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1017发布日期:2022-10-22 01:2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道路疏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智能交通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但是现有的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
3.现有公告号为(cn213339112u)的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该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通过设置摄像探头等装置可以对道路进行密切的关注,从而进一步的缓解整体的交通路况,对于控制机头的内部设置的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可以对路段状况进行及时的检测、分析和调整,再通过整体移动调节,对来往车道进行合理的分配,进一步的缓解整体的交通状况,但是该装置依旧存在以下缺点:
4.该装置无法针对不同道路的车流量情况自动调节信号灯读秒时间,从而无法高效的完成拥堵道路的疏散工作,同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移动较为不便,且高度无法实现调节,易被较高车辆阻挡视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包括底座;
7.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上方外侧安装有信号灯箱,且信号灯箱四周均设有信号灯,所述信号灯箱顶部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四角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顶部内侧安装有套筒,所述支杆左侧下方安装有智能控制箱;
8.所述支杆内活动安装有内杆,所述内杆顶部安装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顶部四角安装有车流量监控摄像头,所述内杆前壁开设有螺孔,且螺孔的数量为多组,所述套筒上方插入有螺栓。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栓末端位于螺孔内旋转固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架顶部两侧安装有太阳能板。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顶部左侧安装有蓄电池。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底部四角安装有万向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通过四组车流量监控摄像头即可对十字路口四个方向的车流量进行监控,并将数据信息传输给智能控制箱内的智能模块,此时智能模块可根据车流量大小控制信号灯读秒时间,可将朝向车流量较大道路的信号灯红
灯读秒时间缩短,绿灯读秒时间增加,相反车流量较小的道路可将对应信号灯红灯读秒时间相应的进行增加,绿灯读秒时间进行缩短,从而可有效缓解拥堵道路上车辆的通行效率,能够第一时间起到疏散效果,大大提高道路通畅度。
15.2.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通过内杆位于支杆内伸缩即可完成收纳,大大提高搬运的便捷性,且展开后通过螺栓插入对应的螺孔内即可完成固定,其内杆可自由调节长度,大大提高安装使用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的a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座;2、支杆;3、信号灯箱;4、内杆;5、顶板;6、支架;7、套筒;8、太阳能板;9、安装台;10、车流量监控摄像头;11、智能控制箱;12、蓄电池;13、万向轮;14、螺栓;15、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包括底座1;
21.所述底座1顶部安装有支杆2,所述支杆2上方外侧安装有信号灯箱3,且信号灯箱3四周均设有信号灯,所述信号灯箱3顶部安装有顶板5,所述顶板5顶部四角安装有支架6,所述支架6顶部内侧安装有套筒7,所述支杆2左侧下方安装有智能控制箱11;
22.所述支杆2内活动安装有内杆4,所述内杆4顶部安装有安装台9,所述安装台9顶部四角安装有车流量监控摄像头10,所述内杆4前壁开设有螺孔15,且螺孔15的数量为多组,所述套筒7上方插入有螺栓14。
23.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通过四组车流量监控摄像头10即可对十字路口四个方向的车流量进行监控,并将数据信息传输给智能控制箱11内的智能模块,此时智能模块可根据车流量大小控制信号灯读秒时间,可将朝向车流量较大道路的信号灯红灯读秒时间缩短,绿灯读秒时间增加,相反车流量较小的道路可将对应信号灯红灯读秒时间相应的进行增加,绿灯读秒时间进行缩短,从而可有效缓解拥堵道路上车辆的通行效率,能够第一时间起到疏散效果,大大提高道路通畅度,通过内杆4位于支杆2内伸缩即可完成收纳,大大提高搬运的便捷性,且展开后通过螺栓14插入对应的螺孔15内即可完成固定,其内杆4可自由调节长度,大大提高安装使用的灵活性。
24.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螺栓14末端位于螺孔15内旋转固定,通过螺栓14位于螺孔15内旋转即可完成对内杆4的固定工作。
25.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支架6顶部两侧安装有太阳能板8,通过太阳能板8可实现该设备的供电工作。
26.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底座1顶部左侧安装有蓄电池12,通过蓄电池12可实现太阳能板8所采集电量的存储。
27.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底座1底部四角安装有万向轮13,通过万向轮13可使设备的移动运输更为便捷。
2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包括1、底座;2、支杆;3、信号灯箱;4、内杆;5、顶板;6、支架;7、套筒;8、太阳能板;9、安装台;10、车流量监控摄像头;11、智能控制箱;12、蓄电池;13、万向轮;14、螺栓;15、螺孔,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在本装置空闲处,将上述中所有电器件,其指代动力元件、电器件以及适配的监控电脑和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手段,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器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首先通过万向轮13即可将设备移动置十字路口的中心位置,随后通过内杆4位于支杆2内拔出,再通过螺栓14位于对应螺孔15内旋转完成固定,此时通过四组车流量监控摄像头10即可对十字路口四个方向的车流量进行监控,并将数据信息传输给智能控制箱11内的智能模块,此时智能模块可根据车流量大小控制信号灯读秒时间,可将朝向车流量较大道路的信号灯红灯读秒时间缩短,绿灯读秒时间增加,相反车流量较小的道路可将对应信号灯红灯读秒时间相应的进行增加,绿灯读秒时间进行缩短,从而可有效缓解拥堵道路上车辆的通行效率,能够第一时间起到疏散效果,大大提高道路通畅度,通过太阳能板8可实现该设备的供电工作,通过蓄电池12可实现太阳能板8所采集电量的存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