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及其呼叫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2.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城市化建设高速发展背景下,交通网络呈现日趋复杂化的趋势,对于车辆行车安全成为了各大车企面临的核心问题。各国家相组织都提出了车载紧急呼叫相关的法律和规范,比如:中国,欧亚经济联盟,欧盟,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阿联酋,沙特。车载紧急呼叫是指车辆在发生事故或者紧急事件后,驾驶员可以通过自动或者手动方式触发车辆自带的紧急呼叫系统,通过移动蜂窝网络把车辆信息上传到公共安全应答点,并且建立车辆至公共安全应答点之间的语音通道,公共安全应答点的客服人员第一时间为驾驶员协调救援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救援活动。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人员伤亡、挽救人员生命、减少经济损失。
3.现有紧急呼叫接入依托于一个集中式呼叫中心,相应的集中式呼叫中心用于承接所有相关的综合性业务,集中式呼叫中心接收到紧急救援呼叫后,需要进行用户身份确认,救援地点环境识别,救援策略响应等。在这一系列操作完成后,呼叫中心客服人员联系公共安全处理部门进行救援。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所有呼叫应答和救援服务都汇集到集中式呼叫中心,导致其业务压力非常大,且不能就近为用户提供救援服务。
技术实现要素: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及其呼叫控制方法,用于避免将呼叫应答和救援服务的压力集中于一点,降低相关紧急呼叫中心的工作压力,且能够就近为为用户提供服务。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6.一种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车载呼叫设备、应答点分配系统和多个公共安全应答点,其中:
7.所述车载呼叫设备基于用户的呼叫控制指令或预设的紧急情况向所述应答点分配系统发送紧急事件信息;
8.所述应答点分配系统在接收到所述紧急事件信息时,基于所述紧急事件信息从所述多个公共安全应答点中选定至少一个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并将所述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的目标呼叫号码反馈至所述车载呼叫设备;
9.所述车载呼叫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呼叫号码向所述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发出呼叫;
10.所述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用于响应所述呼叫,并从所述应答点分配系统获取所述紧急事件信息,以便基于所述紧急事件信息为所述车辆提供救援服务。
11.可选的,所述车辆信息数据包括所述车辆的地理位置信息。
12.可选的,所述车载呼叫系统通过移动蜂窝网络与所述应答点分配系统连接。
13.可选的,所述车载呼叫设备通过移动蜂窝网络与所述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连接。
14.一种呼叫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所述呼叫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15.所述车载呼叫设备用于响应用户发出的所述呼叫控制指令或所述车辆产生的紧急信号,向所述应答点分配系统发送紧急事件信息;
16.所述应答点分配系统用于基于所述紧急事件信息调用并执行动态规划子流程,通过执行所述规划子流程得到所述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及其目标呼叫号码,并将所述目标呼叫号码反馈至所述车载呼叫设备;
17.所述车载呼叫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呼叫号码向所述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发起救援呼叫;
18.所述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根据所述救援呼叫向所述应答点分配系统获取所述紧急事件信息,并基于所述紧急事件信息为所述用户提供救援服务。
19.可选的,所述紧急事件信息包括车驾号、车机电话号码、碰撞信息、事件时间、事件种类和车辆坐标位置中的部分或全部。
20.可选的,所述通过执行所述规划子流程得到所述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及其呼叫号码,包括步骤:
21.将所述紧急事件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
22.对所述紧急事件信息的事件种类进行判断,判断事件种类是否属于紧急事件;
23.如所述事件种类属于紧急事件,对车辆位置、请求id和分配次数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紧急事件对应的网格块编号,并查询所述网格块编号对应的公共安全应答中心编号;
24.根据所述公共安全应答中心编号从呼叫号码池中查找目标呼叫号码,将所述目标呼叫号码反馈给所述车载呼叫设备;
25.可选的,所述对车辆位置、请求id和分配次数进行计算,包括步骤:
26.根据所述车辆位置从地图网格表格中查找,得到所述网格块编号。
27.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车辆位置从地图网格表格中查找,得到所述网格块编号。包括步骤:
28.根据所述车辆位置对应的经纬度从地图网格表格中进行查找,得到所述网格块编号;
