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气式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8500发布日期:2022-12-03 00:29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气式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吸气式探测器。


背景技术:

2.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高铁等列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由于列车的车厢的长度较长,发动机仓和控制仓之间的距离较远,并且,为了方便监测以及避免监测时受到其他环境因数的影响,保证监测的准确性,用于检测发动机仓内安全的烟雾探测器往往设置于发动机仓外,烟雾探测器通常通过吸烟管连接至发动机仓,以满足监测需求。如专利cn204406594u公开了具有吸气式烟雾探测器的轨道车辆,具体公开了吸气式烟雾探测器经由管路与至少一个具有限定的开口横截面的吸气端件连接以用于提起空气样本,至少一个沿朝向所述吸气式烟雾探测器的方向从所述吸气端件离开的管路件由柔性材料形成,上述结构实际实现了通过管道将远端的空气样本吸入至吸气式烟雾探测器处以达到监测的目的。另外,专利cn107134106a公开了一种电子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在壳体的一侧设有上、下采样管,壳体的上端设有报警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烟感探测腔,两个烟感探测腔内部均设有烟感探测器,上采样管和下采样管均与烟感探测腔连接,两个烟感探测腔均与报警器连接,两个烟感探测腔的一侧均与风机连接,且风机的底端设有出气口,并且上采样管和下采样管均通过过滤网与烟感探测腔连接,实现了将采样管吸入的空气样本输送至烟感探测器处以满足监测的使用需求,但是,上述的结构中过滤网设置于上采样管和下采样管内,不仅过气面积小,而且不利于清理更换,影响后期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吸气式探测器,以将壳体设置为包括过滤腔、监测腔以及排气腔的结构,检测腔和排气腔共用一块盖板,过滤腔使用单独的盖板,且过滤腔的盖板使用快拆结构安装,通过过滤腔为过滤面提供了安装空间,有效增大了过气面积,保证了监测及时性,同时也实现了对过滤腔的单独打开,便于后期的清理更换,提升使用性能。
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吸气式探测器,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6.壳体,壳体包括底壳和盖板,底壳沿一方向依次具有均带开口的过滤腔、监测腔以及排气腔,监测腔的两侧分别与过滤腔和排气腔连通,同时,过滤腔背离监测腔的一侧开设于进气口,排气腔背离监测腔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口,盖板包括固定盖板和快拆盖板,固定盖板盖于监测腔和排气腔的开口上,快拆盖板盖于过滤腔的开口上,并且,底壳和快拆盖板之间设置有快拆结构;
7.吸烟管,吸烟管的一端连接于进气口上,另一端连接至发动机仓内;
8.过滤棉,过滤棉设置于过滤腔内;
9.烟感探测器,烟感探测器设置于监测腔内;
10.风机,风机设置于排气腔内。
11.上述的一种吸气式探测器,其中,在过滤棉安装于过滤腔内后,过滤棉与进气口之间设置有间隙。
12.上述的一种吸气式探测器,其中,底壳包括主壳体和隔板,主壳体为一带安装腔的矩形箱体,隔板设置有两块,两块隔板间隔设置于安装腔内并将安装腔分隔为过滤腔、监测腔以及排气腔,且隔板与主壳体为焊接连接。
13.上述的一种吸气式探测器,其中,底壳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排气腔的接口孔,电路板安装于排气腔内,且电路板上的指示灯、接口以及按钮从不同的接口孔内伸出。
14.上述的一种吸气式探测器,其中,还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固定安装于底壳背离设置有盖板的一侧,安装底座的两端均伸出至底壳外,并且,安装底座伸出底壳外的两端上均开设有安装孔。
15.上述的一种吸气式探测器,其中,还包括密封垫,密封垫设置于底壳和盖板之间。
16.上述的一种吸气式探测器,其中,还包括外插板,主壳体上且位于过滤腔内开设有从过滤腔的开口处延伸至过滤腔内的插口,外插板平行于隔板布置,外插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条通气口,且外插板的端部插设于插口内,同时,过滤棉设置于外插板和隔板之间。
17.上述的一种吸气式探测器,其中,主壳体为一平板的边沿朝向同一侧弯折后形成,并且,主壳体的边沿均朝向安装腔内弯折后形成折边,固定盖板和快拆盖板均盖于折边上。
