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预警防护制式栏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91273发布日期:2023-01-12 23:1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智能预警防护制式栏杆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护制式栏杆,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预警防护制式栏杆,属于防护制式栏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防护制式栏杆,用于防护,起到阻拦的作用。
3.在以往的传统中,洞口临边防护采用搭设防护栏杆的方式进行防护,缺少对于施工的人员的预警提示,无法杜绝事故的发生。且无法有限及时的验证防护栏的安装牢固程度,并且在施工现场施工面大的情况下无法及时的发现私拆防护栏杆的地点,一但发生事故也无法进行精确定位。。现在尚没有一种新型智能预警防护制式栏杆。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预警防护制式栏杆,做到了双预警预防,进行有效的定位安全监督和快速察觉定点救援;使用该新型栏杆安全预防可靠且救援及时,对于安全的提供一种全面的预警预控救援智能化措施;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预警预防功能的问题。
5.进一步用于解决其中的铁丝网罩不易进行更换的问题,通过易拆装结构实现了铁丝网罩的可拆卸式安装。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预警防护制式栏杆,包括:竖向方管、第一横向方管、第二横向方管、第三横向方管、铁丝网罩、易拆装结构、标识牌、蜂鸣警报器、预警灯、顶座、柱脚以及感应贴片全桥式应变传感器;其中,所述竖向方管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竖向方管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横向方管、第二横向方管以及第三横向方管,所述第一横向方管、所述第二横向方管以及两个所述竖向方管之间围成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开设有定位插槽,所述定位插槽内可拆卸插设有铁丝网罩,所述铁丝网罩的一侧通过多个易拆装结构与其中一个所述竖向方杆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横向方管和所述第三横向方管之间固定安装有标识牌;所述第二横向方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蜂鸣警报器;所述第三横向方管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预警灯;所述竖向方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座,所述铁丝网罩的四周具有多个铁丝端,且铁丝端的端部为半球型结构;所述竖向方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柱脚,所述柱脚的底部设置有感应贴片全桥式应变传感器,所述柱脚通过m8的膨胀螺丝安装在地面上,所述传感器与蜂鸣警报器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预警灯内安装有通电后为红色闪烁的闪烁灯泡以及可1米范围内感应的人体红外感应模块,所述预警灯通过ф4.8的燕尾丝安装在第三横向方管的上部中间位置。
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插槽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橡胶带、滚珠以及滚轮,所述滚轮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滚轮之间绕缠有橡胶带,所述滚轮转动安装在竖向方管的底部位置处,所述定位插槽的底部槽壁开设有若干个定位球孔,所述
定位球孔中间隙配合安装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橡胶带的内带面接触;所述第一横向方管开设有油腔,所述橡胶带穿过油腔,所述油腔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内安装有橡胶套圈,所述橡胶带与橡胶套圈间隙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方管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一端与油腔连通安装,所述橡胶带的带面与铁丝网罩的底部铁丝端接触。
9.进一步地,所述易拆装结构包括:套筒、梯形插块以及第二弹簧;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定位插槽的右侧槽壁上,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圈均匀分布的定位活动槽,所述定位活动槽内部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活动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槽间隙配合安装有梯形插块,所述梯形插块与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梯形插块与开设在铁丝端上的定位槽体嵌合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靠近定位插槽右侧的槽壁处设置有挡柱以及第一弹簧,所述挡柱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均与定位插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柱的另一端与铁丝网罩的右侧的铁丝端接触,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也与铁丝网罩的右侧的铁丝端接触。
