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误报警机构和具有救援提示功能的定位工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7286发布日期:2023-03-04 03:5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误报警机构和具有救援提示功能的定位工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定位工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误报警机构和具有救援提示功能的定位工卡。


背景技术:

2.工卡一般是由公司发行,是一种带有相关工作号及佩戴人信息的卡牌,一般由塑料制作而成,只要起到一种介绍的作用,在矿业公司中,为了保证下矿工人的安全,会在工卡中放置定位模块和报警器,以便在发生煤矿坍塌等危险时,矿井内的工人可以及时对外进行求救,同时便于矿井上面的工作人员对矿井内的工人进行精准定位,从而提高救援效率和增大矿下工人的生还几率;
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cn201922407264.x,申请日:2019-12-27,名称为一种可实时定位的电子工牌,公开了一种可实时定位的电子工牌,涉及办公设备技术领域,主要为了解决工牌功能单一的问题;该电子工牌,包括工牌本体和挂脖绳,所述挂脖绳一端设置有连接件且连接件安装在工牌本体其中一端部,工牌本体内部设置有内含控制系统的内芯片,工牌本体边侧上设有充电连接端口和人体识别传感器,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导筒和设置连接导筒内部的滑移块,连接导筒内部顶壁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该电子工牌可根据挂脖和人体感应进行自动启动,可有效避免人工开关式启动而容易作假的问题,其次该工牌可实时定位其位置而避免员工随便外出,可提高管理人员对员工的管理力度,以及避免员工出勤作假;
4.上述专利虽然便于对定位工卡进行携带,但是在工人进行工作时,定位工卡会发生摇晃,从而影响工人工作,同时有些工人为了防止定位工卡摇晃影响工作,会将定位工卡放进口袋内,在工作的途中,可能会出现定位工卡丢失的问题,从而导致发生危险时,不能及时的进行求救和定位;并且现有的一些微型报警器一般都是如电梯内的报警器类似,在发生危险时,可以通过按钮来进行触发报警器报警,但是,由于按钮是裸露在外的,因此工人在工作时,可能会无意间触碰到按钮,从而导致误报警,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防误报警机构和具有救援提示功能的定位工卡。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防误报警机构,包括:
7.内部设有报警器、控制开关以及报警按钮的壳体,
8.其中,所述报警器固定连接在壳体内,所述控制开关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靠近报警器的位置,所述控制开关与报警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报警按钮滑动连接在壳体靠近控制开关的正面位置;
9.隔离板,滑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控制开关与报警按钮之间;
10.t型板,滑动连接在所述壳体正面开设的t型通槽内,所述t型板靠近隔离板的一端与隔离板之前固定连接。
11.为了便于防止隔离板发生倾斜,更近一步地是,所述壳体内靠近控制开关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滑轨,所述隔离板远离t型板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支撑滑轨内。
12.为了便于提高隔离板的稳定性,更近一步地是,所述t型通槽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所述防滑橡胶垫与t型板相贴。
13.一种具有救援提示功能的定位工卡,包括一种防误报警机构,还包括:
14.后板,卡接在所述壳体背面的开口处;
15.夹持组件,连接在所述后板上,用于将所述定位工卡夹持在工人衣服的口袋上;
16.定位模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
17.供电单元,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供电单元与定位模块和报警器之间电性连接。
18.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夹子,所述固定夹子固定连接在后板上。
19.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弹性板以及相互磁吸的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所述弹性板的上方与后板远离报警按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块固定连接在弹性板下方靠近后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磁块固定连接在后板靠近第一磁块的位置。
20.为了便于对工人的信息快速进行核对,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正面开设有放置工人信息板的卡槽。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该防误报警机构,通过支撑滑轨、隔离板以及t型板的设置,在平时,可以对控制开关与报警按钮进行分离隔开,避免了工人在工作时,无意间按压到报警按钮,从而使控制开关控制报警器进行误报警,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3.2、该具有救援提示功能的定位工卡,通过夹持组件的设置,可以将该定位工卡夹持在工人工装胸前的口袋处,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挂绳将该定位工卡挂在脖子上的方式相比,不仅方便工人对该定位工卡进行佩戴和取下,还不会导致工人在工作时,该定位工卡发生晃动,影响工人工作,有效地提高了该定位工卡的便携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可以避免将该定位工卡装进口袋后,丢失的问题出现。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25.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26.