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0886发布日期:2023-01-04 05:42阅读:71来源:国知局
地质灾害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预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质灾害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2.地质灾害是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一种自然灾害,常年发生的地震就属于地质灾害,又比如,山体在暴雨天气下时常会形成泥石流以及山体崩塌现象,这些地质灾害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起到较大的威胁。
3.经检索,公告号为cn212694549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预警装置,包括预警发光板和主架体,所述主架体固定在地面,且主架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锁定机构,且锁定机构的底部与预警发光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预警发光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强力体,且强力体的侧面安装在主架体上。该地质灾害预警装置,纵横波杆受力发生震动的同时,旋转柱的右侧拉动钢丝绳,钢丝绳拉动挡板向下移动,第一复位弹簧被压缩,在第二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二复位弹簧带动鞍座向左移动,使得鞍座挤压挤冲开关,挤冲开关打开,使得预警机构发生警鸣提醒,不仅对人们具有警惕的作用,而且保障预警设备的安全性。
4.但是上述发明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上述专利主要通过锤桩进行安装固定,山体在这种雨水较多且地质较为湿润环境中,整体装置固定的牢固性并不足,同时,上述专利采用将纵横波杆埋设地下实现对震动的接收,但是纵横波杆与土壤的接触程度有限,在地质发生较小震动时,纵横波杆无法得到充分的震动反馈,故而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灾害预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质灾害预警装置,包括柜体,还包括埋地组件、底端板以及多个底锥柱;埋地组件用于提高柜体安装稳定性以及接收次声波,所述埋地组件设置于柜体的底部,所述埋地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柜体底部外壁上的埋地主杆,且埋地主杆的圆周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上下设置的斗状盘,两个所述斗状盘的圆周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钩状爪杆,每个所述斗状盘上均开设有多个条形通槽,条形通槽由斗状盘边缘处延伸至中心处;所述底端板固定安装在埋地主杆的底端,且底端板的圆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延伸纵杆,每个所述延伸纵杆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竖直设置的延伸插片,所述埋地主杆的一端开设有安装通口,且安装通口内部固定安装有震动传感器;多个所述底锥柱分别固定在柜体的底部外壁四个拐角处。
7.优选的,还包括感应组件和处理器,所述感应组件包括设置于柜体内部的内端筒以及底托环板,所述内端筒呈上窄下宽结构,且底托环板设置在内端筒的下方,所述柜体的
内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底托环板同轴设置的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圆形托板,所述圆形托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且支撑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冲击盘,所述冲击盘的圆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敲击锥头,且多个敲击锥头整体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处理器固定在柜体的顶部且位于内端筒的正上方,所述处理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声波传感器,所述声波传感器、震动传感器与处理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信号线电性连接有外接预警系统。
8.优选的,所述内端筒的底部外壁安装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滚珠,且多个滚珠与底托环板滚动连接,所述底托环板的圆周内侧壁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密封毛,所述底托环板与柜体的内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连接支架。
9.优选的,所述内端筒的圆周外壁一侧固定有连接弹簧,且内端筒的圆周外壁另一侧固定有连接锥形弹簧,所述连接弹簧与连接锥形弹簧的最大内径相同。
10.优选的,所述内端筒的圆周内壁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套管,且每个安装套管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呈l形结构,每个所述安装套管与推动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震动弹簧。
11.优选的,所述内端筒的一端圆周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弧面凸起,且弧面凸起与敲击锥头位于同一高度。
12.优选的,所述柜体的顶部外壁对角线处固定安装有顶柱,且顶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伞帽,所述伞帽底侧壁与柜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n形支杆。
13.优选的,所述柜体的一侧开设有检修口,且检修口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维护柜门,所述维护柜门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两个筋板,且两个筋板的另一端固定有外弧罩,所述外弧罩的外侧壁固定有拉手。
14.优选的,所述柜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与柜体外壁之间安装有连接短板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托板与柜体内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纵筋杆。
