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交通安全,特别是涉及一种交通安全预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当前,行人过马路发生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数。其中,行人无视交通规则闯红灯、过马路看手机以及车辆未注意到行人,是行人过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尽管在一些路口设置专人进行劝导,但是覆盖面有限。
2、现有技术根据视频监控区域预先设置危险区域,如,红灯等待区、视觉盲区等,不同危险区域对应不同的危险级别,不同的危险级别对应不同级别的预警,通过预警的方式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但是,采用此种预先设置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不够灵活,无法对车辆拐弯未注意行人或车辆闯红灯而导致事故的情况进行提前预警。另外,采用此种预警方法,由于危险区域设置范围大,导致预警触发的概率比较高,误报的情况多发,也给行人和车辆司机造成了困扰。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交通安全预警不够精准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交通安全预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通安全预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在监控区域同时存在至少两个移动对象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移动对象当前的移动状态,按照预设的危险区域设置策略,实时设置各个所述移动对象的危险区域;所述移动对象包括行人和车辆,所述至少两个移动对象中至少一个移动对象为车辆,所述危险区域为所述移动对象在所述监控区域内以所述当前的移动状态移动时,在预设时间内可到达的区域;
4、在至少两个所述移动对象的危险区域之间发生重合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移动对象的危险区域之间的重合率,进行相应的交通安全预警。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监控区域同时存在至少两个移动对象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移动对象当前的移动状态,按照所述预设的危险区域设置策略,实时设置各个所述移动对象的危险区域之后,还包括:
6、在检测到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状态的改变量,实时调整所述移动对象的危险区域。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监控区域同时存在至少两个移动对象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移动对象当前的移动状态,按照预设的危险区域设置策略,实时设置各个所述移动对象的危险区域,包括:
8、在所述监控区域同时存在行人和车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行人和车辆的移动状态,按照所述预设的危险区域设置策略,实时设置所述行人的危险区域和所述车辆的危险区域;
9、在所述监控区域同时存在至少两辆车辆的情况下,根据各个车辆的移动状态,按照所述预设的危险区域设置策略,实时设置所述各个车辆的危险区域。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移动对象当前的移动状态,按照预设的危险区域设置策略,实时设置各个所述移动对象的危险区域包括:
11、将所述移动对象本身的宽度作为基准宽度,以所述移动对象当前所在的区域为起始区域,预测所述移动对象以当前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移动预设时间将所述基准宽度推进的区域,将预测的所述区域设置为所述危险区域;
12、或,将所述移动对象本身的宽度左右扩展预设宽度后,形成所述基准宽度,以所述移动对象当前所在的区域为起始区域,预测所述移动对象以所述当前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移动所述预设时间将所述基准宽度推进的区域,将预测的所述区域设置为所述危险区域。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移动对象当前的移动状态,按照预设的危险区域设置策略,实时设置各个所述移动对象的危险区域之后,还包括:
14、在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速度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危险区域扩大一个反映区域;其中,所述反映区域为所述移动对象在人体反应时间内以当前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将所述基准宽度推进的区域。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危险区域包括一级危险区域和二级危险区域;
16、所述一级危险区域,为所述移动对象在所述监控区域内以所述当前的移动状态移动时,先到达的区域;
17、所述二级危险区域,为所述移动对象在所述监控区域内以所述当前的移动状态移动时,后到达的区域;
18、在至少两个所述移动对象的危险区域之间发生重合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移动对象的不同级别的危险区域之间的重合率,进行相应的所述交通安全预警。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至少两个所述移动对象的各级危险区域之间发生重合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移动对象的各级危险区域之间的重合率,进行相应的所述交通安全预警包括:
20、在不同的所述移动对象的所述二级危险区域之间的重合率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触发三级预警;在不同的所述移动对象的所述一级危险区域和所述二级危险区域之间的重合率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二级预警;在不同所述移动对象之间的所述一级危险区域的重合率大于预设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触发一级预警;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一级预警的预警危险等级高于所述二级预警,所述二级预警的预警危险等级高于所述三级预警;同时达到多个预警触发条件时,触发其中预警危险等级最高的预警。
21、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交通安全预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22、设置模块,用于在监控区域同时存在至少两个移动对象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移动对象当前的移动状态,按照预设的危险区域设置策略,实时设置各个所述移动对象的危险区域;所述移动对象包括行人和车辆,所述至少两个移动对象中至少一个移动对象为车辆,所述危险区域为所述移动对象在所述监控区域内以所述当前的移动状态移动时,在预设时间内可到达的区域;
23、以及预警模块,用于在至少两个所述移动对象的危险区域之间发生重合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移动对象的危险区域之间的重合率,进行相应的交通安全预警。
24、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交通安全预警方法。
25、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交通安全预警方法。
26、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交通安全预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首先,在监控区域同时存在至少两个移动对象的情况下,根据移动对象当前的移动状态,按照预设的危险区域设置策略,实时设置各个移动对象的危险区域;其中,移动对象包括行人和车辆,至少两个移动对象中至少一个移动对象为车辆,危险区域为移动对象在监控区域内以当前的移动状态移动时,在预设时间内可到达的区域;然后在至少两个移动对象的危险区域之间发生重合的情况下,根据移动对象的危险区域之间的重合率,进行相应的交通安全预警。其通过监控区域的车辆与行人的实时移动状态,在监控区域同时存在至少两个移动对象并且其中至少一个移动对象为车辆的情况下,按照预设的危险区域设置策略,实时设置不同移动对象的危险区域,并在不同移动对象的危险区域之间发生重合时,根据危险区域重合率,评估不同移动对象按照当前的行进状态的危险情况,进而进行相应的交通安全预警。采用这种根据车辆以及行人的移动状态实时设置危险区域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相关技术中预先设置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致使交通安全预警不够精准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交通安全预警的精准性。
27、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技术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