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感应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44638发布日期:2022-12-14 01:1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感应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感应报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磁感应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磁感应式震动电缆安装简便,可安装在原有的防护栅栏、围墙、房顶等处,无需挖地槽,因电磁感应式震动电缆易弯曲,布线方便灵活,特别适合在复杂的周界布防,震动电缆传感器是无源的长线分布式,很适合在易燃易爆等不宜接入电源的地点安装,震动电缆传感器对气候、气温环境的适应性能强,可在室外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气温环境和高低温的环境下正常地进行全天候防范,而现有的电磁感应电缆报警装置,当感应电缆埋入地下时,感应电缆与报警主机的连接处缺少防护,容易导致感应电缆破损,整体使用寿命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磁感应报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电磁感应报警装置,能够对感应电缆起到防护作用,大大提高了感应电缆的使用寿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感应报警装置,包括外壳和防护机构;
5.外壳:其后侧内壁中心处设有报警器主机,报警器主机的输出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报警器主机前侧对称设置的端口内均设有感应电缆,外壳的前侧开口处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箱门的前侧面设置有报警器,报警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报警器主机的输出端;
6.防护机构:分别设置于外壳底面对称设置的通口内部,感应电缆分别位于同侧对应的防护机构内部,能够对感应电缆起到防护作用,大大提高了感应电缆的使用寿命。
7.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部顶壁设置有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报警器主机的输入端,当外壳受到撞击时能够及时向外发出信号。
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紧固螺帽、螺帽、内六角套和防护筒,所述防护筒的上端分别插接于外壳底面同侧对应的通口内部,外壳的底面对称设置有内六角套,防护筒外侧面上端设置的螺帽分别位于同侧对应的内六角套内部,感应电缆位于同侧对应的防护筒内部,防护筒的外侧面上端均位于外壳的内部并在端头处螺纹连接有紧固螺帽,能够对感应电缆起到防护作用。
9.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筒的内部上端均插接有弹性夹线环,感应电缆的上端位于同侧对应的弹性夹线环内部,弹性夹线环的内沿面均匀设置有豁口,紧固螺帽于弹性夹线环配合设置,方便感应电缆的限位固定。
10.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筒的内弧面下端均匀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的中部均设置有与感应电缆对应的圆孔,能够避免地面的水汽通过防护筒进入外壳的内部。
1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左右侧面均等间距设置有散热槽,外壳的左右内壁均设置
有与散热槽对应的网格板,在保证内部电器散热的同时能够对内部结构起到防护作用。
12.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后侧面四角均匀设置有固定孔,方便外壳的固定安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电磁感应报警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4.将感应电缆铺设至合适位置,感应电缆的上端依次穿过防护筒、弹性夹线环和紧固螺帽并与报警器主机前端的端口连通,然后将防护筒的下端插入地面内部,防护筒的上端穿过外壳底面对称设置的通口并延伸至外壳的内部,此时防护筒外侧面的螺帽位于外壳底面对应设置的内六角套内部,然后旋转紧固螺帽,紧固螺帽的内沿面与弹性夹线环的上表面接触,直至紧固螺帽的下沿面与外壳的内部底面接触,从而对防护筒和弹性夹线环进行固定,弹性夹线环内沿面的豁口处与感应电缆接触并对感应电缆进行限位固定,能够对感应电缆起到防护作用,大大提高了感应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外壳、2防护机构、21紧固螺帽、22螺帽、23内六角套、24防护筒、241橡胶垫、3报警器主机、4感应电缆、5箱门、6报警器、7振动传感器、8散热槽、9网格板、10固定孔、11弹性夹线环、12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磁感应报警装置,包括外壳1和防护机构2;
