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化停车场智能监测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45230发布日期:2022-11-26 11:0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化停车场智能监测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立体化停车场监测管理领域,涉及到一种立体化停车场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立体停车场是近年来为解决伴随城市高速发展产生的日益严重的停车难问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由于是新兴产业,现有的立体停车场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弊端:
3.1、立体停车场的立体车位是有一定的规格的,不是对所有的车型都适用,当车主将车开进立体停车场发现车与立体车位不匹配时,只能掉头返回,不仅浪费车主的时间,还可能造成立体停车场内车辆拥堵,使得立体停车场内车辆的通行效率大大降低;
4.2、在为待停放车辆分配空闲车位时,仅考虑距离优先原则,没有分析空闲车位空间上方车位的承重重量,将重量较轻的车辆放置在较高层的立体车位,将有利于立体停车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5.3、缺乏对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停车规范性的监测,当停入车辆的车轮未卡到载车板上限位带的合适位置时,会使停入车辆的车轮在托举过程中发生滑动,甚至会使停入车辆在托举过程中从载车板上掉落,从而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6.4、没有对载车板在托举过程中的状态进行监测,当载车板在托举过程中发生倾斜或速度不均时,不仅影响托举效率,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立体化停车场智能监测管理系统,实现对立体化停车场监测管理的功能。
8.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9.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化停车场智能监测管理系统,包括:
10.数据库:用于存储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立体车位的尺寸信息和载车板平衡托举时的标准侧面图像,并存储各类型车辆对应的基本信息;
11.车辆信息识别匹配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基本信息,将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基本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立体车位的尺寸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不成功,则道闸设备不放行,若匹配成功,则道闸设备放行,将待停放车辆记为停入车辆,并执行停车路线指引模块;
12.停车路线指引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各空闲车位的横向层数、纵向层数和空间上方车位的承重重量,分析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各空闲车位的推荐系数,筛选出停入车辆对应的最佳空闲车位,进而对停入车辆进行指引,并将停入车辆的车牌号与其对应的最佳空闲车位进行绑定;
13.停入车辆停车规范性监测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车胎位置参数,其中车胎位置参数包括车胎横向距离偏差、车胎纵向距离偏差和车胎角度
偏差,分析得到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停车规范性指数,根据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停车规范性指数,判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是否停车规范,若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停车不规范,则不执行托举操作,并通过语音设备对车主进行提醒,若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停车规范,则执行载车板托举安全性监测模块;
14.载车板托举安全性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参数,其中托举参数包括平衡度和移动速度,分析得到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
15.应急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进行相应的处理。
1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数据库中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立体车位的尺寸信息包括可容纳车辆长度、可容纳车辆宽度、可容纳车辆高度和可容纳车辆重量,所述数据库中各类型车辆对应的基本信息包括车身长度、车身宽度、车身高度和车身重量。
1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车辆信息识别匹配模块中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基本信息,具体方法为:
18.通过高清摄像头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图像,将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图像与预设的各类型车辆对应的标准图像进行比对,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图像与预设的各类型车辆对应标准图像的相似度,将最大相似度对应的车辆类型作为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类型;
19.提取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类型车辆对应的基本信息,根据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类型,筛选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基本信息。
2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停车路线指引模块中筛选出停入车辆对应的最佳空闲车位,具体方法为:
21.从目标立体停车场的系统中心调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空闲车位的数量及各空闲车位的横向层数和纵向层数,通过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各车位承重板上携带的称重设备,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各车位的承重重量,筛选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各空闲车位的空间上方车位的承重重量;
22.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各空闲车位的横向层数、纵向层数和空间上方车位的承重重量代入公式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各空闲车位的推荐系数αi,其中β表示预设的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空闲车位的推荐系数修正因子,xi表示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第i个空闲车位的横向层数,i=1,2,...,n,yi表示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第i个空闲车位的纵向层数,gi表示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第i个空闲车位的空间上方车位的承重重量,g0表示停入车辆的车身重量,e表示自然常数,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各空闲车位按照推荐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将排在第一位的空闲车位记为停入车辆对应的最佳空闲车位。
2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停入车辆停车规范性监测模块中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车胎位置参数,具体方法为:
24.通过x射线检测仪对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的停入车辆进行垂直扫描,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车胎俯视图像,以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直行方向为纵向、与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直行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为横向,根据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车胎俯视图像,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到载车板上限位带区域横向方向上两条边界线的距离,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到载车板上限位带区域横向方向上两条边界线的距离进行作差计算,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到载车板上限位带区域横向方向上两条边界线的距离之差,将其记为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的横向距离偏差,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的横向距离偏差记为l1;
