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红外婴儿看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27397发布日期:2022-10-25 23:0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红外婴儿看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看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红外婴儿看护系统。


背景技术:

2.婴幼儿是家庭的重要成员,由于生活能力较弱,需要得到家庭的额外照顾。家长在希望培养婴幼儿独立生活习惯的同时又希望能够时刻关注其生活状态,而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发展,传统监控平台应用的局限性得到了实质性的突破,通过对智能监控平台的应用,使得监控平台具有更高的智能化和使用率,从而实现了降低监控成本、提升监控效率及准确性的有益效果,充分发挥出智能监控平台的价值。
3.但是现有的婴儿看护的装置由于结构设计较为一般,缺乏快捷安装固定的机构,从而在对该装置进行安装时会出现安装不方便的问题,以至于导致该装置的实用性出现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因结构设计不足,进而导致缺乏快捷安装的机构,以至于降低安装效率,同时造成使用不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智能红外婴儿看护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红外婴儿看护系统,包括婴儿看护装置,所述婴儿看护装置的内侧安装有监控机构,所述监控机构的外壁安装有摄像头,所述监控机构的外壁安装有主红外监测器,所述婴儿看护装置的侧面安装有辅红外监测器,所述婴儿看护装置的底部安装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两个夹持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夹持座的顶部安装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均活动安装在滑槽的内侧,所述滑块的侧面贯穿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端连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顶部连接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一端安装在底座的侧面。
6.优选的,所述婴儿看护装置的顶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摄像头和主红外监测器均设置在槽口的内侧。
7.优选的,所述夹持座的底部安装有吸盘,所述夹持座的底部安装有磁块。
8.优选的,所述夹持座的侧面安装有防滑垫。
9.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侧面安装有电源接口,所述底座的侧面安装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套设在传动带和电动马达的外侧。
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侧面安装有侧撑片,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端与侧撑片的侧面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夹持座,通过将夹持座安装在底座的底部,且夹持座上通过设置有滑块、双向螺纹杆、传动带和电动马达,通过电动马达与传动带的动力传动作
用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双向螺纹杆为双向螺纹设计,从而可带动滑块以及夹持座的部分进行张开或夹持,安装时通过将夹持座收缩夹持的在某个位置,即可实现有效地快速夹持安装的效果,且夹持座上还设置有吸盘和磁块,利用吸盘和磁块的物理吸附以及磁吸均可将装置安装在不同的位置进行看护使用,提升了整体的安装便捷性,有效地保证了设备的便捷使用的效果。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摄像头、主红外监测器和辅红外监测器,通过将摄像头和主红外监测器安装在监控机构上,可实现摄像以及红外感应监测的效果,同时辅红外监测器可辅助对周边的动态进行实时监测,以便于当婴儿移动位置时,可使得摄像头和主红外监测器的位置随之进行调节移动,同时内部设置有报警装置和危险区域分析模块,可提前设定好危险的区域,当婴儿移动至危险区域时则可通过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处理,并且通过内部无线传输模块利用无线信号传输的原理将视频画面传送至远程的移动设备终端,便于远程查看,提升了整体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红外婴儿看护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红外婴儿看护系统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红外婴儿看护系统的安装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17.