18.上述的一种吸气式探测器,其中,快拆结构包括锁件和挂钩,锁件和挂钩分别设置于底壳和快拆盖板上,并且,锁件包括安装座、拨臂、拉臂以及锁杆,安装座安装于底壳上,安装座靠近快拆盖板的一端设置有铰接台,拨臂的上端铰接于铰接台上,拉臂的下端铰接于拨臂的中部,拉臂的上端设置有锁杆,锁杆卡入挂钩内或从挂钩内脱出。
19.上述的一种吸气式探测器,其中,安装座背离快拆盖板的一端设置有带第一锁孔的锁块,拨臂的下端开设有与锁块对应的第二锁孔,同时,第一锁孔中设置有锁钩,并且,拨臂上设置有一拉索,且拉索的另一端与锁钩连接。
20.上述的一种吸气式探测器,其中,拉臂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以及弹簧,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均为t型结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呈反向布置且相互贴合,弹簧套设于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相互贴合的部位上且位于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大头端之间,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小头端分别作为拉臂的上端和下端。
21.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22.上述的吸气式探测器,通过将壳体的底壳的安装腔分隔为均带开口的过滤腔、监测腔以及排气腔,吸烟管与过滤腔连通,过滤棉、烟感探测器、风机分别设置于过滤腔、监测腔和排气腔内,并且,检测腔和排气腔共用一块盖板,过滤腔使用单独的快拆盖板,且快拆盖板和底壳之间通过快拆结构连接,方便了对过滤腔单独且快速打开,利于对过滤棉的清洁和更换,使用更方便,另外,吸烟管吸入的空气样本先进入至过滤腔内后再通过过滤棉过滤,有效增大了过气面积,保证了监测及时性提升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气式探测器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气式探测器打开盖板后的结构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快拆结构的结构图。
27.附图中:1、壳体;11、底壳;12、盖板;13、安装底座;14、密封垫;111、过滤腔;112、监测腔;113、排气腔;114、进气口;115、排气口;116、主壳体;117、隔板;118、接口孔;119、外插板;121、固定盖板;122、快拆盖板;131、安装孔;1161、折边;1162、插口;1191、通气口;2、快拆结构;21、锁件;22、挂钩;211、安装座;212、拨臂;213、拉臂;214、锁杆;215、锁钩;2111、铰接台;2112、锁块;2121、拉索;2131、第一伸缩杆;2132、第二伸缩杆;2133、弹簧;3、过滤棉;4、烟感探测器;5、风机;6、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气式探测器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气式探测器打开盖板后的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吸气式探测器包括:壳体1、吸烟管、过滤棉3、烟感探测器4以及风机5,吸烟管将壳体1与发动机仓连通,过滤棉3、烟感探测器4以及风机5均设置于壳体1内。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图。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壳体1又包括底壳11和盖板12,此时,底壳11沿一方向依次具有均带开口的过滤腔111、监测腔112以及排气腔113,即沿一方向上,空气样本能依次经过过滤腔111、监测腔112和排气腔113,为后续对过滤后的空气样本进行监测提供了条件。另外,监测腔112的两侧分别与过滤腔111和排气腔113连通,即过滤腔111中的空气样本能进入至监测腔112,而监测腔112中的空气样本被监测后能进入至排气腔113内,同时,过滤腔111背离监测腔112的一侧开设于进气口114,使得进气口114中进入的空气样本能先进入至过滤腔111内,通过过滤腔111进行过滤,防止了空气样本中的非监测用杂质影响监测结果的问题,并且,空气样本先进入至过滤腔111内暂存,由于过滤腔111的过气面积远大于进气口114的口径,从而增大了过气面积,保证了在同时段中能有更多的空气样本快速进入至监测腔112内,保证了监测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另外,排气腔113背离监测腔112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口115,使得排气腔113内的监测完后的空气样本能从排气口115中排出。并且,盖板12又包括固定盖板121和快拆盖板122,此时,固定盖板121盖于监测腔112和排气腔113的开口上,即监测腔112和排气腔113共用一块固定盖板121,由于监测腔112和排气腔113内的结构零件无需经常更换,拆卸频率低,共用的固定盖板121结构强度更高,安装更方便,更稳定。另外,将快拆盖板122盖于过滤腔111的开口上,并且,底壳11和快拆盖板122之间设置有快拆结构2,即通过快拆结构2实现了快拆盖板122在过滤腔111的开口上的安装,既能实现对过滤腔111的单独打开,而且拆装方便,使得后期使用时能更方便的清理或更换过滤腔111内的过滤棉3,使用性能更高,结构设计更合理。