29.或者,根据所述车辆位置对应的维度从所述地图网格表格中进行查找,得到纵轴编号,根据所述车辆位置对应的经度从所述地图网格表格中进行查找,得到横轴编号,所述纵轴编号和所述横轴编号构成所述网格块编号。
30.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公共安全应答中心编号从呼叫号码池中查找目标呼叫号码,包括步骤:
31.根据所述公共安全应答中心编号从上述呼叫号码池中查找对应的呼叫号码组;
32.从所述呼叫号码组中查找空闲的呼叫号码,并将空闲的呼叫号码选定为所述目标呼叫号码,并将所述目标呼叫号码的状态设定为忙碌。
33.所述根据所述公共安全应答中心编号从呼叫号码池中查找目标呼叫号码,还包括步骤:
34.在无法查找到空闲的呼叫号码的情况下,将预先规定的固定呼叫号码选定为所述目标呼叫号码。
35.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及其呼叫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车载呼叫设备、应答点分配系统和多个公共安全应答点。车载呼叫设备基于用户的呼叫控制指令或预设的紧急情况向应答点分配系统发送紧急事件信息;应答点分配系统在接收到紧急事件信息时,基于紧急事件信息从公共安全应答点中选定至少一个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并将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的目标呼叫号码反馈至车载呼叫设备;车载呼叫设备还用于基于目标呼叫号码向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发出呼叫;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用于响应呼叫,并从应答点分配系统获取紧急事件信息,以便基于紧急事件信息为车辆提供救援服务。本方案不存在集中式呼叫中心,将呼叫应答和救援服务分散于多个公共安全应答点,避免所有紧急呼叫集中于一点造成工作压力,且能够就近为用户提供服务。
36.本技术对传统的车联网紧急呼叫事件的接人方式进行了重新构建,用非集中式,网格化管理,动态分配呼叫号码,带来如下优势:
37.1.非集中式:取代传统呼叫中心集中化管理的在紧急救援事件中的弱势,通过减少救援呼叫次数来提高救援效率。
38.2.网格化分配公共安全应答中心:是现代救援管理事件的发展方向,在救援事件发生之前通过网格化地理区域来明确救援单位职责。可以做到救援事件科学合理的自动分配,取代了传统的救援事件需要呼叫中心人员进行二次分配(呼叫中心人工联系救援单位的方式)。
39.3.动态分配呼叫号码:该方法彻底解决呼入号码在更新时候需要ota写入的方式的问题。
40.4.解决了公共安全应答中心呼叫排队问题,对于接入“繁忙”的公共安全应答中心可以进行分流。因此,对于新增和扩展不同种类的公共安全应答中心提供更具扩展性的解决方法。
附图说明
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的示意图;
43.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呼叫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44.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动态规划子流程的流程图;
45.图2c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动态规划子流程的流程图;
46.图2d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公共安全应答中心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8.实施例一
4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的示意图。
5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用于为发生紧急事件的用户提供救援服务,该系统具体包括至少一个车载呼叫设备10、应答点分配系统20和多个公共安全应答点30。其中,车载呼叫设备用于设置于车辆上,其一般通过移动蜂窝网络分别与应答点分配系统、以及相应的公共安全应答点通过移动蜂窝网络连接,每个公共安全应答点通过移动蜂窝网络或者互联网与应答点分配系统连接。
51.车载呼叫设备在用户输入相应的呼叫控制指令或者在车辆发生预设的紧急情况如碰撞时,通过上述移动蜂窝网络将相应的紧急事件信息发送到应答点分配系统。这里的紧急事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车辆的地理位置信息、车驾号、车机电话号码、碰撞信息、事件时间和事件种类。
52.该应答点分配系统可以理解为能够与外界进行通信的服务器或者计算机系统,其在接收到紧急事件信息后,基于该紧急事件信息从多个公共安全应答点中选定与该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应答点作为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并将该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的呼叫号码反馈给该车载呼叫设备。
53.车载呼叫设备在接收到应答点分配系统反馈的呼叫号码后,利用该呼叫号码向对应的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发出呼叫。被呼叫的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在接收到呼叫后,根据发出呼叫的车载呼叫设备的身份信息向应答点分配系统获取上述紧急事件信息,并根据紧急事件信息为该车辆提供救援服务。
