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时监测的物联网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19922发布日期:2022-12-02 22:5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时监测的物联网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实时监测的物联网探测器。


背景技术:

2.物联网探测器在消防、施工、科研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其中烟雾探测器通过联网后与后端的控制系统连接,即可实现对一定范围内进行烟雾实时探测效果,现有技术中,物联网烟雾探测器需要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因此安装过程需要进行高空作业,操作不便,具有一定危险性,给后续的定期检修也增加了难度,同时,为了实现物联网功能,需要搭载无线模块或者通过网线直接连接,常规的物联网探测器为了获得更稳定的通信状态而采用网线直连时,一旦遭遇到火情,导致探测器附近产生高温,就会对网线本体产生损坏,使联网通信状态被破坏,从而无法再进行实时的通信监测效果,因此缺乏足够的保护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时监测的物联网探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自由拓展感应区域,连接稳定,便于后期维护,联网状态不会由于高温受到影响。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实时监测的物联网探测器,包括物联网探测器本体,所述物联网探测器本体包括烟雾传感器、烟雾输送管和吸入组件,所述烟雾传感器的顶端安装有螺纹套筒,所述烟雾传感器的后端开设有接线端口,且烟雾传感器通过接线端口与网线进行连接,所述烟雾输送管的表面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烟雾输送管的前端安装有插接套筒,所述插接套筒的表面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插接套筒与吸入组件的后端相连接密封。
5.进一步的,所述烟雾传感器的后端安装有卡块,所述接线端口设置在卡块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网线从隔热线管的内部穿过,所述隔热线管的底端设置有直角折弯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网线的接头部分直接插入到接线端口的内部,所述卡块插入到隔热线管的内部,且卡块和隔热线管的内壁之间采用过盈配合进行安装。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直角套筒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使用螺丝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端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的末端安装有磁石,所述支撑机构与吸入组件安装在同一直线上。
8.进一步的,所述直角套筒的顶部设置有凸座,所述凸座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烟雾输送管从直角套筒的内部穿过。
9.进一步的,所述卡杆整体呈直角折弯结构,所述卡杆直接插入到卡槽的内部,且卡杆通过磁石吸附在卡槽的最内侧。
10.进一步的,所述吸入组件包括导向管和风扇,所述导向管的顶端设置有承接套筒,所述导向管的表面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导向管的底端设置有保护壳,所述风扇安装在保护壳的内部,所述风扇的底端铺设有防尘网。
11.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套筒插入到承接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使用螺丝固定在天花板上,所述风扇从底部吹向顶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时监测的物联网探测器,包括物联网探测器本体,所述物联网探测器本体包括烟雾传感器、烟雾输送管、螺纹套筒、隔热线管、网线、吸入组件、支撑机构、插接套筒、密封圈、承接套筒、导向管、第一固定板、保护壳、风扇、防尘网、直角套筒、凸座、卡槽、卡杆、磁石、第二固定板、卡块、接线端口。
13.1.该可实时监测的物联网探测器通过采用烟雾输送管和吸入组件将感应位置进行自由设置,而烟雾传感器本体则可以安装在任意位置,从而能够将烟雾传感器设置在安全的位置,确保物联网通信更加稳定可靠。
14.2.该可实时监测的物联网探测器通过烟雾输送管两端的可拆式结构,并利用支撑机构实现快速拆开的效果,简化了拆除时的步骤,对后续定期维护检修提供了方便。