31.具体的,吸烟管的一端连接于进气口114上,另一端连接至发动机仓内,即发动机仓内的空气样本能被吸气管吸取后通过进气口114进入至过滤腔111内,从而实现了烟感探测器4在发动机仓外的外置,避免了发动机仓内的高温等影响烟感探测器4监测准确性以及
使用寿命的问题,同时,吸烟管有效解决了监测距离问题,结构设计更合理。
32.更加具体的,过滤棉3设置于过滤腔111内,使得吸烟管吸入的空气样本在进入至过滤腔111内后,空气样本需要经过过滤棉3进行过滤,过滤掉空气样本中影响监测的粉尘等杂质,减小监测干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33.更加具体的,烟感探测器4设置于监测腔112内,使得经过过滤棉3过滤后的空气样本在进入至监测腔112内后,能被烟感探测器4检测到,判断是否有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满足监测的使用需求。值得指出的是,烟感探测器4的具体结构与市面上现有烟感探测器4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能满足烟感监测需求即可,因此,其具体结构和型号在此不再赘述。
34.更加具体的,风机5设置于排气腔113内,通过风机5抽取监测腔112内的空气样本至排气腔113内,将监测用的空气样本快速排出,提高空气流速,从而利于吸烟管及时从发动机仓内吸取空气样本,满足及时监测的使用需求。
35.更加具体的,在过滤棉3安装于过滤腔111内后,过滤棉3与进气口114之间设置有间隙,即过滤棉3和进气口114之间设置有一暂存空间,使得被吸烟管吸入的空气样本会先进入至该暂存空间内汇集,然后再通过过滤棉3进入至检测腔内,由于过滤腔111的横截面积远大于进气口114的横截面积,而过滤棉3设置于过滤腔111内,可使得过滤棉3的过气面积与过滤腔111的横截面积相同,从而保证了足够大的过气面积,可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提升空气样本的流通效率,使得进入至监测腔112内的空气样本能维持充足,为保证监测准确性提供了条件。
36.更加具体的,壳体1的底壳11又包括主壳体116和隔板117,此时,主壳体116为一带安装腔的矩形箱体,使得主壳体116上的安装腔为一整体结构,加工更方便,同时也维持安装腔横截面积各处大小的一致,从而保证了后续过滤腔111、监测腔112以及排气腔113的横截面积的一致,确保了过滤腔111中的空气样本能最快速的进入至监测腔112内,适应上述保证最大过气面积的使用需求。另外,隔板117设置有两块,两块隔板117间隔设置于安装腔内并将安装腔分隔为过滤腔111、监测腔112以及排气腔113,即通过隔板117实现了对安装腔的分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隔板117与主壳体116为焊接连接,提高了隔板117在主壳体116上安装的可靠性,结构强度更高。值得指出的是,过滤腔111和监测腔112之间的隔板117上开设有若干过气孔,保证了过滤腔111和监测腔112的连通,监测腔112和排气腔113之间的隔板117上开设有一抽气口,风机5的一侧抵靠于抽气口上,从而使得风机5在运作时能将监测腔112内的空气样本及时排入至排气腔113内,满足排烟使用需求。
37.更加具体的,底壳11的侧壁上且位于排气腔113的范围内,底壳11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排气腔113的接口孔118,另外,将控制烟感探测器4的电路板6设置于排气腔113内,既能通过排气腔113内空气的快速流动实现散热,还能避免电路板6上的电子元件影响监测腔112内的烟感探测器4的监测。并且,电路板6上的指示灯、接口以及按钮从不同的接口孔118内伸出,通过接口孔118方便了指示灯、接口以及按钮等结构从底壳11内伸出,方便了工作人员观察和控制,结构设计更合理。
38.更加具体的,底壳11还具有安装底座13,此时,安装底座13固定安装于底壳11设置有盖板12的一侧,安装底座13和底壳11焊接或螺丝锁紧,实现了安装底座13和底壳11之间的稳定安装,同时,安装底座13的两端均伸出至底壳11外,防止了后续安装底座13的两端被底壳11挡住而无法固定的问题。并且,安装底座13伸出底壳11外的两端上均开设有安装孔
131,使得后续安装时,螺钉等结构可穿过安装孔131后固定于车体上,方便了底壳11的安装。值得指出的是,安装孔131为条形孔,方便了螺钉等结构在安装孔131内位置的调节,适应不同安装孔131距,结构适应性更高。
39.更加具体的,底壳11和盖板12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14,即在盖板12安装于底壳11上后,密封垫14被底壳11和盖板12压紧,从而实现对盖板12和底壳11之间间隙的密封,防止了吸烟管吸取的空气样本泄漏或混入外界空气,确保了监测的可靠性。