21.外壳1:其后侧内壁中心处设有报警器主机3,报警器主机3的输出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报警器主机3前侧对称设置的端口内均设有感应电缆4,外壳1的前侧开口处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5,对内部结构起到防护作用,箱门5的前侧面设置有报警器6,报警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报警器主机3的输出端,外壳1的内部顶壁设置有振动传感器7,振动传感器7的输出端电连接报警器主机3的输入端,当外壳1受到外部撞击时,振动传感器7产生振动并向报警器主机3发出信号,报警器主机3控制报警器6工作向外部发出告警信息,当外部人员进入感应电缆4的感应区域时,感应电缆4受到外力的作用而产生震动,感应电缆4内部的导线就会在空隙中切割磁力线,由电磁感应产生电信号并发送至报警器主机3,同时报警器主机3控制报警器6进行报警,外壳1的后侧面四角均匀设置有固定孔10,方便外壳1的固定安装;
22.防护机构2:分别设置于外壳1底面对称设置的通口内部,感应电缆4分别位于同侧对应的防护机构2内部,防护机构2包括紧固螺帽21、螺帽22、内六角套23和防护筒24,防护筒24的上端分别插接于外壳1底面同侧对应的通口内部,外壳1的底面对称设置有内六角套
23,防护筒24外侧面上端设置的螺帽22分别位于同侧对应的内六角套23内部,感应电缆4位于同侧对应的防护筒24内部,防护筒24的外侧面上端均位于外壳1的内部并在端头处螺纹连接有紧固螺帽21,防护筒24的内部上端均插接有弹性夹线环11,感应电缆4的上端位于同侧对应的弹性夹线环11内部,弹性夹线环11的内沿面均匀设置有豁口12,紧固螺帽21于弹性夹线环11配合设置,将防护筒24的下端插入地面内部,防护筒24的上端穿过外壳1底面对称设置的通口并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此时防护筒24外侧面的螺帽22位于外壳1底面对应设置的内六角套23内部,然后旋转紧固螺帽21,紧固螺帽21的内沿面与弹性夹线环11的上表面接触,直至紧固螺帽21的下沿面与外壳1的内部底面接触,从而对防护筒24和弹性夹线环11进行固定,弹性夹线环11内沿面的豁口12处与感应电缆4接触并对感应电缆4进行限位固定,能够对感应电缆4起到防护作用,防护筒24的内弧面下端均匀设置有橡胶垫241,橡胶垫241的中部均设置有与感应电缆4对应的圆孔,能够避免外部水汽通过防护筒24进入外壳1的内部。
23.其中:外壳1的左右侧面均等间距设置有散热槽8,外壳1的左右内壁均设置有与散热槽8对应的网格板9,在保证内部电器散热的同时能够对内部结构起到防护作用。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磁感应报警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膨胀螺栓通过外壳1后侧面均匀设置的固定孔10将外壳1固定至合适位置,然后将感应电缆4铺设至合适位置,感应电缆4的上端依次穿过防护筒24、弹性夹线环11和紧固螺帽21并与报警器主机3前端的端口连通,然后将防护筒24的下端插入地面内部,防护筒24的上端穿过外壳1底面对称设置的通口并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此时防护筒24外侧面的螺帽22位于外壳1底面对应设置的内六角套23内部,然后旋转紧固螺帽21,紧固螺帽21的内沿面与弹性夹线环11的上表面接触,直至紧固螺帽21的下沿面与外壳1的内部底面接触,从而对防护筒24和弹性夹线环11进行固定,弹性夹线环11内沿面的豁口12处与感应电缆4接触并对感应电缆4进行限位固定,能够对感应电缆4起到防护作用,当外壳1受到外部撞击时,振动传感器7产生振动并向报警器主机3发出信号,报警器主机3控制报警器6工作向外部发出告警信息,当外部人员进入感应电缆4的感应区域时,感应电缆4受到外力的作用而产生震动,感应电缆4内部的导线就会在空隙中切割磁力线,由电磁感应产生电信号并发送至报警器主机3,同时报警器主机3控制报警器6进行报警。
25.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报警器主机3、报警器6和振动传感器7均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报警器主机3建议选用型号为cvc-x1000的报警器主机,报警器6建议选用型号为bjq-4的报警器,振动传感器7建议选用型号为se930的振动传感器,报警器主机3控制报警器6和振动传感器7工作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