11.进一步地,所述易拆装结构还包括:拉动组件以及拉绳,所述拉动组件的一端位于竖向方管的外部,所述拉动组件与开设在竖向方管内部的活动腔间隙嵌合连接,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拉动组件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梯形插块连接,所述套筒的套壁内部开设有导线孔,且导向孔与活动腔连通,所述拉绳穿过导向孔。
12.进一步地,所述拉动组件包括:活动块、第三弹簧以及拉杆,所述活动块与活动腔间隙配合连接,所述活动块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与开设在竖向方管一侧的导孔间隙配合连接,且导孔与活动腔连通,所述活动块通过第三弹簧与活动腔的一侧腔壁弹性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腔的一侧腔壁固定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磁石块。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石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石块,且第二磁石块与活动腔的一侧腔壁固定嵌合连接。
16.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该种新型智能预警防护制式栏杆做到了双预警预防,进行有效的定位安全监督和快速察觉定点救援;使用该新型栏杆安全预防可靠且救援及时,对于安全的提供一种全面的预警预控救援智能化措施;新型智能预警防护制式栏杆提前预防,增加安全性,救援及时,临边洞口安装智能预警灯1米范围内有人时呈现闪烁状态,无人时关闭,预警作用显著,制式防护栏杆柱脚安装全桥式应变传感器,将传感器与蜂鸣警报器连接,做到联动,然后创造压力信号感应的lora系统软件,日常使用中在临边防护栏杆柱脚膨胀螺丝松动或者栏杆安装松动到达使用警戒线时,一般警戒线为受力150公斤,危险信号通过lora系统在电脑或手机上呈现的虚拟现场布置全景中该点位置显示为红色,发出响亮警报声,提前预警,与预警灯一起实现双预警预防,做到了安全中的预防为主;另外压力感应还做到在栏杆拆除未经报审,系统未录入,私自拆除,lora系统在电脑或手机上呈现的虚拟现场布置全景中该点位置显示为红色,发出响亮警报声,做到有效的安全监督;在临边防
护栏杆受到碰撞大于100n/m小于500n/m时为黄色警报发出警报声用于不小心碰撞的提醒并将危险信号通过lora系统在电脑或手机上呈现的虚拟现场布置全景中该点位置显示为黄色;大于500n/m时为红色特危警报现场警报器立即发出报警声,将危险信号通过lora系统在电脑或手机上呈现的虚拟现场布置全景中该点位置显示为红色,发出响亮警报声,做到可以快速察觉定点救援;
17.进一步其中的铁丝网罩采用可拆卸式安装,可实现更换,进一步采用易拆装结构进行连接安装,使得拆卸、安装便捷,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智能预警防护制式栏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定位插槽的端部以及定位插槽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易拆装结构的分布示意图;
23.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中b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定位插槽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油腔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套筒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活动块上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0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柱脚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竖向方管;2、第一横向方管;3、第二横向方管;4、第三横向方管;5、柱脚;6、感应贴片全桥式应变传感器;7、膨胀螺丝;8、铁丝网罩;9、标识牌;10、蜂鸣警报器;11、预警灯;12、顶座;13、单向阀;14、定位插槽;15、橡胶带;16、定位球孔;17、滚珠;18、滚轮;19、油腔;20、橡胶套圈;21、套筒;22、第一弹簧;23、挡柱;24、梯形插块;25、定位活动槽;26、第二弹簧;27、拉绳;28、活动块;29、活动腔;30、第三弹簧;31、拉杆;32、延长杆;33、第一磁石块;34、第二磁石块。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
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2.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33.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4.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6.参照图1至图10,一种新型智能预警防护制式栏杆,包括:竖向方管1、第一横向方管2、第二横向方管3、第三横向方管4、铁丝网罩8、易拆装结构、标识牌9、蜂鸣警报器10、预警灯11、顶座12、柱脚5以及感应贴片全桥式应变传感器6;
