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司乘引导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1209发布日期:2023-03-04 02:27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司乘引导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司乘引导系统。


背景技术:

2.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附属设施,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司乘人员及运送的货物提供便利。随着高速公路日新月异的发展,服务区也逐渐向智慧化方向转型,智慧服务区在满足司乘人员基本需求之外,还拥有了如观光、娱乐、文化体验等一系列拓展功能。相较传统服务区,智慧服务区具有客流量大、占地面积大、内部结构复杂等特点,同时也产生了司乘人员进入智慧服务区内的泊车难、寻路难等问题。
3.现有的服务区智慧化程度低,一方面,无法根据停车场内的泊位占用信息向用户准确推送最优泊位,司乘人员进入陌生的服务区后需要自己寻找空闲泊位,泊车效率较低;另一方面,对于大型高速公路服务区而言,司乘人员进入服务区的综合楼后,缺乏智能路径引导,司乘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寻找目的地,服务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司乘引导系统。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司乘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信息感知模块、信息发布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司乘引导平台;信息感知模块用于获取综合楼内的环境视频和服务区内停车场的泊位占用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至司乘引导平台;信息发布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需求,包括泊车和去向的目的地;司乘引导平台向信息发布模块推送最优泊位和去向目的地的最优路径;
7.上述的综合楼是指高速公路服务区内集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楼宇。
8.进一步的,所述信息感知模块包括摄像头和地磁传感器,综合楼内各条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均安装有摄像头,停车场的各个泊位上均安装有地磁传感器;
9.所述信息发布模块包括智能索引设备、服务机器人和移动终端;综合楼的各楼层均安装有智能索引设备,智能索引设备通过3d导视地图对综合楼内的各个建筑物位置进行2d/3d模式展示;服务机器人中存储有综合楼的楼层分布地图,智能索引设备和服务机器人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司乘引导平台通信;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移动终端通过微信小程序与司乘引导平台通信。
10.进一步的,所述司乘引导平台为云平台。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的系统集高速公路服务区内泊车引导和综合楼内路径引导服务于一体,一方面能够根据停车场内泊位占用信息向用户推送最优泊位,减少用户寻找泊位的时间,提高泊车效率;另一方面,根据用户去向的目的地,为用户推送最优路径,减少用户寻找
目的地的时间,实现了高速公路服务区人性化服务,同时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智慧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13.图1本实用新型的通信逻辑图;
14.图中,1-信息感知模块;2-信息发布模块;3-无线通信模块;4-司乘引导平台;101-摄像头;102-地磁传感器;201-智能索引设备;202-服务机器人;203-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并不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16.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司乘引导系统(简称系统,参见图1),包括信息感知模块1、信息发布模块2、无线通信模块3和司乘引导平台4;信息感知模块1用于获取综合楼内的环境视频和服务区内停车场的泊位占用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3传输至司乘引导平台4;信息发布模块2用于获取用户需求,包括泊车和去向的目的地;司乘引导平台4根据环境视频和泊位占用信息,向信息发布模块2推送最优泊位和去向目的地的最优路径;
17.所述信息感知模块1包括摄像头101和地磁传感器102,综合楼内的关键位置以及各条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均安装有摄像头101,摄像头101用于采集环境视频,通过对环境视频进行分析处理监测行人密度;停车场的各个泊位上均安装有地磁传感器102,用于获取泊位占用信息;
18.所述信息发布模块2包括智能索引设备201、服务机器人202和移动终端203;综合楼的各楼层均安装有智能索引设备201,智能索引设备201通过3d导视地图对综合楼内的各个建筑物位置进行2d/3d模式展示;服务机器人202中存储有综合楼的楼层分布地图,智能索引设备201和服务机器人202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3与司乘引导平台4通信;移动终端203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203通过微信小程序与司乘引导平台4通信;
19.所述司乘引导平台4为云平台,司乘引导平台4中存储有最优泊位选择模型、行人密度预估模型和最优路径选择模型;一方面,司乘引导平台4根据用户泊车需求和泊位占用信息,利用最优泊位选择模型向移动终端推送最优泊位和相应的行车路径;另一方面,司乘引导平台4根据用户去向的目的地,得到所有的待选路径,然后对各条待选路径上所有摄像头101采集的环境视频进行处理,并根据行人密度预估模型得到各个环境视频中的行人密度,最后利用最优路径选择模型得到每条待选路径上包含的所有环境视频的行人密度,得到每条待选路径的行人密度,将平均行人密度最小的待选路径作为最优路径,并推送至信息发布模块2。
20.上述的最优泊位选择模型、行人密度预估模型和最优路径选择模型均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实施过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没有任何技术困难。最优泊位选择模型参见文献《停车场内部泊车行为特性分析及最优泊位选择模型》(季彦婕,王炜,邓卫.停车场内部泊车行为特性分析及最优泊位选择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2):309-403.);行人密度预估模型参见文献《relationship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edestrian traffic flow in confined passageways》(xiaohong chen,jianhong ye,
and nanjing jian.relationship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edestrian traffic flow in confined passageway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2198:32-40.);最优路径选择模型参见文献《基于人群密度的最优路径规划算法研究》(李建东,万旺根.基于人群密度的最优路径规划算法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20,43(2):38-42.)。
[0021]
下面给出各硬件结构的可行性型号,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型号;摄像头选用华为云无线摄像头,司乘引导平台4选用华为云,地磁传感器采用nbiot地贴式地磁传感器,智能索引设备采用广州聚辉电子有限公司研制的商场导航终端一体机,服务机器人采用齐聚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制的酒店迎宾服务机器人。
[002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是:
[0023]
当车辆驶入高速公路服务区,用户通过移动终端203扫描微信二维码进入微信小程序,通过微信小程序访问司乘引导平台4,并向司乘引导平台4发送泊车指令,司乘引导平台4根据地磁传感器102采集的泊位占用信息,利用最优泊位选择模型向移动终端203推送最优泊位和相应的行车路径;待用户泊车完毕,到达综合楼后,用户可以通过位于综合楼内的智能索引设备201或服务机器人202搜索或者选择目的地,司乘引导平台4根据目的地位置,得到所有待选路径,然后对各条待选路径上所有摄像头101采集的环境视频进行处理,并根据行人密度预估模型得到各个环境视频中的行人密度,最后利用最优路径选择模型得到每条待选路径上包含的所有环境视频的行人密度,得到每条待选路径的行人密度,将平均行人密度最小的待选路径作为最优路径向用户推送,最优路径通过智能索引设备201和服务机器人202可视化;或者用户利用移动终端203通过微信小程序访问司乘引导平台4,向司乘引导平台4发送目的地信息,司乘引导平台4推送的最优路径在微信小程序上显示。
[0024]
本技术的综合楼是指高速公路服务区内集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楼宇。
[0025]
本实用新型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