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定向报警功能的预警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4537发布日期:2023-02-28 21:01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定向报警功能的预警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安全预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定向报警功能的预警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公路里程数和车辆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也越来越密集。相应地,在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次数也越加频繁,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员或救护人员会在车辆后方放置三角警示牌,用于警示后车驶离该车道。虽然三角警示牌能够简单起到警示后车的效果,但是面对如今复杂且多变的道路情况,三角警示牌已无法满足高速路或城市环线上对车辆的警示需求。
3.如今,人们会在道路中的施工区域或事故区域旁放置毫米波雷达检测车辆,并在该事故车道上检测到车辆后,对位于事故车道上的车辆以及前方事故中作业人员进行声光警示,以此有效替代传统摆设三角警示架的警示方式,使得行驶在事故车道上的车辆和位于事故中的人员能够同时接收到警告,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4.虽然现有的预警设备能够达到远程检测并预警的效果,但是在对车辆进行预警时,其会通过爆闪的灯光、语音告警等警示方式,而此种告警方式不仅容易对其他车辆和行人造成影响,而且爆闪灯的直射甚至会对驾驶人员造成瞬间致盲,进而影响驾驶人员的正常驾驶。同时,现有的预警装置的警示灯光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导致驾驶人员无法清楚看到告警灯光,尤其是在大雾、雨天等情况下时,预警设备无法对车辆及其驾驶员起到良好的警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定向报警功能的预警设备,其对车辆的告警方式多样且警示效果优异,同时,能够根据天气环境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告警灯光。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定向报警功能的预警设备,其包括机箱和设置在该机箱顶部的预警器;
7.所述预警器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毫米波雷达,用于对其正对区域内的车辆进行检测;
8.所述机箱包括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毫米波雷达电连接的告警组件,用于在所述毫米波雷达检测到车辆进入检测区域后对该车辆进行定向报警。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告警组件包括定向喇叭,用于对所述毫米波雷达探测方向上的车辆进行语音告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告警组件还包括灯光报警组件;
11.所述灯光报警组件包括红蓝灯和雾灯,前者用于在所述毫米波雷达探测到车辆后,发出交替闪烁的红蓝光对车辆将进行告警提示,后者用于在大雾天时向车辆发出告警
提示。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内还设置有摄像组件;所述摄像组件的朝向与所述毫米波雷达的探测方向相同,用于对所述毫米波雷达的探测区域进行拍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对应所述摄像组件设置有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摄像组件电连接,用于显示所述摄像组件拍摄的画面。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外周上还设置有目镜观察组件;
15.所述目镜观察组件的朝向与所述毫米波雷达的探测方向相同。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警器与所述机箱之间通过转动件连接,使得所述预警器能够相对所述机箱转动。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件,用于对所述第二壳体进行支撑;
18.在所述第二壳体底部且与所述支撑件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对走行件。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周上设置有把手;
20.和/或
21.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周开设多个通风孔。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警示件;所述警示件用于辅助预警设备对车辆进行警示;
