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和智能穿戴设备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22261发布日期:2023-03-03 21:16阅读:46来源:国知局
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和智能穿戴设备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和智能穿戴设备组件,特别是一种ar头盔或智能眼镜的物理操作方式,提供了一种ar产品的周边配件。


背景技术:

2.随着计算机技术、近眼显示技术及穿戴设备的发展,智能可穿戴电子产品逐渐进入消费市场。其中,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m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xr(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等智能眼镜得到不同客户群体的关注,特别是ar技术日新月异更迭。其中,扩展现实包括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等多种形式。换句话说,xr其实是一个总称,包括了ar,vr,mr。xr分为多个层次,从通过有限传感器输入的虚拟世界到完全沉浸式的虚拟世界。


技术实现要素:

3.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用于与智能穿戴设备无线连接,以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无线操控,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包括基座、无线连接模块和实体的操控部,所述无线连接模块布置在所述基座上或之内,所述操控部布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无线连接模块用于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无线连接,所述操控部用于输入用户的操控指令并经由所述无线连接模块将所述操控指令发送至所述智能穿戴设备。
4.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基座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并固定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
5.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安装部包括装配件和螺纹紧固件,所述装配件构造成包括第一子装配件和第二子装配件的多件式结构,所述第一子装配件和所述第二子装配件形成有安装开孔,经由所述安装开孔将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安装并固定,所述第一子装配件与所述第二子装配件通过所述螺纹紧固件连接在一起。
6.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安装部用于将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安装并固定至自行车、摩托车或电瓶车的车龙头管件或车把手上。
7.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操控部包括轨迹球,所述轨迹球可相应于用户的操控以任意方向和幅度进行原地转动。
8.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轨迹球为轨迹球按键。
9.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操控部包括按键,用户可通过所述按键以按压方式进行操作。
10.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无线连接模块为蓝牙连接模块。
11.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还包括充电口,可
经由所述充电口为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进行充电。
12.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充电口为usb type-c充电接口,并且开设于所述基座上。
13.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还包括电池仓和用于所述电池仓的盖板。
14.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组件,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组件包括智能穿戴设备和上述任一种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能够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经由所述无线连接模块无线连接,并且所述操控部能够经由所述无线连接模块将所述操控指令发送至所述智能穿戴设备。
15.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ar眼镜或ar头盔。
16.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和智能穿戴设备组件,至少部分地实现了下述技术进步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在不影响驾驶的前提下操作智能穿戴设备的软件界面,不仅丰富了ar眼镜的实用性和使用体验,又提高了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解决智能穿戴设备在驾驶过程中无法操作手机及无法脱手操作的问题;操作简便、交互方式丰富多样、具有较强的操作反馈;各种操作或交互参数可适应性进行调整;交互效果可自定义,灵活性强;充电方便;装卸、维护、携带简单方便;成本低、性价比高、普及性强;使用场景多样;不需要额外增购任何装置即可使用,使用条件或门槛低;不影响驾驶;支持多样化的功能;连接方便,不受线束束缚;不易丢失。