25.根据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车胎俯视图像,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到载车板上限位带区域纵向方向上两条边界线的距离,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到载车板上限位带区域纵向方向上两条边界线的距离进行作差计算,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到载车板上限位带区域纵向方向上两条边界线的距离之差,将其记为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的纵向距离偏差,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的纵向距离偏差记为h1;
26.同理,根据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的横向距离偏差和纵向距离偏差的分析方法,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右前轮车胎的横向距离偏差和纵向距离偏差,将其分别记为l2和h2;
27.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与纵向方向水准线之间的夹角,将其记为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的角度偏差,将其记为θ1,同理,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右前轮车胎的角度偏差,将其记为θ2。
2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停入车辆停车规范性监测模块中判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是否停车规范,具体过程为:
29.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和右前轮车胎的横向距离偏差、纵向距离偏差和角度偏差代入公式得到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停车规范性指数χ,其中δl、δh、δθ分别表示预设的载车板上停入车辆车胎的允许横向距离偏差、允许纵向距离偏差和允许角度偏差,δ1、δ2、δ3分别表示预设的载车板上停入车辆车胎的横向距离偏差、纵向距离偏差和角度偏差的权重因子,ε表示预设的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停车规范性指数修正因子;
30.将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停车规范性指数与预设的载车板停车规范性指数阈值进行比较,若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停车规范性指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载车板停车规范性指数阈值,则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停车规范,反之,则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停车不规范。
3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载车板托举安全性监测模块中分析得到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具体方法为:
32.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在托举过程中的侧面图像,根据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在托举过程中的侧面图像,
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在托举过程中的侧面轮廓;
33.提取数据库中存储的载车板平衡托举时的标准侧面图像,得到载车板平衡托举时的标准侧面轮廓;
34.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在托举过程中的侧面轮廓与载车板平衡托举时的标准侧面轮廓进行比对,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在托举过程中的侧面轮廓与载车板平衡托举时的标准侧面轮廓之间的重合度,将其记为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平衡度,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平衡度记为p;
35.通过速度检测仪实时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移动速度,将其记为v;
36.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平衡度p和移动速度v代入公式得到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ξ,其中μ表示预设的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修正因子,p0、v0分别表示预设的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平衡度阈值和标准移动速度,γ1、γ2分别表示预设的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平衡度和移动速度的权重因子。
3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应急处理模块的具体分析过程为:
38.将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与预设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参考范围进行比较,若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小于预设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参考范围下限值,表明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存在安全隐患,将结果发送至目标立体停车场的系统中心,通知目标立体停车场的管理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3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立体化停车场智能监测管理系统以下有益效果:
4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立体化停车场智能监测管理系统,通过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基本信息,判断待停放车辆与立体车位是否匹配,节约车主的时间,避免造成立体停车场内车辆拥堵,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各空闲车位的横向层数、纵向层数和空间上方车位的承重重量,筛选出停入车辆对应的最佳空闲车位,使得重量较轻的车辆放置在较高层的立体车位,进而保障立体停车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车胎位置参数,分析得到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停车规范性指数,判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是否停车规范,防止停入车辆的车轮在托举过程中发生滑动致使停入车辆掉落,实时监测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参数,分析得到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并进行相应处理,对载车板在托举过程中的状态进行监测,进而为载车板在托举过程中的效率和安全性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2.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模块连接图。
43.图2为本发明的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前轮的俯视图。
44.图3为本发明的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前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6.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化停车场智能监测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车辆信息识别匹配模块、停车路线指引模块、停入车辆停车规范性监测模块、载车板托举安全性监测模块和应急处理模块。