37.如图1所示,作为具体方案,其中,所述竖向方管1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竖向方管1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横向方管2、第二横向方管3以及第三横向方管4,所述第一横向方管2、所述第二横向方管3以及两个所述竖向方管1之间围成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开设有定位插槽14,所述定位插槽14内可拆卸插设有铁丝网罩8,所述铁丝网罩8的一侧通过多个易拆装结构与其中一个所述竖向方杆的一侧连接,所述竖向方管1、第一横向方管2、第二横向方管3以及第三横向方管4均采用3cm*3cm的方管制成,通过第一横向方管2、第二横向方管3以及第三横向方管4作为骨架,整个新型智能预警防护制式栏杆的总高度为1.2m,第一横向方管的底部距离地面0.2m。
38.所述第二横向方管3和所述第三横向方管4之间固定安装有标识牌9;所述第二横向方管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蜂鸣警报器10,蜂鸣警报器10进行报警。
39.所述第三横向方管4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预警灯11;
40.所述竖向方管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座12,所述铁丝网罩8的四周具有多个铁丝端,且铁丝端的端部为半球型结构;
41.如图10所示,所述竖向方管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柱脚5,所述柱脚5的底部设置有感应贴片全桥式应变传感器6,所述柱脚5通过m8的膨胀螺丝7安装在地面上,所述传感器与蜂鸣警报器10连接,做到联动,然后感应信号通过传递到lora系统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柱脚5固定好后,调试此时的压力值为0,此时正向警戒线为受力150公斤,负向警戒线为-20公斤。正向警戒线的作用是碰撞报警,负向警戒线的作用是螺栓松动或者有人私自拆除栏杆进行报警。
42.柱脚5在感应贴片全桥式应变传感器6四周用弹性材料包裹,有效的进行保护。
43.在临边防护时,用m8的膨胀螺栓7将新型智能预警防护制式栏杆固定好位置,对于
压力值进行好调试。然后对整个智能系统进行调试,当人员接近栏杆1米范围内预警灯闪烁离开后停止。私自拆除防护栏杆产生预警,使防护栏杆松动到警戒线报警,受到撞击达到警戒线报警并且在这三种情况产生报警时,可以在电脑或手机界面快速定位到现场位置。使用本创新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智能预警防护,使用该模具方便快捷,安全双预警,充分的达到了安全以预防为主的目的,有效的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44.整个新型智能预警防护制式栏杆外接电源以及与外部的控制设备连接,采用lora软件控制。
45.如图1所示,所述预警灯11内安装有通电后为红色闪烁的闪烁灯泡以及可1米范围内感应的人体红外感应模块,人体红外感应模块与闪烁灯泡用信号线连接,二者进行联动,闪烁灯泡为12v,红外感应模块预留pc接口,用rvv4芯0.5平方信号线连接二者,闪烁灯泡采用无线供电电珠,实现防水防污防意外破坏三防并且不需要有线接电,所述预警灯11通过ф4.8的燕尾丝安装在第三横向方管4的上部中间位置。
46.如图3和图6所示,作为具体方案,所述定位插槽14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橡胶带15、滚珠17以及滚轮18,所述滚轮18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滚轮18之间绕缠有橡胶带15,所述滚轮18转动安装在竖向方管1的底部位置处,所述定位插槽14的底部槽壁开设有若干个定位球孔16,所述定位球孔16中间隙配合安装有滚珠17,所述滚珠17与橡胶带15的内带面接触;所述第一横向方管2开设有油腔19,所述橡胶带15穿过油腔19,所述油腔19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内安装有橡胶套圈20,所述橡胶带15与橡胶套圈20间隙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方管2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13,所述单向阀13的一端与油腔19连通安装,所述橡胶带15的带面与铁丝网罩8的底部铁丝端接触,第一横向方管2以及竖向方管1开设相应的槽室,用于安装橡胶带15和滚轮18,铁丝网罩8左移动,可进行取出,在进行左移动时,铁丝网罩8底部与橡胶带15进行滑动,橡胶带15采用非固定安装设计,进行滑动时,通过摩擦力,驱动滚轮18,从而使得橡胶带15进行移动,降低摩擦,进一步在进行移动时,橡胶带15通过油腔19,通过油腔19中油液的润滑,进一步降低了摩擦阻力,保障了使用效果,避免磨损,其中油腔19中的油液可进行添加,通过外部的注入油液的设备,可通过单向阀13将油液注入到油腔19中。
47.所述易拆装结构包括:套筒21、梯形插块24以及第二弹簧26;所述套筒21固定安装在定位插槽14的右侧槽壁上,所述套筒21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圈均匀分布的定位活动槽25,所述定位活动槽25内部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活动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槽间隙配合安装有梯形插块24,所述梯形插块24与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梯形插块24与开设在铁丝端上的定位槽体嵌合连接;所述套筒21靠近定位插槽14右侧的槽壁处设置有挡柱23以及第一弹簧22,所述挡柱23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弹簧22的一端均与定位插槽14的槽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柱23的另一端与铁丝网罩8的右侧的铁丝端接触,所述第一弹簧22的另一端也与铁丝网罩8的右侧的铁丝端接触;所述易拆装结构还包括:拉动组件以及拉绳27,所述拉动组件的一端位于竖向方管1的外部,所述拉动组件与开设在竖向方管1内部的活动腔29间隙嵌合连接,所述拉绳27的一端与拉动组件连接,所述拉绳27的另一端与梯形插块24连接,所述套筒21的套壁内部开设有导线孔,且导向孔与活动腔29连通,所述拉绳27穿过导向孔;所述拉动组件包括:活动块28、第三弹簧30以及拉杆31,所述活动块28与活动腔29间隙配合连接,所述活动块28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拉杆31,所述拉杆31与开设在竖向