附图说明
17.参考附图,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的主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的仰视图;以及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容易理解,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公开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公开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19.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或类似表述仅用于描述与区分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应的构件的相对重要性。
20.在日常运动场景中,例如摩托车、自行车、电瓶车的驾驶或者说骑行过程中,用户无法用过双手操作硬件设备,也无法通过手机去操控硬件设备;而智能穿戴设备,例如ar设
备的内容显示后的人机交互是需要用户手动操作的,否则智能穿戴设备,例如ar眼镜固定显示的方式无法提升ar产品的实用性及使用体验,大大降低了智能穿戴设备,例如ar产品在应用领域内的体验感和实用性。
21.参考图1至图3,它们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的主视图、俯视图以及仰视图。
22.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1用于与智能穿戴设备无线连接,以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无线操控,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1包括基座11、无线连接模块12和实体的操控部13,所述无线连接模块12布置在所述基座11上或之内(图例为仅仅示意性地示出的、内置的无线连接模块),所述操控部13布置在所述基座11上,所述无线连接模块12用于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无线连接,所述操控部13用于输入用户的操控指令并经由所述无线连接模块12将所述操控指令发送至所述智能穿戴设备。
23.应当理解,智能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例如,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包括ar眼镜或ar头盔。通过这些设备,人们可以更好地感知外部与自身的信息,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甚至其它人或物的辅助下更为高效率地处理信息,例如,ar眼镜或ar头盔可以利用自身的传感器或者通过读取车上相应的传感器来将相应的驾驶参数(例如车速、环境温度、湿度)显示在屏幕显示区域中,甚至还能够扩大骑行者的视野,以及将导航路线图、地图等结合到显示区域中,而传统头盔中虽然能够显示预设的导航地图信息,但当需求更改目的地,或退出导航模式时,传统硬件操作不便。由此,智能穿戴设备可以被看作为另一种形态的手机终端或计算设备,其自身可以有操作系统、传感器、光引擎、显示区域、数据传输或无线连接模块、算法编辑器、存储器等组成部分,可以独立地进行交互、编辑、信号传递和使用,也可以与手机连接进行交互和使用。上述各类功能丰富了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场景,通过多种物理操作方式,用户可以联动智能穿戴设备所提供的能力在软件界面中切换功能,地图导航、运动效率、骑行车工况监测,人脸信息获取等等。其中,光引擎又称光机,用于在发射路径上发射照明光束,并且可选地还能够将照明光束调制成图像光,再将该图像光传输至投影成像系统,例如智能穿戴设备的镜片,以通过该投影成像系统将该图像光投影成像。市面上还有一种固定模式的ar头盔,功能单一,例如,交警头盔可在头盔中捕捉对象人脸信息,而与面前的人脸进行信息对比。本公开所涉及的遥控器及对应的智能穿戴设备也可以将该功能进行集成,因此也便于警察使用,同时赋予了本文所述的其它优势。
24.除此之外,本文所提到的智能穿戴设备也可以涵盖手机连同其投屏后的显示装置相结合的设备,也就是说,智能手机作为智能穿戴设备的系统核心进行数据输入、交互、处理,并通过投屏的方式将结果以图像形式输出到显示装置(如眼镜)中,这种也可以被看作是智能穿戴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本文的遥控器可以跟手机进行无线数据交互并通过显示设备来反映结果。
25.实体的操控部是指在物理上客观存在的操控部,对应于显示屏内虚拟的操控部。由此,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采用实体的操控部,能够在用户操作时给用户有显著、明确的物理响应或物理反馈,使得用户可以清楚地知道其与操控部之间的交互方式,而不需要用眼镜去看操控部,由此用户的视线可以维持在前方,保证了驾驶安全性,并且同时能够通过操控部的交互来实现想要的交互效果。因此,通过无线连接智能穿戴设备,本遥控器
类似鼠标一样起作用或者说取代了鼠标的作用,并且操作便捷,通过硬件操作,使用者可以获得更好的操作反馈。当然,显示区域的显示信息不一定是如同鼠标操作那样有鼠标指针,也可以是如手机屏幕操作那样主要以与各种应用或小组件的交互方式为基础。相比而言,现有技术中,智能穿戴设备常用的操作方式包括通过手机屏幕进行操作,由此,用户通过手机屏幕操作时,视觉焦点在智能穿戴设备或眼镜上,而手机屏幕为界面交互,无实物的力回馈,当用户注视智能穿戴设备或ar眼镜时,对当前的操作没有明确的反馈,这种“盲打”方式的人机交互容易产生巨大偏差,用户也不可能冒着风险在驾驶过程中将视线转移到手机屏幕上。因此,采用本公开涉及的实体操控部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可以解决智能穿戴设备在骑行过程中无法通过操作手机进行控制及无法脱手操作的问题,使用户可以同时在不影响骑行的前提下,操作智能穿戴设备的软件界面,不仅丰富了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体验,又提高了骑行过程中的安全性。无线连接的方式使得连接方便,摆脱了线束的束缚,避免了线束整理或杂乱的风险。