47.所述停车路线指引模块分别与车辆信息识别匹配模块和停入车辆停车规范性监测模块连接,载车板托举安全性监测模块分别与停入车辆停车规范性监测模块和应急处理模块连接,数据库分别与车辆信息识别匹配模块和载车板托举安全性监测模块连接。
48.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立体车位的尺寸信息和载车板平衡托举时的标准侧面图像,并存储各类型车辆对应的基本信息。
49.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库中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立体车位的尺寸信息包括可容纳车辆长度、可容纳车辆宽度、可容纳车辆高度和可容纳车辆重量,所述数据库中各类型车辆对应的基本信息包括车身长度、车身宽度、车身高度和车身重量。
50.所述车辆信息识别匹配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基本信息,将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基本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立体车位的尺寸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不成功,则道闸设备不放行,若匹配成功,则道闸设备放行,将待停放车辆记为停入车辆,并执行停车路线指引模块。
51.进一步地,所述车辆信息识别匹配模块中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基本信息,具体方法为:
52.通过高清摄像头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图像,将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图像与预设的各类型车辆对应的标准图像进行比对,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图像与预设的各类型车辆对应标准图像的相似度,将最大相似度对应的车辆类型作为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类型;
53.提取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类型车辆对应的基本信息,根据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类型,筛选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基本信息。
5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辆信息识别匹配模块中的具体匹配过程为:
55.提取数据库中存储的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立体车位的尺寸信息,将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基本信息与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立体车位的尺寸信息进行比较,若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车身长度、车身宽度、车身高度和车身重量均小于目标立
体停车场中立体车位的可容纳车辆长度、可容纳车辆宽度、可容纳车辆高度和可容纳车辆重量,则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基本信息与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立体车位的尺寸信息匹配成功,反之,则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基本信息与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立体车位的尺寸信息匹配不成功。
56.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基本信息,将目标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待停放车辆的基本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立体车位的尺寸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不成功,则道闸设备不放行,若匹配成功,则道闸设备放行,通过在立体停车场入口处判断待停放车辆与立体车位的匹配情况,进而节约车主的时间,避免造成立体停车场内车辆拥堵,从而提高立体停车场内车辆的通行效率。
57.所述停车路线指引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各空闲车位的横向层数、纵向层数和空间上方车位的承重重量,分析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各空闲车位的推荐系数,筛选出停入车辆对应的最佳空闲车位,进而对停入车辆进行指引,并将停入车辆的车牌号与其对应的最佳空闲车位进行绑定。
58.进一步地,所述停车路线指引模块中筛选出停入车辆对应的最佳空闲车位,具体方法为:
59.从目标立体停车场的系统中心调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空闲车位的数量及各空闲车位的横向层数和纵向层数,通过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各车位承重板上携带的称重设备,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各车位的承重重量,筛选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各空闲车位的空间上方车位的承重重量;
60.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各空闲车位的横向层数、纵向层数和空间上方车位的承重重量代入公式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各空闲车位的推荐系数αi,其中β表示预设的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空闲车位的推荐系数修正因子,xi表示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第i个空闲车位的横向层数,i=1,2,...,n,yi表示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第i个空闲车位的纵向层数,gi表示目标立体停车场中第i个空闲车位的空间上方车位的承重重量,g0表示停入车辆的车身重量,e表示自然常数,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各空闲车位按照推荐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将排在第一位的空闲车位记为停入车辆对应的最佳空闲车位。
61.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各空闲车位的横向层数、纵向层数和空间上方车位的承重重量,分析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各空闲车位的推荐系数,筛选出停入车辆对应的最佳空闲车位,在为待停放车辆分配空闲车位时,不仅考虑距离优先原则,还分析空闲车位空间上方车位的承重重量,使得重量较轻的车辆放置在较高层的立体车位,进而保障立体停车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62.所述停入车辆停车规范性监测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车胎位置参数,其中车胎位置参数包括车胎横向距离偏差、车胎纵向距离偏差和车胎角度偏差,分析得到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停车规范性指数,根据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停车规范性指数,判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是否停车规范,若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停车不规范,则不
执行托举操作,并通过语音设备对车主进行提醒,若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停车规范,则执行载车板托举安全性监测模块。
63.进一步地,所述停入车辆停车规范性监测模块中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车胎位置参数,具体方法为:
64.通过x射线检测仪对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的停入车辆进行垂直扫描,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车胎俯视图像,以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直行方向为纵向、与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直行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为横向,根据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车胎俯视图像,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到载车板上限位带区域横向方向上两条边界线的距离,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到载车板上限位带区域横向方向上两条边界线的距离进行作差计算,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到载车板上限位带区域横向方向上两条边界线的距离之差,将其记为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的横向距离偏差,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的横向距离偏差记为l1;