40.更加具体的,主壳体116的过滤腔111内还设置有外插板119,此时,主壳体116上且位于过滤腔111内开设有从过滤腔111的开口处延伸至过滤腔111内的插口1162,同时,外插板119平行于隔板117布置,并且,外插板119的端部插设于插口1162内,使得外插板119能继续将过滤腔111分隔为两个空间,实现对过滤腔111空间的功能性划分,并且,将过滤棉3设置于外插板119和隔板117之间,即通过外插板119和隔板117将过滤棉3限制住,保证了过滤棉3在过滤腔111内安装的稳定性,同时,也使得外插板119能将过滤棉3和进气口114隔开,为满足最大的过气面积提供了条件。另外,外插板119上间隔开设有若干条通气口1191,通过通气口1191为空气样本能顺利穿过提供了条件。
41.更加具体的,底壳11的主壳体116为一平板的边沿朝向同一侧弯折后形成,即主壳体116为一体式折弯结构,加工方便,结构强度高。并且,主壳体116的边沿均朝向安装腔内弯折后形成折边1161,通过这边增宽了安装腔的边沿的宽度,此时,固定盖板121和快拆盖板122均盖于折边1161上,使得固定盖板121和快拆盖板122能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保证了安装的稳定性,同时也为密封垫14提供了足够大的抵靠面,提升了密封性能。
4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快拆结构的结构图。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设置于快拆盖板122和底壳11之间的快拆结构2又包括锁件21和挂钩22,此时,锁件21和挂钩22分别设置于底壳11和快拆盖板122上,锁件21选择性作用于挂钩22上,实现锁件21和挂钩22的锁紧和解锁,从而满足快拆盖板122在底壳11上的快拆需求。
43.更加具体的,锁件21又包括安装座211、拨臂212、拉臂213以及锁杆214,此时,安装座211安装于底壳11上,挂钩22安装于快拆盖板122上,并且,安装座211靠近快拆盖板122的一端设置有铰接台2111,拨臂212的上端铰接于铰接台2111上,使得拨臂212可绕铰接台2111转动,同时,将拉臂213的下端铰接于拨臂212的中部,使得在拨臂212转动时,拉臂213的下端能跟随拨臂212移动,并且,于拉臂213的上端设置有锁杆214,在需要锁紧时,锁杆214卡入挂钩22内,并拨动拨臂212转动,使得拉臂213能拉动锁杆214压紧于挂钩22上,而在需要解锁时,反向拨动拨臂212,使得拉臂213能松开锁杆214,使得锁杆214能从挂钩22内脱出,从而方便了快拆盖板122的拆装。
44.更加具体的,安装座211背离快拆盖板122的一端设置有带第一锁孔的锁块2112,拨臂212的下端开设有与锁块2112对应的第二锁孔,同时,第一锁孔中选择性设置有锁钩215,即在防止拨臂212转动时,拨臂212的下端的第二锁孔套于锁块2112外,并且,将锁钩215挂于第一锁孔内,有效防止了拨臂212从锁块2112上脱出,而在需要拨臂212转动时,将锁钩215从第一锁孔内取下,拨臂212便能从锁块2112上脱出,满足拨臂212的转动需求。并且,拨臂212上设置有一拉索2121,且拉索2121的另一端与锁钩215连接,即通过拉索2121将锁钩215和拨臂212连接,防止锁钩215取下后遗失的问题,结构设计更合理。
45.更加具体的,锁件21的拉臂213又包括第一伸缩杆2131、第二伸缩杆2132以及弹簧
2133,此时,第一伸缩杆2131和第二伸缩杆2132均为t型结构,即第一伸缩杆2131和第二伸缩杆2132均具有一大头端和一小头端,并且,第一伸缩杆2131和第二伸缩杆2132呈反向布置且相互贴合,使得第一伸缩杆2131的大头端对应第二伸缩杆2132的小头端,而第二伸缩杆2132的大头端对应第一伸缩杆2131的小头端,从而使得第一伸缩杆2131和第二伸缩杆2132的大头端之间能处于相对的位置上,同时,将弹簧2133套设于第一伸缩杆2131和第二伸缩杆2132相互贴合的部位上且位于第一伸缩杆2131和第二伸缩杆2132的大头端之间,即弹簧2133的两端能分别支撑第一伸缩杆2131和第二伸缩杆2132的大头端,而第一伸缩杆2131和第二伸缩杆2132的小头端分别作为拉臂213的上端和下端,即在拉臂213被拉动时,拉臂213可通过弹簧2133实现其长度的伸缩,使得拉臂213的长度可发生变化,避免了拉臂213、快拆盖板122以及挂钩22被拉坏的问题,结构设计更合理。
46.本实施例提供的吸气式探测器,包括壳体1、吸烟管、过滤棉3、烟感探测器4以及风机5;通过将壳体1的安装腔依次分隔为带开口的过滤腔111、监测腔112以及排气腔113,且吸烟管与过滤腔111连通,排气腔113与外界连通,并且,过滤棉3、烟感探测器4以及风机5依次设置于过滤腔111、监测腔112以及排气腔113内,且监测腔112和排气腔113共用一块固定盖板121,过滤腔111通过快拆结构2单独安装有一快拆盖板122,使得需要经常清理和更换过滤棉3的过滤腔111能单独且快速打开,利于对过滤棉3的清洁和更换,使用更方便,另外,吸烟管吸入的空气样本先进入至过滤腔111后再通过过滤棉3进行过滤,使得过滤棉3的过气面积不受吸烟管的横基面大小的影响,有效增大了过气面积,保证了监测的及时性,使用性能更高。
4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