15.3.该可实时监测的物联网探测器通过采用隔热线管对网线部分进行保护,确保受到火灾时,高温环境不会直接对网线产生损坏,从而确保联网状态不受影响,提高了警报时的稳定性,且利用隔热线管同时能够对烟雾传感器进行固定支撑,简化了安装拆卸的程序,并对接线端口同时提供了遮挡保护。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实时监测的物联网探测器的外形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实时监测的物联网探测器吸入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实时监测的物联网探测器支撑机构部分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实时监测的物联网探测器凸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烟雾传感器;2、烟雾输送管;3、螺纹套筒;4、隔热线管;5、网线;6、吸入组件;7、支撑机构;8、插接套筒;9、密封圈;10、承接套筒;11、导向管;12、第一固定板;13、保护壳;14、风扇;15、防尘网;16、直角套筒;17、凸座;18、卡槽;19、卡杆;20、磁石;21、第二固定板;22、卡块;23、接线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2.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实时监测的物联网探测器,包括物联网探测器本体,所述物联网探测器本体包括烟雾传感器1、烟雾输送管2和吸入组件6,所述烟雾传感器1的顶端安装有螺纹套筒3,所述烟雾传感器1的后端开设有接线端口23,且烟雾传感器1通过接线端口23与网线5进行连接,所述烟雾输送管2的表面安装有支撑机构7,所述烟雾输送管2的前端安装有插接套筒8,所述插接套筒8的表面设置有密封圈9,所述插接套筒8与吸入组件6的后端相连接密封,该可实时监测的物联网探测器主要通过底部的烟雾传感器1对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火灾监测,利用顶部的吸入组件6,即可将底部产生的烟雾进行抽入,通过烟雾输送管2输送到烟雾传感器1的内部,即可通过内置的烟雾感应探头监测到烟雾信号,最后将该信号通过后端的接线端口23和网线5向外部控制室进行传达,并同时触发声光警报以及相应的消防设备,安装时,只需要将吸入组件6安装在需
要监测的空间范围上方的天花板上,而烟雾传感器1本体则可以安装在任意位置,包括墙壁上,提高了烟雾传感器1的适用环境的安全性,其中,烟雾传感器1本体为现有的成熟技术,根据常规的烟雾传感器1以及内置的烟雾感应探头进行设置,只需要将外壳的开放部分集中到螺纹套筒3处即可实现感应功能。
23.本实施例,所述烟雾传感器1的后端安装有卡块22,所述接线端口23设置在卡块22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网线5从隔热线管4的内部穿过,所述隔热线管4的底端设置有直角折弯结构,所述网线5的接头部分直接插入到接线端口23的内部,所述卡块22插入到隔热线管4的内部,且卡块22和隔热线管4的内壁之间采用过盈配合进行安装,通过采用隔热线管4对网线5部分进行保护,确保受到火灾时,高温环境不会直接对网线5产生损坏,从而确保联网状态不受影响,提高了警报时的稳定性,且利用隔热线管4同时能够对烟雾传感器1进行固定支撑,安装时,先将网线5的接头部分插入到接线端口23内,然后手持烟雾传感器1本体将后端的卡块22插入到隔热线管4的内部,即可利用隔热线管4和卡块22的组合对烟雾传感器1本体进行支撑,同时对接线端口23的连接位置进行阻挡保护,简化了安装拆卸的程序,并对接线端口23同时提供了高效的防火防高温处理,而烟雾传感器1外壳为全封闭结构,仅通过顶部的螺纹套筒3接收烟雾,提高了对内部电路结构的保护效果。
24.本实施例,所述支撑机构7包括直角套筒16和第二固定板21,所述第二固定板21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板21通过使用螺丝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21的底端设置有卡杆19,所述卡杆19的末端安装有磁石20,所述支撑机构7与吸入组件6安装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直角套筒16的顶部设置有凸座17,所述凸座17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8,所述烟雾输送管2从直角套筒16的内部穿过,所述卡杆19整体呈直角折弯结构,所述卡杆19直接插入到卡槽18的内部,且卡杆19通过磁石20吸附在卡槽18的最内侧,烟雾输送管2两端为可拆式结构,并利用支撑机构7实现快速拆开的效果,简化了拆除时的步骤,对后续定期维护检修提供了方便,安装时先将吸入组件6固定在天花板上,利用插接套筒8插入到承接套筒10进行固定安装,然后将中间的支撑机构7固定安装在另一处位置,使用凸座17套设在卡杆19上即可对该位置的烟雾输送管2进行支撑,然后将烟雾输送管2的底端与螺纹套筒3连接,即可起到烟雾输送作用,拆卸时,只需要在底部将螺纹套筒3拆除,推动烟雾输送管2,拉动凸座17从卡杆19底端脱出,使支撑机构7分离,再拉动整个烟雾输送管2即可将最后一处插接套筒8进行分离,完成对整个烟雾输送管2进行拆卸处理。
25.本实施例,所述吸入组件6包括导向管11和风扇14,所述导向管11的顶端设置有承接套筒10,所述导向管11的表面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2,所述导向管11的底端设置有保护壳13,所述风扇14安装在保护壳13的内部,所述风扇14的底端铺设有防尘网15,所述插接套筒8插入到承接套筒10的内部,所述第二固定板21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板21通过使用螺丝固定在天花板上,所述风扇14从底部吹向顶部,利用风扇14将底部的烟雾吹入到烟雾输送管2内部,再输送到末端的烟雾传感器1内,触发报警装置,并配合后端的网线5结构,与外部网络互联,达到物联网实时探测功能。
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
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