65.根据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车胎俯视图像,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到载车板上限位带区域纵向方向上两条边界线的距离,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到载车板上限位带区域纵向方向上两条边界线的距离进行作差计算,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到载车板上限位带区域纵向方向上两条边界线的距离之差,将其记为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的纵向距离偏差,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的纵向距离偏差记为h1;
66.同理,根据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的横向距离偏差和纵向距离偏差的分析方法,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右前轮车胎的横向距离偏差和纵向距离偏差,将其分别记为l2和h2;
67.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与纵向方向水准线之间的夹角,将其记为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的角度偏差,将其记为θ1,同理,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右前轮车胎的角度偏差,将其记为θ2。
6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到载车板上限位带区域横向方向上两条边界线的距离,具体获取方法为:
69.根据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车胎俯视图像,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的俯视图像,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俯视图像的几何中心点记为指定点,获取指定点分别到载车板上限位带区域横向方向上两条边界线的距离,将其记为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到载车板上限位带区域横向方向上两条边界线的距离。
7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到载车板上限位带区域纵向方向上两条边界线的距离,具体获取方法为:
71.根据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车胎俯视图像,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的俯视图像,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俯视图像的几何中心点记为指定点,获取指定点分别到载车板上限位带区域纵向方向上两条边界线的距离,将其记为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到载车
板上限位带区域纵向方向上两条边界线的距离。
7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θ1、θ2的范围均为
73.更进一步地,所述停入车辆停车规范性监测模块中判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是否停车规范,具体过程为:
74.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左前轮车胎和右前轮车胎的横向距离偏差、纵向距离偏差和角度偏差代入公式得到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停车规范性指数χ,其中δl、δh、δθ分别表示预设的载车板上停入车辆车胎的允许横向距离偏差、允许纵向距离偏差和允许角度偏差,δ1、δ2、δ3分别表示预设的载车板上停入车辆车胎的横向距离偏差、纵向距离偏差和角度偏差的权重因子,ε表示预设的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停车规范性指数修正因子;
75.将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停车规范性指数与预设的载车板停车规范性指数阈值进行比较,若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停车规范性指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载车板停车规范性指数阈值,则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停车规范,反之,则载车板上停入车辆停车不规范。
76.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车胎位置参数,分析得到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停车规范性指数,根据载车板上停入车辆的停车规范性指数,判断载车板上停入车辆是否停车规范,进而保证停入车辆的车轮卡到载车板上限位带的合适位置,防止停入车辆的车轮在托举过程中发生滑动致使停入车辆掉落,从而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77.所述载车板托举安全性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参数,其中托举参数包括平衡度和移动速度,分析得到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
78.进一步地,所述载车板托举安全性监测模块中分析得到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具体方法为:
79.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在托举过程中的侧面图像,根据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在托举过程中的侧面图像,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在托举过程中的侧面轮廓;
80.提取数据库中存储的载车板平衡托举时的标准侧面图像,得到载车板平衡托举时的标准侧面轮廓;
81.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在托举过程中的侧面轮廓与载车板平衡托举时的标准侧面轮廓进行比对,得到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在托举过程中的侧面轮廓与载车板平衡托举时的标准侧面轮廓之间的重合度,将其记为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平衡度,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平衡度记为p;
82.通过速度检测仪实时获取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移动速度,将其记为v;
83.将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平衡度p和移动速度v代入公式得到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ξ,其中μ表示预设的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修正因子,p0、v0分别表示预设的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平衡度阈值和标准移动速度,γ1、γ2分别表示预设的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平衡度和移动速度的权重因子。
84.所述应急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进行相应的处理。
85.进一步地,所述应急处理模块的具体分析过程为:
86.将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与预设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参考范围进行比较,若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小于预设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参考范围下限值,表明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存在安全隐患,将结果发送至目标立体停车场的系统中心,通知目标立体停车场的管理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87.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测目标立体停车场中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平衡度和移动速度,分析得到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根据已载停入车辆的载车板的托举安全性指数,进行相应的处理,通过对载车板在托举过程中的状态进行监测,进而为载车板在托举过程中的效率和安全性提供保障。
88.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