图例说明:1、婴儿看护装置;2、监控机构;3、槽口;4、摄像头;5、主红外监测器;6、辅红外监测器;7、旋转机构;8、底座;9、夹持座;10、滑块;11、双向螺纹杆;12、传动带;13、电动马达;14、吸盘;15、磁块;16、防滑垫;17、电源接口;18、侧撑片;19、防护套;20、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0.实施例1
2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红外婴儿看护系统,包括婴儿看护装置1,婴儿看护装置1的内侧安装有监控机构2,监控机构2的外壁安装有摄像头4,监控机构2的外壁安装有主红外监测器5,婴儿看护装置1的侧面安装有辅红外监测器6,婴儿看护装置1的底部安装有旋转机构7,旋转机构7的底部安装有底座8,底座8的底部安装有两个夹持座9,底座8的底部开设有滑槽20,夹持座9的顶部安装有滑块10,两个滑块10均活动安装在滑槽20的内侧,滑块10的侧面贯穿有双向螺纹杆11,双向螺纹杆11的一端连接有传动带12,传动带12的顶部连接有电动马达13,电动马达13的一端安装在底座8的侧面。
2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夹持座9安装在底座8的底部,且夹持座9上通过设置有滑块10、双向螺纹杆11、传动带12和电动马达13,通过电动马达13与传动带12的动力传动作用带动双向螺纹杆11进行转动,双向螺纹杆11为双向螺纹设计,从而可带动滑块10以及夹持座9
的部分进行张开或夹持,安装时通过将夹持座9收缩夹持的在某个位置,即可实现有效地快速夹持安装的效果,且夹持座9上还设置有吸盘14和磁块15,利用吸盘14和磁块15的物理吸附以及磁吸均可将装置安装在不同的位置进行看护使用,提升了整体的安装便捷性,有效地保证了设备的便捷使用的效果。通过将摄像头4和主红外监测器5安装在监控机构2上,可实现摄像以及红外感应监测的效果,同时辅红外监测器6可辅助对周边的动态进行实时监测,以便于当婴儿移动位置时,可使得摄像头4和主红外监测器5的位置随之进行调节移动,同时内部设置有报警装置和危险区域分析模块,可提前设定好危险的区域,当婴儿移动至危险区域时则可通过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处理,并且通过内部无线传输模块利用无线信号传输的原理将视频画面传送至远程的移动设备终端,便于远程查看,提升了整体的功能性。通过在婴儿看护装置1内侧安装上监控机构2可实现对周边进行监控的功能。
23.实施例2
24.如图1-3所示,婴儿看护装置1的顶部开设有槽口3,摄像头4和主红外监测器5均设置在槽口3的内侧,夹持座9的底部安装有吸盘14,夹持座9的底部安装有磁块15,夹持座9的侧面安装有防滑垫16,底座8的侧面安装有电源接口17,底座8的侧面安装有防护套19,防护套19套设在传动带12和电动马达13的外侧,底座8的侧面安装有侧撑片18,双向螺纹杆11的一端与侧撑片18的侧面连接。
2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槽口3开设在婴儿看护装置1的顶部可方便了设置在其内侧的摄像头4和主红外监测器5进行监控感应时可便于进行转动,有利于多方位的查看,通过将吸盘14和磁块15安装在夹持座9的底部即可在平面放置时利用其针对不同材质桌面增加吸附力,提升了平面放置的稳定性,防滑垫16安装在夹持座9的内侧即可在夹持时增加夹持的摩擦力,进而提升了夹持时的稳定性,将电源接口17设置在底座8的侧面可实现电源连接的作用,保证设备正常的通电使用,通过将防护套19安装在底座8的侧面则可实现对电动马达13的部分进行防护,避免婴儿触碰时被传动带12等部件夹住手指造成受伤的问题,侧撑片18则可对双向螺纹杆11的另一端提供支撑的作用,便于在转动同时提供支撑力,提升了稳定性。
2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将婴儿看护装置1放置在某个位置,通过夹持座9底部的吸盘14或者磁块15进行吸附安装,或者通过电动马达13与传动带12的动力传动作用带动双向螺纹杆11进行转动,从而可带动滑块10以及夹持座9的部分进行张开或夹持,安装时通过将夹持座9收缩夹持的在某个位置即可实现吊装,提升了安装的便捷性,同时防滑垫16可在夹持吊装时通过增大摩擦力提升了稳定性,安装完成后即可通过电源接口17连接上电源线进行通电,启动后通过摄像头4和主红外监测器5安可实现摄像以及红外感应监测的效果,同时辅红外监测器6可辅助对周边的动态进行实时监测,以便于当婴儿移动位置时,可使得摄像头4和主红外监测器5的位置随之进行调节移动,同时内部设置有报警装置和危险区域分析模块,可提前设定好危险的区域,当婴儿移动至危险区域时则可通过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处理,并且通过内部无线传输模块利用无线信号传输的原理将视频画面传送至远程的移动设备终端,便于远程查看。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