26.此外,现有技术中,智能穿戴设备的操作方式还包括了眼动追踪和专用于交互的穿戴设备。对于前者而言,其设备技术尚不成熟,且成本高,无法有效降低智能穿戴设备、例如ar眼镜的成本;对于后者而言,穿戴设备成本高昂,使用场景局限;穿戴设备额外需要用户增购随身设备,例如戒指、手套、手指贴片等,增加使用成本、负担和整个系统的复杂性;穿戴设备的携带不方便。因此,本公开的遥控器交互方式还具有的优势为实现成本较低、制造成本低廉,提升普及性,精准度高,使用场景多样,适应性好,普适性强,也无需用户额外穿戴任何随身装置,简单便捷,也便于携带、装卸和维护。
27.具体的操控指令可以为单击、双击、三击、长按、短按、滑动、滚动等各种交互方式,所产生的交互效果可以例如在智能穿戴设备的软件侧(通过操作系统)进行自定义。例如单击为选中,双击为打开,三击为显示快捷菜单(如同鼠标右键),长按为调整位置,短按为关闭,滑动、滚动为切换。具体的功能能够根据操作系统结合操控部的具体形态进行自定义。通过所述操控指令的发送,智能穿戴设备能够相应地做出响应并且在其显示区域上相应地进行显示。
28.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1包括安装部111,所述安装部111用于安装并固定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1。也就是说,所述基座不仅承担了承载无线连接模块和操控部的功能,还能够作为安装手段,便于整个遥控器装配到所需要的设置位置上。由此,用户在安装完毕遥控器后,以后不需要在使用时每次都携带遥控器,而是可以将其装配在指定的位置处,方便使用,并且由于位置一直是固定的,因此也能够在多次使用后给用户留下较强的肌肉记忆,提高操控的熟练度和准确度。
29.关于具体的设置位置,示例性的是,所述安装部111用于将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1安装并固定至自行车、摩托车或电瓶车的车龙头管件或车把手上。这是因为在这些骑行车的驾驶过程中,用户的手位于车龙头管件或车把手的区域,因此将遥控器固定在该区域处有利于用户的手在需要时方便地对遥控器进行操控。更具体地,对于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的场景特征来说,眼睛需注视前方,注意路况,且双手基本无法离开把手,为智能穿戴设备的操作带来不便。特别是在摩托车的使用场景中,左手无需控制油门,仅为固定方向作用,用户仅需用其大拇指操控遥控器,即可对智能穿戴设备中所呈现的页面进行操作,对驾驶无影响。就此而言,遥控器可以被安装并固定在用户的左手把手或车龙头管件靠近左手
放置的区域处,以便于用户能够用较为空闲的手进行遥控器的操控。当然,也可以设置有多个遥控器,分别位于左手区域、右手区域或其它位置,以便能够在有需要时通过其中任一个遥控器均可以实现对智能穿戴设备的操控。
30.图中示例性地示出了一种安装方式。所述安装部111包括装配件1111和螺纹紧固件1112,所述装配件1111构造成包括第一子装配件11111和第二子装配件11112的多件式结构,所述第一子装配件11111和所述第二子装配件11112形成有安装开孔11113,经由所述安装开孔11113将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1安装并固定,所述第一子装配件11111与所述第二子装配件11112通过所述螺纹紧固件1112连接在一起。
31.由此可见,装配件用于将遥控器装配至指定位置处,螺纹紧固件用于将装配件连接在一起,由此完成整个遥控器的固定,防止滑动,不易丢失。应当理解,螺纹紧固件是一个统称,可以被理解为带有螺纹的、用于紧固的零件,通常为螺栓、螺母、螺帽等构件,螺纹紧固连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装拆方便等优点。以图1的视角来看,所述安装开孔的横截面呈现为带有部分断口的圆形,并且是通过这两个子装配件的基面中间内凹区域的组合来形成的。圆形的安装开孔有利于与骑行车的把手或龙头管件的部位形状匹配,以提高装配和固定的稳定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计,实现了安装的方便,用户通过遥控器底部于龙头管件的固定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将遥控器安装在车身上。
32.第一子装配件位于图中上方,第二子装配件位于图中下方,它们均具有主体部分以及在主体部分两侧的中间朝外延伸的凸耳部分,凸耳部分开设有通孔,用于螺纹紧固件的穿过。这里示例性地采用了两个螺栓,也可以采用其它数量或形态的螺纹紧固件或者其它的固定方式,例如卡扣,粘接等手段。这两个子装配件的基本结构是长方体组合件,以此为基础再进行改型设计,由此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同时仍然能够满足所需的功能和作用。比如,为了承载操控部和无线连接模块,第一子装配件可以设计有相应的容纳部,这在后面还会进行描述。
33.关于操控部的具体设计方式,示例性且示意性示出的是,所述操控部13包括轨迹球131,所述轨迹球131可相应于用户的操控以任意方向和幅度进行原地转动。
34.应当理解,轨迹球可以被看作为一种类型的鼠标,其工作原理与机械式鼠标类似。轨迹球是位置固定的,并且相应于用户的操控进行相应的自转运动,这种自转运动的方向和幅度是可由用户来决定,由此带动了智能穿戴设备显示区域上的“鼠标指针”或者说交互对象进行相应的方向和幅度的运动或切换等响应动作。为此,所述第一子装配件可以设置有与轨迹球的形状(例如其下部分的形状)相适应的容纳凹槽,以至少部分地容置轨迹球,同时不会影响其旋转运动。轨迹球的占用空间小,并且球滚动而带动屏幕上指针或交互对象的移动,好处是减少了整个手的疲劳度,在使用时不像机械式鼠标那样到处“乱窜”,由此非常匹配本公开的遥控器设计理念,提高了驾驶时的操控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轨迹球也可以被称为万向球,用户可仅通过手指对轨迹球的滚动代替移动鼠标进行操作。除此之外,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也可对其滑动灵敏度进行调节,以灵活性地与不同用户的不同使用习惯相适应。