23.和/或
24.在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天线。
25.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6.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27.(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定向报警功能的预警设备,其通过设置的预警器对即将驶入到事故区域内的车辆进行精确的检测,并利用告警组件对该车辆进行告警,提醒车辆离开该车道,防止其驶入到事故区域内,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同时,利用雾灯和红蓝灯交替闪烁等报警方式,使得装置在不同天气情况下都能够对车辆起到良好的警示效果。
28.(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定向报警功能的预警设备,其通过优选设置在预警器和机箱之间的转动件,使得预警器能够相对机箱进行旋转,以方便作业人员将预警器与车道对准,并且能够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选择将预警器与单车道对准或使预警器的探测范围将多车道进行全面覆盖。同时,通过优选设置的目镜观察组件和镭射激光组件,使得作业人员能够通过两组件对设备位于车道中的位置进行精确的定位,并利用转动件相应调整预警设备的朝向。
29.(3)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定向报警功能的预警设备,其通过优选设置的定向喇叭和灯光报警组件,使得预警器在检测到车辆后,能够通过定向喇叭和灯光报警组件对车辆进行定向的警示,以减少告警组件对其他车辆或行人造成的影响。同时,通过设置在机箱上可摆动的警示件引起驾驶人员的注意,使得设备对车辆的预警效果更好,并且通过设置的报警器,使得毫米波雷达在检测到车辆后,报警器能够发出交替闪烁的红蓝灯对位于作业区域内的人员进行告警,进而提醒位于作业区域内的人员离开该区域,防止车辆驶入到作业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3.实施例:
44.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具有定向报警功能的预警设备,其主要用于对即将驶入到道路中施工区域或事故区域内的车辆进行检测并对该车辆进行告警,提醒车辆驶离该车道,防止其驶入到事故区域内,造成二次事故。
45.具体而言,其包括预警器100和设置在该预警器100底部的机箱200,在机箱200内设置有告警组件;且预警器100和机箱200均朝向车道的来车方向设置;告警组件与预警器100电连接,使得预警器100在检测到车辆即将驶入到事故区域内前,通过告警组件对车辆进行警示。
46.更细节地,预警器100包括第一壳体101;在第一壳体101内设置有毫米波雷达102,毫米波雷达102用于对其探测区域内的来车进行检测。
47.进一步地,预警器100还包括摄像组件103,摄像组件103用于对毫米波雷达102检测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拍摄。
48.进一步地,在第一壳体101外周且与摄像组件103处于同一水平轴向的位置处设置有目镜观察组件和镭射激光组件,使得作业人员能够通过目镜观察组件对设备与道路两侧之间的距离进行精确的观察。而镭射激光组件用于辅助作业人员判断装置与车道线之间是否平行。
4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摄像组件103为摄像机、目镜观察组件为瞄准器、镭射激光组件为激光发射器,瞄准器设置在第一壳体101正面的中央位置处,而摄像机和激光发射器呈镜像设置在瞄准器的两侧。在使用时,作业人员先通过瞄准器实现设备的准确定位,使其能够位于车道的中央位置处,并利用激光发射器判断其与车道线是否平行,进而确保设备在车道内的精确定位,同时,摄像机则会实时对车道的来车方向进行实时的拍摄并记录。
50.此外,在第一壳体101上还设置天线,用于向终端发出信号,实现终端与预警器100的之间的通讯连接。
51.进一步地,机箱200包括第二壳体201;在第二壳体201外周且与毫米波雷达102的探测方向相同的一侧设置灯光报警组件和定向喇叭205;定向喇叭205可对毫米波雷达102检测方向上的车辆进行告警,并利用其声音定向传播的特性,防止定向喇叭205对其他车道上的车辆或行人造成影响,并减少了噪音污染。同时,灯光报警组件包括红蓝灯203,红蓝灯203用于在毫米波雷达102检测到车辆即将驶入到事故区域内前,发出交替闪烁的红蓝灯203光对车辆进行警示,进而提醒该车辆驶离该车道,防止其驶入到事故区域内,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
52.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在不同天气情况下使用时,均能够对车辆进行良好的警示效果,灯光报警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201上的雾灯202,用于在大雾天或雨天时,利用雾灯202可穿透的特性对即将驶入到事故区域内的车辆进行告警,以此使得装置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也能够对车辆进行良好的警示。进一步优选地,雾灯202有多个;且多个雾灯202沿横向阵列排布。