在附图中: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误报警机构和具有救援提示功能的定位工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误报警机构和具有救援提示功能的定位工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误报警机构和具有救援提示功能的定位工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误报警机构和具有救援提示功能的定位工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误报警机构和具有救援提示功能的定位工卡中壳体、定位模块、供电单元、报警器以及控制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误报警机构和具有救援提示功能的定位工卡中控制开关、报警按钮、支撑滑轨、隔离板以及t型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误报警机构和具有救援提示功能的定位工卡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4.图中:1、壳体;101、卡槽;102、t型通槽;103、防滑橡胶垫;2、后板;201、固定夹子;202、弹性板;203、第一磁块;204、第二磁块;3、定位模块;4、报警器;5、供电单元;6、控制开关;7、支撑滑轨;8、隔离板;9、t型板;10、报警按钮。
35.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7.实施例1:
38.参照图1-图7,一种防误报警机构,包括:
39.内部设有报警器4、控制开关6以及报警按钮10的壳体1,
40.其中,报警器4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控制开关6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靠近报警器4的位置,控制开关6与报警器4之间电性连接,报警按钮10滑动连接在壳体1靠近控制开关6的正面位置;
41.隔离板8,滑动连接在壳体1内,且位于控制开关6与报警按钮10之间;
42.t型板9,滑动连接在壳体1正面开设的t型通槽102内,t型板9靠近隔离板8的一端与隔离板8之前固定连接。
43.在平时工作时,工人可以通过t型板9将隔离板8滑动到控制开关6与报警按钮10之间,从而便可对控制开关6与报警按钮10进行隔开,避免工人工作时,不小心按压到报警按钮10,从而使控制开关6控制报警器4进行报警,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当工人被困在矿井内,需要进行报警求助时,此时滑动t型板9,然后t型板9便可带动隔离板8离开控制开关6与报警按钮10之间,紧接着工人按压报警按钮10,便可通过控制开关6控制报警器4向外界控制中心进行紧急救助,有效的避免了无意按压报警按钮10的情况,防止误报警。
44.壳体1内靠近控制开关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滑轨7,隔离板8远离t型板9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支撑滑轨7内;通过在支撑滑轨7的配合下,可以对隔离板8起到支撑的效果,避免工人误碰报警按钮10时,带动隔离板8倾斜,从而造成隔离板8按压到控制开关6,导致报警,进一步提高隔离板8的稳定性。
45.t型通槽102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103,防滑橡胶垫103与t型板9相贴;通过在t型通槽102的侧壁设置防滑橡胶垫103,可以提高t型板9与t型通槽10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t型板9带动隔离板8发生滑动,进一步保证了误报警。
46.实施例2:
47.参照图1-图7,一种具有救援提示功能的定位工卡,包括一种防误报警机构,还包括:
48.后板2,卡接在壳体1背面的开口处;
49.夹持组件,连接在后板2上,用于将定位工卡夹持在工人衣服的口袋上;
50.定位模块3,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
51.供电单元5,连接在壳体1内,供电单元5与定位模块3和报警器4之间电性连接。
52.当工人需要下矿井进行工作时,此时工人可以将工卡外壳通过夹持组件卡接在工装胸前的口袋处,从而在工人进行煤矿开采工作时,该定位工卡可以固定在工人的工装上,以便该定位工卡不会垂落在空中,影响工人的工作,当矿井发生坍塌,工人困在矿井内时,工人可以通过按压报警按钮10,使控制开关6控制报警器4向矿井外的控制中心发出求救信号,以便控制中心可以第一时间得知矿井下的工人遇到危险,从而便可根据定位模块3所提供的工人位置展开紧急救援,有效地提高了救援效率,增大了工人生还的几率,其中,壳体1内设置的定位模块3可采用gps和北斗组成的双模定位模组,且实时与控制中心的主控器电性连接,从而便可精准的对工人的位置进行定位,报警器4、控制开关6以及报警按钮10采用的是与电梯中所使用的相类似的报警装置,供电单元5采用的是纽扣电池,从而便可降低占用面积。
53.壳体1的正面开设有放置工人信息板的卡槽101,通过在壳体1的正面开设卡槽101,在使用时,可以将记录有工人信息及照片的信息板安装在卡槽101内,从而便于检查者对工人的信息进行快速核对,提高核对效率。
54.实施例3:
55.参照图1-图7,一种具有救援提示功能的定位工卡,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夹子201,固定夹子201固定连接在后板2上。
56.当工人佩戴该定位工卡时,可以通过后板2上固定的固定夹子201将该定位工卡卡在工人工装胸前的口袋处,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挂绳将该定位工卡挂在脖子上的方式相比,不仅方便工人对该定位工卡进行佩戴和取下,还不会导致工人在工作时,该定位工卡发生晃动,影响工人工作,有效地提高了该定位工卡的便携性。
57.实施例4:
58.参照图1-图7,一种具有救援提示功能的定位工卡,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夹持组件包括弹性板202以及相互磁吸的第一磁块203和第二磁块204,弹性板202的上方与后板2远离报警按钮1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磁块203固定连接在弹性板202下方靠近后板2的一侧,第二磁块204固定连接在后板2靠近第一磁块203的位置。
59.当工人佩戴该定位工卡时,此时掰开弹性板202,使第一磁块203与第二磁块204分离,然后便可将弹性板202卡紧工人胸前的口袋内,当取消对弹性板202施加的力后,此时弹性板202便会回弹,然后第一磁块203与第二磁块204便会磁吸在一起,从而便可使该定位工卡稳定的固定在工人的胸前,进一步提高了该定位工卡的稳定性。
60.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6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