35.可行的是,为轨迹球设计有若干按钮,一个用于用户的单击或双击,而另一个可以提供为选择菜单和拖动对象后需要的动作。备选地或补充性地,所述轨迹球131可以被设计
为轨迹球按键,也就是说,轨迹球既可以满足之前描述的滚动交互方式,也可以通过按压的方式实现交互,由此除了滚动之外还能够支持单击、双击、三击、长按、短按等操作,甚至是按压并滚动等组合式操作的方式,能够根据这些不同的操作方式设计各种各样的响应效果。由此,单单通过轨迹球的设计,可以说已经满足了各式各样的操控和交互需求,并能够实现上述各种技术优势。
36.备选地或补充性地,所述操控部13可以包括按键132,用户可通过所述按键132以按压方式进行操作。所述按键的设计能够尤其从图2良好地看出。所述按键例如是扁平长条形的形状,纵向的上下两端具有圆弧轮廓,并且所述按键位于轨迹球的旁边,便于用户能够方便地在轨迹球或按键之间进行切换操作。长条形的按键设计能够较为充分地利用其所在的基部(这里是第一子装配件)的承载空间或承载面,由此可以支持较多数量的按键设计。各个按键的交互方式(例如单击、双击、三击、短按、长按,甚至是与轨迹球的组合交互方式)和对应的功能效果能够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进行自定义,同时各个按键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图案,以提示用户该按键的用途或类型。考虑到实际骑行场景,这种图案可以是便于仅仅通过触摸就能够被用户所辨认出的图案设计,例如在按键上不同的凸点的组合设计,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的是,根据实际需求或设计空间等实际情况,可以对操控部、例如轨迹球和按键的数量、形状、尺寸、布局位置、材料、交互方式和对应的交互效果等进行改型。
37.从图1可见,第一子装配件具有斜坡状的侧面,该侧面的上部分过渡至第一子装配件的上表面,在该侧面的外表面上设置所述按键,而第一子装配件的上表面开设凹槽并容纳轨迹球,由此这种布局为用户提供了空间,便于同时设置按键和轨迹球,以支持用户在按键和轨迹球之间进行切换操作,同时二者的距离仍然较短,有利于切换的便捷性,甚至支持利用不同手指进行二者的同时操作,以实现组合式的交互效果。
38.关于具体的连接方式,示例性的是,所述无线连接模块12可为蓝牙连接模块,成本较低,并且传输距离也合适于本公开的应用场合。由于没有线缆等实体接线,因此遥控器和智能穿戴设备彼此之间的位置布局没有受到什么限制,较为灵活,变通性强,也省去了线束的整理麻烦。在必要时也可以通过蓝牙接入互联网,以实现数据获取和传输。
39.参考图4,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的侧视图。
40.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1还可以包括充电口14,可经由所述充电口14为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1进行充电。由此本遥控器的充电方便,用户可以在不拆装遥控器的情况下直接使用充电宝或电源适配器为该遥控器进行充电。具体地,所述充电口14可以为usb type-c充电接口,并且开设于所述基座11上。以图1的视角来看,所述充电口开设于第一子装配件右端的竖直外表面上,以便不影响对应一端的按键的交互可能性,也就是说提供了在充电的同时仍与操控部进行交互的可能性。在此示例性地选用type-c接口,没有正反方向的区别,可以随意插拔,数据传输速度和供电能力较强并统一,兼容性好。应当理解,充电线的另一头可以为同型号的接头,也可以是不同型号的接头,即转接型充电线,或是适配转接器与充电口或供电端连接,均不受限制。
4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1还可以包括电池仓和用于所述电池仓的盖板。电池仓及盖板的具体位置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电池仓及盖板可以设置于第一子装配件或者第二子装配件上或之内。具体来说,电池仓可以开设于第二子装配
件内,盖板由第二子装配件的下部分来形成,并且可以设计成当盖板闭合时,其外表面与第二子装配件的下表面齐平,由此不影响整体外观。盖板可以设计成滑动开闭式、翻转开闭式等形式,还可以在盖板上设计有相应的提示图标或操作把手,以便清晰地提示用户该盖板是可以进行交互的,并且用于安放和保护其内的电池。电池可以为5号、7号、纽扣电池等各种类型的电池,数量也不限,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例如用电量、寿命)来选用电池型号和规格等参数。
42.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组件,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组件包括智能穿戴设备和上述任一种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1,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1能够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经由所述无线连接模块12无线连接,并且所述操控部13能够经由所述无线连接模块12将所述操控指令发送至所述智能穿戴设备。
43.关于智能穿戴设备组件的具体实施例以及所能够实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阅有关智能穿戴设备遥控器的描述进行解读,在此不多做赘述。不过,可以提及的是,如前所述,这里的组件或者说智能穿戴设备也可以包括以手机为运算核心,配上供手机输出投屏用的显示器(例如以实现ar输出)的组合件,在这种情况下,遥控器与手机进行无线通信和交互,显示器用于显示经由手机运算后输出的结果。在此,智能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也就是指手机的操作系统。
44.应当理解的是,所有以上的优选实施例都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构思下对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出的各种改型或变形都应在本公开的法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