15.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橡胶板,且多个橡胶板与外弧罩构成环形结构,每个所述橡胶板与防护罩之间均固定有多个防撞弹簧。
16.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地质灾害预警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其一:本发明利用设置的埋地主杆、两个斗状盘以及多个钩状爪杆,使得在进行埋设时,斗状盘和多个钩状爪杆,能够提高对土壤的裹挟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柜体固定的稳定性;利用设置的底端板以及多个延伸纵杆,能够进一步提高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提高柜体固定稳定性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设置于延伸纵杆上的多个延伸插片,能够对土壤深处的震动起到良好的接收效果,同时,斗状盘、多个钩状爪杆、底端板以及多个延伸纵杆,均直接或者间接与埋地主杆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当发生泥石流或者山洪导致山体产生抖动时,埋地主杆能够快速对震动情况进行接收,配合震动传感器对震动进行感应,并产生相应的震动信号;其二:本发明当发生地质灾害导致山体产生震动时,能够使柜体与之共同震动,此时,支撑弹簧的平衡发生破坏,从而冲击盘能够随机倾斜,并通过敲击锥头与内端筒的内壁形成碰撞,并发出碰撞预警声;连接弹簧和连接锥形弹簧的结构不同,其发生相应形变后的势能不同,从而在柜体震动时,能够使得内端筒产生较长时间的摆动,以达到提高与冲击
盘、敲击锥头碰撞效果的目的;其三:本发明当内端筒产生摆动时,能够带动相应的推动杆同步移动,而推动杆又能够抵触作用于支撑弹簧上,从而加剧冲击盘的摆动,进而有利于延长内端筒与冲击盘的持续碰撞时间,保证对山体震动的有效预警。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埋地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柜体和防护罩半剖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内端筒半剖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内端筒局部平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柜体;11、维护柜门;12、外弧罩;13、筋板;2、埋地组件;21、埋地主杆;211、安装通口;212、震动传感器;22、斗状盘;23、条形通槽;24、钩状爪杆;25、延伸纵杆;26、延伸插片;27、底端板;28、底锥柱;3、伞帽;31、n形支杆;32、顶柱;4、橡胶板;41、防撞弹簧;42、防护罩;5、处理器;51、声波传感器;6、内端筒;601、弧面凸起;602、安装套管;603、震动弹簧;604、推动杆;61、连接弹簧;62、连接锥形弹簧;63、底托环板;631、密封毛;632、连接支架;64、滚珠;7、支撑柱;71、加强纵筋杆;72、圆形托板;73、支撑弹簧;74、冲击盘;75、敲击锥头。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地质灾害预警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预警装置,包括柜体1,还包括;埋地组件2,埋地组件2用于提高柜体1安装稳定性以及接收次声波,埋地组件2设置于柜体1的底部,埋地组件2包括固定安装于柜体1底部外壁上的埋地主杆21,且埋地主杆21的圆周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上下设置有斗状盘22,两个斗状盘22的圆周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钩状爪杆24,每个斗状盘22上均开设有多个条形通槽23;条形通槽23的设置,使得土壤内部的水分能够顺利在斗状盘22中流通,确保埋地组件2的疏水效
果;利用设置的埋地主杆21、两个斗状盘22以及多个钩状爪杆24,使得在进行埋设时,斗状盘22和多个钩状爪杆24,能够提高对土壤的裹挟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柜体1固定的稳定性。
22.底端板27,底端板27固定安装在埋地主杆21的底端,且底端板27的圆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延伸纵杆25,每个延伸纵杆25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竖直设置的延伸插片26,埋地主杆21的一端开设有安装通口211,且安装通口211内部固定安装有震动传感器212;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利用设置的底端板27以及多个延伸纵杆25,能够进一步提高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柜体1固定稳定性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设置于延伸纵杆25上的多个延伸插片26,能够对土壤深处的震动起到良好的接收效果,同时,斗状盘22、多个钩状爪杆24、底端板27以及多个延伸纵杆25,均直接或者间接与埋地主杆21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当发生泥石流或者山洪导致山体产生抖动时,埋地主杆21,能够快速对震动情况进行接收,配合震动传感器212对震动进行感应,并产生相应的震动信号。
23.多个底锥柱28,多个底锥柱28分别固定在柜体1的底部外壁四个拐角处;利用设置的多个底锥柱28,能够对柜体1的安装起到良好的辅助、固定作用,提高柜体1固定的稳定性。
24.进一步的,还包括感应组件和处理器5,感应组件包括设置于柜体1内部的内端筒6以及底托环板63,内端筒6呈上窄下宽结构,该结构的设置,能够使得内端筒6对碰撞声音形成汇聚作用,使得后续的声波传感器51对较小的碰撞声波进行有效接收,且底托环板63设置在内端筒6的下方,柜体1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底托环板63同轴设置的支撑柱7,且支撑柱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圆形托板72,圆形托板72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73,且支撑弹簧7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冲击盘74,冲击盘74的圆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敲击锥头75,且多个敲击锥头75整体呈环形阵列分布;通过设置的感应组件,当发生地质灾害导致山体产生震动时,能够使柜体1与之共同震动,此时,支撑弹簧73的平衡发生破坏,从而冲击盘74能够随机倾斜,并通过敲击锥头75与内端筒6的内壁形成碰撞,并发出碰撞预警声,处理器5固定在柜体1的顶部且位于内端筒6的正上方,处理器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声波传感器51;声波传感器51用于对碰撞声波进行感应,接收的碰撞声波信号相当于预警信号,声波传感器51、震动传感器212与处理器5之间电性连接,处理器5通过信号线电性连接有外接预警系统。