方管1一侧的导孔间隙配合连接,且导孔与活动腔29连通,所述活动块28通过第三弹簧30与活动腔29的一侧腔壁弹性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0的一端与活动块28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0的另一端与活动腔29的一侧腔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2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延长杆32,所述延长杆32的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磁石块33;所述第一磁石块3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石块34,且第二磁石块34与活动腔29的一侧腔壁固定嵌合连接,铁丝网罩8采用可拆卸式安装,进行拆卸时,通过手动进行拉动拉杆31,使得活动块28在活动腔29中进行滑动,进行压缩第三弹簧30,同时使得第一磁石块33与第二磁石块34进行接触,进行磁吸,实现限位,保护活动块28的位置,以及第三弹簧30的压缩,活动块28在进行移动时,通过拉动拉绳27,通过拉绳27进行带动梯形插块24移动,梯形插块24通过定位活动槽25进行导向,梯形插块24与定位槽体分离,取消了对铁丝网罩8的定位,梯形插块24进入到定位活动槽25中,同时会压缩第二弹簧26,在重新进行安装时,通过将铁丝网罩8从定位插槽14的左侧插入,同时铁丝网罩8底端与橡胶带15上方接触,通过推动铁丝网罩8,使得铁丝网罩8右侧的铁丝端插入到套筒21中,继续推动铁丝网罩8,使得铁丝网罩8右侧的铁丝端进行压缩第二弹簧26,同时铁丝网罩8右侧的铁丝端与挡柱23接触,使得定位,保持铁丝网罩8向右侧压紧的状态,通过推动拉杆31,使得第一磁石块33与第二磁石块34分离,从而失去磁吸力,通过第三弹簧30的弹力驱动,使得活动块28进行移动,移动后,拉绳27失去拉力,通过第二弹簧26的弹力驱动,使得梯形插块24插入到定位槽体中,进行定位,完成安装。
48.使用方法:整个新型智能预警防护制式栏杆在进行使用时,其中具有可1米范围内感应的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当整个新型智能预警防护制式栏杆附近1米范围内有人时,闪烁灯泡进行红色闪烁;当1米范围内没有人时,闪烁灯泡不进行红色闪烁预警作用显著;制式防护栏杆柱脚5安装全桥式应变传感器,将传感器与蜂鸣警报器10连接,做到联动,然后创造压力信号感应的lora系统软件,日常使用中在临边防护栏杆柱脚5膨胀螺丝7松动或者栏杆安装松动到达使用警戒线时,一般警戒线为受力150公斤,危险信号通过lora系统在电脑或手机上呈现的虚拟现场布置全景中该点位置显示为红色,发出响亮警报声,提前预警,与预警灯11一起实现双预警预防,做到了安全中的预防为主;另外压力感应还做到在栏杆拆除未经报审,系统未录入,私自拆除,lora系统在电脑或手机上呈现的虚拟现场布置全景中该点位置显示为红色,发出响亮警报声,做到有效的安全监督;在临边防护栏杆受到碰撞大于100n/m小于500n/m时为黄色警报发出警报声用于不小心碰撞的提醒并将危险信号通过lora系统在电脑或手机上呈现的虚拟现场布置全景中该点位置显示为黄色;大于500n/m时为红色特危警报现场警报器立即发出报警声,将危险信号通过lora系统在电脑或手机上呈现的虚拟现场布置全景中该点位置显示为红色,发出响亮警报声,做到可以快速察觉定点救援;
49.其中铁丝网罩8采用可拆卸式安装,在进行拆卸时,通过手动进行拉动拉杆31,使得活动块28在活动腔29中进行滑动,进行压缩第三弹簧30,同时使得第一磁石块33与第二磁石块34进行接触,进行磁吸,实现限位,保护活动块28的位置,以及第三弹簧30的压缩,活动块28在进行移动时,通过拉动拉绳27,通过拉绳27进行带动梯形插块24移动,梯形插块24通过定位活动槽25进行导向,梯形插块24与定位槽体分离,取消了对铁丝网罩8的定位,梯形插块24进入到定位活动槽25中,同时会压缩第二弹簧26,通过上述操作,取消了多个易拆装结构对铁丝网罩8的限位安装,然后向左侧拉动铁丝网罩8,使得铁丝网罩8左移动,可进
行取出,在进行左移动时,铁丝网罩8底部与橡胶带15进行滑动,橡胶带15采用非固定安装设计,进行滑动时,通过摩擦力,驱动滚轮18,从而使得橡胶带15进行移动,降低摩擦,进一步在进行移动时,橡胶带15通过油腔19,通过油腔19中油液的润滑,进一步降低了摩擦阻力,保障了使用效果,避免磨损,其中油腔19中的油液可进行添加,通过外部的注入油液的设备,可通过单向阀13将油液注入到油腔19中;
50.在重新进行安装时,通过将铁丝网罩8从定位插槽14的左侧插入,同时铁丝网罩8底端与橡胶带15上方接触,通过推动铁丝网罩8,使得铁丝网罩8右侧的铁丝端插入到套筒21中,继续推动铁丝网罩8,使得铁丝网罩8右侧的铁丝端进行压缩第二弹簧26,同时铁丝网罩8右侧的铁丝端与挡柱23接触,使得定位,保持铁丝网罩8向右侧压紧的状态,通过推动拉杆31,使得第一磁石块33与第二磁石块34分离,从而失去磁吸力,通过第三弹簧30的弹力驱动,使得活动块28进行移动,移动后,拉绳27失去拉力,通过第二弹簧26的弹力驱动,使得梯形插块24插入到定位槽体中,进行定位,完成安装。
5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