后衣面106 粘接相连。结合图1所示,前衣面105和后衣面106均有多道第一反光条 108,第一反光条108可以通过魔术贴和前衣面105、后衣面106粘接相 连。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反光条108可以在夜间反射周围的光 线,从而对路人和司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提升使用安全性。可拆卸连 接的方式可以将老化或失效的第一反光条108拆卸下来,更换新的第一反 光条108上去,延长使用智能反光背心1的使用时间。
4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前衣面105的内部和后衣面106的内 部均粘连设置有可拆卸的加绒层109。结合图1和图3所示,加绒层109 带有柔软的绒毛,可以通过魔术贴和前衣面105、后衣面106内壁粘接相 连。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加绒层109起到一定的御寒保暖作用,便 于交警在寒冷天气使用,并且遭受冲击时加绒层109还能起到一定的缓冲 效果,进一步提升安全性。通过魔术贴,在炎热天气时可以将加绒层109 拆卸下来,使用非常方便。
4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预警路障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太阳能 充电蓄能板4,第一太阳能充电蓄能板4与第一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结合 图1所示,第一太阳能充电蓄能板4铺设于预警路障2的顶部,具有将太 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作用,同时内部安装有储能电池,能将转化的电能存储 起来,为第一微处理器、震动传感器201、测距传感器202、相机203供 电。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白天时,第一太阳能充电蓄能板4利用 太阳能发电,提升电子元件一次的使用时长,节能环保,使用效果较好。
4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智能反光背心1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太 阳能充电蓄能板5,第二太阳能充电蓄能板5与第二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结合图1和图3所示,第二太阳能充电蓄能板5安装于反光背心的背面 (即后衣面106上),具有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作用,同时内部安装有 储能电池,能将转化的电能存储起来,为第二微处理器、提醒灯101、喇 叭103供电。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白天时,第二太阳能充电蓄能 板5能板利用太阳能发电,提升电子元件一次的使用时长,节能环保,使 用效果较好。
4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预警路障2包括筒体204和底座 205,底座205固定于筒体204的底座205,震动传感器201、测距传感器 202和相机203均安装于筒体204内部。结合图1所示,预警路障2主要 由圆柱形的筒体204和圆盘状的底座205两部分组成,其中筒体204作为 预警路障2的外壳,震动传感器201、测距传感器202和相机203均安装 于筒体204内部。筒体204可以开设供测距传感器202和相机203探测的 小孔。底座205固定安装在筒体204的底部。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筒体204对电子元件起到保护作用,底座205增加和地面的接触面积,防 止筒体204被风吹倒。
4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筒体204内设置有升降杆206,升降 杆206的顶部设置有盖住筒体204顶部筒口的顶盖207,测距传感器202 和相机203均安装于顶盖207的底端面,顶盖207的底端面还设置有与筒 体204顶部筒口对齐的密封圈208。结合图1所示,升降杆206为现有技 术中的电动升降杆206,固定安装在筒体204的内部。圆盘状的顶盖207 固定在升降杆206的顶端,顶盖207的大小和筒体204顶部的筒口相同, 便于顶盖207盖住筒口。测距传感器202和相机203固定在顶盖207的底 端面,密封圈208也固定在顶盖207的底端面上。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 案,需要使用时升降杆206带动测距传感器202和相机203上升;不需要 使用时升降杆206带动顶盖207下降,测距传感器202和相机203缩回筒 体204内,顶盖207盖住筒口。密封圈208接触筒体204的顶部,起到较 好的密封效果,保护效果更好。
4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筒体204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反光条 2041,筒体204的外壁还设置有提把2042。结合图1所示,第二反光条 2041围绕筒体204的外壁粘接有多道。提把2042固定在筒体204的左侧 外壁,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二反光条2041可以在夜间反射周围 的光线,从而对路人和司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提升使用安全性。提把 2042便于人们用手提拿,方便用手移动预警路障2。
4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座205包括橡胶底座205。结合图 1所示,底座205可以选择橡胶底座205,橡胶底座205较为柔软,能够 较好的贴合地面,起到防滑作用,及时大风天气预警路障2也不会被风吹 走,使用效果较好。
48.综上,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智能识别的执法预警监测平台, 其中包括穿戴在人体身上的智能反光背心1、放置在道路上的预警路障2 和安放在警车上的数据传输平台3,预警路障2设置有第一微处理器和均 与第一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震动传感器201、测距传感器202、相机203, 反光背心设置有第二微处理器和均与第二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提醒灯 101、喇叭103、紧急求助按钮104,数据传输平台3、第一微处理器和第 二微处理器互相电性连接,喇叭103根据测距传感器202检测出车辆逐渐 接近发出逐渐急促的蜂鸣,提醒灯101根据测距传感器202检测出车辆逐 渐接近发出频率逐渐加快的闪光,具有安全预警、保护执法人员的有益效 果。
49.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