2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内端筒6的底部外壁安装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滚珠64,且多个滚珠64与底托环板63滚动连接,底托环板63的圆周内侧壁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密封毛631,底托环板63与柜体1的内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连接支架632;通过滚珠64的设置,使得内端筒6能够随意移动;利用设置的底托环板63,对内端筒6起到支撑作用;利用设置的密封毛631,能够提高底托环板63底部的密封程度,减少碰撞声波从底部流失。
26.进一步的,内端筒6的圆周外壁一侧固定有连接弹簧61,且内端筒6的圆周外壁另一侧固定有连接锥形弹簧62,连接弹簧61与连接锥形弹簧62的最大内径相同;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连接弹簧61和连接锥形弹簧62的结构不同,其发生相应形变后的势能不同,从而在柜体1震动时,能够使得内端筒6产生较长时间的摆动,以达到提高与冲击盘74、敲击锥头75碰撞效果的目的。
27.进一步的,内端筒6的圆周内壁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套管602,且每个安装套
管60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推动杆604,推动杆604呈l形结构,每个安装套管602与推动杆604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震动弹簧603;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当内端筒6产生摆动时,能够带动相应的推动杆604同步移动,而推动杆604又能够抵触作用于支撑弹簧73上,从而加剧冲击盘74的摆动,进而有利于延长内端筒6与冲击盘74的持续碰撞时间,保证对山体震动的有效预警。
28.进一步的,内端筒6的一端圆周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弧面凸起601,且弧面凸起601与敲击锥头75位于同一高度;利用设置的弧面凸起601,有利于提高内端筒6与敲击锥头75的碰撞激烈程度。
29.进一步的,柜体1的顶部外壁对角线处固定安装有顶柱32,且顶柱3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伞帽3,伞帽3底侧壁与柜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n形支杆31;n形支杆31用于提高伞帽3固定的牢固性;设置的伞帽3,起到良好的挡雨效果。
30.进一步的,柜体1的一侧开设有检修口,且检修口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维护柜门11,维护柜门11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两个筋板13,且两个筋板13的另一端固定有外弧罩12,外弧罩12的外侧壁固定有拉手;上述结构的设置,方便人员定期维护该装置。
3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柜体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42,且防护罩42与柜体1外壁之间安装有连接短板实现固定连接,圆形托板72与柜体1内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纵筋杆71。
32.进一步的,防护罩42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橡胶板4,且多个橡胶板4与外弧罩12构成环形结构,每个橡胶板4与防护罩42之间均固定有多个防撞弹簧41;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多个橡胶板4和防撞弹簧41的设置,能够对山体日常滚落的碎石起到遮挡、防护作用,避免其对柜体1造成损伤;同时,可避免碎石将冲击力直接作用于柜体1上,从而可有效减少外部因素造成感应组件的触发。
33.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声波传感器51、震动传感器212,能够实现两种方式结合检测,当地质发生较小震动时,震动传感器212优先接收信号,而柜体1则不会受到明显震动,当地质发生较大震动时,柜体1受到地质震动影响,从而使得感应组件触发,当声波传感器51、震动传感器212同时接收信号时,则可直观表示地质震动较大,并且增加了数据检测的可靠性。
34.具体的工作方法是:使用时,将柜体1的维护柜门11朝向山下方向,并进行埋设安装,避免山体碎石对维护柜门11产生冲击,利用设置的埋地主杆21、两个斗状盘22以及多个钩状爪杆24,使得在进行埋设时,斗状盘22和多个钩状爪杆24,提高对土壤的裹挟效果,提高柜体1固定的稳定性;利用设置的底端板27以及多个延伸纵杆25,进一步提高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柜体1固定稳定性;另一方面,利用设置于延伸纵杆25上的多个延伸插片26,对土壤深处的震动起到良好的接收效果,同时,斗状盘22、多个钩状爪杆24、底端板27以及多个延伸纵杆25,均直接或者间接与埋地主杆21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当发生泥石流或者山洪导致山体产生抖动时,埋地主杆21快速对震动情况进行接收,配合震动传感器212对震动进行感应,并产生相应的震动信号;当发生地质灾害导致山体产生震动时,使柜体1与之共同震动,此时,支撑弹簧73的平衡发生破坏,从而冲击盘74随机倾斜,并通过敲击锥头75与内端筒6的内壁形成碰撞,并发出碰撞预警声,声波传感器51用于对碰撞声波进行感应,接收的碰撞声波信号相当于预警信号;连接弹簧61和连接锥形弹簧62的结构不同,其发生
相应形变后的势能不同,从而在柜体1震动时,使得内端筒6产生较长时间的摆动,以达到提高与冲击盘74、敲击锥头75碰撞效果的目的;当内端筒6产生摆动时,带动相应的推动杆604同步移动,而推动杆604又抵触作用于支撑弹簧73上,加剧冲击盘74的摆动,进而延长内端筒6、弧面凸起601与冲击盘74的持续碰撞时间,保证对山体震动的有效预警;多个橡胶板4和防撞弹簧41的设置,对山体日常滚落的碎石起到遮挡、防护作用,避免其对柜体1造成损伤;同时,可避免碎石将冲击力直接作用于柜体1上,减少外部因素造成感应组件的触发;综上,发生地质灾害时,处理器5通过声波传感器51以及震动传感器212,接收震动以及声波信号,并输送至外接预警系统,实现对地质灾害的预警。
35.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