53.进一步地,在第二壳体201外周且与灯光告警同侧的位置处还设置有显示组件204,该显示组件204与毫米波雷达102电连接,用于显示毫米波雷达102检测到车辆后,显示该车辆的速度信息和该车辆与预警器100之间的距离。
5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显示组件204为触摸屏,且其与毫米波雷达102之间电连接,其可对毫米波雷达102的探测范围进行调节,也可通过触摸屏实时查看毫米波雷达102在检测到车辆后,该车辆的位置、速度以及与车辆与道路线之间的夹角等信息。
55.在实际设置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设备对车辆的警示效果,在第二壳体201的顶部设置有警示件213,进一步优选地,对应该警示件213设置有驱动件214,驱动件214与警示件213连接设置,警示件213可在驱动件214的带动下摆动,以此通过摆动的警示件213引起驾驶人员的注意,使其能够注意到前方的事故。
5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警示件213包括红旗与旗杆;旗杆与驱动件214连接,使得旗杆能够在驱动件214的带动下摆动,进而带动红旗摆动,以此引起驾驶人员的注意。
57.在实际设置的过程中,为了使预警器100与道路之间能够充分对准,使毫米波雷达102的探测范围能够将道路全部覆盖,预警器100与机箱200之间通过转动件212连接,以此使得预警器100能够相对机箱200进行转动,以此使得毫米波雷达102能够与车道充分对准。
58.更细节地,转动件212包括与预警器100固定连接的转动底板和设置在第二壳体201顶部上的两个固定件;在转动底板上开设有两通槽,两固定件可在两通槽内进行移动。进一步优选地,通槽为弧形。进一步优选地,两通槽和两固定件均以预警设备的中心线为轴线呈镜像设置,以此实现预警设备与机箱200之间相对移动。同时,为了方便对调整后的预警器100的位置进行固定,在固定件外周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在使用时,通过拧紧该紧固螺母达到对转动底板达到限位和固定的效果,以此实现对预警器100位置的固定。
59.此外,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预警器100和机箱200进行拆卸后单独进行使用。也可以将预警器100和机箱200分设在事故区域内的两个不同位置处进行使用,当然,需满足预警器100中毫米波雷达102与机箱200中告警组件之间的电连接的关系即可,使得预警设备的实用性更高,适用场景更加广泛。
60.进一步地,为了方便作业人员对预警设备进行移动,在第二壳体201顶部且背离告警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把手211,以便于作业人员将装置移动至事故现场内,以此提高了装置的便携性。
61.同时,在机箱200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镜像设置的走行件。进一步优选地,走行件为万向轮;从而使得作业人员能够通过把手211和万向轮拉动整个设备移动。且万向轮为自锁式万向轮,进而保证设备在不需要移动时的稳定性。
62.更进一步地,在机箱200的底部且背离走行件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件206,用于提高装置在放置时的稳定性。更细节地,支撑件206包括与第二壳体201底部连接的支撑杆和与该支撑杆连接设置的支撑底板,以此通过支撑底板对设备进行支撑固定。
63.此外,在第二壳体201外周的侧面设置多个用于散热的通风孔209,且在与该通风孔209同侧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控制预警设备启停的开关208和用于给设备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207。同时,在机箱200外周且背离告警组件的一侧还铰接设置有盖门210。
64.进一步地,预警设备还包括信号发射器,用于毫米波雷达102在检测到车辆后,将
该信号发送至终端上,并通过终端向位于作业区域内的人员发出告警信号,以提醒作业区域内的人员离开该作业区域。
6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位于作业区域内的人员佩戴具有信号接收功能的肩章或设置有报警灯,在毫米波雷达102检测到车辆后,具有信号接收功能的肩章或报警灯接收到信号发射器发出的信号,进而控制肩章或报警灯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位于事故区域/作业区域内的人员离开该区域。
66.此外,预警设备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与毫米波雷达102电连接,用于在毫米波雷达102在检测到车辆后,发出交替闪烁的红、蓝灯对位于作业区域内的人员进行告警,以提醒作业区域或事故区域内的人员离开该区域。
67.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定向报警功能的预警设备,其将预警器与具有报警功能的机箱进行集成设置,通过多样的灯光告警方式满足不同天气环境下预警设备的使用需求,使其能够对车辆进行良好的警示。并利用定向的声光报警方式,减少告警组件对其他车辆或行人造成的影响。同时,配合可摆动的警示件进一步引起驾驶人员的注意,使得设备对车辆的告警效果更好,具有良好实用价值与应用前景。
68.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