54.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车载呼叫设备、应答点分配系统和多个公共安全应答点。车载呼叫设备基于用户的呼叫控制指令或预设的紧急情况向应答点分配系统发送紧急事件信息;应答点分配系统在接收到紧急事件信息时,基于紧急事件信息从公共安全应答点中选定至少一个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并将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的目标呼叫号码反馈至车载呼叫设备;车载呼叫设备还用于基于目标呼叫号码向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发出呼叫;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用于响应呼叫,并从应答点分配系统获取紧急事件信息,以便基于紧急事件信息为车辆提供救援服务。本方案不存在集中式呼叫中心,将呼叫应答和救援服务分散于多个公共安全应答点,避免所有紧急呼叫集中于一点造成工作压力,且能够就近为用户提供服务。
55.本技术对传统的车联网紧急呼叫事件的接人方式进行了重新构建,用非集中式,网格化管理,动态分配呼叫号码,带来如下优势:
56.1.非集中式:取代传统呼叫中心集中化管理的在紧急救援事件中的弱势,通过减少救援呼叫次数来提高救援效率。
57.2.网格化分配公共安全应答中心:是现代救援管理事件的发展方向,在救援事件发生之前通过网格化地理区域来明确救援单位职责。可以做到救援事件科学合理的自动分配,取代了传统的救援事件需要呼叫中心人员进行二次分配(呼叫中心人工联系救援单位的方式)。
58.3.动态分配呼叫号码:该方法彻底解决呼入号码在更新时候需要ota写入的方式的问题。
59.4.解决了公共安全应答中心呼叫排队问题,对于接入“繁忙”的公共安全应答中心可以进行分流。因此,对于新增和扩展不同种类的公共安全应答中心提供更具扩展性的解决方法。
60.实施例二
61.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呼叫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62.如图2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控制方法应用于上一实施例中的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即该呼叫控制方法基于上述的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实现,或者说该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通过实时本实施例中的呼叫控制方法实现对用户的紧急呼叫服务。该呼叫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3.s1、车载呼叫设备发出呼叫,并向应答点分配系统发送紧急事件信息。
64.即当用于向车载呼叫设备输入呼叫控制指令或者车辆发生碰撞等紧急事件时,通过移动蜂窝网络向应答点分配系统发出呼叫,在两者成功建立连接后,基于该连接将紧急事件信息发送至该应答点分配系统。这里的紧急事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车辆的地理位置信息、车驾号、车机电话号码、碰撞信息、事件时间和事件种类。
65.s2、应答点分配系统用于基于紧急事件信息确定目标呼叫号码。
66.应答点分配系统在接收到上述紧急事件信息后,调用并执行动态规划子流程,通过执行该子流程从多个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中选定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并进而确定目标呼叫号码,并将该目标呼叫号码反馈至车载呼叫设备。
67.如图2b所示,该应答点分配系统包括资源分配服务器和地图网格化服务器,该资源分配服务器配置有相应的数据库,该应答点分配系统通过如下步骤确定目标呼叫号码:
68.s21、将紧急事件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
69.即在接收到上述紧急事件信息后,将紧急事件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或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
70.s22、对事件种类进行判断。
71.资源分配服务器根据紧急事件信息中的事件种类对事件的性质进行判断,确定该事件是否为紧急事件,如果不是紧急事件则不做进一步处理,如果是紧急事件则执行后面的流程。
72.s23、根据车辆位置得到紧急事件对应的网格块编号。
73.该资源分配服务器如果判定该事件属于紧急事件,则将发出事件紧急信息的车辆的车辆位置、车辆id和分配次数发送到地图网格化服务器,该地图网格化服务器则根据上述信息进行计算,得到发生该紧急事件的车辆所属的网格块编号,并查询该网格块编号对应的公共安全应答中心编号。
74.地图网格化是指将预设地域如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图进行网格化,地图上的所有网格块都占有一定矩形区域,网格块之间不重叠,并且每一个网格块都被分配有一个唯一的编号。地图网格化后,通过统计将所有网格块的编号构建为一个二维表格。该二维表格的纵轴映射地理地图中的纬度区域,横轴映射地理地图中的经度区域,这两个轴的编号按照实际“网格块”多少进行编号。纵轴编号以:00001开始到99999,横轴也是同理。这样一
来,每个网格块编号由纵轴编号+横轴编号构成。
75.在进行上述计算时,可以通过车辆经纬度来判断车辆所在位置,通过该车辆位置来判断车辆位置所在哪一个地图网格块。最终确定车辆位置对应的网格块编号。
76.还可以通过车辆的纬度获取对纵轴进行快速查询,得到纵轴编号。查询方法:由于纵轴所对应的是地理纬度,每个纵轴编码对有一个纬度区间。通过快速排序查询车辆纬度对应的区间,可以得到纵轴编号。相同方法可以得到横轴编号后,得到对应的网格块编号。
77.以上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计算复杂度比第二种高,耗费的资源也相对较高。但是,第一种方法不需要依托专有的计算方法,只需要调用现有的第三方地图引擎即可,成熟度较高。
78.地图网格化服务器得到该紧急事件所对应的网格块编号后,查询该网格块编号所对应的“共安全应答中心编号。如果紧急事件的分配次数为0,直接把该编号反馈给资源分配服务器。否则,代表前一次提供的公共安全应答中心编号处于繁忙状态,需要通过地图引擎接口查证距离前一次公共安全应答中心距离最近的公共安全应答中心编号,把该公共安全应答中心编号反馈给资源分配服务器。
79.s24、根据公共安全应答中心编号从呼叫号码池中查找目标呼叫号码。
80.即在得到公共安全应答中心编号后从呼叫号码池中进行查找,得到目标呼叫号码。所谓呼叫号码池是一个存储公共安全应答中心的呼叫号码的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中按照不同的公共安全应答中心编号分成不同的组,每一组内存放n个呼叫号码,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同一组内的呼叫号码可以呼入同一个公共安全应答中心。
81.分配号码时候,必须要有一个公共安全应答中心编号作为输入条件,资源分配服务器用这个公共安全应答中心编号到呼叫号码池中查找一个状态为空闲的呼叫号码。
82.一旦资源分配服务器把空闲的呼叫号码准备分配给车辆后,分配服务器就把该号码的状态设置成占用状态,并且返回分配成功。如果,资源分配服务器无法找到空闲呼叫号码,即返回分配失败。资源分配服务器收到来自安全应答中心的释放号码请求后,才会把该呼叫号码的状态设置成空闲状态。如果长时间无法释放号码,资源分配服务器会按照不同的策略进行处理,达到强制释放目的。资源分配服务器每次号码分配后,无论分配号码是否成功,都将对本次紧急事件的分配号码计数器进行分配次数+1的操作。
83.另外,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对动态规划还包括如下步骤,如图2c所示,本方案还包括如下步骤:
84.s25、在没有目标呼叫号码时将固定呼叫号码确定为目标呼叫号码。
85.如果无法查找到目标呼叫号码时,将预先设定的一个固定呼叫号码发送至车载呼叫设备,以使车载呼叫设备基于固定呼叫号码呼叫一个固定公共安全应答中心。以避免无呼叫号码可用的情况发生。
86.具体在执行时,如果无法找到目标公共安全应答中心,资源分配服务器判断本次分配是否小于最大分配次数n,如果小于n,则继续把车辆位置和分配次数发给地图网格化服务器,查找新的公共安全应答中心作为目标公共安全应答中心。否则,给车辆返回一个固定呼叫号码,该固定呼叫号码就是一个保底机制。确保系统失效后,仍旧有一个呼叫号码可以提供给车辆端。
87.s3、根据目标呼叫号码向目标公共安全应答中心发起救援呼叫。
88.即在确定目标呼叫号码后,利用该目标呼叫号码向其对应的目标公共安全应答中心发起救援呼叫,以便获得相应的救援服务。
89.s4、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根据救援呼叫向用户提供救援服务。
90.该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在接收到救援呼叫后,向应答点分配系统获取与发起该救援呼叫的车载呼叫设备的设备信息对应的紧急事件信息,并根据该紧急事件信息向用户提供救援服务。
91.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一实施例的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具体为,车载呼叫设备用于响应用户发出的呼叫控制指令或车辆产生的紧急信号,向应答点分配系统发送紧急事件信息;应答点分配系统用于基于紧急事件信息调用并执行动态规划子流程,通过执行规划子流程得到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及其目标呼叫号码,并将目标呼叫号码反馈至车载呼叫设备;车载呼叫设备根据目标呼叫号码向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发起救援呼叫;目标公共安全应答点根据救援呼叫向应答点分配系统获取紧急事件信息,并基于紧急事件信息为用户提供救援服务。通过该方案,即使在部分公共安全应答点发生瘫痪时也能够使其他正常的公共安全应答点为用户提供服务。
92.在地理地图网格化管理中,人为划分管理区域的功能是很有必要的。举例说明:a.比如上海有5个公共安全应答中心,对于每个公共安全应答中心所管辖的区域,这就是一个管理问题。对于方案而言只需要提供管理的工具(管理模块部分),对于管理人员而言需要进行人工划分。b.比如车辆的紧急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在上海市和江苏省交界处。从地理位置来看紧急事件发生位置更接近江苏省所管辖的公共安全应答中心。
93.但是,从管理角度来看紧急事件发生的位置应该属于上海市所管辖的公共安全应答中心。如何判断这个紧急事件应该拨入哪一个公共安全应答中心?答案:紧急事件发生在划分后的哪一个公共安全应答中心。如果,只是按照距离来判断,那是不符合现有的管理要求。因此,本实施例中,用于对地图网格化服务器进行管理的地图网格化管理模块基于下面的步骤进行管理,具体如图2d所示。
94.a、管理人员进入“地图网格管理界面”。
95.b、管理人员选择需要管理的“公共安全应答中心”。
96.c、管理人员在地图中规划该应答中心的范围。
97.d、管理人员发送选中区域的地理信息至地图网格化服务器。
98.e、地图网格化服务器计算选定区域和周边临界区域的地图网格信息。
99.f、地图网格化服务器扫描所有发送更新后的“网格块”。
100.g、地图网格化服务器对更新过的“网格块”重新进行编码,并且更新每个“网格块”所对应的“公共安全应答中心编号”101.h、地图网格化服务器对更新完成的操作进行发布,通知管理人员更新成功。
102.i、管理人员收到来自地图网格化服务器的发布成功消息,整个操作完成。
103.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104.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
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105.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106.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107.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108.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109.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110.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